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關注海外華僑華人的安全與利益



  近期以來,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越來越好,但是,在國際社會中也有不和諧聲音,也有不正常的情緒。為此,我們要特別關注新形勢下海外華僑、華人的安全與利益的問題,要慎防海外華僑、華人成為「中國威脅論」的替罪羊。 

  不久前,馬來西亞傳出的虐待中國女子的醜聞,菲律賓又發生逮捕145名中國商人的事件,共同的特點都是所在國的警方毫不講理,粗暴橫蠻。再聯想到過去一段時間,西班牙的毆打華商、火燒中國鞋事件,法國的焚燒華商倉庫事件,等等,均提醒我們,今後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一些怨氣,很有可能通過不同的表現方式發洩到海外華僑、華人,甚至中國遊客身上來。

  雖然引發事件的基本原因各有不同,很難類比。比如說菲律賓警方就解釋道,之所以抓這些華商,是因為他們違法經營或逾期逗留。但事實上,被捕者中,有前一日才到馬尼拉的遊客,也有在當地讀書、那天剛巧在商場買東西的大學生。歷史告訴我們,只要當地國家排斥華僑、華人,何患無辭。 

  中國在近20多年來,致力和平共處的外交政策,尤其是與周邊國家,努力實踐「睦鄰、友鄰、富鄰」的政策。應該說,中國的國際地位、經濟實力、國際形象大大提高後,50年代到70年代中的因為國與國關係破裂,而由政府主導的殘酷的大規模排華事件,再次發生的可能性不大了。在華僑、華人比較多的地區,如東南亞,已經進入了長期穩定的合作期、平穩期。 

  但是,我們不能樂觀地認為,從此天下太平。小規模的、發自民間的,針對華僑、華人的惡劣事件應當會時有發生的。具體的原因不可以預測,但是宏觀的原因是可以預測的。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迅速,而且又加入了世貿組織,所以中國的各種商品大量進入國際市場是必然的趨勢。但與此同時,不能否認會衝擊一些國家的企業和產品,引發當地勞工階層的怨氣,從而導致與華僑、華人產生摩擦,甚至是衝突。 

  現在,「中國軍事威脅論」在國際上的市場不大,引發不了共鳴,但是所謂的「中國經濟威脅論」就很有可能引起共鳴。如果沒有及時的、有效的消除所謂的威脅論調,所在國家的民怨就有可能集中在華僑、華人身上,所謂替罪羊就是這個意思。 

  有鑒於此,我們鄭重呼籲,中國的外交部門、僑務部門要加強研究觀察國際社會的新動向,要及時掌握輿論動態,並要把保護海外華僑、華人的安全與利益提到一個新的高度來認識,來進行。要制定得力的可行的相關政策,只要發生了問題,要及時主動的過問、介入。當然,華僑與華人有區別,但是關注應該是同樣的重要。 

  我們也認為,當前中國與世界緊密接軌,中國走向世界各國的新移民越來越多,除去客觀原因之外,主觀上來說,對國際社會的隔膜,對居住國的陌生,文化習俗的差異,種種不利因素,更是經常引發摩擦的誘因,更何況還有自己内部的非正常因素呢!如不良分子的涉入,在居住國違法亂紀等等。所以,如何自尊自愛,更是海外華僑、華人需要認識的重要問題。

  

  2005年12月21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