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鬱南:神秘的南江文化之都——《香港商報》2006年2月15日報導



  一、鬱南縣概况

  在西江中游的南岸,距省會廣州232公里處有一座神秘、和諧的緑色城市,這裏物産豐饒、資源富足,曾先後被評爲“無核黄皮之鄉”、“中國柑桔産業龍頭縣”、“武術之鄉”、“山歌之鄉”、“港澳及海外華人眼中最多傳統美食的縣”,這就是鬱南縣。

  鬱南縣地處廣東省西部,總面積1967平方公里,總人口48萬,轄15個鎮。得江河之利,盛産無核黄皮、肉桂、柑桔、松脂、蠶繭、南藥和竹笋等農産品。有國家級的自然保護區,有森林覆蓋率高達697%的茫茫林海,有流經縣域達62公里的亮麗西江風景。隨着廣梧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車,鬱南縣3小時經濟圈的範圍可延伸到珠江三角洲的所有地區,並可伸展到廣西等西南省份。

  鬱南文化底藴深厚,是南江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南江流域文化遺産豐富多彩,以鬱南縣保留最完好,最豐富,而且亮麗紛呈。連灘鎮的山歌及古瑶族舞蹈禾樓舞被廣爲流傳,大灣古建築群規模之大,藝術價值之高,保護之完好更堪稱南江文化的典範。

  二、連灘民間文化藝術節激活鬱南活力

  一年一度的連灘民間藝術節,是鬱南人民紀念歷史英雄、慶賀豐收的方式。相傳始於明朝萬曆年間,流傳至民國時期最盛。數百年以來,連灘的民間歡樂節每年都舉行一次。從1991年起,群衆的自發性祭禮活動摻進了新的文娱活動内容。“古爲今用”,在繼承民族傳統優秀文化、體現民間藝術特色的基礎上,迸發時代活力。每年的農曆正月二十,是民間藝術節的高潮階段——藝術扮飾大型遊行表演。豐收時節祭祀圖騰的禾樓古舞慶豐收,八仙沿途向圍觀的群衆祝壽,彩車款式多樣,緩緩駛過,騎着高頭大馬的新郎和尾隨的轎夫抬着迎親花轎走過來,穿着古裝服飾的蘇秦坐在馬車上緩緩而過,六國大封相沿途進行,來自各鄉村的幾十堂醒獅隊的隊員們舞動着威武的瑞獅,長龍與瑞獅嬉戲,龍獅相會更覺喜慶祥和,遊行隊伍約有2公里長,吸引着十多萬群衆站在街道兩旁觀看。當晚,還有盛大的文藝晚會和山歌擂臺、烟花表演。人們在這兒歡度節日,探尋連灘人杰地靈的淵源,領略連灘山水秀美的風光,還有那價值連城的文物、活力四射。連灘鎮被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正好説明瞭連灘鎮歡樂節的品位。

  三、文化與旅遊資源結合更顯古城魅力

  鬱南縣旅遊資源豐富,著名的景點有光儀大屋、大王山國家級森林公園、神仙灘旅遊度假區;連灘“清朝古堡”光儀智能大屋、張公廟、天池庵;大灣古民居建築群;緑色鬱南百裏果香等。鬱南縣南江文化歷史源遠流長,群衆文化有着深厚的基礎,廣東省政府參事黄偉宗、司徒尚紀、洪三泰、羅康寧、譚元亨、戴勝德、鄧國偉、司芳等一批專家學者專程到鬱南對南江文化進行考察,對南江文化的發展進行把脈。專家學者們在考察和論证後得出的初步結論是:這條發源於信宜市鷄籠山,途經信宜、羅定、鬱南,在鬱南縣南江口鎮匯入西江的河流,歷史上稱爲南江,而且在鬱南縣至今仍沿用南江一名。南江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個文化概念,不僅南江本身是海陸絲綢之路的重要對接通道,其相關流域也是廣府文化與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帶,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較完整的地區之一,搆成了一條歷史悠久、底藴豐厚的南江文化帶。將文化與旅遊相結合,讓鬱南的景點更加典雅、獨特,成爲遊客流連忘返的旅遊勝地。

  亂世中的諾亞方舟——“清朝古堡”光儀大屋。光儀大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它的建築規模宏大,占地十畝,圍墻最高處達13米。全部青磚石灰漿砌,呈四方形,四周圍墻與瓦面連接,可行走、隱蔽和對外射擊,内有倉庫、水井及大小房間136間,關上大閘門三月不出也不愁饑荒。内部結構五進五入,呈四方形。裏面有水井、曬場、廳堂、倉庫和起居房屋共136間,儼然一個小王國。大屋的絶妙之處在大門得到了明顯體現;大門深嵌在墻體内,套有兩扇奇厚的杉木門板,門高26米,寬125米,具有防火、防洪、防盗三大功能,因此稱爲“三重門”。大門上的木溝與菱形拉門等,既可在關閉時裝進泥土防水火,又可有效地排斥外力,减弱洪水的衝擊。如果出現連連陰雨内澇,在樓房的多個樓梯處,還設有木制抽水車裝置,將屋裏的水抽到外面。在大屋内外出現外洪内澇時,在樓房的一樓、二樓結合部,又設置了許多鐵環,拴上備用的小船。據説,離大屋僅80多米的南江河在上世紀60年代洪水暴發時,村民就是這樣逃生的。據專家説,中國古建築的墻身地基普遍采用石灰、泥沙、黄泥等物,然後再用舂墻技藝加以舂熟搆成。特别是光儀大屋那樣厚的舂墻,一般砲火難以把它炸開。泛黄的地表部分,在舂熟過程中由於已加了黄糖、蛋清,繼續沿用100年也不會損壞。廣東省著名建築考古學家吴慶洲教授考察該屋時指出,光儀大屋可與潮州、梅州大圍屋媲美,但像光二大屋集防火、防盗、防洪於於一身的大圍屋,在全國是絶無僅有的。

  南江文化的“活化石”——古瑶族禾樓舞。奇异的禾樓舞誕生於明萬曆年間,在風調雨順大豐收的那一年,唐朝末年開始遷入此地的瑶族人便拿來禾秆,在田地中搭起禾樓,載歌載舞慶豐收。從此,只要豐收時節,當地的瑶族人便搭起禾樓,跳起禾樓舞。禾樓舞流傳400多年後,後來遷入的漢族取代了過去過去的瑶族,舞蹈的時節也不只拘泥於豐收的季節,中國人的傳統盛節——春節裏自然也少不了禾樓舞的祝福。禾樓舞2002年參加廣東省首届民間藝術節表演大賽獲銀奬。2005年代表南江文化民間藝術參加“首届泛珠9+2(廣東汕尾)民間藝術表演大賽”獲銀奬,參加“2005廣東國際旅遊文化節嶺南民間藝術節”獲金奬,它被專家稱爲民族舞蹈中遺留的“活化石”。

  桃花源裏悠然人生。大灣鎮古民居建築群主要座落於該鎮五星村,建於明清年間,共有46座大屋、規模較大、布局集中、建築設計獨特,具有濃郁的粤西地方特色龢民族風格。木雕、人物、花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灰雕色彩鮮艷,歷久常新。石雕、壁畫、書法、浮雕、磚雕、陶瓷、瓦脊工藝精湛,是清代粤西地區建築藝術精品,其雕刻藝術可與廣州陳家祠媲美,對研究建築史和建築文化藝術具有重大價值。該鎮古民居建築物於2002年被廣東省評爲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無核黄皮之母——干園。位於鬱南縣建城鎮。鬱南無核黄皮名聞遐邇,以其果大、肉厚、色鮮、味美,無核的特點而出類拔萃,是十數種黄皮之珍品,鬱南縣是中國無核黄皮之鄉,鬱江牌無核黄皮是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産品、緑色食品,2004年榮獲“中華名果”殊榮,暢銷國内外,現種植面積10萬畝,無核黄皮具有消食健胃、理氣健脾,行氣止痛,消痰化氣,潤肺止咳,去疳積等藥用功效。

  還有張公廟、龍躍天池、奇异的禾樓舞、神仙灘旅遊度假區等這些景點都迷人而脱俗,爲和諧,恬静的鬱南披上了一層緑色神秘的面紗。

  四、優勢凸顯 新城極具投資潜力

  鬱南縣是廣東進出大西南的門户,東漸珠三角、西聯大西南,區位優勢獨特。蒼鬱高速公路現已通車,横跨西江的開南大橋與高速公路連通,可直達兩廣各地及溝通大西南;西江流經鬱南62公里,現有深水港碼頭3個,上溯廣西南寧,下航至珠三角及港澳地區;在泛珠三角經貿合作中,鬱南起着連接紐帶和橋頭堡的作用,戰略地位不容忽視。在建的廣梧高速公路貫穿鬱南全境,開通後,鬱南將從珠三角的邊緣地帶進入穗港深的“三小時生活經濟圈”;經改造後的西江黄金水道,常年可以通航千噸級船舶,貨物運輸便利,後發優勢明顯。隨着泛珠三角經貿合作的推進,省委、省政府“加快山區及東西兩翼與珠三角聯播,推進産業轉移”决定的提出,雲浮市委“東漸西聯”戰略的實施,鬱南縣加快經濟發展的空間大環境已日臻顯現。鬱南縣是一個資源大縣,有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在旅遊、農産品加工以及水力水電方面都有很大投資空間,還有低廉的土地、電力、勞動力,以及投資優惠政策,發展條件和成本優勢明顯。搆築和諧環境,營造親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政務環境,以優質的政務服務,優惠的招商引資政策,讓外來投資招得來,留得住,能發展,是鬱南人的心聲。近年來,鬱南縣委、縣政府花大力建設基礎設施,加强城市建設和全民素質的提昇,爲的是增强外來投資者對鬱南的投資信心,使各投資商在鬱南的投資事業有成。

  各項優勢形成巨大的創業磁場,産生集聚效益,吸引海内外衆多投資者前來鬱南投資。目前已有30個工業、城市建設和基礎設施的重點項目落户鬱南縣,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2005年,檢驗該縣經濟工作成效的財政税增長大幅攀昇,其中全縣財政綜合增長率爲4287%,比2004年同期排位飆昇59位,排全省67個考核單位第7位。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