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州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經驗與啓示

  20世紀90年代,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國力競争日趨激烈,面對新技術革命迅猛發展的浪潮,世界各國積極調整戰略,把發展高新技術當作國際經濟競争和綜合國力較量的制高點,通過大型科技計劃,規定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目標和任務,優先配置相關資源,重點給予各種政策支持,有目標地推進高新技術及其産業的發展。改革開放後,我國十分重視科技發展,高新技術的發展日新月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廣州市發展高新技術産業有着較優越的物質基礎與地理條件,在國内外高新技術發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20世紀90年代廣州高新技術産業發展如火如荼,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爲21世紀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一、90年代廣州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特點

  (一)發展速度快

  廣州高新技術産業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如圖1所示,1990年廣州高新技術産業總産值58.8億元,2000年高新技術産業總産值爲846.28億元,比1990年增長了13.39倍;1990年廣州高新技術産品産值爲19.5億元,2000年爲487.32億元,比1990年增長了23.99倍;高新技術産品産值與工業總産值的比重從1990年的4.46%增長到2000年的15.78%;生産高新技術産品的企業由1990年的69個發展到2000年的566個,高新技術産品數由1990年的144個發展到2000年的799個,高新技術産品的銷售收入從1990年的16.5億元增長到2000年的446.82元,高新技術産品的出口收入從1990年的0.59億元增長到2000年的73.82億元,收入超億無的高新技術企業不斷增加,2000年已達到61家。〔1〕

  科技進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提高,創新已成爲廣州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廣州經濟正從投資拉動型爲主導的經濟增長方式逐步向科技進步主導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1993年科技進步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30.03%,到2000年接近資金和勞動投人的貢獻率,達到48.1%(見圖1)。〔2〕

  (二)産業結構不斷優化

  20世紀90年代,廣州高新技術産業在對外滲透,改造傳統産業的同時,内部結構也在不斷地調整,逐步趨於合理。“八五”、“九五”期間廣州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光機電一體化、環保技術與設備、精細化工等高新技術産業,加快形成以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爲龍頭的高新技術産業群,各産業發展速度較快,特别是光機電一體化産業、電子信息産業。(見圖2),並選定軟件和生物醫藥産業作爲兩個重點突破領域,發展速度較快,2000年,廣州信息産業高新技術産品産值達99.56億元,占當年高新技術産品産值的20.4%,出口銷售收入僅次於新材料,位居第二位,達到18.75億元;生物技術産品産值達24.29億元,占當年高新技術産品産值的5.0%;機電一體化高新技術産品産值達159.61億元,占當年高新技術産品産值的32.8%;新材料技術産品産值達90.3億元,占當年高新技術産品産值的21.3%,出口銷售收入達28.12億元,;新能源高效節能環保技術産品産值達35.611億元,占當年高新技術産品産值的8.8%。〔3〕

  (三)空間布局從“一區”向“一區多園”突破

  廣州高新技術産業經過“八五”、“九五”的發展,已實現了從一區到“一區多園”的突破。至2000年廣州高新區已形成“一區五園”的發展格局。廣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位於廣州市智力密集區,規劃面積42.2平方公里,可供開發面積21平方公里,由廣州科學城、天河科技園、黄花崗科技園龢民營科技園四個園區組成。〔4〕2000年,廣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技工貿收入151.99億元,工業總産值爲82.5億元,分别比1996年增長了84.23%和118.79%(1996年廣州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技工貿和工業總産值分别爲53.67億元和24.53億元)。〔5〕

  (四)技術創新模式具有“中盤突破”特點

  廣州在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初級階段,借鑒國際上同一類型國家和地區(如日本、韓國、臺灣)發展高新技術産業的成功經驗,實施了“中盤突破戰略”。“中盤突破戰略”是指在發展高科技術的鏈條中,在工業最新技術主面繞過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完全在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經過創新,抓住産品開發、成果中試,甚至成熟技術批量生産等中間環節,争取快速地實現高科技産業化的戰略。日本人將這種在引進基礎上的技術創新模式,稱爲“借來的技術革新”。這種技術高新技術産業發展模式,具體説來,有三個方面主要内容:(1)通過技術貿易、合作研究、聯合開發,甚至直接引進生産綫和標準的産品制式規格等途徑,利用有限的科研力量,加速適用性、成熟性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力求在短期内拿出具有一定競争力的高新技術産品;(2)運用各種方式、組織和手段,對引進的國内外核心技術進行消化、吸收,盡快掌握工程性技術要領並能推陳出新;(3)企業向高强度的科技攻關,由下游向上游陸續填補研究開發方面的空白,從而縮短基礎研究上的時間,將有限的資源集中投向於産業化的關鍵環節上,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模式加速高新技術的市場化、産業化進程。

  (五)産業組織模式具有小企業族群性特點

  2000年,廣州從事高新技術産業的企業高達2000多家,其中民營科技企業高達1600多家,由於廣州的民營科技企業比重較大,且在2000多家企業中,有約一半的企業從事一般不具規模經濟的軟件産業。〔6〕這些因素大大降低了廣州平均企業的規模。從高新技術産業的空間分佈看,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内,廣州没有深圳華爲、中興這樣上規模、上水平的大型“龍頭”企業,而是以成百上千的中小企業,鑄就了廣州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巨大内在活力和優良創業環境。這種以區域規模爲支撑,既相互競争、又相互合作;既優勝劣汰、又相互穩定的企業系列,促進了企業的分工和專業化。這種由中小企業尤其是民營科技企業所主導的發展格局,使許許多多包括外地的潜在投資者都清楚地意識到,由民間資本創辦的小型企業也能够在廣州獲得生存,并存在迅速成長的可能性,這對手握一定資金、擁有某項技術專利的投資者或科技人員到廣州創業,形成了較大的吸引力。

  (六)創新服務體系的構建呈現網絡化、平臺化特點

  廣州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創業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創新孵化網絡在内的創新平臺建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建設,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建設等等。“八五”、“九五”期間,廣州高新技術企業孵化體系陸續建成,主要由國家級孵化器廣州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留學人員廣州創業園、市級孵化器海珠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和荔灣區生産力促進中心,以及各種校辦區辦的企業孵化器等組成。“九五”期間,廣州市發展了一批與高新技術産業化配套的技術支撑機構,加强科技園區服務體系建設,特别是廣州與市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發中心或中試基地取得了很大的突破。相繼與暨南大學共建了生物醫藥研發基地,與中山大學共建了軟件研發中心,生物醫藥信息中心,與廣州市電子科學研究所共建了特種材料研究開發中心,積極推動金鵬公司與華中理工大學組建通信技術研究所。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發展十分活躍。發展了一批生産力促進機構、科技評估機構、科技諮詢服務機構以及法律、金融、財務等與技術創新相關的服務機構。國外風險投資公司IDG和“太平洋”等也開始進入市高新技術産業,IDG目前已在廣州投資7個項目,注入風險資金1200萬美元。新加坡大衆電腦集團(NEL)投資2.5億元與廣州佳都集團公司共同組建廣州佳杰科技公司。〔7〕政府也通過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區建設,政策法規建設,信息網絡建設和投資環境建設各個方面對高新技術産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90年代廣州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經驗與不足

  (一)發展經驗

  1.加强宏觀引導,推進制度創新。

  政府行爲對高新技術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20世紀90年代,廣州市政府從廣州經濟狀况和科技發展特點來統籌安排廣州“八五”、“九五”的經濟和科技資源,確立了以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爲重點,包括光機電一體化、環保技術與設備、精細化工等高新技術産業等在内的産業布局。建設了一個國家級的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多個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天河高新技術開發區首先行了“高科技長入經濟”的嘗試,爲其它區提供了方向,也給最先感受到國際大都市挑戰的廣州人做出了積極的示範,從而帶動了一大片,引發了一系列的新的成長點。廣州市針對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組織與管理,科技成果流通、專利、版權、知識産權、人才管理等政府制訂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如:《關於進一步扶持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若干規定》、《廣州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廣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廣州市鼓勵留學人員來穗工作若干規定》,等等。廣州市政府在發展高新技術産業過程中,既重視硬件建設、又重軟件環境的改善;在硬件建設中不僅重視城市建設和建築工程,而且重視建設創業者工作、生活的基本設施和專業服務體系的傾向。

  2.制訂財税支持政策。

  “八五”、“九五”期間,國家和廣州市政府對廣州高新技術産業以直接投資或間接補貼和奬勵的形式進行財政支持,廣州高新技術産業投入呈逐年遞增的態勢,并且不斷完善政府投入結構。從1990年到1999年,高新技術産品的研究開發經費從0.54億元增加到5.4億元。〔8〕期間,市政府做出了“組建廣州市科技風險投資公司”的决定,2000年前投入4億元,以市場方式運作,主要用於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和産業化項目的風險投資,股權投資和融資擔保,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提供了有力經濟支持。同時,廣州市政府還實施了其它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包括:房地産租售優惠政策,税收優惠政策,對外資引進税收、房屋租售等優惠政策,等等。

  3.加强高科技創新源頭建設。

  20世紀90年代,廣州市加强對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組織與管理,在科技成果流通、專利、版權、知識産權、人才管理等各個方面,實施全面優化科技力量布局和科技資源配置,逐步解决科技成果轉化率偏低、科技與經濟脱節的問題。按照統籌規劃、穩放結合、分類改革、分批推進、平穩過渡、注重實效的原則,全面推動市屬科研機構改革,合理調整科研機構布局。逐步把廣州市部分市屬技術開發類科研機構轉爲科技型企業或進入企業,建立并發展成爲具有高技術産業集團;鼓勵有條件的科研院所轉爲中介服務機構,利用各種優勢成爲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的橋樑和紐帶。同時,加强高技術源頭建設,從高投入、高起點、以重點科研院所和高校爲基礎,以重點實驗室爲依託,組建少量精幹綜合性、多功能按全新機制運行的高新技術研究中心或大學科技園。這些措施的實施,大大推動瞭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

  4.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商在廣州投資和開展科技交流活動。

  20世紀90年代廣州市擴大放寬科研機構和科技型企業外貿自主權和技術産品進出口權,鼓勵廣州企業和科研機構與境外科研機構和企業單位合作辦廠,加强技術引進和合作,通過合作開發、購買專利、非貿易型引進等方式,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運行機制,推動高新技術及其産品出口,提高産品在對外貿易中的比例。爲了吸引外商投資,廣州市不斷改善園區的軟硬件環境,制訂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環境,吸引國外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組織和個人來廣州市合作創辦科技企業、共建科技園區,創辦産學研基地、科研成果轉化基地、培訓中心。

  5.推行海納百川、兼收並蓄的人才政策。

  廣州是一個兼容性較强的城市,一直以來都對四方人才敞開大門。“八五”、“九五”期間,在其他城市仍然對人才設置多種門檻時,廣州却一直對各地大學本科畢業生不設防,先後頒佈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法規,包括鼓勵留學人員來穗工作,加速引進本科以上畢業生等。2000年,廣州規定了人才引進的範圍和條件,同時特别規定,有本科學歷而且具有學士學位以上的人才或有大專學歷並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以上的人才可免征城市增容費。“九五”期間,市屬單位接收本科以上畢業生達35792人,引進留學人員279人。〔9〕廣州實行“剛柔並舉、引高控低”的人才政策,强化人才觀念,淡化身份和地域界限,簡化審批辦理手續,緩解了廣州市高科技發展人才短缺的局面,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廣州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不足

  1.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實力偏小。

  從國内外情况來看,實力雄厚的大型企業,是拉動産業鏈的形成和完善,帶動産業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20世紀90年代,雖然在電子信息製造業領域,通過招商引資和扶優扶强,培育了一批産值超億元的龍頭企業,但總體上看,高新技術企業是“星星多,月亮少”的局面。特别是列爲重點發展的軟件産業、生物醫藥産業,真正上規模的産業龍頭尚未出現,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産業特色也難以真正體現出來。

  2.自主創新的能力仍然比較薄弱。

  高新技術産品中,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比重還比較低,特别是産值較大的主要高新技術産品的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現象仍然較爲突出,産業核心競争力明顯不足。高新技術研究開發體系仍不完善,技術條件和人才資源相對匱乏,産學研合作機制的建立與完善也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高新技術産業的技術内涵還有待提高。高新技術産品的技術含量整體上相對較低,技術儲備不足,高端産品比較少見,没有形成一批自己真正的名牌産品、拳頭産品。以軟件産業爲例,大多數軟件企業主要還是根據不同用户的需要開發應用軟件,真正産品化的軟件不多,難於形成規模和品牌,也難於進入國際市場。

  3.企業創新主體的地位仍未從根本上得到確立。

  企業成爲技術創新的主體,是高新技術産業真正走向成熟並保持發展活力的重要標誌。一方面,企業技術創新的動力機制不够完善,創新資源投入不足,大中型工業企業科技開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不高,與世界500强企業平均5%~10%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另一方面,高新技術企業規模普遍偏小,資金實力有限,難以承受技術和産品開發巨大的資金壓力以及由此可能産生的經營風險;此外,技術條件和力量薄弱、對技術和市場趨勢把握能力的欠缺、公共科研機構對企業創新的技術支撑不足,也是制約我市企業成爲技術創新主體的重要因素。

  4.高新技術産業投融資體系仍需要進一步完善。

  企業籌集資金難的問題還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社會資源對高新技術産業的支撑力度不足。

  三、90年代廣州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啓示

  (一)繼續實行技術引進、二次創新與原始創新相結合的技術發展戰略

  從發達國家引進技術,然後進行二次創新是加快廣州科技進步的一條捷徑。在我國科技發展水平尚處於技術相對落後的情况下,利用國外的先進技術,跳過基礎研究這一關,將人力財力大量集中在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上,並對大量現成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和改進,是進入新世紀的中國高科技産業仍應繼續采用的方式之一。但是,廣州在利用“技術引進——消化吸收——二次創新”模式時與日韓兩國應有所不同。日韓兩國在鼓勵技術引進和創新的同時,嚴格限制硬件技術設備的大量進口,以及外資進入本國高新技術産業市場。而我國則應順應當前的環境與潮流,在具體運用這一模式時須以更大的、開放性地實行“築巢引鳳”戰略,即通過營造良好的産業化環境,既鼓勵軟件技術的引進,也積極吸引外資進入本地市場,同時不必過分限制硬件技術的進口。另一方面,在國際競争日趨激烈的背景下,單靠引進國外技術,長期依賴國外技術將會使得本國在技術上始終處於被動落後地位而使經濟增長缺乏持久動力。我國在通過技術引進促進高新技術快速增長的同時,必須立足於自主研究,走出模仿生産的階段,將技術引進與技術創新結合起來。

  (二)改造提昇傳統産業與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産業並舉

  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必須走改造、提昇傳統産業與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産業並舉的道路。加快發展並不斷擴大技術相對成熟、具有較大市場空間、在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中帶有基礎性作用的産業以及能够帶動全局、産業關聯度大的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集中攻關,重點突破。産業必須多方滲透,高新技術産品、工藝和技術與其他行業相融合,實現大面積的推廣應用,特别是通過對傳統産業進行改造,實現傳統産業的優化,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的重點是國有企業特别是國有大中型企業。振興傳統制造業,對已有優勢的傳統産業堅决保留發展,使這些傳統産業中大量的設備、技術、人才充分利用起來。

  (三)繼續完善以企業爲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推動企業成爲技術創新的主體。通過市場和政府的資源配置,推動企業成爲研究開發和科技投入的主體,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高新技術企業,支持跨國公司製造業昇級並本土化,不斷强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加大研究開發投入。高新技術企業當年實際發生的研發經費可酌情計入成本;企業爲開發新技術、研製新産品所購置的試製用關鍵設備、測試儀器,可一次或分次攤入管理費用,其中達到固定資産標準的應單獨管理,不再提取折舊。支持企業成立研發機構。特别是支持那些對産業發展具有擴散帶動效應的重點企業建立技術研究開發機構。經認定的企業技術研究開發機構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有關優惠政策。扶持和促進民營科技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民營科技企業申報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市科技發展資金予以匹配。鼓勵和幫助民營科技企業到海外進行産品推銷和技術交易,爲民營科技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吸引海内外大企業研究開發機構落户廣州。海内外大企業在穗設立的研究開發機構,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有關優惠政策。同時,要積極應對技術壁壘,加快研製技術標準。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的分配制度,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和其他市場主體實行技術分紅、股份期權、年薪制等智力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制度。高新技術企業奬勵和分配給員工的股份,没有取得現金收入的可减征或免征收個人所得税。

  (四)完善投融資體系

  高新技術産業有“吞金産業”之稱,高投人、高回報與高風險并存。爲解决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資金不足的問題,投融資體系建設是重點。一方面要繼續發揮政府科技投人的引導和示範作用,提高科技三項費用占財政支出的比例。二是要積極推動銀行加大對科技的投人。將其作爲探索技術資本與金融資本有機結合新路子的重要一環。此外,從國際經驗看,是要依靠各種政策刺激民間資本加入風險投資。第一,依託國内投資創業公司或聯合境内外其他投資機構,發起並成立“中國高新技術産業化基金”,並以該基金爲平臺,以孵化器爲載體,逐步引入資金、人才、技術、管理、市場和策略投資者,構建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投融資體系的基本鏈條,目標是推動廣州成爲華南乃至中國的投融資中心和項目孵化中心。

  (五)建設有利於高新技術發展的創新文化環境

  文化具有廣泛的包容性,推崇創業、寬容失敗、鼓勵冒險的社會文化觀念,能够極大地激發人們的創新和奮鬥精神,從而爲高新技術發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要鼓勵容忍失敗、熱衷改變、論功行賞、對産品全心投入、崇尚合作、多元化、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的創業文化。首先,加强人才的激勵機制建設。營造創新文化的核心的問題是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人才的激勵機制。在人才選拔手段方面要改變傳統做法,完善人才管理;對人才培訓方面要有系統性,注重實效性;在人才報酬管理以及激勵機制方面要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制度和評價標準,並不斷完善。其次,科研工作者要以國家需求爲導向,發揚科學求真精神,弘揚正直誠信的科研職業道德。第三,要注重學習型組織、學習型企業的建設,努力營造彌漫於整個組織的學習氛圍,激發組織成員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在高科技園區建立國内外學術交流合作的制度。積極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第四,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社團和科技人員與海外建立合作關係,進行技術、學術交流,開展經濟貿易活動。鼓勵海外科技力量以合作、合資方式與我省共同開展科技研究開發活動。第五,鼓勵科技人員自由争辯,營造和諧寬鬆的學術氛圍。在精神層面上,加强文化理念、價值理念的整合和導入工作,大力宣揚敢冒風險、積極創業、富於進取的企業家精神。要特别重視信任與合作文化的建立,淡化等級觀念和重視非正式交流等。

  注 釋:

  〔1〕 廣州市統計局,2001年廣州市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

  〔2〕沈柏年等:《2002 廣州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廣州人民出版社,第306頁。

  〔3〕廣州市統計局,2001年廣州市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

  〔4〕開發區——廣州高新技術開發區,www.gzcss.gov.cn/gzcss/shangwu/touzi/kaifa_2.html。

  〔5〕廣州市統計局,1997年、2001年廣州市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7、2001。

  〔6〕廣州市統計局,2001年廣州市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

  〔7〕甘慧玲等,“廣州市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研究”,1999年廣州市軟科學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999-R-010-01。

  〔8〕甘慧玲等,“廣州市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研究”,1999年廣州市軟科學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999-R-010-01。

  〔9〕“内外夾擊,提高人才競争力”,news.tom.com/Archive/1002/2003/7/1-63436.html。

  (作者:涂成林,廣州市社會科學院軟科學研究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