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學生VS英國學生



  Chinese Students vs. British Students

  民俗不同,自然學業不同;學業不同,自然學生不同。在英國上課的時間裏,我真正感到了上課的輕鬆、愉快。不用全神貫注地觀看老師的動作或寫在黑板上的句子,可以隨意坐在任何的地方,用任何舒適的姿式面對老師,甚至可以一邊喝咖啡一邊嚼薯片地與老師談論任何你感興趣的話題。16、17歲的年齡,正是青春綻放、快樂成長的好時光。盡管在國内也没有感到多鬱悶,多頽廢。但到英國才發現,這裏的學生有一種不同於我們的青春,不同於我們的動感,説直白點兒,也許是天真與單純。

  也許是没有太繁重的作業,也許是没有考試的重大壓力,也許是没有家長的責駡,也許是没有披星戴月、早出晚歸的感受。總之,我們覺得他們好快樂,好張揚,有一種不同於我們的青春氣息。現在的中國學生,有一大部分也許都不知道自己爲什麽要學?爲誰學?理想是什麽?而英國學生呢,他們從小立志就很清楚,就算長大後當一名清潔工,也要努力學習成爲一位高級清潔工。中國學生總是渺視最卑賤的工作,總是希望一步登天,找到理想職業。而英國學生肯心甘情願地從第一步做起,慢慢走向成功。中國有許多學生認爲學習是痛苦的,是一件迫不得已的事,而英國學生則把學習當做樂事,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中國學生承受壓力與挫折的勇氣太少,盡管分數高高在上,但對社會的理解,人際關係的處理,卻遠遠低於英國學生。

  不僅是爲人,就連作文方面,中國學生都透出一種老練的口吻,文章本來就没有經歷時代的磨練,卻充滿了秋意,有一股子濃濃的惆悵,有一股子“少年不識愁滋味,爲賦新詞强説愁。”的意味,不知怎地,想起一段話:作爲少年時代,其實人生的痛苦還尚未到來,當他在初嘗痛苦時,就要磨礪承受痛苦的能力,其實就是對自己意志的加强。從少年時,就要有一種對痛苦的風度,這個人到長大時,才有可能是一個强者。

  没有比青春更美麗的字眼,没有比成長更誘人的詞彚。

  讓青春沐浴在陽光下,讓成長成爲美的歷程,爲青春能驅散陰霾,爲成長搆築家園。青春,飛揚起來吧!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