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活躍資本市場”要達到哪些目標?
http://www.CRNTT.com   2023-08-22 08:45:20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資本市場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充分體現了穩定資本市場預期對於維護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的重要意義。為落實黨中央要求,證監會成立了專項工作組,確定了一攬子政策措施,有的已經公布,有的將陸續推出。那麼,“活躍資本市場”要達到哪些目標呢?該如何找准現階段資本市場的發力點呢?

  筆者認為,深刻領悟“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內涵,應當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資本市場的重要論述和黨的二十大對發展資本市場的部署結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2月指出,“要建設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把好市場入口和市場出口兩道關,加強對交易的全程監管。”黨的二十大提出,“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遠近結合、標本兼治,系統謀劃、協同推進的思路,體現了鮮明的問題導向。從長期看,“有活力、有韌性”的市場生態是以“規範、透明、開放”的基礎制度為支撐的,要通過改革健全市場功能、提高市場效能。當前強調“活躍資本市場”,是基於完善基礎性制度、加強對交易全程監管這個前提的。活躍資本市場的目的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支持作用。結合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目標任務,要突出資本市場發展的重點,找准工作的發力點。

  筆者認為,“活躍”的核心目標是提高市場有效性,即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和質量,而不是指提高二級市場交易的換手率,更不是指製造價格泡沫。對於違反信息披露規則、誤導投資者,甚至從事欺詐上市、內幕交易、價格操縱的主體要依法嚴厲懲處。衹有基礎制度扎實完備,市場的價值發現功能才能真正發揮出來,並引導市場參與者按照市場需求和自身風險偏好買賣相關投資產品,形成真實的市場價格。這樣,價值投資才能蔚然成風,才能有更多的投資者敢投、願投,長線資金才願意來、留得住。

  “活躍”的基礎是制度穩、預期穩。為此,要進一步完善基礎制度。一要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資吸引力。通過加強上市公司治理監督,提高其運營績效和行業競爭力。倡導積極的投資文化,各方共同努力加強市值管理,對不重視市值管理的上市公司採取必要監管措施,形成市場評價、行政監管、投資者約束等上市公司價值管理“正反饋機制”。鼓勵市場化併購重組,為存量上市公司結構調整、優勝劣汰創造更好的市場化氛圍。

  二要增強機構投資者的價值投資引導力。包括: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通過權益類基金的依法合規運作、專業化運作,發現上市公司價值,淘汰績效差、無前景的公司;鼓勵權益類基金、社保基金、養老金運營機構、保險公司等參與上市公司治理,充當“積極股東”角色;出台相關政策,推動機構投資者壯大資本實力,實施長周期業績考核和逆周期布局。

  三要拿出針對性強的舉措解決市場中長期供需矛盾,塑造投融資雙方的“成長型預期”。我國多數上市公司的特點是,大股東持股占比較大,實際進入市場流通的股份占比較小。即便實施了股改,這一情況依然存在。這是導致發行環節股價偏高的一個基礎性原因。雖然大股東減持制度已經趨嚴,但二級市場投資者對減持行為依然較為敏感,更不用提存量股份發行制度了。就是說,我國尚未形成新股發行的“買方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分紅金額相對於偏高的股價而言,是不對稱的。因此,無論是統籌總量層面的一二級市場供需平衡,還是統籌單個上市公司層面的一二級市場股價平衡,以及統籌上市公司籌資和分紅金額的平衡,都需要全面開展研究,完善制度體系,健全市場功能。

  四要優化完善交易機制。對各類投資主體參與股票交易、期貨期權交易、融資融券交易,要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在切實防範風險的基礎上提高交易的便利性,減少不必要的行政性干預。統籌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協議轉讓交易等不同交易通道,堅持市場化定價,防止過度套利。豐富併購重組支付和融資工具,優化併購重組相關登記、備案、稅收等制度,也是便利交易的重要內容。要進一步創新推出符合中國特色估值體系要求的指數產品和衍生品,構建適用於機構投資者參與的包容性監管制度。研究儲架發行、存量發行制度,優化投融資供需結構,引導投融資兩端的理性定價預期。

  來源:證券日報  作者:董少鵬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