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比利時藝術家吟唱古詩詞 傳遞“中國記憶”
http://www.CRNTT.com   2022-02-21 13:42:06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據人民網報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在中西樂器的共同伴奏下,兩位比利時知名女高音歌唱家用中文吟唱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著名詩篇《春曉》。

  當地時間2月18日晚,“中國記憶”新春音樂會在比利時根特歌劇院舉行。音樂會上,揚琴、鐘鼓樂器、小提琴、大提琴、管風琴、打擊樂器等中西樂器和諧共鳴,交相輝映。除了《春曉》,兩位女高音歌唱家還聯袂演唱了中國古典詩詞大家李煜、蘇軾和李清照的9篇傳世名作,如《虞美人》《飲湖上初晴後雨》《聲聲慢》等。比利時青少年合唱團的加盟使音色更加飽滿,中西合璧的優雅樂曲把聽眾帶入如詩如畫的中國古詩詞意境之中。

  音樂會的曲目均由比利時作曲家左漢譜寫。他對人民網記者說:“我非常喜歡中國文化,唐詩宋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為了讓西方民眾更好了解中國文化,領略中國古詩詞的意境之美,我特意選了10首中國古詩詞經典作品,通過融合中國和西方的音樂元素來呈現。”

  左漢本名約翰・法邁,從小喜歡音樂,十幾歲時便為少年管弦樂隊和合唱團創作音樂,在鋼琴和管風琴演奏方面頗有造詣。出於對中國文化的喜愛,他2005年到青島大學深造,一邊學習中文,一邊學習中國音樂,熟練掌握了揚琴、笙、簫、琵琶、竹笛的演奏技巧,並創作、編排中國古典風格的音樂作品。

  2009年夏天,左漢回到比利時。“回到比利時之後,我一直忘不了中國,在青島、北京等地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所有經歷都成了最美好的記憶。”左漢表示:“我想把自己對中國的美好記憶告訴比利時的親朋好友,告訴歐洲的民眾,讓他們也分享中國文化藝術帶給我的快樂和感動。於是,我便專心創作一系列中國古詩詞音樂曲目,2011年在比利時洛克倫市還舉辦了首場以‘中國記憶’為主題的音樂會。”

  在過去11年裡,左漢對自己的音樂作品不斷打磨,精益求精,力求更加完美地表達中國古詩詞所特有的文化品質和精神內涵。時隔11年,“中國記憶”音樂會再次亮相,得到了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的高度認可和大力支持。左漢說,“春節是中國傳統佳節,此時舉辦這場音樂會,就是想與比利時的民眾一道慶祝中國新年,通過音樂來感知中國,讓我個人美好的‘中國記憶’也變成廣大聽眾自己美好的‘中國記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