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粤新農村建設中傳統聚落保護和發展的問題與對策



  唐孝祥 婁君俠 

  傳統聚落通過其獨特的建築布局、空間組合、裝飾裝修反映和隱喻不同的民族(民係)文化精神,其所體現的文化觀念、環境理想與審美情趣,爲今天的城鎮建設和人居環境創造提供了極大的啓發和借鑒意義。隨着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績斐然。毫無疑問,注重保護和傳承傳統聚落文化的完整性和多樣性,建立以人爲本的傳統聚落發展體系,從而推動南粤現代生態聚落的建設和人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爲南粤新農村建設的當務之急。

  一、南粤傳統聚落保護的現實意義

  “聚落”一詞,襲用已久。在《史記·五帝本紀》中有“一年而所築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聚,村落也”。《漢書·溝洫志》曰:“或久無害,稍築室宅,逐成聚落” 。歸納衆多的理解和闡釋,可認爲聚落是由居住的自然環境、建築實體和具有特定社會文化習俗的人所搆成的有機整合體。從類型上説,聚落包括建築、村鎮、城市三個層面,本文主要從建築層次和村鎮層次探討南粤新農村建設中傳統聚落的保護和發展問題。鄉土建築是依然保持着活力和現實生活功能的社會歷史演變的例证,在當前文化全球化趨勢下,鄉土建築和聚落景觀對於表達地方文化多樣性和文化傳統的傳承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有效保護和發展傳統聚落對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和推進和諧新農村建設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保存地方文化多樣性

  在第 33 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上通過的《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中,“文化多樣性”被定義爲各群體和社會藉以表現其文化的多種不同形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2005年11月3日。http://www.sdpc.gov.cn/shfz/t20051103_48239.htm.]隨着世界格局的多極化、經濟與生活方式的多樣化,人們充分意識到只有保持文化的豐富多彩,才能維持文化這一生態系統的新陳代謝和生態平衡。地方文化多樣性是促使世界文化多元搆成的必然需求。地方文化多樣性藉助民俗、建築、語言等不同方式來表達、傳播和弘揚。

  廣東傳統聚落形態豐富,景觀獨特,鄉土建築形式多樣,充分顯示出嶺南傳統聚落的文化多樣性,顯示出嶺南先民的創造性智慧,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備受學界乃至世人矚目。從漢族民係角度來講,粤東北客家傳統聚落、粤東潮汕傳統聚落、粤中珠三角地區的廣府傳統聚落,不僅景觀别致,各具特色,而且傳達出深厚的民係文化精神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

  客家傳統聚落的主流是被稱爲“府第式”“殿堂式”或“三堂式”的民居,圍龍屋的存在是局部的、少量的、有條件的,但是圍龍屋是客家傳統聚落中最爲奇特和典型的建築形態,也被認爲是最能凝聚客家文化精神的建築形態。圍龍屋充分體現了“聚”的外在形態與内在意藴。圍龍屋以“一進三廳二厢一圍”爲基本結構,數十乃至數百個房間的外墻連爲一體,依橢圓環繞縈逥,搆成一個堅固凝聚的整體。這種建築形式將個人與家族最大限度地聯繫在一起,具有强大的家族凝聚力,從而扺禦自然或人爲灾害,同時在管理上也能自上而下形成章法。圍龍屋的這種造型在中國民居中較爲少見,不僅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也具有深遠的文化背景和深層的象徵意義,總體來講,“客家民居要表達的思想觀念可分爲五大系統:追求與宇宙和諧合一的哲學觀念系統,向往神仙境界、佛國宇宙的宗教觀念系統,宣揚儒家文化的禮樂觀念系統,希冀子孫繁衍生息的生殖觀念系統,祈求幸福平安吉利的生存觀念系統。”[吴慶洲:《客家民居意象研究》,《建築學報》,1998年第4期。]

  潮汕傳統聚落大多是以爬獅或四點金作爲基本單元加以組合發展而成的,其突出的特點是極其注重裝飾,故有“京華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説。潮汕民居裝飾以木雕、石雕、嵌瓷、彩畫四種工藝爲主,無論是木雕還是石雕,都構圖飽滿、精雕細刻,極具觀賞性,具有獨特的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潮汕傳統民居精雕細刻的裝飾及裝飾内容生動表征了潮汕人經世致用的商業意識、博採衆長的開放品格和炫富心理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嶺南建築的藝術追求、情感取向和審美趣味,體現了建築的人文適應性的規律特點。位於粤東澄海市隆都鎮前美村的陳慈黌故居堪爲典型,“既有古檏典雅的金漆木雕,又有透露西方文化氣息的彩塑,還有多處脊檩飾以陰陽太極圖案的綵繪”,[唐孝祥:《近代嶺南建築美學研究》,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頁。]色彩艷麗的馬賽克貼於門框周圍、窗框、欄板、檐部、女兒墻等易於觀賞的地方,彩色馬賽克的題材常用趨於自然的花卉和各種圖案,大大豐富了裏面造型。

  廣府地區最爲普遍和典型的聚落形態是梳式布局和三間兩廊的平面型制。三間兩廊的住宅一家接着一家,形成整整齊齊,横平竪直的布局,住宅群前是曬場、水塘、祠堂(書院、書室等)、門樓等搆成的公共空間。這種整齊劃一、規規整整的聚落形態是嶺南傳統建築自然適應性的重要表現。近代以來,珠三角地區的建築在吸收西方建築文化的基礎上,出現了碉樓、三間兩廊改建型、廬、别墅式民居、樓式竹筒屋、騎樓等僑鄉聚落形態,充分體現了嶺南近代社會崇洋、重科學的文化心理和開放兼容的社會品格。其中,開平碉樓作爲一種建築形態、建築群、建築文化景觀的杰出範例,在建築形式、統一性及其與環境景觀結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展示了嶺南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在嶺南,甚至整個中國的建築藝術、景觀設計、紀念物藝術等方面都産生了重大影響。

  南粤傳統聚落豐富多樣的形態展現了嶺南地方文化的豐富多彩。維護各民係聚居區的原始風貌、空間形態,注重保護傳統聚落的獨特形態及其所傳達的民係文化精神,讓人們在日漸趨同的城鎮化進程中找到内心渴望的回歸與精神寄託,應是南粤新農村建設的題中之義。

  (二)弘揚優秀文化傳統

  建築之於人類,不僅僅是一個居住空間,更是一個文化空間。聚落的空間形態是當地居民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形成、發展、擴散、整合的結果和反映。

  “在外部世界變得越來越相似的情况下,我們將更加珍視從内部衍生出來的傳統的東西。”[參見\[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夏建中譯:《社會人類學方法》,華夏出版社2002年版。]中國的傳統文化崇尚天人合一、物我和諧,“天人合一”的哲學觀是中國鄉土建築藝術的哲學基礎。南粤傳統聚落受到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巨大影響,表現出以人爲本的人文傳統、自强不息的民族心理、重直覺的整體思維、天人合一的審美理想,建築形式的變化和建築實踐的發展始終遵循並體現出建築對自然的適應性、對社會的適應性和對人文的適應性的發展規律。[唐孝祥:《近代嶺南建築美學研究》,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頁。]在傳統聚落的實質環境中,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調建築環境對人潜移默化的道德教化作用,南粤傳統聚落注重從建築的布局、空間組織和細部裝飾裝修中展現井然的社會秩序和禮儀尊卑。如潮汕傳統聚落形態反映出强烈的傳統文化色彩:一個是“聚”字中宗親觀念,一個是“中”字裏的禮制觀念,體現了以理學爲特點的儒家文化對這一地區持久傳播的局面。而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南粤傳統聚落環境中就表現爲人與自然、建築與環境的和諧統一,追求人類情感的自由舒暢和建築物的自然質檏。如客家傳統聚落在村落選址、民居建築形式、建築裝飾等方面無不體現出天人合一的風水思想和檏素的生態環保理念。

  南粤傳統聚落對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和創新的同時,也表現出對西方建築文化的廣泛吸納和努力整合。如,在廣東客家僑鄉,傳統客家大屋也吸收西方建築文化養分,形成中西合璧的圍龍屋。大量分佈於嶺南地區的騎樓建築,是表現建築社會適應性和自然適應性的新的建築類型。一方面反映出廣東人以一種開放的姿態和健康的心態不斷接受西方的建築形式風格和處理手法,並在實際的建築創作中借鑒運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嶺南的建築師們在借鑒吸收的基礎上昇華建築創作理論,探索出了一條適應嶺南地域氣候、具有嶺南特色的建築創作之路。又如,在城鎮規劃布局上,僑鄉聚落也反映了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調適和良好結合,即村鎮選址按適應中國風水地理要求,但布局受西方規劃思想影響,突破傳統的中軸對稱原則,采用網格狀布局。如鴉片戰争後開埠城市汕頭,城市道路網絡呈扇形擴散和布局,一反中國傳統棋盤式道路格局。

  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突破和多元文化的融入,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建築的關係,建築與環境的關係不斷被擴展和深化,保護和發展傳統聚落,不僅能够瞭解中國傳統建築豐富的文化内涵,弘揚優秀文化傳統,也是進行符合時代、文化、地域肌理的建築創作的重要借鑒。

  (三)創造良好人居環境

  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建築的要義。反觀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價值,如果説道家的“天人合一”强調舒適,儒家的“天人合一”强調有序,那麽舒適和有序將會成爲現在人們一種理想的居住模式[朱岸林:《傳統聚落建築的審美文化特徵及其現實意義》,《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傳統聚落建築是中國幾千年文明的濃縮,表現了先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强烈關注,它以人對自然的尊崇和與社會的協調爲基調,促進着建築的可持續發展、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可持續發展。

  南粤傳統聚落很好地處理了建築與地域、建築與氣候的關係。廣東民居在總體布局中采取的梳式布局,在平面布置中采取廳堂、天井和廊道相結合的布局手法組織自然通風;有的四點金和三進院落民居,在東西兩側或一側增設南北向的巷道,形成冷巷;在結合地利和環境獲取舒適的生活環境方面,嶺南傳統建築中多臨水建築、沿河建築的實例;在潮汕傳統建築裝飾中,爲防海風侵蝕,適應自然條件,嵌瓷、貝灰等成爲獨具風格魅力的裝飾手段。客家傳統聚落、廣府村落、潮汕傳統民居在選址、布局、裝飾上極重風水觀念,雖有迷信色彩,但它追求的以“藏風聚氣”爲内容的五位四靈環境模式體現了開發人居環境的實踐經驗以及關於人居環境的審美認識和心理欲求,即“陽宅須教擇地形,背山面水稱人心”,追求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的融洽之境。南粤傳統聚落所表現出的强烈的自然適應性一方面滿足了建築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增加了環境的居住價值和景觀價值。

  南粤傳統聚落通過多年的摸索與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和嶺南生態環境密切結合的居住體系,無論在形式上、材料上、結構上還是搆造上,都和嶺南的氣候條件、物産條件、經濟文化條件等方面的内容息息相關。在南粤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如果不重視傳統聚落與當地生態環境之間的内在聯繫,忽視它甚至去刻意地改變它,對嶺南的村鎮建設都是十分不利的。

  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創造良好人居環境是人民群衆安居的重要保证。安居,一方面注重保護南粤傳統聚落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系統,保護當地人民的文化傳統,要求建築功能有利於人民保持傳統生活習慣,另一方面,根據現代生活的需要,在不破壞傳統聚落原有建築肌理上,改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增加新的功能,進行合理的規劃,讓建築更好地滿足人的生活需要,推動我國現代生態聚落的建設和人居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推進和諧新農村建設,是南粤新農村建設的意義所在。

  因此,我們主張在謀求保護和發展相平衡的前提下,尋求以促進村鎮建設的持續健康發展,爲逐步實現和諧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和改善衛生保健、供水、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及提高居住環境質量的需要;滿足保護民族建築文化遺産和地域特色風貌的需要;滿足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和發展文化教育,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滿足防灾、减灾和適灾的需要;滿足節能節地、防污减排、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和適用性傳統建築技藝經驗的需要爲總體目標的保護發展對策。

  二、南粤傳統聚落保護的現狀態勢

  新農村建設爲傳統聚落的保護和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南粤傳統聚落保護現狀表明,人們對傳統聚落重要性的認識得到了有效的强化,在保護實踐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於保護和發展的關係没有解决好,要麽重保護輕發展,要麽重發展輕保護,漠視甚至無視建築文化的多樣性,往往出現經驗主義和模式化的簡單做法,不能達到促進傳統聚落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目標。

  (一)南粤傳統聚落的歷史傳承狀况

  南粤各民係聚落形態是在三次民族大遷徙過程中逐漸形成。嶺南歷史上的三次民族大遷徙,形成了客家聚居區、潮汕聚居區和廣府聚居區,各民係聚居建築的空間形態和建築布局是嶺南先民在探索適應嶺南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過程中的創造性成果,展現出嶺南水鄉的獨特景觀,既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傳入和持續傳播對嶺南建築文化的影響,也反映出道家思想在嶺南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總體上講,南粤三個民係的聚落是在結合聚居地環境實際、運用中原遠祖建築積澱的技術成就與理念所創造出來帶有地方特色的居屋形式,其建築理念有兩個突出特徵,一是極强的宗族觀念,一是顯著的防禦性特徵。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南粤傳統聚落在建築技藝上不斷探索,不斷發展,但是在建築形態和建築文化上一直秉持傳統。

  南粤聚落形態在近代得到了豐富和發展。在20世紀初期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嶺南文化對西方文化的吸收與整合,形成的碉樓、騎樓等不同形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和璀璨的僑鄉建築文化,表現出與嶺南地區其它聚落不同的景觀特色。廣東僑鄉聚落景觀最大的特點就是各式傳統建築中西合璧,西式風格表現明顯。廣東僑鄉因具有明顯的文化特徵而成爲一種典型的形式文化區,從文化擴散的類型來講,它屬於擴散中的“接觸擴散”,即通過華僑到各地的親身接觸,主動接受外部文化,並通過建築這種具體的形式表達出來。其中,五邑華僑文化區是廣東重點僑鄉,社會發展水平較高,中西合璧式碉樓、騎樓建築密集,遍及大小城鄉。潮汕華僑文化區以晚清馬來西亞僑領陳毓宜在家鄉所建豪宅和泰國華僑陳慈在前美鄉所建大型住宅群爲代表,皆爲中西合璧建築。在興梅華僑文化區,華僑在祖居地所建的中西合璧式建築,與傳統殿堂式客家圍龍屋并存。同時,近代嶺南商貿的發展,帶來了經濟社會的繁榮,也帶來了嶺南傳統建築在材質運用上和裝飾技藝上的發展。

  像全國各地的地域建築一樣,在現代化進程中,南粤傳統聚落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於損壞。一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作爲物質外殻的民居實物形式逐步消失,那些在物質形式上保存較好的古村落中,衰敗的迹象也十分明顯。二是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城鎮現代化的變革。鋼精水泥混凝土的高層現代城鄉建築大量出現在廣東城鎮,現代化建築符號比比皆是。城鎮建築的現代化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適應了當地經濟、商貿發展的要求,但是在此過程中,快速更新、簡單翻版等非理性的修建、重建現象,傳統建築、聚落景觀受到了嚴重衝擊,許多城鎮建築形式表現爲單一、大同,千村一面,千鎮一面,傳統文化所賦予的差异性逐漸消褪。三是在文化的衝突與整合中,單單保存傳統聚落原有的形態,而作爲地方龢民族文化獨特性的那些生活要素没有得到尊重和保護,在很大程度上也减弱了傳統聚落的歷史價值,這是一種更深意義上的傳統聚落的湮滅。

  (二)南粤傳統聚落保護的現實成效

  “没有地區特色的建築”唤醒了人們對地域文化理性回歸的熱情。在南粤新農村建設,一批傳統聚落得到了全面維修保護和環境整治,重新焕發出生機和活力,成爲宣傳和展示優秀地域傳統文化、帶動嶺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寶貴資源和不竭動力。開平碉樓和古村落就是其中的典型。

  開平碉樓是中西合璧的典型之作,被譽爲“令人震撼的藝術長廊”,“活生生的近現代建築博物園”。它融中西方建築藝術於一域、集防衛與民居於一體,洋溢出的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機勃勃的張力,表現出中國傳統社會所藴藏着的巨大的創新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開平碉樓的建築形態表明,中西文化交流不是一種文化取代另一種文化,一個落後的民族面對外來文化越積極越開放就越能够争取主動,越能够保存本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産,在創新中獲得進步。以開平碉樓爲象徵的中西文化在中國傳統鄉村的碰撞交流不限於開平一地,其周邊的臺山、新會、恩平、鶴山僑鄉乃至中山、珠海、順德、南海、番禺等珠江三角洲地區和粤東潮汕僑鄉、粤北梅州僑鄉都有清晰的痕迹可尋。因此,碉樓不僅是開平的寶貴財富,也是廣東僑鄉的典範,更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産。據統計,現存碉樓1800餘座,據説鼎盛時期達3000多座。經國務院2001年6月批準,開平碉樓被列入全國第五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平碉樓的保護發展中遵循“先保護後修繕,先規劃後利用”的原則,合理規劃,既重視修繕過程中的建築藝術、修繕技術和修繕訣竅, 也重視其考古、遊覽、觀賞、使用等功能,把碉樓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起來,形成了系統的建築景觀和人文景觀。2007年,開平碉樓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充分證明瞭我國鄉土建築作爲全人類共同文化遺産的突出普遍價值。

  原真性原則依然是當前遺産保護中最根本的原則,從1964年關於保護文物建築的第一個國際憲章《威尼斯憲章》,到1994年與《世界遺産公約》相關的《奈良文書》(《關於原真性的奈良文件》),原真性原則一直作爲遺産保護的根本原則被加以强調和完善。在南粤古村落保護中,修護後的從化市錢崗村可謂原真性保護的典型之作。錢崗村是從化市太平鎮最大最古老的村落之一,不僅有“一屋六朝遺迹”的廣裕祠,享有“嶺南清明上河圖”之譽的道光年間廣州江城木雕圖,更有風韵猶存的大量明清古民居。在錢崗村的還原和保護中,除堅持原真性原則外,還注重村落的整體性、可持續發展和小規模整治等原則。通過對村周環境、村落邊沿景觀的整治保護,還原錢崗村靠山面水、聚斂地氣的風水格局和寨城格局歷史原貌的目標;對街巷空間尺度、界面、格局歷史原貌予以還原和保護,同時改善村落基礎設施,通過遊人動綫分析和沿綫空間景觀分析等設計合理的旅遊路綫;對建築實行分級修復,修舊如舊,其中,非重點民居適當改變内部裝飾,引入現代化基礎設施,如水、電、電視、電話網絡綫路,現代化的厨、浴設施等,將部分保護等級較低的民居建築改作茶館、博物館、商業、行政管理等,强化村落耕讀並重的移民文化特性,完善村落的建築功能布局。[郭謙、林冬娜:《厘清古村脈絡,還原歷史原貌——從化錢崗村保護與發展研究計劃》,《新建築》,2005年第4期。]

  吴莆田先生在對華南古村落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圖文並茂地展示了聚龍村、南村、木棉村、文冲村、大嶺村等三十餘個華南古村落的現狀,引起了人們對古村落的關注。在各級政府組織下,嶺南一些特徵鮮明的古村落逐漸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修繕,當地人民的生産生活方式也得以延續和改善。

  回歸,不是對地域傳統文化在現今的簡單延續與重復,而是透過它把握傳統文化的脈絡,批判地繼承與創新,實現傳統與現代兩者的綜合創新。我們必須清楚,今天的聚落已不可能也不應該是原來的聚落,但它必定帶有原有聚落的基本特徵。傳統聚落建設中的有效經驗,可以作爲制定未來聚落發展樣板時重要的參考内容。

  (三)南粤傳統聚落保護存在的問題

  保護意識的增强,爲傳統聚落的延續帶來了可喜的契機,但是保護方法的不得當,也阻礙了傳統聚落的可持續發展。以往的傳統聚落維修和保護中存在兩個有害的趨勢:

  一是單一性保護措施。即只注重建築單體的保護,忽視了聚落作爲一個群體的完整性和整體性,導致聚落整體特色消减或混亂。南粤新農村建設戰略惠澤嶺南廣大鄉村,由於面廣點多,短時間内進行大批的新農村建設任務非常繁重。因此,一方面,許多地區選取聚落中有代表性的祠堂、書院、華僑豪宅等進行重點修護,忽視了這些單體建築與整個聚落和環境的關係;另一方面,由於技術力量投入不够,設計和建設人員對傳統聚落景觀與鄉土建築不够重視,對傳統村落所包含的風土人情、山水環境和傳統的家庭觀念、設計觀念、空間觀念及對本土材料的應用等理解不够,不可避免地忽略了對傳統聚落豐富的環境、文化、歷史等的延續,造成重點修護建築與整個聚落的不協調。

  二是經驗主義、模式化的簡單做法。這帶來的是建築的單一和雷同現象,割裂了傳統聚落的地域性特色和建築的地域文化精神内涵,使傳統聚落喪失了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尊重地域的建築文脈一直是建築界所關注的焦點,但目前的理論與實踐更多地還是局限在“概念的闡述”或“形態的表象”上,期望通過移植傳統建築文化中的某些技術與形態而使建築具有地域性,因此,始終停留在“像什麽”中,而不是“應該是什麽”。南粤新農村建設中,一些地方爲了所謂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擅自在傳統聚落内進行復建或興建人造景觀,置文化遺産的真實性於不顧,一些傳統聚落原有的生態環境、歷史風貌格局被肢解、傳統聚落和諧的人文、自然景觀被破壞。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城鎮化建設的速度非常快,在此進程中,傳統聚落存在一些不適應現代生活需要的問題日益暴露,致富之後的村民思想觀念上渴望用現代新建築來表達對現代生活的追求,對這些問題常見的處理方式是棄舊建新,不慎重考慮房屋建造地自身的氣候與物質條件,忽略當地傳統民居中合理的措施與做法,一味地照搬别的地方的成功經驗,不重視地方材料,過於追求新型建築材料,甚至過分强調“現代化住宅形式”,抛棄了鄉土建築的原有形態。

  傳統聚落是人類聚居的重要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是最接近自然和生態的居住場所,它傳遞着一個地區的歷史發展信息,是民俗文化最豐富的區域。南粤傳統聚落保護實踐中的問題造成了建築文化遺産的大量遺失,給南粤城鄉建設帶來嚴重的後果。

  三、南粤傳統聚落保護和發展的對策

  在南粤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的形勢下,一些傳統聚落的傳承意識薄弱,鄉土建築的特色工藝後繼無人,傳統聚落的保護法規制度不健全,從事鄉土建築研究和保護的隊伍和技術力量缺乏,這些都嚴重制約了南粤傳統聚落研究、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認真汲取來傳統聚落保護過程中的歷史經驗和教訓,我們認爲,當前應着重從以下幾個方面推動南粤傳統聚落的保護工作。

  (一)堅持多樣性原則

  “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定之血脈。”魯迅的這兩句話,可以懸爲中國建築的目標境界,和中國現代建築文化的總體精神。[吴焕加:《本土化:衝突不斷的理想情結》,《新材料新裝飾》,2005年第3期。]這種精神告訴我們,面對“小城鎮,大戰略”的口號,面對建築設計在現代化、國際化的提法中日益趨同的形勢下,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圍遶南粤新農村建設的總體目標,繼續探索南粤傳統聚落的民族性和本土性特徵,保護和發展南粤傳統聚落文化的多樣性,以維護嶺南地域文化的完整性,保持其多元化搆成。首先,在保護要素和形態方面,不僅要重視保護作爲物質外殻的建築實體和聚落原有形態,保護聚落生態景觀、文化景觀,還要重視保護作爲民族文化特性的生活要素,重視保護物質要素和非物質要素結合而生成的傳統聚落文化等。其次,在保護的空間尺度方面,不僅要重視傳統聚落中單體建築的保護,更要注重傳統聚落整體性的保護,實現建築與建築,建築與環境的和諧共生。最後,在保護的時間尺度方面,近代是嶺南文化多元化的重要發展時期,也是建築形態多樣化和建築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時期,因此,不僅要重視作爲傳統聚落的保護,也要重視近代建築、僑鄉聚落的保護。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20多年,是嶺南建築繁榮的20多年,大批現代建築享譽國内外,現代建築、當代建築也應成爲建築文化遺産保護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自覺保護意識

  對當地居民而言,在保持原有良好傳統文化的同時,及時引導正確的保護和建設觀念,研究適合本地的保護和發展模式,不能以犧牲文化遺産爲代價來换取暫時的利益。因此,要充分運用現代傳媒手段,加强傳統聚落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廣泛宣傳,從地方民衆的思維方式和認知特點出發,將建築文化知識融入到當地的民風民俗的各種意藴中,激發民衆對所居住建築文化内涵的重視,强化民衆對傳統聚落的遺産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旅遊價值等全面認知,樹立自覺的傳統聚落保護意識。通過在傳統聚落的公共空間設置宣傳專欄;選擇一個地區中有代表性的傳統聚落,製作系列電視專題片,宣講聚落的建築文化内涵、建築形態與保持等;開通傳統聚落保護的網上論壇,讓群衆參與討論;組織專家進行調研,並將調研結果通過開設專題講座、在報紙開設專欄等方式向群衆展示。

  (三)完善保護管理體制

  深入研究南粤各民係傳統聚落的特點和共性,形成具有較强針對性和適用性的傳統建築和聚落景觀保護的技術標準、規範等。加快制定南粤傳統聚落保護的專項法規,對鄉土建築、傳統聚落的認定標準和程序、保護原則和措施、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將傳統聚落民居建築保護工作逐步納入法制化、科學化、規範化的軌道。同時,制定保護歷史文化名村、名鎮的專項規章,以民居建築分佈密集的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爲重點,帶動和全面推進南粤新農村建設中對傳統聚落的保護工作。在財政政策上,要求各級政府在南粤新農村建設的基礎設施補助經費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傳統聚落的維護和保持,並制定相關經費使用規定。改革鄉土建築和傳統聚落保護維修方案的審批程序,完善鄉土建築的保護和管理體制。

  (四)提倡社會全方位參與

  傳統聚落保護是一個涉及多方責任和意願的行爲,政府部門、開發商、規劃設計師和其他學科的專業人士、鄉村民衆和社會組織團體等均應務實參與。各級政府要切實發揮保護傳統聚落的主導作用,把保護和發展傳統聚落作爲南粤新農村建設的一項主要任務來抓,明確“保護不是阻礙,發展不是破壞”,將傳統聚落保護工作納入地方政府和各級領導的績效考核體系,完善領導責任制,引導各地區正確處理好建設與保護的關係。當地群衆的支持和參與是做好傳統聚落保護的關鍵因素,以多種方式引導和調動當地群衆參與保護傳統聚落的積極性,同時充分考慮地區實際,在保護的前提下,引導群衆合理利用傳統聚落,發揮建築的功用和價值,是保護與發展相互促進。科研單位和專業人士的參與對南粤傳統聚落保護和發展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對傳統民居建築保護相關專業人員的培養和隊伍建設,同時扶持和培訓民間的傳統建築維修隊伍,發掘和傳承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傳統工藝、技能。要注意的是,不管對專業人員還是對民間隊伍的培訓,在注重維修技術、工藝技能培訓的同時,還要從建築文化的角度,强化他們對建築的空間形態、建築布局、裝飾裝修等表達或隱喻的文化含義的認識與理解,在以後的建築保護和維修實踐中更好地傳達建築的文化内涵。

  (五)加强維修技術指導

  由於缺乏技術指導,村民在自發維修傳統民居建築維修的過程中隨心所欲,直接損害了傳統民居建築的本體和周圍環境景觀。因此,要加强對傳統聚落建築保護維修的技術指導,積極開展民居建築保護維修的試點工作,集中技術力量幫助當地群衆做出一批村鎮建築保護的樣板工程,使群衆在傳統聚落保護中能因地制宜,在文物古迹保護,具有歷史傳統鄉土特色的街巷系統、水網系統的維護,宅院建築布局的改善,地方建築材料的運用等方面都有例可依。同時注意在工作實踐中提煉和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在當地具有普遍意義的村鎮民居建築保護管理做法和經驗。通過樹立典型和經驗推廣,有力地帶動整個地區傳統聚落的保護工作。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也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曆史任務,是涵蓋了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豐富内容的一個系統工程,必將帶來中國農村面貌的巨大變化。傳統聚落文化是人類文化體系中的一個極爲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南粤新農村建設中,應充分認識南粤傳統聚落存在的形態及發展演變的規律,認識到保護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樹立大環境的觀念,以科學的和對文化遺産負責的態度去開發龢利用,使之成爲惠及子孫後代的永久財富,以它的可持續性發展來維護整個人類文化生態的平衡與健康發展。

  鄉土建築和聚落景觀留給我們的也不僅僅是其形式美的塑造,聚落的發展以及當代聚落的規劃涉及廣泛,綜合而復雜。今天,我們可以從鄉土建築和傳統聚落的保護發展中提煉出許許多多可資借鑒的思想和原則,作爲未來鄉土建築發展及聚落規劃的基石。

  

   (作者分别係廣東省精神文明學會副秘書長、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廣州華立科技職業學院講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