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聰明家電”反成老人生活絆腳石?
http://www.CRNTT.com   2024-03-12 11:59:34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網評:“聰明家電”反成老人生活絆腳石?

  來源:東方網  作者:楊玉龍

  記者走訪連鎖電器綜合賣場,發現家電尤其是廚房電器,已經模糊了原本的功能界限,朝著“多面手”方向進化。一台電器往往“身兼數職”,搭載功能又多又細。相應的,其顯示屏、按鈕等更是排滿操作面板,顯得“科技感”十足。從家庭內部而言,身邊家電越變越“聰明”,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的同時,卻令一些老年人無從下手。(據3月11日《北京晚報》)

  現實生活中不難發現,單一功能的家電,選擇餘地越來越少。但也正如媒體所報導,家電“進化”至此,確實提升了人們生活的精細程度,但也給一部分人群帶來困惑。例如,有的電飯煲要先選米的種類,再選煮飯類別,若想煮粥,還有砂鍋粥、香濃粥等模式可供挑選。款微蒸烤一體機,相當於將微波爐、蒸鍋、烤箱集納在一處,二三十個按鈕是少不了的。

  看似“聰明家電”實則不方便。而與之相伴的是價格水漲船高。像熱推的微蒸烤一體機,售價普遍高達三四千元。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智能家電功能閑置問題,也飽受詬病。畢竟,“一體機”功能再多,想要蒸饅頭的同時把雞翅烤好,是辦不到的。尤其對於老年人而言,這些“聰明家電”很有可能淪為生活中的絆腳石。

  上述現象值得重視起來。智能不能以犧牲易用為代價,這也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中國家電網此前發布的一份適老化電視機調研報告顯示,不少老人使用智能電視機時遭遇困難。而一批無網絡無廣告,開機即看的“非智能”電視機反而重受青睞,“非智能”被專門強調出來,成為產品賣點。這也是市場需求之必然。

  讓“聰明家電”更便捷,企業當負起更多責任。工信部曾印發《促進數字技術適老化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聚焦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舉措。明確到2025年底,推出100款以上具備適老化特徵的智能產品,覆蓋手機、電視機等多個類別。而這也正需要,企業積極主動作為,根據市場需求研發更多的老人適用產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