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產業集群的區域經濟特徵
http://www.CRNTT.com   2023-09-13 09:15:54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產業集群是經濟實體進行生產活動和價值創造的密集區,具有獨特的域觀經濟特質,並對區域經濟特徵具有決定性影響。廣義上說,城市就是產業集群長足發展延展的結果。狹義上說,產業集群是相關經濟活動集聚而形成的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實體域類。空間上觀察,產業集群具有獨特的區域經濟特徵。產業集群的區域經濟特徵,可以圍繞“暢通”“規則”“文化”三個關鍵詞來理解。

  流動暢通是區域產業集群的基本特質

  北京日報發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金碚文章表示,開拓“暢通”之途是人類文明演化的路徑趨勢。流動暢通的市場經濟是人類文明路線不斷延展的基礎性和決定性力量。經濟暢通是整個人類最普遍獲益的行為方式,因而也是推動暢通進程最基礎性的群體動因。

  所謂流動暢通,是指經濟交往、交換的順暢性,包括人財物、信息、思想等。“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經濟活動的前提是交往,本質是交換。交往才有合作,交換才有經濟,流動才有價值。

  經濟不是孤立個人的行為,而是合作群體的行為。人類生存繁衍的“初衷”,就是尋求通達。相互隔絕的人群孤立無助,閉塞愚昧。必須突破隔絕,借助語言文字溝通交流,以實現聚集居住和密切交往為條件,特別是得益於江河之通達,才能產生人類文明。

  產業集群具有區別於其他經濟區域的流動暢通性。在一定的地理空間條件下,形成特定產業要素集聚和流轉暢通的獨特優勢。人類文明發展從陸權文明時代,到海權文明時代,再到今天的陸海文明時代。一個地區的發展前景取決於如何因勢利導,形成經濟循環的新態勢,其中,具有競爭力的區域性產業集群,是經濟循環的產出豐產區和協作密集區。

  區域經濟的比較優勢和規則信任

  文章認為,一定的資源富集是產生產業集群的一般性條件,可能成為相關地區的獨特資源優勢,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以成為資源型產業集群的有力支撐。但一般來說,這還不是產業集群的充分條件,甚至也不是必要條件。

  在一定發展階段,基礎設施建設的成就(各種“大通道”的開通連接)極大改善了區域流通條件。而進一步的發展,形成具有競爭力的區域性產業集群,將更加取決於流動的規則秩序,以及對於規則的信任度。理論上說,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僅具有自發性,而且具有建構性,即總是在一定的規則秩序中運行。產業集群的競爭力,不僅取決於要素比較優勢,也必須有一定的市場運行規則為條件。當代區域經濟發展格局演化的一個突出現象是:資源向規則信任度高的區域集聚。規則體系建構了組織秩序,信任就是其組織基因,規則信任則是經濟發展的社會組織資本。基於規則和信任的流動暢通,就是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

  當前,工業化時代正在經歷著的深刻變化,將使人們的工業化思維和經濟行為方式,以及產業經濟運行的基本機理,發生系統性的演變。世界正進入以“規則博弈”為主要特徵的時代。由於規則秩序的建構,不能離開作為“社會資本”的人際信任及國際信任,所以,“信任競爭”是區域競爭的關鍵。這是產業集群的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區域經濟體特徵。

  經濟活動和交往交換,主要表現為經濟主體間的“承諾-兌現”行為關係。經濟體系的系統性和經濟主體的競爭力,受經濟區域行為文化的深刻影響。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為承諾效率提高賦能,但規則秩序的行為文化,影響更為深刻和廣泛。這是現階段我國經濟運行態勢中的一個應高度重視的突出問題,直接關係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性。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