CNML格式】 【 】 【打 印】 
“蠶”不吃“桑” 中國傳統養蠶模式實現突破
http://www.CRNTT.com   2019-01-22 17:21:31


  中評社香港1月22日電/種桑養蠶、剝繭抽絲、織造絲綢——在中國延續了五千年的傳統養蠶模式出現變革。

  中國一家生產絲綢服飾的民營企業巴貝集團日前在杭州宣佈,聯合科研團隊經過7年努力正式攻克技術難關,全齡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項目走出實驗室並成功實現量產。

  據新華社報道,該項目首席科學家、浙江省農科院研究員孟智啟說,工廠化養蠶實現“蠶”“桑”分離,家蠶飼養工廠化讓絲綢行業有望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並顯著提升蠶絲產量和質量。

  目前,這家企業已投資3.5億元,具備了每年1萬噸高質量鮮繭的生產能力,相當於約10萬戶蠶農一年的勞動成果。

  業內專家表示,近年來,因養蠶成本加大,蠶農逐漸退出,養蠶行業呈萎縮之勢。以浙江為例,鼎盛的1992年全省鮮繭產量8萬噸,到了2018年底僅有2萬噸。

  蠶繭市場的變動導致蠶絲價格的波動很大,巴貝集團董事長金耀說,每一次波動對以真絲為原料的領帶企業都是或大或小的震動。

  為獲取穩定和高質量的原料,這家公司與浙江省農科院合作組建攻關團隊,在選種、人工飼料、病害防治等方面開展工廠化養蠶研究。

  車間內的蠶寶寶不吃桑葉吃飼料。大豆豆粕、豆腐渣等蛋白質原料,玉米粉、番薯粉等碳水化合物原料,以及維生素複合物組成的人工飼料,是蠶寶寶的主要食品。

  為了讓人工飼料吃起來仍有桑葉味的“口感”,科研團隊添加了桑葉粉從而促進蠶的攝食。

  業內專家表示,人工飼料讓企業原料顯著低於同行業平均生產成本,而蠶品改良、生產工藝、環境控制等多項技術的綜合運用讓其絲質經國家檢測達國標5A級以上。

  工廠化養蠶還在蠶防病防疫方面取得突破。據介紹,科研團隊針對蠶防病防疫累計進行了上百次試驗,近幾年從科研成果到實際生產轉化過程中未發生過一起家蠶疫病事件。

  孟智啟說,工廠化養蠶有望開拓品種選育、人工飼料、疫病防治等新的技術研究領域。

  蠶桑絲織技藝是中國原創性的文化標識之一,是代表中國、影響世界的文化遺產。中國絲綢協會常務副會長錢有清表示樂見絲綢行業這一“突破性進展”,認為工廠化養蠶是對中國傳統絲綢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