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香港、廣州城市職能的差异及其演變趨勢



  廣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特大城市,香港則是在近代鴉片戰争之後才發展起來的,只有150多年的歷史。然而,香港目前的城市人口達到560多萬,爲廣州市的1倍半以上,成爲國際貿易、金融、航運、旅遊和信息中心。

  廣州和香港的城市職能都有一個逐步形成和演變的過程。整個歷史過程可分爲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個階段。分析廣州和香港城市職能及其歷史演變,從中可以看出廣州和香港城市職能的差异及其地理上的原因,有助於我們認識廣州和香港今後發展趨勢及其分工合作。

  一、古代和近代階段港穗的城市職能演變

  港穗同處於珠江三角洲,爲何廣州早於香港2000多年就發展起來並成爲華南經濟中心城市?從地理條件因素分析,廣州地處珠江三角洲北緣,北依自雲山,南靠珠江口,其間丘陵、崗地適合古代開墾和建城需要,因而得到較早開發。廣州又比香港較接近古代經濟、技術先進的内地中原地區,從而較早地接受中原南移的大量人口和先進技術。廣州是古代中原經濟南下走向海洋的前沿地區,又靠珠江口溺谷灣,具備避風建港條件,擁有海陸交接、水陸兼便的優勢,從而使廣州很早就成爲中原貨物南下經廣州出口到東南亞、南亞、西亞和東非的貿易港口,成爲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依靠着珠江三角洲的農業、南北通商和海外貿易與海外交通的發展,使廣州在鴉片戰争以前長達2000年左右的時間都是華南地區經濟中心和全國最大外貿港口。

  在中國古代經濟技術自北向南擴展的歷史地理背景下,地處東南沿海邊陲的香港島,遠離中原地區,受中原的影響較小,經濟不易發展,因而古代香港只能是邊陲漁村小港。[關於中國古代先進經濟技術擴散和文化中心的遷移,在陳正祥著《中國文化地理》,三聯書店1983年12月出版第1~40頁有詳細論述。作者附注]

  然而近代世界經濟地理態勢發生了根本變化,港穗在世界經濟地理中所處區位已不同於古代。因爲在世界近代史上,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近代科學技術首先在歐洲迅速發展起來,並從歐洲向世界各地擴展,開始了近代先進經濟技術自西向東推進的新時代。這個過程是伴隨着西方資本主義向外擴張、向落後國家和地區侵略而進行的,因而在亞洲、非洲、美洲呈現從沿海向内地推進的勢態。這與我國古代自北向南的地理擴散方向是不相同的。在近代新的世界經濟地理形勢下,我國沿海港口的地理優勢漸漸顯示出來了。因爲西方先進的經濟技術首先到達沿海港口進而向内地擴散。這是我國沿海地區近代興起一批工商業港口城市的共同歷史地理背景。廣州、香港、澳門雖然位置相近,但由於地理條件因素的差异,在近代有着各自的遭遇和經歷,在經濟地域組織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最初是珠江口西側漁村小港澳門,被葡萄牙殖民者侵佔用作通商貿易據點,從1553~1640年的近百年間發展成爲東方國際貿易港口,起了溝通歐、亞、美三大洲貿易的作用。直至1647年清廷禁止外商入廣州,只準外商將貨物屯在澳門,然後由華商轉運至廣州,於是澳門成了廣州的外港〔1〕。

  我國近代史是從1840年爆發鴉片戰争開始的。當時已經完成近代工業革命、經濟技術力量最爲强大的英國通過戰争侵佔我國香港,並强迫開放廣州、厦門、福州、寧波、上海等五處通商口岸。從此中國的大門被打開了。接着歐美各個資本主義强國相繼取得英國在中國的各種特權,於是西方先進的經濟、技術伴隨着資本主義侵略勢力開始大規模地從沿海向内地擴展。

  割讓香港,使香港的政治地位和香港的政治地理位置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香港原來不過是只有幾千人的偏僻漁村,在國際貿易上毫無地位。割讓之後,香港成了大英帝國在東方的一小塊殖民地,成了中英這兩個東西方大國之間的小塊政治地域單元、國際政區單位之一,從此香港成了國際市場。中國大陸經香港進出口的商品成爲轉口貿易。1842年之後,香港就逐步成爲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轉口貿易港。英國則把香港變爲侵入中國大陸的前哨據點,成爲向中國推銷商品、掠奪中國工業原料的中轉港,同時也成爲許多西方國家向中國推銷商品、掠奪中國工業原料的重要通道。西方經濟、技術、文化通過香港不斷向中國内地擴散,香港經濟從此開始迅速發展起來。香港所以能成爲轉口貿易港,成爲溝通東西方經濟貿易與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孔道,是以其本身沿海島嶼和深水良港爲條件的。香港以其深水良港和後有强大的大英帝國,很快就取代了澳門遠東國際貿易港的地位。經過不到100年的時間,香港就從一個鮮爲人知的小小漁港,變爲擁有100多萬人口的遠東國際貿易港。

  在香港整個近代發展階段,轉口貿易始終是它的主要經濟支柱。由於香港本身是一個彈丸之地,缺少礦産資源,原來人口稀少,荒凉偏僻。因此只有依靠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天然深水良港的優勢,發展國際貿易與航運。在近代港産品出口很少,香港國際貿易主要是轉口貿易。從1842年開始的近代階段,香港是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轉口貿易港。

  從鴉片戰争到新中國成立,廣州城市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首先由於割讓香港和開放五口通商以及後來繼續開放一系列口岸,廣州失去了壟斷全國對外貿易唯一口岸的地位,發展貿易和工業的地理條件因素不如上海,又受到香港以及一系列通商口岸的競争,廣州在全國外貿和交通上的地位很快就被上海所取代。但廣州由於其在華南地區突出的地理條件因素和原有經濟貿易基礎,又發展了一些近代工業,修建了粤漢、廣三、廣九3條鐵路和許多公路幹綫,廣州進一步發展成爲華南工商業中心和最大的水陸交通運輸樞紐。

  二、當代港穗兩地城市職能的演變

  當代世界經濟、技術的地理擴散方向基本上仍然是自西向東、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擴展,在發展中國家是從沿海向内地擴展。由於資源、勞力、資金和技術等生産要素的地區差异,戰後産生了3次國際産業結構的調整和轉移,西方發達國家優先發展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産業,而將勞動密集型的産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香港以其特殊地位較早地抓住了國際産業結構調整和轉移的機遇,吸收發達國家的資金和技術,利用60年代中期開始給予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普惠制,較好地利用境外的資源和市場,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從而成爲新興的工業化地區。中國大陸在解放後經歷了一段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和産品經濟模式之後,工農業和交通運輸業雖然都有了很大發展,但經濟效益低,加之經濟决策上的一些失誤,經濟、技術仍然處於落後狀態。我國在70年代末期開始改革開放,實行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相結合的模式,積極發展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流,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特别是廣東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經濟發展更快,經濟地域組織也發生不少的變化。這是當代香港和廣州城市職能演變的總的歷史地理背景。

  1. 香港當代城市職能的演變

  首先,香港從一個轉口貿易港轉變爲以加工出口貿易爲主的國際貿易港。1952年之前,香港轉口貿易一直占香港總出口的85%以上,香港仍然是一個轉口貿易港。由於朝鮮戰争,美國操縱一些國家對中國實行禁運。1952年開始,香港的對外貿易急劇下降,轉口貿易更是一落千丈,經濟陷人困境,促使香港經濟向加工工業方向轉變。經過6年的努力,香港加工業特别是紡織、成衣業有了迅速發展,紡織品和服裝出口有了大幅度增加,港産品出口比重不斷提高,轉口貿易比重不斷下降,1959年港産品出口占香港總出口的69.6%,而轉口貿易只占30.4%〔2〕。它標誌着香港從以轉口貿易爲主轉變爲以加工出口貿易爲主的貿易港。60年代和70年代整個出口以本港加工出口爲主,轉口貿易爲次。

  第二,香港從一個消費中心轉變爲遠東地區重要的輕工業生産中心。戰後恢復時期,香港人口已從戰争結束時的60萬猛增到1950年200萬左右。維持這200萬居民的生活消費就需要大量農副産品和日用工業品。在當時珠江三角洲經濟地域組織中,香港是一個工農業産品消贊中心。

  香港從戰後開始發展現代工業。1947~1951年,香港利用從内地上海、廣州等城市轉移過來的資金、機器設備、人才與營銷渠道,初步建立起棉紡織工業。1952年轉口貿易大幅度下降之後,香港的棉紡織和成衣加工業得到迅速發展。60年代,除了紡織、成衣業繼續發展外,玩具、塑料、電子工業也迅速發展起來。到1978年,香港製造業已有巨大發展,工廠數達39 606家,工廠工人達80萬,製造業産值637.29億港元、港産品出口值407.1l億港元〔3〕。這時香港已經成爲遠東紡織、服裝、電子、塑膠與玩具、鐘錶等重要輕工業産品生産與出口貿易中心。

  第三,香港從中國轉口貿易港轉變爲世界上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從戰後初期到1978年,由於香港本地加工工業得到巨大發展,而且絶大部分工業原料靠進口,工業産品靠出口,因而香港的進出口貿易額大大增長。1978年突破1000億大關,達到1169.64億港元,比1947年競增長42倍〔3〕。這時香港的進出口額幾乎等於中國内地各省、市、區的貿易額,成爲世界上第18個重要貿易區。

  從戰後初期到1978年,香港進出口地區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變化總的趨勢是香港貿易中,中國内地所占的比重大大下降,從1951年占26.5%下降到1970年占8%,1978年占9.3%〔3〕。而中國内地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所占的比重不斷上昇,約占90%左右。這充分説明香港對外貿易的廣泛國際性,説明香港已從戰後初期主要是中國的轉口貿易港轉變爲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進口、轉口市場,轉變爲世界上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

  自1978年中國内地實行開放改革以來,中國内地與香港的經濟貿易不斷擴大,香港的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同時,香港的産業結構進一步昇級,資金、技術向外轉移,香港的城市功能又發生很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下述四個方面:

  一是中國内地在香港轉口貿易以及香港整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迅速上昇,香港在中國内地經濟貿易中的地位提高,作用加强。據統計,1978~1987年,中國内地在香港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從9.3%提高到27.2%,其中進口中的比重從16.7%提高到31.1%;港産品出口中的比重從0.2%提高到14.3%;轉口貿易中的比重從1.6%提高到32.9%〔3〕。香港重新成爲中國轉口貿易港,成爲中國内地的最大貿易伙伴。

  二是香港對外貿易中轉口貿易的比重回昇,成爲世界上最大的轉口貿易港。據統計,香港轉口貿易在總出口中的比重從1973年開始回昇,到1978年轉口貿易額突破100億港元大關,1985年突破1000億港元大關,1987年達1827.80億港元,占總出口的48.4%〔3〕,成爲世界上最大的轉口貿易港。

  三是香港資金、技術向中國内地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轉移,在中國内地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加强。香港經濟經過50年代以來30多年的迅速發展,經濟實力大大增長,産業結構逐步昇級换代,香港與中國内地形成巨大的落差,香港産業結構要向高附加值的加工業以及貿易、航運、金融、信息産業發展。因而將勞動密集型的産業、巨額的資金、先進的管理和技術向中國内地特别是向珠江三角洲轉移。

  四是香港對外貿易發展到日益成熟完善的階段,成爲世界上著名的國際貿易中心。香港對外貿易在1978年之後,特别是80年代繼續高速增長。在短短的8年間,香港對外貿易額先後突破2000億港元、3000億港元、4000億港元和7000億港元四個大關,1987年達到7559.82億港元,比1978年增長6倍多,比戰後初期1947年增長272倍多。1987年香港出口額約爲484.66億美元,占同期世界出口額的1.98%〔3〕,比中國内地所有省市區所占比例還多0.6%。香港進出口總額在亞洲僅次於日本,居“亞洲四小龍”之首。香港隨着對外貿易的發展,與對外貿易密切相關的航運業、金融業、通訊和信息業、旅遊業均得到巨大發展,成爲世界上重要的航運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旅遊中心。香港對外貿易發展到日益成熟完善階段,從而鞏固它在世界上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香港面積只有1075km2,僅占世界陸地面積不到十萬分之一,而出口額却占世界的1.98%,進出口貿易額居世界第11位。目前它與世界上17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貿易,并且是一個以加工出口爲主同時又是世界上最大的轉口貿易港,成爲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國際貿易中心之一。

  2. 當代廣州城市職能的演變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内地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廣州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廣州市工農業總産值從1949年的5.592億元增長到1988年的275.89億元,增長49倍多。1987年以來,廣州市工業總産值、國民生産總值、社會總産值均居全國各大城市第4位,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僅次上海、北京居全國第3位。廣州市人口從1948年末的145.6萬增加到1988年349.1萬,居全國各大城市第6位。廣州市各項指標均居華南地區各大城市之首位,始終是華南地區的最大經濟中心和水陸交通運輸樞紐,在全國成爲僅次於上海的外貿中心。這是當代廣州城市職能的總的特徵。但在中國大陸開放改革前後,廣州市的産業結構和城市職能又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新中國成立到1978年開放改革之前廣州市城市功能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下述三個方面。

  第一,解放前近代工業有一定的發展,但規模很小,技術很落後。1949年工業總産值只有2.4億元,不足商業購銷總額的一半。據1936年的統計,廣州商業購銷總額爲6.5億元,超過工業總産值的1倍多。商業是解放前廣州市經濟的最大部門,在地區經濟組織中,廣州首先是一個商業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其次才是工業中心。而解放後至1978年期間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受重生産、輕流通的思想影響,工業生産有了較大的發展。而商業受到抑制,發展較慢。1978年工業總産值達69.99億元,超過了商業購銷總額。至此,廣州市在地域經濟組織中首先是一個工業中心,其次才是商業中心和交通運輸樞紐。

  第二,這一時期在優先發展重工業的方針影響下,重工業比重上昇、輕工業比重下降。輕工業比重從1949年的89.8%下降到60%左右。輕、重工業比例失調,脱離廣州的地理條件特點,影響了廣州經濟發展速度。    

  第三,解放後長期把廣州視爲國防前哨,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没有安排在廣州,又忽視發揮廣州的地理優勢,因而廣州在全國各大城市中的地位下降。1978年在全國各大城市中工業産值、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均居第6位。

  1978年以後中國大陸實行改革開放的方針,尤其廣東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開闢深圳、珠海兩個經濟特區和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廣州是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使廣州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大大加快,與香港之間經濟貿易關係大大擴大,産業結構和城市職能發生了一定變化,主要表現在下述四個方面。

  一是由於實行優先發展輕工業的方針,輕工業的發展速度加快,比重回昇。1988年輕工業産值占全市工業總産的68.9%,成爲工業門類比較齊全、輕工業比較發達、重工業有一定基礎的華南地區最大的工業基地。

  二是重視發展商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和旅遊業,第三産業得到加强,三次産業比例比較協調(1987年廣州市區三次産業比重分别爲25.54%、44.64%、42.82%)。這既促進了廣州市的經濟發展,又加强了廣州市作爲經濟中心城市的作用。

  三是由於實行比内地城市更爲開放的政策,更好地發揮地理優勢,使經濟發展速度更快,在全國各大城市中的地位上昇。1988年廣州市工業總産值、國民生産總值、社會總産值等主要經濟指標僅次於上海、北京、天津3個直轄市,均居全國各大城市第4位。

  四是1978年以來實行改革開放,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流有了很大發展,在對外經濟貿易和科技文化交流中,起着對内對外兩個扇面的樞紐作用。

  三、港穗今後城市職能的演變趨勢

  由於地理條件因素的差异和歷史條件的變化,香港和廣州的城市職能都經歷了長期的演變過程。目前香港和廣州都是綜合性的多功能中心城市,但有明顯的差异。香港是在近代較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發展成爲轉口貿易港,1960年代之後又發展成爲國際貿易、航運、金融、旅遊和信息中心。1978年以來,香港對内地的輻射作用大大增强,但其服務的地域範圍主要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其他國家和地區,就是説,其國際性是主要的。廣州歷來是華南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同時也是我國對外貿易的最大中心之一。1978年之後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廣州的對外經濟貿易往來迅速擴大,但作爲中心城市服務的地域主要在國内,對外服務還居於次要地位。這是港穗城市職能演變的總趨勢。

  香港1987年以來生産總值已超過3000億港元,而同期廣州市國内生産總值按匯率折算只有300多億港元。香港的經濟實力相當於廣州市的10倍。無論從産業結構和生産力發展水平來看,香港經濟比廣州明顯高出一個階段。香港加工業經過1950年代以來的迅速發展,在香港産業結構中曾居第1位。但從1978年以來,香港國際貿易迅速擴大,隨之航運、金融、旅遊、信息業都得到進一步發展,而加工業則由於本身勞工不足、工資和地價上漲,開始大量向珠江三角洲和東南亞轉移。在香港的産業結構中,加工業比重下降,第三産業比重上昇,産業結構進一步昇級换代。廣州在解放初期至1978年前,把發展工業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工業在産業結構中的比重上昇到第1位。工業中又是重工業比重上昇,輕工業比重下降。結果經濟發展速度較慢,經濟效益下降。1978年之後進行産業結構調整,不僅加快輕工業發展,而且商業、外貿、運輸、通訊、旅遊業等第三産業也迅速發展,比重不斷上昇,目前呈二三産業並重局面。這就加快了經濟發展,加强了廣州市中心城市的作用。第三産業在産業結構中比重進一步提高,仍是香港和廣州今後發展的共同趨勢。

  在工業和科技方面,香港和廣州比較起來各有優勢。香港主要是輕工業,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技術並轉化爲産品的能力較强,管理和應用技術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廣州的重工業和基礎研究較强,但輕工和應用技術不如香港,仍大量從香港和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改造傳統産業。廣州市外圍市縣也往往繞過廣州從香港和國外引進先進技術和資金。廣東經濟經過改革開放10多年的迅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輕工業的發展,需要加强原材料工業、基礎工業的發展,加速高科技産業的發展。這種形勢有利於廣州基礎工業和基礎研究優勢的發揮,促進其進一步發展。香港勞動密集型産業大量向珠江三角洲轉移,産品返回香港出口到國際市場。香港加工業需要向高附加值和高科技方向發展。這就有賴於基礎工業和基礎研究的支持。香港雖有雄厚資金和國際市場營銷渠道,但缺乏礦産資源,工業用地緊張。港穗兩地各有優勢,加强分工合作,將更有利於各自的發展並帶動華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注釋:

  〔1〕繆鴻基等編著:澳門,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

  〔2〕深圳市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委員會編:亞洲“四小龍”經濟的崛起,中山大學出版社,1987。

  〔3〕張作干:現代香港對外貿易,中山大學出版社,1988。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