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推動深港服務經濟一體化



  
  發展現代服務業,是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目前,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已成為我國新一輪體制改革和開放的重點,在CEPA深入實施的推動下,深港兩地間服務業的轉移和合作將在未來幾年內迅速成長。

  一、深港服務經濟一體化的背景

  香港是全球服務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目前,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服務業增加值普遍佔到GDP的70%以上,而香港的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自2004年以來就超過了90%,2006年佔GDP的90.6%。2006年,香港就業人數345.27萬人(不含公務員),其中服務業就業297.6萬人,佔全部就業人數的86.2%。①

  深圳的服務業發展則呈現出強烈的跟随第二產業發展的適應性結構調整特徵,從目前看,深圳自1999年開始的新一輪工業大發展,使得第二產業已經大大超前於服務業的發展,服務業佔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49.8%上升到50.1%後逐漸下降到2006年的46.7%。目前深圳經濟發展正處於工業化中期升级階段,在未來一段時期內還將以製造業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但隨著專業化分工的深化和專業服務外部化趨勢的發展,深圳製造業競爭力將越來越依靠現代服務業的支撑。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使之與先進製造業一道成為深圳經濟增長的兩大重要支撑,對深圳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經濟結構意義深遠。

  隨著國際服務業轉移進入一個新的時期,跨國公司服務業向中國轉移明顯加快,服務外包項目增長迅猛,國際服務業直接投資呈快速增長態勢,服務業已成為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新興重要領域。在WTO後過渡期,服務貿易領域將進一步開放,而CEPA的深入實施加強了內地和港澳地區的經濟合作,對港澳開放的服務行業不斷擴大,這些均使得現代服務業成為區域合作和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點。

  深圳、香港在80年代以來的快速發展建立在兩地問經濟融合的基礎上,但過去的轉移和合作主要集中在製造業和加工貿易領域。自2003年CEPA簽訂後,服務業已成為深港經濟合作的新亮點,信息、運輸、倉儲、租賃等領域的香港服務業企業大舉進軍深圳拓展業務,未來兩地的持續增長將主要依賴於兩地間現代服務業的深層次合作。

  二、深港關係新變化有利於兩地服務經濟加快發展

  過去25年,深圳經濟發展得到了香港的強大支持,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是深圳特區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新的發展條件下,深港經濟合作出現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具有轉折性的變化,深港經濟合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深港之間實現了24小時通關,跨境重大基建項目取得了實質性突破等。

  兩個“1號文件”反映出政府層面對推進兩地服務經濟合作的期盼,2006年初,深圳市委市府發佈以《實施自主創新戰略、創建國家創新城市的決定》為題的1號文件。提出要“積極與香港各方溝通,循序漸進,共同推動創新圈建設。一是積極爭取將深港創新圈纳入到國家發展戰略。二是深港兩地深入研究,探討未來深港創新圈發展整體規劃方案。三是有重點、分階段推進深港創新圈建設。在科技、信息、培訓、實驗室等方面加以整合,並積極引進香港中介服務機構,利用香港服務業巨大優勢,進一步完善、提升深港創新圈的整體功能和競爭力。”2007年初,深圳市出台了《關於加快深圳高端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1號文件,首次提出深港“高端服務業合作”概念,強調要全面落實深港“1+8”合作框架協議,主動承接香港高端服務業的帶動輻射和轉移,鼓勵香港大型或知名服務企業把總部遷到深圳市或設立分支機構,引進香港高端服務人才和先進運作模式,形成聚集和擴散效應。

  深港關係的新變化對深圳服務業乃至經濟發展均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首先,香港作為服務業比重極高的典型的都市經濟體,本地要保持完整的經濟结構既存在重大困難也無必要,未來高科技製造業的發展在香港所佔比重亦難以突破20%。而且,香港經濟結構的完整性不應單從香港本地三次產業結構的角度來考察,而必須將其放在深港一體以及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的層面來觀察,因而,支撑深港區域經濟结構的第二產業必然囊括了以深圳、東莞為主體的製造業中心區域,而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的輻射領域也必然是超出香港或深圳本土的更大區域。

  其次,深港經濟合作渡過了早期的前店後廠模式,繼製造業向深圳乃至珠三角轉移後,香港金融、港口運輸、專業服務等服務業因市場空間拓展的需要,呈現出明顯的“北擴”特徵,在中國入世後香港服務業“北擴”雖對深圳本地服務業構成一定的競爭,但更多地帶動、拓展深圳服務業市場,提升了深圳服務業競爭力,“雙贏”效應大於競爭效應。

  第三,CEPA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深港兩地間現代服務業的深層次合作。2004年,CEPA第一階段安排為18個服務行業中從事把服務輸往內地的公司帶來約16億港元的收益,相當於這些公司自內地市場獲取的整體服務收益的2.6%。在18個服務行業中,CEPA第一階段安排所帶動的輸往內地的服務,按價值計算,以分銷服務佔最大比例,約為11億港元,其次依序為酒店及旅行社服務以及物流服務。②相對於其他外資來說,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的條件更為寬鬆③,可以預計,CEPA下一階段的深入實施將促使眾多的香港服務貿易企業進入內地拓展市場空間。

  深港兩地將在科技、信息、培訓、實驗室等方面進一步整合,深圳要積極引進香港中介服務機構,利用香港服務業巨大優勢,進一步完善、提升深港創新圈的整體功能和競爭力,現代服務業各行業都將在兩地深入合作中受益。以兩地間金融業合作來看,雙方未來的合作空間和合作領域將進一步擴展,包括深港兩地之間資本市場合作、人民幣回流業務、資金結算便利化等問題,以及深圳如何為香港金融企業提供更好的後台服務。

  三、推動深港服務經濟一體化的構想與策略

  推動深港服務業戰略合作,以“一國兩制”為基本原則,以CEPA、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機制和深港“1+8”合作協議為基本框架,將深港服務業的協調合作關係提高到戰略合作的高度,著力推進高端服務業合作。積極支持和服務香港鞏固建設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溝通和協調,在服務香港發展、促進香港繁榮穩定的基礎上增強深圳作為聯結香港與內地的“通道”和橋樑作用,推動深港服務業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發揮深圳製造業對香港服務業發展的促進作用,主動承接香港現代服務業的帶動輻射和轉移,促進深港兩地產業發展的互利雙贏。

  共同建設深港現代服務業平台,以資本市場為重點,充分發揮深圳和香港兩個證券交易所的互補作用,南聯香港,北引內地,探索和推動形成“深圳-香港”一體化的區域資本市場營運中心,研究探索跨境交易、雙重挂牌、兩地上市、聯網交易的可行性。繼續促進深港資金交易便利化,繼續豐富支付結算品種,逐步完善兩地間資金交易的基礎設施,完善深港人民幣结算業務。積極配合香港銀行擴大人民幣業務,支持香港銀行深圳分支機構開拓業務領域,擴大人民幣貿易结算,研究探索深圳及內地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可行性,推動深港在商貿、會展業、科技中介、會計、律師等現代服務業方面的合作,加強旅遊規劃和探索區域旅遊新熱點。

  推進大通關,便利深港物流流動,推動口岸開放,建設深圳灣口岸、福田口岸、蓮塘口岸、大鏟灣海港口岸、沙魚涌海港口岸、南澳海港口岸和龍華鐵路口岸。繼續完善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協調,配合香港的城市長遠發展策略,推動共同制定口岸和邊境合作發展規劃,增強兩地合作的前瞻性和協調性。加快電子口岸建設,實現“統一認證、統一標準、统一品牌”,打造以口岸通關執法管理為主,逐步向相關物流商務服務延伸的大通關統一信息平台,實現口岸管理信息化、網絡化。加強港口、口岸的運输系統建設,為新建口岸預留發展空間。

  構建深港“半小時生活圈”。積極實施深港人員往來的便利措施,發揮深圳城市配套設施對香港城市發展的延伸服務作用。簡化深港兩地車通關登記手續,積極推進口岸通關制度改革,加快陸路“一地兩檢”建設。推進深港兩地的航空和港口合作,落實深港兩地機場“無缝連接”,加強兩地客運碼頭與對方機場的交通聯繫,改善福永、蛇口碼頭到達香港機場客運條件。開展和推進廣深港客運專線(廣州新客站-東莞-深圳龍華新客站-香港)、東部過境通道(文錦渡口岸-金錢坳-深汕高速公路)、銅鼓航道等鐵路、公路、航線等交通設施合作項目,探討深港兩地出租車異地行駛的可行性。加快實現“深圳通”和“八達通”互聯互通,便利深港兩地往來人員的小額支付。④

  注释:

  ①數據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07香港統計數字一覽》和《2006香港統計年刊》整理。

  ②數據引自香港經濟導報社:《香港經濟年鑒(2005)》,第315~318頁,2005年10月。

  ③CEPA涉及服務業的各領域,包括管理咨詢、會展服務、廣告、會計、分銷、房地產、物流、視聽、旅遊、銀行、保險、銷售、證券等行業,在許多領域降低了准入門檻,如金融機構的准入標準從資產規模200億美元降低到60億美元,香港保險公司參股內地保險公司的最高股比限制從現行的10%提高到15%;允許香港公司以獨資的形式在內地提供會展、廣告、分銷等服務。

  ④參見深圳市政府《深圳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十一五”規劃》(2006年12月發佈)及鍾若愚主編《走向現代服務業》(上海三聯出版社,2006年11月)。

  (作者鍾若愚,為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副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