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勵志失敗何以還能受到網友的理解支持
http://www.CRNTT.com   2024-04-01 18:18:56


 
  考上中央美術學院,是李城初中時萌發的夢想。然而兜兜轉轉,從藝考失敗到各處打工,李城說:“我都快把考央美的夢想忘記了,直到我去了北京參觀央美,又重拾了夢想。”李城從中央美術學院畢業,頂著央美的光環,因為自己確實有些心高氣傲,創業失敗。去一家私立學校擔任美術老師,學校覺得教學和教務崗位也不需要他,他便轉行做起了旅行自媒體博主。

  在李城看來,唯有提升自己的修養,從一個心胸狹隘的人變成心胸寬廣的人;從一個知識淺薄的人變成一個知識豐富的人,從一個道德卑劣的人變成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才算是真正完成對自我的跨越。

  看起來是一個失敗者的李城,卻得到很多網友的包容理解乃至支持,這說明當下年輕人的勵志觀念在改變,他們開始從宏大敘事轉向微觀敘事,從意義敘事轉向意思敘事,從終極價值轉向過程中的情緒價值。這是社會的進步,是年輕人的進步。

  如果每個人都能首先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把握當下時光,在艱難困苦中仍然選擇繼續前行。我們會發現,這比“內卷”和“躺平”更有意思,也更有效率。而對國家和社會來說,也更有意義。

  當下,無論是青年友好,還是就業友好,政府和社會同樣需要把握青年觀念的變化,多些共情的“你覺得好”,少些主觀的“為了你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方式和價值觀,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求做出選擇。功成名就和尋找生命意義並不是互相排斥的,它們可以相互促進,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實現社會價值。這需要青年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求來平衡這兩個方面,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價值。而對親朋好友以及圍觀者來說,無論是追求功成名就還是尋找生命意義,都需要得到尊重和支持。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