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書情觀察 >> 詳細内容

美國圖書館抵制網路大鱷

http://www.CRNTT.com 2007-12-15 08:12:57
  搜索引擎、gmail、網路相冊、網路地圖……在互聯網業界一路高歌猛進的穀歌,往這個省略號裏不斷不斷地加入新的元素。數字圖書館,無疑是穀歌最雄心勃勃的一步棋。為了這個超級掃描計畫,穀歌正和一個一個的圖書館談判。
 
  當然,覬覦數字圖書館的不只穀歌一家,微軟、雅虎都不甘坐視,非盈利機構也是“人窮志可不短”。掃描圖書館,儼然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而作為“客戶”,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們也著實得仔細尋思:讓誰來掃描我?
 
  美國眾多圖書館在進行數位掃描的時候,都遇到這個選擇的難題。接受大型網路公司的免費午餐,又擔心數位化圖書被企業壟斷;選擇公益性組織的掃描計畫,又面臨資金籌措的難題。魚與熊掌,可以兼得嗎?
 
  不買賬的圖書館
 
  穀歌如日中天,微軟更是業界巨頭。按理說,名頭大了,自然不愁“客源”,更何況人家還是免費為圖書館掃描。
 
  美國一些比較重要的學術研究圖書館最近就斷然拒絕了穀歌和微軟的“好意”,不想把自己的館藏圖書掃描到這二位元的網路資料庫中,原因是穀歌和微軟都提出了一些限制性條款。
 
  比如,如果同意和穀歌合作,圖書館就必須接納一系列條款,其中一條是:掃描後的數位圖書資源將拒絕其他網路搜索服務商的搜索。針鋒相對,微軟也設置了類似的限制。
 
  當然,圖書館如果真想讓自己的圖書在網路上廣為傳播,也不是沒有辦法,比如讓穀歌掃描之後,再讓微軟掃描一遍,各掃描各的,只不過掃描後的資源不互通有無罷了,但重複掃描無疑是一種巨大的資源浪費。
 
  考慮到這種條款顯而易見的“壟斷”意圖,波士頓圖書館聯盟等回絕了這個“免費的午餐”。
 
  波士頓圖書館聯盟在美國頗具影響力,旗下彙集了美國東北新英格蘭地區的波士頓公共圖書館、康涅狄格大學圖書館、麻塞諸塞大學圖書館等19家學術和研究型圖書館。這個聯盟的藏書僅那些已不受版權保護(即進入公有領域)的圖書就有3400萬冊。
 
  拒掉網路大鱷,波士頓圖書館聯盟自籌資金84.5萬美元,選擇“開放內容聯盟”,即Open Content Alliance(簡稱OCA,它成立於1996年,定期收錄並永久保存全球網站上可以抓取到的資訊),並與其簽約,在今後兩年內把3400萬冊可完全進行數位化的圖書提供給OCA,讓它進行掃描。
 
  相比穀歌和微軟的資本味兒,OCA則是一個非盈利性的組織,向任何搜索服務免費提供自己的數位圖書。目前OCA共有80多家圖書館和研究機構參與其中,包括史密森學會(成立於1846年、由美國聯邦政府主辦的集研究、收藏並展覽科學和文化成果於一身的公共機構,擁有眾多免費對外開放的博物館)等重量級機構。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評論說,對穀歌和微軟的“抵制”表明,學術界和非盈利團體的很多人抱定決心,想要打造一個遠離商業利益的圖書網路。
 
  真有免費的午餐?
 
  最早籌畫建立數字圖書館的是穀歌,從2004年開始,它就啟動了掃描計畫。它對圖書館說,“我來付錢,替你掃描這些書”,並聲稱,那些已不受版權保護的圖書掃描後可供任何人下載,它的目的並不是用掃描後的數位圖書“直接來賺錢”。
 
  但是,穀歌絕非僅僅想成為免費的“掃描器”,僅從眼下來看,這些數字圖書,使穀歌搜索引擎更加實用、更具價值。穀歌推出的圖書搜索(google book search),主要來源就是出版商和圖書館的數位圖書資源。
 
  穀歌“圖書搜索”專案管理主任亞當史密斯說,“我們要讓更多的(紙質的)線下資訊連到網路上。作為一個商業公司,我們(穀歌)有資源做這些,也正在這麼做,以一種對線民、對出版商、對書籍作者、對圖書館多方都有利的方式”,“當然,這對谷歌也有利,因為(有了這些資源),我們可以為用戶提供更佳的體驗,那就意味著,穀歌在互聯網上會有更多的‘回頭客’”。
 
  而對於非盈利性的OCA,就沒那麼財大氣粗了。掃描一本書,大概要花費30美元,細算下來,掃描一頁書,平均成本是10美分,這絕非一筆小數目。原則上這筆費用需要圖書館自己來出,或者由OCA的會員和捐資人籌款贊助。因此,從顯而易見的經濟利益角度考慮,眾多圖書館還是很樂意選擇穀歌。
 
  目前,穀歌的遊說談判已經小有成就,在它的合作名單上,不乏“重量級”名字——紐約公共圖書館、密歇根大學圖書館、哈佛大學圖書館、斯坦福大學圖書館、牛津大學圖書館。谷歌預計,未來10年,至少要把這些圖書館的藏書掃描1500萬冊。
 
  一些圖書館和研究人員都擔心,雖說穀歌的免費掃描可以讓數億線民第一次免費流覽到數以千萬計的電子圖書,但是如果像這樣將來由一家或者是兩家巨頭控制了整個紙質圖書的數位轉換,那它們日後肯定會利用這種壟斷尋求商業利益。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的館長伯納德馬戈利斯說,“我們清楚穀歌這樣做背後的商業價值,而我們希望能夠以一種讓每個人都受益的方式傳播掃描後的數位資源”。
 
  把雞蛋分到幾個籃子中
 
  波士頓公共圖書館館長馬戈利斯說,他的圖書館和穀歌、微軟都曾談過掃描合作,雖然沒談妥,但與這二者合作的大門也並沒有全都“關死”。
 
  而有的圖書館早已開始“N管齊下”,比如加州大學2005年開始啟動圖書掃描計畫,就同時選擇了OCA、微軟、雅虎,後來又加上了穀歌。把雞蛋分散放到幾個籃子裏,不僅提高了掃描量,還可以給自己留出更大的活動餘地。
 
  美國著名的國會圖書館也是如此。最初谷歌曾成功與國會圖書館談判,啟動了一個試驗專案,由穀歌來掃描其館藏的某些圖書。
 
  但今年1月,國會圖書館對外宣佈了一項涉及更多方的掃描計畫。由斯隆基金會出資200萬美元,OCA將負責掃描國會圖書館的13.6萬冊圖書,這個數目堪稱國會圖書館第一次大規模的圖書數位化工程。由OCA來掃描,所有的互聯網搜索服務商都可以獲取這些電子圖書資源。在這之後,國會圖書館至今未透露它下一步的圖書數位化會和誰合作。
 
  比穀歌窮得多的OCA卻能贏得國會圖書館的橄欖枝,這無疑讓穀歌頗不是滋味。面對這樣的形勢,穀歌聲稱這並不是威脅,亞當史密斯說,穀歌和圖書館談合作,並不“排他”。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穀歌的“並不排他”只是一種姿態。由於穀歌的限制條款非常多,與其他掃描機構的合作談判,往往以失敗告終。OCA的創立者和“館長”布魯斯特卡爾透露,谷歌曾與他接洽,意圖進行一些合作,但是談判良久,最終還是沒有達成協議。
 
  談到穀歌,卡爾也表達了他的擔憂,“掃描這些重要圖書館的館藏資源,是個非常好的主意,但是,僅僅由一家公司控制這些資源,那麼無疑,我們把太多的‘控制權’交給了一個私人實體”。
 
  “而OCA有本質上的區別”,卡爾說,“它有多個團體參與,目的是要聯合建造(數位化)圖書資源,讓每個人能通過不同的方式分享”。
 
  比穀歌數位圖書館起步稍晚,微軟在2005年開始圖書掃描計畫,它選擇了和OCA進行某些方面的合作。同樣推出圖書搜索計畫的雅虎也和OCA搭上了橋。如果各個機構能夠聯合起來,化解圖書館在利益和公益之間的艱難選擇,才能使數位圖書館真正成為全人類的財富。

  來源 :環球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