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王金平翻臉,李扁是力量?



  王金平不僅與馬英九翻臉,如果繼續鬧下去,與國民黨翻臉的日子也爲時不遠了。王金平這樣做,一定不是個人隨心所欲的動作,背後必有支持的力量,這股力量,來自何方? 

  王金平日前拋出的族群議題,已在臺灣政壇掀起巨浪,臺灣聯合報的社評所言極是:這項判決若譯成白話,王金平是在説:「馬英九是外省人,外省人不可以做臺灣人的『總統』。」社評説,臺灣的族群政治鬧了幾十年,迄未見有頭有臉的政治人物説出這種大白話,甚至從未出自民進黨及「臺獨」的臺麵人士之口。如今,王金平語出驚人,確實令人側目,難怪連游錫堃亦指其「失言」。 

  游錫堃是一直在打族群牌的緑營「天王」,連他對王金平的直白都瞠目結舌,可見王金平的話是多麼出格,對臺灣社會是多麼大的傷害。問題的嚴峻在於,王金平不是無心之失,而是有備而來。要這樣做,必須具有足夠的勇氣,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持。王金平作爲臺灣政壇老謀深算者,永遠不可能盲動。他必將視背後的力量而動。 

  中國時報昨天刊載讀者文章分析:該訊息之釋出,某程度亦透露出了王金平與李登輝等第三勢力合作之可能空間;李對王此番言論可能解讀爲王金平對其之暗示,故此,李登輝可能已經開始著手布局以王金平爲核心的另一組「正副總統」候選人了。 

  這樣的擔心不是無憑無據的。李登輝是王金平背後的一股强大支持力量,一直是臺灣政界以及社會的猜疑之點。李登輝與王金平關係密切,理念接近,是不爭的事實。甚至連呂秀蓮在2006年11月1日也調侃王金平説,每當李登輝有動作,王金平都有份,李登輝跟王金平還「舊情綿綿」。 

  是否叫做「舊情綿綿」,有待商榷。但是,可以看到的是:一,李登輝一直以來都有拉攏王金平之意,而且表現得非常耐心、寬容。二,王金平一直以來都公開表示不會與李登輝走到一起,表現得非常堅決、果斷。三,奇怪的是,李王總是互動有序、唱和有方。 

  至少,李王之間,觀念接近,可以溝通。王金平關於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的説法,與李登輝如出一轍。不久前,李登輝表示,「我不是臺獨,也從來沒有主張臺獨」。王金平立即呼應表示,李登輝從頭到尾沒有説過追求「臺灣獨立」,他的理念清楚,前後沒有矛盾,從頭到尾都是一致的,李登輝一向認爲「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外界接不接受是另一回事。僅此寥寥數語,可以看出王金平是認同李登輝的基本觀點的,兩人之間是有共識的,有默契的。惺惺惜惺惺,此之謂也。 

  事實如此,李登輝對王金平有重大期待,而且一直不放棄,緊緊拽住王金平的衣襟不放,因素極其復雜,至少包含三個方面:一,李登輝勢力、或者説李登輝的臺聯黨要防止泡沫化,繼續發揮政黨作用,就必須開拓一條非藍非緑的第三勢力空間來,李王不結合,這條路走不通。二,徹底把中國國民黨改造爲臺灣的國民黨,是李登輝未竟事業,李期盼王金平能夠代替他實現這一目標。三,拉住王金平,分裂國民黨,最主要是爲了徹底毀掉馬英九的勝選的可能。因爲李登輝始終認爲,馬英九是臺灣的最大威脅,務必除之而後快。 

  2005年的一則報導,很能説明李登輝死拉王金平的原因,當時尚未關閉的《中時晚報》引述接近李登輝人士透露,在4月間「國大代表」選舉結束後,李登輝曾與友人深談國民黨主席選舉後的臺灣情勢。李認爲如果馬英九勝出,國民黨變成外省黨,勢必分裂,本土派出走,到時萎縮後的國民黨便沒有足夠力量與民進黨抗衡,民進黨極可能成爲「萬年執政黨」,反而走回國民黨腐化的老路。如果王金平當選,國民黨外省勢力離開,可能有更多本土派人士投靠國民黨,脫胎換骨之後的國民黨有足夠席位可以制衡民進黨。屆時支持本土政權的政黨有國民黨、民進黨及臺聯;即使子弟兵臺聯喪失吸收本土勢力的機會,李登輝認爲從維持臺灣政黨輪替、民主化的角度看,王金平出任黨魁較有利。這則報導,直到今天仍有參考價值。李登輝近期言論大變,根源何在?於中難道找不到影子嗎? 

  當然,王金平當時一如既往立即和李登輝劃清界線,重申他完全不贊同李登輝路線。他强調「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沒有李登輝路線問題」。 

  是要清楚地認知到,僅僅憑李登輝一股力量,尚不足以拉走王金平的。王金平敢與馬英九、國民黨翻臉,應該是感受到了更多的力量在支持他。王金平至少感受得到三種力量在背後頂著:一,李登輝的力量。二,國民黨本土派的力量。三,泛緑陣營的部分力量。 

  有輿論猜測陳水扁可能也是一股重要支持力量。陳水扁與王金平的關係確實有拉的一面,但是打的一面也有,又拉又打。陳水扁最大的目的是馴服龢利用王金平。 

  拉的方面:2002年1月29日,王金平表示,陳水扁支持他續任,並告知他會「努力協調」民進黨。2005年6月20日,當時參選國民黨主席的王金平透露陳水扁主動詢問乘艦出海護漁的事,陳水扁還承諾「國防部長」李傑一定會陪同。臺灣軍方龢民進黨內傳出,臺灣「總統府」交代國防部盡量配合王金平要求,希望能借此拉抬王金平競選國民黨主席的聲勢,樂見王金平上壘。總而言之,關鍵時刻,王金平背後總是有陳水扁的影子。

  打的方面:2006年1月,王金平透露了2004年陳水扁曾拿出一迭資料,向王金平「展示」,包括新瑞都案與王身邊人士等司法資料,甚至包含王的家族企業借貸案等,共13件資料。扁沒有明説什麼,但警示意味不言而喻。據指出,一向好脾氣的王金平當場大怒,拍桌痛斥,憤而拂袖而去。 

  陳水扁與王金平之間,拉比打多。完全可以猜測,陳水扁近來一直在拉王金平參加2008年大選。只要陳水扁明確告訴王金平,馬英九會失去參選資格,王金平必然上鉤。 

  作爲選舉政治的所謂力量,無非三種表現形式罷了:一,民意高漲,直接支持。二,政黨資源,直接配給。三,大老撐腰,直接運作。王金平可能在不停地核算:一,中南部民意會支持自己。二,藍緑政黨都能粘邊。三,李扁與己可以互動。如果真如這般估計,王金平會大大的打錯算盤的。 

  聯合報的一篇社評已經爲王金平的未來敗局做出了點評:王金平説「中南部人不會投給外省人馬英九」,但是,「中南部人就會投給臺灣人王金平」嗎?馬英九是不是「刻板印象」中的外省人?王金平又是不是政治流行語彙中的「臺灣人」?其實,臺灣政治的族群地域因素極其復雜,連施明德都成了「中國人」,蕭美琴亦成了「中國琴」;否則爲何國民黨在中南部推出的「臺灣人」,往往選不贏民進黨推出的「臺灣人」?王金平將馬英九貼上「外省人原罪」的標籤,固然太過粗暴;他自封爲「臺灣人的代表」,恐怕也有點托大。王金平的論述是「違憲」的,因爲「憲法」規定不可有族群歧視。王金平的論述是扭曲的,王金平的論述也是反文明的。 

  王金平與國民黨翻臉之時,其實也就是自己的政治生涯翻船之日!

  

  2007年4月5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