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國持續擴大內需具備有利條件
http://www.CRNTT.com   2023-09-03 08:49:35


  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並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國內需求對經濟恢復的支撐作用增強,上半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7.2%。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咨詢部形勢室主任郭麗岩文章分析,從投資看,固定資產投資量增質優,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投資繼續有力支撐投資平穩增長。1—7月份基礎設施、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6.8%和5.7%,均快於全部投資的增速。從消費看,服務消費較快增長是經濟運行的突出亮點,1—7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0.3%,暑假旅遊等服務消費明顯回暖,社會消費品零售也持續增長。從市場循環看,新興行業產銷兩旺,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等新產品產量快速增長,分別帶動1—7月份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和15.1%。當前,支持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的系列政策進入集中顯效期,新賽道上企業活力加速迸發,搶抓國內外市場機遇,帶動相關製造業利潤保持兩位數增長,顯示出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切實成效。同時,中國內需加快恢復,也為外商來華投資興業創造了更多有回報的市場機遇,今年以來新設外商投資企業數量保持較快增長,不少跨國公司新設或增設生產線,積極融入中國產業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共享中國發展紅利。

  文章指出,內需對經濟恢復的支撐作用增強,一個重要原因在於,今年以來各部門各地區聚焦經濟運行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陸續推出穩投資和促消費的政策舉措,尤其是擴大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和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相關舉措加快落實。當然,擴大內需還面臨一些挑戰。比如,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對中國穩定產業鏈和擴大內需有影響,局部就業和收入預期仍不夠穩定,居住類消費潛力尚待進一步挖掘釋放等。需要強調的是,在經濟恢復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中,內需領域個別指標出現暫時性波動是正常的,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穩增長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明顯增多,擴大內需仍大有可為。

  文章認為,擴大有效投資和消費提質擴容潛力大。中國是全球潛力最大的消費市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消費升級明顯加快,市場前景廣闊。同時,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優化、民生領域補短板工程落地等,將催生出更多投資需求。關鍵是要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擴大有效投資,著力推動投資高質量發展,支撐形成供需互促、產銷並進的良性循環。

  提升供給質量將引領和創造更多新需求。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創新,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著力增加中高端商品和服務供給,開展商品和服務全生命周期質量提升行動,有利於進一步加速釋放綠色低碳、醫療健康、數字創意、人工智能、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內需潛力。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蘊含巨大市場空間。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增強區域消費綜合承載能力,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將釋放更多內需潛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有助於增強居民消費能力和意願。培育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帶動力強的區域消費中心,有利於改善消費環境和創新消費場景。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激發內生動力。近年來,深入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要素市場化配置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對全球高端要素的吸引力持續增強。加快落實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各項部署,持續開展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行動,促進商品和要素在城鄉區域間更為順暢流動,能夠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而持久的動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