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節 南江文化的精神内涵



  説到南江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樣是一條難解答的題目。我們覺得,其主要内涵可以用“開放進取、務實創新、和諧兼容、求索尋真”四句話來概括。

  一、開放進取。南江雖然地處山區,但自古以來,人員的流動性較大。秦代,百越西甌人在此,後來漢人南下,相互融合,出現俚人、僮人,瑶人又南下,南北交流,相互生活。明代以後,並不以山脈的分水嶺劃分行政區域,而把大山作爲南江岸邊兩縣的中心地帶,這樣特殊的行政區域必然道致要修築縣内大山的通道,促使人員的交往。南江文化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沉積,在古代,它是中原文化和邊陲文化的結合部,它把先進的文化幅射到當時蠻荒的南海之濱。在近代,它是海洋文化和山地文化的結合部,把具有時代氛圍的海洋文化幅射到廣東之西。南江文化是珠江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但又有它獨自的特徵。

  唐代大庾嶺的開通,廣東與中原的溝通不再以西江爲主要通道。近代,西方的科技文化從珠江三角洲從東向西向西江、南江傳播,通過南江繼續幅射到高州一帶。信宜、羅定的人經南江口,這仍然是廣東西南部通向廣州的一條大通道。到了近幾十年,公路和鐵路的建設加速才使這種狀况改變。這裏,近世有不少珠三角遷移到來的人,也有人員向東向西遷徙。廣東著名散文家楊羽儀説:“鬱南雖被大山包圍了,常常自我封閉着,但是,它有奔流浩盪的西江水,冲破一切禁錮,冲破一切羅網走向外面的大世界。……這裏的人們因有經商的傳統,並不是個個都有山里人的憨厚和淳檏。人們多了幾分睿智,多了幾分機警,也多了幾分搏殺的勇氣。”這裏的土地,既接納了大批來創業的外來者,也有不少人到境外尋求夢想,南江是廣東有名的僑鄉之一。

  無論古今,南江文化都反映出强烈的開放性質。由於封閉少,整個南江流域文化圈内,語言統一,是廣州方言區。其發音、詞彚、語法結構都與廣州話吻合,差异較小。只有下平聲和下去聲不如廣州話那麽嚴格分開,因而此處的歌謡往往把下去聲作爲下平聲使用。這是整個南江流域共通的。

  考察南江流域文化圈周圍,盡管有些地方較近廣州,但語言與廣州話相差較大。而與廣州地域不相連的南江,却如此接近廣州,這確是一種奇特的文化現象。這只有説明南江流域社會的開放。

  南江外出人多,其進取精神也文化上得到了反映。本地文化的外傳,如誕生在南江岸邊的連灘山歌、禾樓舞越過了南江地域,向周邊的地方擴散。由於外出人多,接受新的事物也快,外來的文化也能在這裏得到很好的落脚點。

  二、務實創新。南江文化體現出務實的精神,像兩頭榕利用天然的樹木作爲橋樑,光二大屋在平原中突然遭受洪水肆虐而能變成一只宏大的亂世方舟,朱屋的巨大樓桁承受用作倉庫的重量,體現出主人把它建造時的務實精神。

  過去交通運輸不發達的時代,民間利用山間的河溪流放木柴、原木,來到西江或南江時把它扎成木筏利用水力繼續運往廣州以節省人力;在山巒深處的地方使用稱爲鷄林艇的運輸工具,具有輕盈、防撞的特點;都城騎樓的風格以及在洪水到來之時具有的適應功能,也顯出了創新穎的搆思;都城大堤在地域限制當中設計成石堤防洪、店鋪營業、公園消閒兼有的功能;把廢舊河冲改成暗的排洪渠,上面填土建成文化公園,把影響交通市容的地方變成了人民喜愛的娱樂場所;把民間原來帶有迷信色彩的廟會引道成爲健康、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節,增添了春節的熱鬧;把大河水庫區的墾荒、開挖控制,保证水庫水質優良,成爲縣城自來水廠的水源,使縣城人民飲食用上清潔的山泉水。這些,既是建設的成果,是决策者的文化觀念的充分體現,也是南江文化的務實精神的真實反映,搆成了南江文化的宏偉殿堂的一筆精神財富。

  南江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種種演變,顯示强盛的文化的生命力,在粤西的大地上放出异彩,其根本原因在於創新。在歷史的傳承中,在不同的時代中,破除墨守成規,把文化的載體注入新的元素,使它更具活力,使它緊緊追隨時代前進。

  我們試以建築風格來説,歷史爲我們留下的建築物很少能够超過200年。但南江留存下來的古民居以及祠堂、廟宇建築,都具有粤西的獨特風情,像光二大屋、都城騎樓、朱屋、干園都在繼承民族風格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因而别具風格。藴藏着豐富的文化内涵,使大屋體現出創新的精神。

  南江歷代人的詩集體現了中國的古典詩詞藝術在南江獲得傳承,在多本古縣誌中突出地記載藝文,表明瞭官方對文藝創作的重視。民間出現的詩社在偏僻的山鄉也找尋到生存的方式,以傳承道德、吟咏山鄉風物爲主題的命題吟詩,歡迎各種階層人物參與,投稿並付上評選聯絡的郵資,聘請享有聲譽的民間詩人來評卷,對入奬者作品給予簡要的評語,同時把收到的詩歌選取數十首刻印,相互交流切磋,把收支情况及下一期的詩題、截稿時間公佈,一切都很透明。這樣,把歷來坐在高貴殿堂的古典詩歌平民化,這種創新,是南江文化的一個進步。

  南江雖然不是粤曲粤劇的誕生地,但其在南江廣泛流傳。無論城鄉,歷來都有曲藝社、八音班和業餘劇團。也曾有過專業劇團存在。粤劇在清代遭禁演10多年後重生,上世紀20年代由官話轉爲白話,南江的粤劇粤曲也追隨着時代前進。如今,民間以演唱粤劇粤曲的樂社依然興盛,在新形勢下,他們在組織上和服務方式上有所創新。屬於半農半藝性質的八音班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現,它包羅演唱粤曲、連灘山歌的歌手在内,而且擁有小汽車和班内各人聯絡的手機,拓展了服務的半徑。

  民間舞蹈在承傳中進行改造,也是創新的一種方式。禾樓舞揚棄迷信的色彩,成爲健康有益的舞蹈。有人在粗獷的風格上匯入現代舞蹈的元素,也是創新的一種嘗試。經過藝術加工的民間歌舞保留了原有的神韵,它不可能是原生狀態,但會更符合現代人的思維和審美觀,更可能容易被大衆接受。以上一切,表明瞭南江文化體現出創新的精神。

  三、和諧兼容。在南江流域,保持着良好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鬱南是全國緑化模範縣,大片森林保持原生狀態,緑染南江,青山緑水環繞片片美麗的鄉村。明清以來,就有八景、新六景,並有大量吟咏景色的詩歌留存下來供世人欣賞。時移世异,景色更新,舊的雖有消失,但新的有所涌現。地近珠三角的地方,如今難以找到這樣優美的自然景觀。在社會上,南江文化的載體古老大屋也體現出人際之間的和諧關係。异姓人家合力建成的共同居住的七姓居,在明代萬曆此地還未十分平寧的社會中誕生,七姓人簽下協議要求後代子孫融合相處。光二大屋曾居住800多人,世代祥和。多元文化的交融,爲南江文化的和諧精神留下了光輝的典範。古代任何地方都免不了發生戰争,但此地並無像其它地方那樣産生宗族之間的你死我活的械鬥,更無發現世代冤仇的記載,這樣和諧的精神風貌是傳統南江文化的旋律之一。

  南江流域的歌舞,反映出一定的社會寓意。一些歌舞表現了人民對自然的奮鬥,祈求迎吉接福、國泰民安的願望,表達了人與人之間、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共處。把舊社會的廟會改造成爲今天的藝術節,這盛大的節日成爲南江文化的載體。衆多的親友匯集,通過溝通和交流、追憶傳統文化,表達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認同,昇華彼此的情感,促進社會氛圍的改善和發展,在集體歡慶當中表達自己的歡樂。這種群體性的認同,奏出了南江民族和諧的新樂章。

  南江文化有多元文化交融的特點。它是以漢族文化爲主流,匯合了壯族、瑶族文化的一部分,顯示了民族融合的進程,也反映出南江文化的兼容性質。少數民族豐收時節祭祀圖騰的禾樓舞流傳到今天,由漢族人承傳下來。南江流域的廟宇,有盤古廟和天後廟。盤古廟祭祀的盤古,原是南荒民族所奉拜的神,而天後則是大海邊人民奉拜的神。兩種神在南江流域兼而有之。從民間這一風俗,可看出山地和海洋文化的匯合。山歌、粤曲、卡拉OK并存,也看出本土和外來的文化的相容。這一切,都表明瞭南江文化體現出和諧精神。

  四、求索尋真。自然界神秘的地質地貌以及奇山秀水,古代社會神秘的遺民,神秘的神仙石刻傳説,中國無核黄皮誕生地那棵神奇的無核黄皮,都引道人們求索尋真。破解這些南江文化的密碼至今人們還没有找到。這就産生了誘人的魅力,使到來旅遊的人增添了對南江文化的神秘感,更興致勃勃地仔細探尋秘奥。這表明瞭南江文化體現出讓人求索、尋真的精神。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