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文博熱”折射中國文旅新風尚
http://www.CRNTT.com   2024-04-21 11:16:52


3月13日,遊客在河北廊坊博物館參觀。新華社發(劉向 攝)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去博物館研學打卡,穿漢服與文物合影,集齊一套文物印章,買一個“考古盲盒”帶回家……近年來,中國多地不斷掀起“文博熱”,各地博物館以各種形式“破圈”,吸引更多青少年探尋傳統文化。

  每到周末,中國多地博物館都會掀起一波客流小高峰。前不久,一次觀展經歷讓家住河北衡水的周立壯對家鄉2200多年的建制史產生了濃厚興趣。

  走進衡水冀州博物館,以3D形式再現大禹治水、九州鼎由來的科技場景,讓參觀者置身其中,跟隨歷史的脈絡瞭解古城冀州的過往千年。

  “聽過大禹治水的故事,沒想到就發生在我的家鄉。”周立壯說,冀州博物館之旅收穫頗豐,“科技賦能讓歷史故事‘動’了起來,我們仿佛‘穿越’回古代,劃分九州的淵源在我的腦海里更加清晰”。

  “博物館承載著民族記憶和文化精髓。”衡水博物館館長杜相立說,過去很多老人在這裡尋找過往記憶,現在到博物館追尋歷史已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時尚。

  在各地博物館,總能看到不少老師、家長帶著孩子參觀,一些孩子站在展品前認真觀察,不時拿出本子記錄;也有學生手拿歷史課本,不時與展品信息對照;還有不少年輕人身穿漢服、妝容精美,與文物合影留念……沉浸式研學體驗不斷激發青少年文化探索的熱情。

  杜相立表示,衡水博物館每年與大中小學聯合舉行的研學活動有100餘場,還到學校、社區舉辦各類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結合的文化活動。博物館推出的“雲游衡博”數字化平台,吸引許多青年學生點擊瀏覽。

  博物館還不斷創新“打開方式”,通過創意化表達、舉辦特色活動,吸引年輕人逛展。不久前,在河北廊坊博物館逛展的大學生柴雨桐購買了一套限定版拼圖蓋章卡套盒。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