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慕安會報告“雙輸”論調體現歐洲焦慮心態
http://www.CRNTT.com   2024-02-14 11:03:35


2022年2月19日,在德国慕尼黑,德国总理朔尔茨在第58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上发言。(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評社北京2月1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慕尼黑安全會議(慕安會)主辦方12日在德國柏林發布《2024年慕尼黑安全報告》,為即將於16日至18日舉行的第60屆慕安會設定議題方向。報告認為,後冷戰時代關於和平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樂觀主義已經消散,世界面臨陷入“雙輸”局面的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報告給出“診斷”卻鮮有“藥方”,提及的“雙輸”風險體現一些歐洲國家近年來在安全和經濟利益受到衝擊後的焦慮心態,而這一局面很大程度源於部分西方國家自身的政策立場。當前全球性挑戰不斷增多,世界各國都無法獨善其身,合作共贏才是正道。

  “雙輸”論調顯焦慮

  始於1963年的慕安會曾作為聯邦德國與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員國對話的平台,這一長期由西方搭舞台的安全論壇常被稱為“跨大西洋的家庭聚會”。然而,烏克蘭危機等地緣衝突爆發及其外溢效應近年來引發部分歐洲國家不安,過去幾屆慕安會的主題都帶有一些悲觀色彩。

  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在這份報告的前言中表示,“雙輸”已成為今年慕安會的“非正式座右銘”,必須避免因秩序支離破碎而陷入更為“雙輸”的局面。

  報告說,在地緣政治緊張加劇和經濟不確定性上升的情況下,許多國家不再關注全球合作的整體利益,而是越發擔心自己的相對收益少於其他國家。由此產生的“雙輸”趨勢已經出現在諸多領域,並席捲了各個地區。

  以烏克蘭危機為例,報告認為危機破壞了該地區建立合作安全秩序的願景,後果便是整個歐洲無法繼續享有和平紅利,不得不在自身防務和援烏方面耗費更多資金。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孫成昊指出,所謂“雙輸”局面體現在俄烏衝突等地緣危機升級以及大國博弈回歸的背景下,部分歐洲國家對自身“硬實力不足、規則制定能力下降”的焦慮。而如今出現這一局面,很大程度上還是源於歐美國家自身,如渲染大國競爭而推出所謂“去風險”政策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