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深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及比較研究



  
  一、引言

  生產性服務業(ProduCer scrViCe)是指為生產、商務活動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向個體消費者提供的服務,作為中間投入服務,用於商品和服務的進一步生產。生產性服務業是社會化分工的结果,它雖然不直接參與生產或物質轉化,但又是任何工業生產環節中都不可缺少的活動。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性來自於它對經濟增長效率的直接推動作用。格魯伯和沃克(1989)認為,在生產性服務業中,大部分都以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作為主要投入,因此,在現代經濟的運行過程中,生產性服務業是把日益專業化的人力資本和知識技術資本引進商品生產部門的重要橋樑,起著把技術進步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作用,並且它們為勞動與物質資本帶來了更高的生產效率,同時也改進了商品與其他服務的質量。①所以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幾乎是各國服務業發展的共同規律。

  生產性服務業的覆蓋面廣闊,包括金融、保險、法律、會計、管理咨詢、研發、工程設計、運輸、通信、廣告、物流、倉儲、房地產等等,目前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具體分類還沒有統一的標準,各國和各類經濟組織都有各自的統計口徑和劃分標準。香港貿易發展局將生產性服務業歸為以下四大類。

  參考西方和香港對生產性服務業的定義及劃分,同時為了使文章的研究具有可比性,以及考慮到與我國統計資料的統計口徑相對應,本文以我國第三產業行業分類為基礎。

  二、深圳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分析

  1.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迅速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深圳服務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2005年,深圳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2336.21億元,其中服務業增加值2307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是2000年的2.18倍。目前深圳服務業的經濟總量僅次於上海、廣州和北京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的第四位。從對國民經濟的貢獻來看,2005年,深圳第三產業國內生產總值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46.6%,僅次於第二產業(53.2%)。

  在深圳服務業規模不斷壯大的過程中也伴隨著其質量的提高,服務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服務業的行業構成來看,目前深圳市的第三產業已經形成了以金融保險業、批發零售餐飲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房地產業為主要行業的功能比較齊備、技術水平比較先進的服務業體系,其中生產性服務業佔服務業的比重已超過70%,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從生產性服務業各構成行業的發展速度來看,深圳的生產性服務業整體發展速度快,尤其是房地產業、信息咨詢和計算機應用服務業等新興行業更是發展迅速。其中,信息咨詢和計算機應用服務業的增長速度在2005年超過了20%,房地產業增長速度也達到13.8%,深圳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和吸納勞動力就業的能力也在明顯增強。

  在深圳的生產性服務業中,實力最強的是金融保險業,2005年,深圳市金融保險業繼續穩步發展,實現增加值307.30億元,比上年增長11.6%,佔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6.2%,佔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3.2%。深圳的房地產業在金融業的有力支持下,也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5年,房地產投資額佔全社會投資的比重達到了35.6%。並且隨著房地產市場的不斷成熟,其行業規模也開始趨於穩定,企業素質不斷提高,深圳的房地產業已極具競爭力。

  2.生產性服務業對外開放水平較高

  深圳市自2004年以來已相繼出台多種舉措吸引外商投資金融、信息咨詢、專業服務等服務業領域,並已初見成效。以金融領域為例,外資銀行已在深圳設立了36家營業性機構和7家代表處,深圳已成為我國外資金融機構擁有數量最多的城市之一。2005年,深圳市外商投資總額中服務業領域的投資比重接近40%,其中的房地產、郵電通訊與交通運輸、科研與綜合技術等生產性服務業就佔了較大的比重。以2005年1-7月為例,8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深設立的9個投資項目中,涉及生產性服務業的就有5項,引資金額近2000萬美元,生產性服務業正在成為吸引世界500強企業投資的焦點。

  3.生產性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低

  從服務業發展的整體水平來看,深圳的服務業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總體規模仍然偏小,其服務業發展的速度遠遠滯後於世界其他一些國際化的城市。從深圳市服務業的內部構成來看,勞動生產率較低的批發零售業、餐飲業等傳統服務行業在整個服務業中仍佔主導地位,佔了服務業較大的比重。2005年,深圳的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對本地生產總值的貢獻率達到12.35%,對第三產業的貢獻率達到25.2%,這些行業是目前對第三產業貢獻率最高的行業,高出排在第二位的房地產業近5個百分點。而勞動生產率較高的生產性服務業,增長雖然快,但佔服務業的比重仍然較低。2005年,在深圳市的生產性服務業中除了金融保險及郵電運輸業外,其他生產性服務業在第三產業中所佔比重均低於10%,對GDP的貢獻率相對較低,並且這些行業的就業規模很小,行業從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的比重很低。以上這些都表明,深圳的生產性服務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對整個服務業增加值的拉動作用不強,市場競爭能力較弱,還有很大的發展潜力尚待發掘。

  三、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分析

  1.生產性服務業整體規模大,競爭力強

  香港是全球服務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全球舉足輕重的服務型經濟體系,在1995年世界經濟論壇對全球各大經濟區服務行業發達程度的評比中香港僅次於美國,名列第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世界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服務業產值普遍佔到GDP的70%以上,而香港服務業的比重在2005年就已經超過90%,當年339萬的就業人群中從事服務業的就有291萬人。服務業已成為香港的主要出口部門和香港GDP、就業增長的主要來源,成為推動其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

  香港在上世紀80年代實現了從製造業向服務業的經濟轉型。隨後,香港在以轉口貿易為主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部門齊全的服務體系,這主要包括:專業服務、信息和中介服務、金融服務、貿易相關服務四大方面近30個行業,香港的服務業經營範圍廣,服務品種多,幾乎涵蓋了生產、生活中的各個方面。而這其中尤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2005年,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的增加值佔到了當年GDP的45%,在全港有34%的人從事生產性服務業相關的工作,生產性服務業已經成為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香港生產性服務業中的金融、保險、物流、法律等行業擁有相當成功的運作經驗,發展水平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整體競爭力很強。在金融業方面,香港是國際性銀行業最集中的城市,全球最大的100家銀行有71家在香港開展業務。香港的銀行業屬高度外向型,以對外交易額計算,香港是亞洲第三大國際銀行中心,亞洲第二大風險資本中心和亞洲第二大銀團貸款中心,並且擁有亞洲第二最發達的保險市場,以外匯成交額計算,香港是全球第六大外匯交易中心。在交通和物流方面,香港集裝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一,機場貨運量居全球第一,機場客運量居全球第五,速遞業務量居全球第四。今天的香港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國際貿易、金融、航運中心、購物天堂和旅遊、會展中心。

  2.生產性服務業國際化程度高

  作為一個外向型以及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體系,香港不僅是世界重要的貨物貿易中心,同時也是重要的服務貿易中心。按國際標準衡量,香港的服務輸出總值在本地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率甚高,2005年香港的服務輸出總值達到4795.10億元,為本地生產總值的34.7%。

  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這一突出特點與香港是一個自由化程度極高的國際都市有密切關係。香港的運作模式已高度國際化,加上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商業基礎設施,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以及公平的競爭環境和極具吸引力的自由貿易制度,各國資本紛紛來港投資,使香港逐漸發展成為國際服務中心。生產性服務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公司運作模式均與國際接軌,國際服務貿易佔據了重要地位。此外,也由於香港本地市場狹小,資源有限等原因,香港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方面做了極大的努力,其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不僅面向本地市場,而更多地是面向國際市場,並以向中國和亞太地區提供融資、運輸、通訊、咨詢服務為主。

  3.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根基較為薄弱

  香港服務型經濟的發展一直以來都依賴於其製造業,但是隨著低附加值製造業的轉移.香港經濟在90年代出現了“產業空洞化”,金融業、房地產業、運輸業及服務貿易成為支撑香港經濟的主要產業,這種明顯失衡的經濟結構十分不利於香港經濟的發展。97金融危機後,香港經濟存在的這種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開始暴露,泡沫經濟的破滅和經濟的衰退使香港的國際綜合競爭力從1998年的全球第3位下降至2004年的第14位。

  服務業的高速發展應以第一、第二產業為基礎和前提,製造業的缺失會使服務業尤其是生產性服務業失去服務對象,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缺乏根基,就會表現出不穩定性和脆弱性;另一方面,由於香港的生產性服務業以提供境外服務為主,因此其對周邊國家、國際經濟變化反應尤為強烈,十分容易受到外部的衝擊和影響。所以重新重視發展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以鞏固其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經濟基礎勢在必行。

  四、深圳與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比較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深圳與香港服務業的發展各有其特點,在目前和未來的發展中既充滿機遇又面臨挑戰。本文接下來將利用SWOT分析方法,從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四個方面,分別對深圳、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進行比較分析。

  1. 深圳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SWOT分析

  (1)發展優勢

  經濟優勢。深圳是中國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城市之一。2005年,深圳本地生產總值為4926.9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1494.4元,均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巨大的經濟總量保證了深圳生產性服務業的本地市場,為深圳生產性服務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區位優勢。深圳較中國其他城市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具有巨大的區位優勢——毗鄰香港。20世紀90年代以來,香港對深圳服務業投資的比重不斷上升,包括金融保險、房地產、交通運輸等,並且香港已經把一部分生產性服務業轉移到深圳,深圳通過引進和學習香港服務業的先進經驗,逐步提升了自身服務業的層次和規模。

  市場需求大,發展潜力大。深圳的生產性服務業以珠三角製造業企業為主要對象,而珠三角又是世界重要的製造業中心,該地區對生產性服務業的需求一直較大,给深圳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市場。並且內地服務業發展和市場開放進程相對落後,隨著內地其他地區製造業的進一步發展,必將给深圳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2)發展劣勢

  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深圳的經濟發展以工業為主導的特徵明顯,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相對滞後。與香港相比,不僅整體規模偏小,而且服務產品質量也不高,競爭力弱。

  市場化程度低。深圳的生產性服務業由於缺乏市場運作的經驗,行業的市場化程度普遍較低,表現為:服務領域較為狹小,服務品種少,服務成本高,服務水平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國際化水平低。深圳生產性服務業本地化現象明顯,國際化水平明顯滯後於香港,生產性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十分低,其行業在世界設立分支機構也比較少。

  政府支持力度不夠。深圳市政府雖然已經開始加大對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但是服務貿易的管理體制尚未建立、健全,使生產性服務貿易的發展速度受到一定影響。另一方面,政府在教育、培訓高素質從業人員方面所做的支持也不夠。

  (3)發展機遇

  在CEPA框架下,深港兩地在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領域的合作將全面展開,特別是在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合作,將给深圳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契機。CEPA促使港澳服務業可以順利地進入內地。這對於提升深圳服務業的國際化、現代化水平,使深圳服務業的運作更加接近國際水平無疑是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泛珠三角”經濟圈的形成極大地開拓了深圳的腹地。為身處香港和廣州夾缝中的深圳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泛珠三角”經濟圈的經濟整合中,深圳的生產性服務業也將獲得全面的發展。

  2007年1月4日,深圳市政府1號文件出台,提出要加快高端服務業的發展,確定創新金融、現代物流、專門專業、網絡信息、服務外包、創意設計、品牌會展和高端旅遊共8個高端服務業為重點領域的發展方向。這一文件的出台,在客觀上將促進深圳生產性服務業的迅速發展。

  (4)發展威脅

  CEPA簽署後將逐步消除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中的各種限制,我國的服務業市場已經開始正式對外開放,香港的生產性服務業可以便捷地進入內地市場。毋庸置疑,香港作為國際服務中心,其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水平遠高於深圳,而服務業在內地仍是比較薄弱的領域,處於競爭的劣勢,這無疑會加劇深圳生產性服務業市場的激烈競爭。

  深圳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還面臨著來自廣州的競爭。廣深生產性服務業的服務對象有很大的交集,而廣州作為華南地區的商貿中心、經濟中心,其服務業的發展基礎好,市場腹地廣闊,輻射能力強,各行業的發展也相對較均衡,在競爭力方面仍然保持較高水平。而深圳作為一個新興城市,服務業發展的經濟基礎不如廣州,服務業內部結構也不盡合理,尤其是其教育、文化產業等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水平遠不如廣州,在面對來自廣州的競爭時深圳不免會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2.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SWOT分析

  (1)發展優勢

  政府強有力的支持。香港政府長期奉行對經濟主體的不干涉政策,減少了對服務業的發展障礙。此外,香港政府還十分重視服務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職業教育培訓的加強,不斷完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軟硬環境。

  實力雄厚的人才資源。服務業競爭力的提高有賴於服務提供者的素質,香港作為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國際化都市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人才,其服務業更是具備了強大的專業人才隊伍。以法律服務業為例,2004年,香港擁有1500家律師事務所,約6000名法律專業人士。

  經濟運行模式高度國際化。香港的服務業一直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國際業務在香港生產性服務業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香港生產性服務業這種較強的外向型特徵又進一步提升了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的專業性、國際性水平及其發展層次和規模。

  (2)發展劣勢

  本地市場狹小。香港是一個典型的海島型經濟结構體系,自然資源貧乏,本地市場狹小,所以對其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諸如發展空間有限,服務產品銷售對海外的依賴性強,服務成本較高等不利因素。

  工業基礎薄弱。香港的第三產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而工業製造業卻相對萎縮,這樣的經濟結構给生產性服務業造成了所依託的基礎日益削弱的隱患。這種經濟結構一旦受到衝擊和干擾,社會經濟的增長就很難恢復到原來的增長速度或穩定狀態。

  (3)發展機遇

  CEPA的簽署使服務貿易的條件放寬,是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契機。服務貿易自由化是CEPA內容中的重要一項,也是香港業界普遍認為對香港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一項。根據CEPA在服務貿易方面的協議,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內地可獲得優惠待遇的服務行業共26個,包括了管理咨詢、會展、廣告、會計、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房地產等多個生產性服務業。這些生產性服務業被允許在内地設立獨資企業,允許持有內地執業資格的專業服務人員在內地執業等。CEPA為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市場降低門檻,創造了新的服務貿易需求,擴大了其外部市場的規模。

  (4)發展威脅

  面對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的雙重壓力,珠三角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已迫在眉睫。製造業向重化工業轉型,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都對服務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香港向珠三角地區提供的服務業主要集中於傳統服務業,珠三角製造業轉型升级急需的生產性服務業卻十分有限,尤其是在金融和專業服務業方面,所以在這一時期香港要致力於提高所提供的服務業的水平。

  近年來,香港國際服務中心的地位正面臨著來自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城市的挑戰,尤其是新加坡。目前,新加坡不僅是亞洲地區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跨國企業的重要據點,其金融、商業、貿易服務等都十分發達,有著與香港相競爭的一定優勢,是與香港生產性服務業相競爭的強有力的對手。

  五、結論與建議

  香港是具有世界影響力的金融、商貿、物流中心,其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規模大,國際化水平高,並且積累了市場經濟運作的豐富經驗,在生產性服務業方面具有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明顯優勢;但也存在著經營成本高,市場狹小等制約其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不利因素。與之相比,深圳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整體規模小,競爭力弱,市場化程度低,國際化水平低;但卻有著發展勢頭迅猛,市場需求大,發展潜力大,成本低的優勢。由此可見,深圳與香港在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各有其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兩地的生產性服務業存在合作發展的必要性與現實性。在我國加入WTO和CEPA協議簽署的大背景下,兩地應揚長避短,互利互惠。實現優勢互補,共同促進兩地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深圳應利用自身毗鄰香港的區位優勢,把握機遇,充分利用香港的資金、經驗、技術和人才優勢,大力提升自身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和國際化程度。香港也應利用內地服務業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時機,抓住內地市場對香港生產性服務需求增加的機會,推動其在內地服務貿易及投資活動的進一步增長,擴大市場規模,鞏固其全球服務中心的地位。

  注釋:

  ①H.G.格魯伯、M.A.沃克:《服務業的增長:原因與影響》,上海三聯書店,1993年版,第213頁

  参考文獻:

  〔1〕段杰,閻小培.粤港生產性服務業合作發展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3,(3)

  〔2〕吳智剛,段杰,閻小培.廣東省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與空間差異研究[N].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3)

  〔3〕王艷杰.香港服務業及服務貿易發展評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06,(7)

  〔4〕李朝暉.關於加快發展深圳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思考[J].宏觀管理,2005,(3)

  〔5〕張小濟.CEPA與兩地生產性服務業合作探論[J].港澳台視窗,2006,(9)深圳市統計局.深圳統計年鑒(2006)[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7〕深圳市統計局.深圳統計信息年鑒(2001)[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8〕香港統計局.香港經濟年鑒(2006)[Z].香港:經濟導報社

  〔9〕廣東省統計局.廣東統計年鑒(2006)[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作者段杰、張燕,段杰為深圳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