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探路》帶領觀眾化身“革命青年”
http://www.CRNTT.com   2024-02-29 15:22:10


  中評社北京2月29日電/據中國文化報報導,“演出太讓人感動了,我很受鼓舞。”“不知不覺就入戲了,我仿佛跟著演員一起融入汹湧壯闊的歷史浪潮,成為一名革命青年!”新年初,由湖北省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策劃出品,武漢人民藝術劇院、武漢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聯合出品的原創沉浸式實景劇《探路——中共中央在武漢》在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首演,現場反響熱烈。

  《探路》是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立足本土紅色文化資源、探索文旅融合的藝術作品。該劇突破空間局限,以紀念館為故事背景,多視角、沉浸式將紅色舊址的歷史底蘊與戲劇元素結合,借助中共中央機關舊址、長江書店等復原陳列及戲劇情節的起承轉合,巧妙串聯中共中央遷漢、中共五大、八七風雲、中共中央離漢等歷史事件,帶領觀眾回望那段崢嶸歲月。

  “舉全館之力,融各方資源,深挖歷史內涵,積聚文藝力量,歷時半年打造此劇。”武漢中共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館長、《探路》編劇之一袁亞妮介紹,為做到歷史真實與藝術真實的統一,該館聯合武漢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編劇反復打磨劇本,組織黨史專家及館研究人員反復論證、修改不下10次。

  武漢人民藝術劇院青年導演吳爽介紹,《探路》邀請了林立、路羽等20名優秀青年演員出演。演員通過深入揣摩劇中人物所思所想,將革命前輩的行為、思想、品格融入具體場景,讓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在那麼多真實文物的環繞中演出,讓我更深入地投入角色中。”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林立說,這場演出打破了演員與觀眾舞台距離,演員能更直觀地感受到觀眾的反饋。

  《探路》舞美設計師靳衛華介紹,該劇主要通過時代感的舞美設計和服裝造型以及再現館內陳設的文物場景,讓整個劇場呈現出全域開放的空間效果,使講述與表演、場景與劇情、觀展與觀劇多層次融入,帶領觀眾由“看景”到“入戲”,化身“革命青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