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開花植物在恐龍滅絕事件中幸免於難
http://www.CRNTT.com   2023-09-15 10:46:07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英國和墨西哥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生物學快報》雜誌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在6600萬年前發生的導致恐龍從地球上消失的大滅絕事件中,開花植物雖然也有部分物種消失,但相對來說沒什麼損失,因此這一毀滅性事件也讓開花植物成為今天植物家族中的“主角”。

  地球歷史上曾發生過幾次大滅絕事件,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發生於6600萬年前,由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深刻地改變了地球上生命的演化進程。這一白堊紀—古近紀(K-Pg)滅絕事件至少消滅了地球上75%的物種,包括恐龍在內,但科學界迄今並不清楚它對開花植物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植物不像大多數動物那樣擁有骨骼或外骨骼,這意味著植物化石相對罕見,所以僅憑化石證據很難理解植物進化的時間線。

  在最新研究中,巴斯大學米爾納進化中心的賈米·湯普森博士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的桑提亞哥·拉米雷茲·巴拉奧納博士,分析了由73000種開花植物(被子植物)的DNA序列內的突變構建的“進化樹”,並使用複雜的統計方法,創建了“出生—死亡”模型,以估計整個地質時期開花植物的滅絕率。

  化石記錄顯示,雖然許多植物物種確實消失了,但它們所屬的譜系仍有物種幸存下來,並在今天的植物界占據主導地位:目前世界上有大約40萬種植物,其中約30萬種是開花植物。

  分子鐘證據也表明,今天的絕大多數被子植物科都存在於K-Pg事件之前,包括蘭花、木蘭和薄荷的祖先在內的物種都曾與恐龍同時生活在地球上。

  K-Pg事件發生後,地球上的大多數物種滅絕,被子植物占據優勢地位。

  開花植物為何具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巴拉奧納解釋說,開花植物具有非凡的適應能力,它們使用各種種子傳播和授粉機制,有些進化出了新的光合作用方式——這種“花之力”使它們成為大自然真正的幸存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