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節 飲食文化



  盛於種植

  清代葉雲葆曾以詩歌對此地的物産作過描述:

  唐魏遺風似昔年,最饒特産擅南天。

  桂苓已飽園丁橐,棗茗頻登估客船。

  嵐擁樵蘇迷婦採,寒侵薄絮觸童眠。

  何時循史來廉範,側耳人歌五袴傳。

  詩見《肄雅堂詩集》,原注有“寧俗盛於種植而拙於紡織”。我們撇開詩境不談,僅從詩中去獲取信息,可以看出,作者所處的年代,此地存在古代遺風,特産豐富如肉桂、茯苓、蜜棗、茶葉、木柴,譽滿嶺南,農業發達而工業落後。

  南江地方風味很濃的飲食,有連灘豆腐、鷄仔粉、鬱南蜜栆、無核黄皮、柑桔等等,飲譽南嶺甚至海内外。

  嘉 魚

  嘉魚在很多地方都有,産於長江和西江。西漢文學家楊雄有詩咏嘉魚:“嘉魚出於丙穴,良木攢於褒谷。”喜魚又名丙穴魚。杜甫晚年居於成都浣溪河畔,也有詩咏嘉魚:“魚知丙穴由來美,酒憶郫筒不用酤。”

  嘉魚爲西江特産,味鮮美。宋代出任桂州(今廣西臨桂縣)通判的周去非寫的《嶺外代答》一書中收到:“嘉魚身腹多骨,煎食之甚美,出端溪高峽間。”清代葉雲堡説:“邑産以羅旁爲最美。”

  葉雲葆有《旅寓都城主人爲饗嘉魚,長尺有咫,賦此》詩:

  數年解組逢扉掩,屢嘆無魚彈鋏劍。

  忽然捧檄西江來,遠逐風湍驚帆閃。

  都城主人喜留賓,置酒解冠拂塵染。

  瀕江難得丙穴珍,踏浪飛綸出天塹。

  嗚薑動桂付釜高,藨馨不忘故人店。

  憶聲端州旅食初,三寸嘉魚若爲僭。

  眼前香稻佐修鱗,异味飽嘗無所欠。

  白魚美酒本尋常,自愧老饕勞俗砭。

  詩腸一片瀨芳鮮,已覺枯詞變華瞻。

  爲歌南有侑深卮,風味從今薄珍釅。

  都城腸粉

  都城的早點,出名的有腸粉。

  腸粉是用米磨成漿,然後勺在星鐵皮制成的格子裏,或者添加切碎的猪肉,放進有活動門的密封的鍋裏蒸熟。剛蒸出來,配上生油、鼓油和醬,即可品嚐。腸粉細滑可口,遠勝於其他地方所生産的。在肇慶、廣州和珠三角市鎮的小食品,招牌上都有“都城腸粉”的大字招徠顧客,可知都城腸粉的馳名。

  竹 笋

  鬱南山區盛産竹木。竹有大頭竹、茅竹、勒竹、丹竹、黄竹、牛角竹、吊絲竹等種類。這些竹,春天夏天會長出竹笋,把它斬下,這是甜美的食品。如讓它生長,則長成新竹。

  當地農民説,把竹笋斬下,第二年在斬過的周圍又會有許多竹笋長出來,如果没有斬下,反而少出竹笋。

  竹笋如果割下以後存放,或經過旅途運輸,過了三四天再食用,就會增多纖維,味道遜色。因此,最好食用的是鮮笋。把竹笋剥了皮,把笋切成片,用水煮過一遍,撈起來,或再炒過一遍來食用,味道鮮甜。在鬱南這些山區,享受這種美味,確屬得天獨厚。

  竹笋可以制成罐頭,可以曬成笋乾,用於以後食用;也可以用來腌制成酸笋,隨時煮來食。明代區大任乘舟入南江,就寫下“笋菹供客食,花布襁兒耕”的詩句。

  竹笋可以説是一種無污染的食品,因爲種竹,無需噴灑農藥或施放化肥。

  山間有兩種野笋,名叫蒲笋、籬笋,只有手指那麽粗,筷子那麽長,這又是另一種風味的食品,那就更無污染。這兩種笋,也只有在山區才能吃得到。

  蜜 棗

  都城在歷史上盛産蜜棗。

  蜜棗的種植和製作工藝都很講究。

  棗樹結的果實稱爲白棗,白棗采摘下來經過加工變成蜜棗。

  種植棗樹的土壤要求很高。它適宜生長在鬱南一帶的西江邊,這裏是江水泛濫時所形成的冲積土壤,比較肥沃、鬆散。如果把棗樹移到與江邊距離幾百米遠的山脚下,它就長不大。這也許它面對寬闊的江面,承受江風、日曬,是生長必具備的因素。

  棗樹高約7米,冬天葉子盡落,春天又復嫩緑一片。春末結果,盛夏時成熟。收穫時,農民在樹下,手持竹篙,朝樹上拍打,把白棗打下來,然後撿起賣給加工廠。

  工廠用一排針把棗身劃花,按比例配白沙塘來煮透。煮棗的師傅要很有技術和經驗,蜜棗的質量好不好,這是一個關鍵。棗煮過後,把它曬干,並壓成兩頭高中間低的形狀,然後包裝出廠。

  都城蜜棗,身長而核尖而細。否則,就不是本地所産的白棗制成。都城蜜棗皮薄而色澤金黄,入口鬆化。用於煲湯,易於溶化。煲湯時,夏天配以菜干,冬天配以西洋菜,能清凉潤喉降火。都城蜜棗因比外地的質量遠勝一籌而成爲名牌土特産品。

  廣東魴

  鬱南境内的西江,盛産廣東魴,當地把這種魚稱作邊魚。

  漁民相告,魚是逆水而游的,每年春末水漲,這是廣東魴排卵的季節。魚群游到賀江與西江匯合處爲最遠的綫路,游到南江與西江匯合處爲近處綫路,這段水路主要在鬱南,其中在羅旁上下幾公里爲廣東魴最喜愛的地方。一群群廣東魴在這段江上游來游去,雌魚在排卵,雄魚在追逐,使淺水灘上晃動着綽綽約約的黑影。不用説撤網捕魚,就是人跳下淺水灘裏去,空手也能捉幾條。

  魚卵在水裏,孵化成頭髮絲那麽細小的魚苗,隨水飄流到南江口以下的下游,逐漸長大後,第二年又逆西江上游到鬱南的水域散卵。

  由於大量的廣東魴於春末游到鬱南的水域,當地爲保護水産資源,把該區域每年4月至5月中有15天定爲禁捕期,派出漁政大隊巡守該地,以保障廣東魴能有效地繁殖,漁民只能在域外捕魚。

  廣東魴味道鮮美,但是離開它的生活環境就很難生存,因而不適宜遠地運輸。只有到鬱南實地來,才能品嚐這極品的美味。

  西江蝦

  西江蝦也是一種極爲鮮美可口的食品,它的價格比起其它蝦昂貴,因而有的酒家把其它蝦當作西江蝦來招待客人。其實,是否西江蝦,很易識别。其特徵是,西江蝦的前爪,一只長一只短。因爲生活在江水長期流動的西江上,蝦爲了獲取食餌,必須一只手抓住水草,穩定身體,一只手去攝取食物,這種生存習性就形成了兩前爪一長一短。

  水豆腐

  連灘小食一條街的小食很有風味,以連灘水豆腐最有名氣。它的特點是嫩、滑、白,在鍋上煎久,不會像其它地方的産品易“老”,令人吃過回味無窮。

  制豆腐要選用本地黄荳,洗净後,用泉水泡浸一夜。

  水質很講究,如用河水或自來水則難制出上品。第二天,把浸過的水連同黄荳一齊放進磨裏磨成豆漿。如把這些水棄掉,會失掉黄荳的一部份芳香。

  磨的功夫也很講究,磨面和磨心要憑經驗校正得合度,不能用電磨,要用人力,這樣磨出來的豆漿才能細滑。

  煮豆漿時,要先武火後文火,要把泡沫去掉,否則制出的豆腐會有小孔,外形不好看,也影響質量。

  豆漿要用布袋隔過渣,然後冲石膏粉拌和,放進豆腐格,凝結成豆腐。石膏粉量和如何冲法,都是憑經驗。

  以上只不過是關鍵的地方。很多細微之處,不盡言之。

  至於如何烹調,要憑厨師的工藝。但是,如果豆腐製作有疏漏之處,即使高明的厨師也難制出特有風味的連灘煎豆腐。

  鷄仔粉

  連灘米粉,特稱爲鷄仔粉,因其制成後一束束扎起來,像鷄仔一樣,以其狀而命名。

  連灘鷄仔粉生産,有許多專業户,形成了一條街生産的規模。

  鷄仔粉的生産選米要上乘,用水、蒸粉、切粉要講究工藝。産品雪白,久煮不黏不爛,入口爽滑,是其特點。

  連灘人每逢節日都喜愛吃鷄仔粉,在宴席中也往往少不了它,同時以此作禮物贈予親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