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網評:足協調研“村超” 別舊瓶裝新酒
http://www.CRNTT.com   2023-06-18 08:50:10


  中評社北京6月18日電/網評:足協調研“村超” 別舊瓶裝新酒

  來源:東方網 作者:丁慎毅

  6月13日,根據湖報體育報導,有傳言稱,中國足協將前往貴州考察“榕江村超”足球聯賽。曝出的文件中表示,此次調研分三個方面:1.調研“村超”的基本情況,瞭解創新的做法與有益經驗,以及有關工作需求、問題與建議等。2.調研瞭解賽事關於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成果與經驗;特別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有關工作成果與經驗,以及對足協社會責任工作的建議。3.調研基層足協的建設情況。

  目前尚未見來自足協官方的確認消息。如果這份文件是真的,說明足協意識到了自己的職責。如果這份文件是網友杜撰,也說明網友希望足協從“村超”中學些東西。在這裡,消息真假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足協如何學“村超”。所以,就算是假消息,也希望足協接受網友的激將法,好好搞搞調研。

  有網友表示,“中超都沒搞明白,還去調研村超?”“村超不必體制內,也不需要官員來指揮。”也有網友表示,“這對村超和國足也可能都是個機會,讓農民球員起到鮎魚效應。”......

  新華社在聚焦貴州“村超”這件事時這樣解析“村超密碼”: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與當地政府的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密不可分,以“文”育“體”以“體”興“旅”,回歸體育本質。這或許也是國內足球職業聯賽所缺少的。

  中國足球的出路在於加強基礎建設、引進外籍教練、加強球員訓練、加強俱樂部管理和加強足球文化建設等方面,貴州“村超”在這些方面確實可以給足協以啟示。比如,村超參賽者年齡從15歲到40歲不等,職業包括攤販、老板、司機、公務員等各種身份。而足協搞的足球缺少青訓體系,使得年輕球員無法得到合適的培養。如果沒有足夠的青訓體系支持,即使有天才也難以成長為優秀的職業球員。再比如,村超的組織者到球員是因為熱愛才參加,不像職業球隊一些球員和官員只是為了賺更多錢。當然,賺錢沒問題,但首先要熱愛才行。

  貴州“村BA”已經升級成全國賽,如果足協照此“抄作業”,反而沒有多大意義。希望足協能學到貴州“村超”的精髓,而不是舊瓶裝新酒。就像網友所說,調研過程中,不妨拉幾支職業球隊來和村民比賽,贏了領兩只豬腳,輸了好好反思,而不是以“婆婆”的姿態頤指氣使。足協官員們也可以坐在村超的觀眾席上,敢於聽聽群眾的呼聲,紅紅臉,出出汗,思考如何讓職業足球和群眾足球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