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東盟:促進相知相親相融
http://www.CRNTT.com   2024-02-04 12:47:11


(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據人民網報導,中國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遠流長。自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以來,中國和東盟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命運與共的意識不斷深入人心。

  2月2日,2024“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開幕式舉行。以“中國—東盟人文交流年”為契機,中國與東盟各國將開展豐富多樣的人文交流活動,促進雙方民眾越走越近、越走越親,攜手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的共同家園。

  “為未來的合作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習近平主席指出,保持中國—東盟友誼之樹長青,必須夯實雙方關係的社會土壤。人文交流是中國和東盟各國生生不息的精神紐帶,它跨越歷史長河,沉澱出中國和東盟面向未來、相向而行的深厚根基。2014年以來,中國和東盟共同舉辦了文化交流年、教育交流年、旅遊合作年、創新年、媒體交流年等活動,結成225對友好城市。雙方人員往來從2013年的1820萬人次增加到新冠疫情前的6500萬人次,每周往來航班近4500架次。

  “雙方要以中柬友好年為契機,擴大地方對口合作,拓展人文交流,加強青年交往,把中柬友好事業傳承發揚光大。”2023年2月,習近平主席在釣魚台國賓館會見柬埔寨時任首相洪森時表示。

  “深化人文領域交流合作,賡續傳統友誼,鞏固中老友好的社會基礎和民意基礎,推動中老關係親上加親、好上加好。”2023年10月,在北京簽署的《中國共產黨和老撾人民革命黨關於構建中老命運共同體行動計劃(2024—2028年)》,將堅持人文上相知相親列為新的5年行動計劃的五大領域之一,為中老命運共同體建設注入新活力。

  “雙方將繼續密切人文交流與人員往來,增開旅遊航線,密切地方合作,加強留學和人才培訓合作交流,推動兩國民間和宗教團體開展更多交流互訪,不斷增進兩國人民相知相親,夯實兩國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礎。”2023年10月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關於深化全方位戰略合作的聯合聲明》,對雙方繼續密切人文交流與人員往來作出了明確規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