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馬一德:探索提升企業基礎研究能力可行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24-04-03 14:58:30


 
  由於基礎研究需要探索未知領域,不確定性風險較大,一些企業在這方面存在研發意願不高、原始創新能力不強、內生動力不足等問題,迫切需要圍繞加大研發投入、集聚創新資源、組建創新聯合體等方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補齊制度短板,探索提升企業基礎研究能力的可行路徑。

  一是引導和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基礎研究高成本、高風險、回報慢等特性是企業研發囿於“短平快”項目的主要原因。解決這些問題,需通過稅收優惠等多種方式激勵企業加大投入。進一步增加對企業基礎研究研發費用的稅收抵扣比例,採取“後補助”等方式對企業投入基礎研究進行補助獎勵,通過引入政策性基金、加大政府採購力度等措施,有利於調動企業開展基礎研究的積極性。此外,需強化企業成果轉化的主體地位,打通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建立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快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立法,切實保護企業科技創新成果。穩步增加基礎研究財政投入,提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其聯合基金資助效能,建立完善競爭性支持和穩定支持相結合的基礎研究投入機制。還可考慮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資金、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拓展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融資渠道。

  二是加速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一方面,應引導科技人才向企業集聚。人才是企業加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關鍵要素。發揮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才資源規模優勢,加強產學研合作,進一步完善市場導向的人才政策,為提升企業原始創新能力提供平台保障。通過“揭榜掛帥”“賽馬”等制度,賦予創新主體和領軍人才更大技術路線決定權、更大經費支配權、更大資源調度權,做到科研力量聚集、創新鏈條融合、資源有機整合。另一方面,要積極推動產業創新資源集聚,加大中央和地方財政對中試基地、概念驗證中心等技術平台的支持力度,優化未來產業空間布局,推進傳統產業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提質升級,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三是組建科技領軍企業主導的創新聯合體。應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以企業研發項目為牽引,鼓勵優勢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強強聯合,建立新型研發機構,打造高水平創新平台,開展關鍵共性技術聯合攻關。探索完善大中小企業、國有和民營企業等各類主體融通創新機制,完善利益共享機制,激發各類企業積極性。整合創新鏈前中後端、產業鏈上中下游的優勢科研力量,鼓勵企業加入國內外各類科技與產業創新聯盟組織、參與科研和產業標準制定,以寬廣視野布局全球創新網絡。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