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於農村小水電定價問題的調研報告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綜合組

  爲了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解决我省小水電建設引發的一些社會問題,促進小水電的健康發展,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省參事室綜合組參事於今年三、四月份先後走訪了省水利廳、省物價局等有關部門,並赴乳源、始興兩縣進行了有關我省農村小水電定價問題的調研,現將有關情况匯報如下, 供參考。

  一、目前我省在農村小水電定價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小水電上網收購電價長期偏低,嚴重挫傷農村辦小水電的積極性

  一九九六年以來,韶關市及各縣(市)均對小水電上網收購價作了不同程度的調整,但調整幅度不大。 目前韶關市(包括始興縣)上網電價爲30.21分/千瓦時(不含税);南雄、新豐和乳源等縣(市)上網電價只有 26~28.5分/千瓦時(不含税);而翁源縣有的電站的收購電價更低只有 21.91分/千瓦時(不含税)。其他地區的情况也都一樣, 梅州市上網電價爲33.89分/千瓦時(不含税),而河源市爲29.5-34分/千瓦時(含税)。上述電價都没有達到省人大議案規定的最低價39.54分/千瓦時(不含税)的要求,更遠低於現在省網電站上網平均收購價47.0分/千瓦時。

  根據物價部門反映, 主要問題是小水電最低保護價政策未能落實到位。我省小水電上網電價偏低的地方,主要集中在50個代管縣(市),由於這些地方普遍存在電網條件差、電網建設還貸資金不落實、人員超編嚴重、管理不到位、資産負債率高等問題,當地政府爲降低城鄉居民電價以及改善招商引資條件而降低工業電價,已在源頭上從嚴核算降低了上網電價,一些山區的代管縣還自行出臺優惠電價政策,嚴重壓縮了小水電電價調高的空間。    

  2. 價格標準不統一,未能做到同網同價

  目前存在兩種電價差: 一是大網的收購價與回供價差太大; 二是不同地區收購價不同。

  1) 關於不同地區收購價不同的問題,根據我們調研的情况反映, 相當部分地區電站上網價差别較大,使得同類發電企業之間的收入不公平合理。如韶關市韶能所屬的電站上網電價爲42.453分/千瓦時(不含税),而其他電站上網電價僅爲30.0分/千瓦時(不含税)左右。電價的差距使大部分電站業主不滿。

  根據物價部門的反映,小水電上網電價同網不同價的情况主要集中在50個代管縣。在我省縣級供電企業管理體制改革前,這50個代管縣的供電企業是一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縣屬經濟實體,他們要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銷售電價,實現省委、省政府“兩改一同價”的電價降價目標,不能自行調高銷售電價。隨着經濟體制、投資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小水電經營主體、投資主體發生了很大變化,許多縣、鎮所辦的國有、集體小水電站轉讓給了民營企業或承包給個人經營。如果要實現上網電價同網同價,勢必要提高上網電價或降低上網電價,在小水電上網電價偏低的情况下,降低上網電價的可能性幾乎爲零,而在銷售電價不能提高和盈虧平衡狀况不變的情况下,出路只有兩條:一是增加支出由供電企業自行消化,但從全省拖欠小水電電費情况看,50個縣的供電企業大部分是做不到的,即没有提價空間,甚至會出現更多供電企業虧損的局面,當地政府是不願意看到的;二是由當地政府用財政資金給予補貼,這對經濟欠發達的山區來説困難重重,何况拿公用財政資金去補貼小水電站,當地政府也是不情願的。1996年國家頒佈的《電力法》要求上網電價實行同網同質同價,但是没有明確“同網同質”的内涵,而且社會各方有不同理解,認識上很不一致,各地都在摸索中實踐,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同網同質同價政策實施的進程。此外,我省2004年8月開始啓動的縣級供電企業管理體制改革進展一再推遲,代管縣同網同價工作也受到一定的影響。

  2) 另一個更嚴重的問題是大網的收購價與回供價差太大,如始興縣,小水電的收購價爲0.309元/千瓦時,但是大電網回送給縣的電價却高達 0.59元/千瓦時。相當多的縣級小水電被大網並網低價取走,而農民及縣級城鎮居民則享受不到自己發展起來的低價小水電,這是一個極其不合理的現象,必須及時給予糾正。

  3. 小水電發電成本不斷上昇

  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小水電的發展。 情况更爲嚴重的是: 隨着金屬材料及其他原材料的提價,小水電單位千瓦造價從七十年代的1000元左右,到目前提高到7000元;低水頭電站造價突破1萬元以上。 加上電站的運行管理費用也大幅度提高;銀行貸款利率也在增加以及税率的提高,造成了小水電發電成本不斷攀昇,而收購價却增長甚慢。 據瞭解,目前農村小水電站只能靠降低職工工資待遇、不提或少提折舊大修費用、推遲還銀行貸款本息等手段應付這一局面。長此下去將會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農村小水電的發展。

  4. 拖欠小水電電費的情况嚴重

  據省水利廳統計,全省拖欠小水電電費總額達7億元以上。如河源市拖欠小水電電費4000萬元,茂名市約8000萬元,信宜市約7000萬元,肇慶市約2億元,清遠市2億元以上,韶關市2億元以上。

  拖欠小水電電費一方面增加了小水電的發電成本,另一方面嚴重挫傷了農村自辦小水電的積極性。

  5. 對外資企業的優惠電價問題

  爲了吸引外資,我省的許多農村與城鎮出臺了對外資企業用電的優惠政策,其優惠期少則5-6年,多則十幾年。此項政策在改革開放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隨着經濟發展,特别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這明顯違反了關於國民平等待遇的原則。一方面加重了農村小水電的成本,另一方面對非外資企業來説,也是一個不平等的競争。

  二、幾點建議

  1. 嚴格執行省人大《關於加快農村小水電建設的决議》和《關於進一步加快農村小水電建設的决議》。省人大頒佈的兩個“决議”對小水電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是小水電議案的結案年,但議案中的一些决議至今還未得到完全執行,例如電價與電費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徹底解决,將嚴重影響小水電的健康發展。建議把“决議”變成一種政策法規,變成一種長期的管理機制,從根本上保证小水電的健康發展。

  2. 改革目前電力部門高度壟斷的體制,制定合理的小水電上網的定價機制,給小水電留出一定的自供區域,給小水電沉寂已久的“發供一條龍”留出一點發展空間。

  2003年農網改造前,韶關市除翁源縣外,其餘七縣都是躉售縣,在小水電供電區内,農民享受到0.15—0.30元/千瓦時的低廉電價。農網改造後,小水電没有了自己的供電網絡,電量只能以低廉的價格賣給供電部門,由於供電的高度壟斷,小水電一直處於不平等的弱勢地位。 因此應給小水電留出一定的自供區域,以利於它們的發展。

  3. 建議供電部門、水電部門與物價局聯合組成小水電電價改革小組,進行周密的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制定我省的小水電價格,逐步做到”同網同質同價”, “同區同價”。  合理地制定小水電的收購價與回供價, 避免價差太大,損害當地農民的利益。

  進一步完善我省小水電上網電價定價機制,規範上網電價管理。要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盡快改變過去按還本付息、一廠一價、個别成本定價的做法,逐步實行由分組分類定價再過渡到制定統一上網電價。

  4. 建議逐漸取消外資企業的電價優惠,如必要時可改爲低息貸款或减免部分税收等國家優惠政策。

  5. 設立農村小水電風險基金,以應付小水電的有關突發性灾害所造成的小水電站投資者無法支付的損失。

  

  調研組成員:

  領 隊:餘慶安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館)副主任(副館長)、省政協委員

  成 員:陳永泉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省政協委員

  郭 岳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州市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

  甘子鈞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

  葉 梧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華南理工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院教授

  劉鳳英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業務處處長

  黄瑩瑩 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業務處科員

  執筆人:葉 梧

  

  (2007年6月1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