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向天下甄姓族人認個親



  甄喜元(甄喜元,山西省忻州市代縣。)

  我們是山西省忻州市代縣上館鎮上瓦窑頭村的甄氏一族,我們的祖籍是從河北省搬遷來的,具體的市縣由於年代久遠而無法考究。據年老的族人傳説,在明朝洪武年間,爲了鞏固邊疆,防止匈奴的入侵,從山西的周邊各省遷徙了一部份的人到山西,這些遷徙的人員集中在運城的洪桐縣,再發往山西的各縣郡,我族也是從洪桐縣發往到代州的。初來時我族只有弟兄三人,在原籍是磚瓦匠,可能是爲了謀生、發展的原因來到代縣。當時代州正在搬遷,新建新城,就在新城的附近駐紮下來,開始建磚窑,燒制磚瓦,修建城墻。據説現在代州城的城磚有三分之一是我族的祖先燒制的。隨着村子也就誕生了,起名瓦窑頭,甄氏從此扎根於代州一直延續至今。

  我族在代州居住了將近630年之久,經歷了多次的戰争,多次的灾荒,特别是日寇侵佔我縣實行 “三光”政策,我族的“家譜”及“容”遭到毁滅,解放以後又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家譜”及“容”一直没有再重建,直到2008年這一年我們才建起了自己的“家譜”及“容”。

  現在是信息化時代,我們從網上瞭解到在廣州舉行中華甄姓歷史文化研討會的信息,才知道除了我們這裏的甄氏,在其他的地方還有甄氏一族,真是讓人可喜可賀。我們聽到這一信息真是喜出望外。

  我族在代州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我族現有人口約200多人,搬到外地的也有100多人,但到現在,出去的人没有音信。我族在代州雖不富裕,但也頗有名氣,路人一説瓦窑頭就説是姓甄的多。我們的祖輩大部分是老實厚道的莊稼人,他們辛勤地耕作自己的土地。也有一部分是商人,清朝民國時期外出經商,名氣也不大。在道光年間曾經出了一名進士,還有一塊牌匾傳下來,在“文化大革命”時這塊牌子才被摘了。由於我族在舊時代以耕作、商旅爲生,對於後代没有仕途的培養,本族當官從政的也很少。“文化大革命”結束,政府注重教育、培養人才,我族才從無到有,有了幾名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

  我族雖然没有多少從政做官的,但我族爲人忠厚老實,待人寬厚實在,家教嚴格。凡與我族交往過的都讚揚我族的這種精神風貌。從古到今,我家族的這種傳統一直延續下來。

  由於我族信息不靈,對於外界的甄氏瞭解的並不多,比較閉塞,通過這次聯誼活動,一定大開眼界,對全國的甄氏族人會有更多的瞭解,更多的認識。在這裏,我們向甄氏族人認個親,今後多多加强聯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