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打通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21-11-11 08:51:18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既要依靠鄉村產業興旺,也要依靠城市包容性發展。鄉村產業興旺,才能留得住人才與勞動力扎根鄉村,建功立業;城市包容性發展,才能留得下進城的農民工,融入城市生活。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加速流入城市,城鎮化率持續提高,未來還將有大量農民進城落戶。只有在城鎮化發展中,城市吸納更多的農村人口,並使進城的人享受同等城市公共服務,享受同樣的社會保障,留住進城的農村人口,農村才能真正實現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持續振興。

  城鎮化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從歷史到現實縱向看,鄉村第一產業不能吸納更多的勞動力,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規模與效益吸納勞動力的能力也比較有限。這就需要城市的包容性增長,吸納勞動力,也一並吸納農村的供養人口,只有城市與鄉村之路打通了,並能夠實現鄉村人口的結構優化,才能減少農民,增加農業工人。

  鄉村要振興,需要對鄉村人口的就業做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競爭力。勞動者素質提高,可為城市製造業培養更多藍領工人,為服務業提供更多的高水平服務人員。廣東省近年來開展的南粵家政服務培訓,比如粵菜師傅就受到了城市用人單位的極大歡迎。

  城市的包容性發展,是城市對進城工作的農民一視同仁,從社保、醫保到子女入學以及住房等,使其獲得城市居民的保障。同時,鄉村振興需要與城鎮化並進,需要深化農村改革,打通城鄉人口的流動,城鄉資本的流動,讓到城市裡工作的農民留得下,過得好,不回流。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建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