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章 歲 時

  永定客家人的傳統歲時習俗,大致包括全國性的傳統信仰、本地神明與雜神的崇拜,全縣各地大體相同。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如同節慶習俗,一些鄉村的某些歲時習俗又略有差異,而且這些差異的由來都有一段傳說。

  第一節  立 春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頭一個節氣,也叫交春,古人認為一年之計在於春,因此 “立春”代表迎春接福。這一天,家家戶戶要在各自的廚房門上和廳堂壁上張貼“迎春接福”一類的紅榜箋。人們會在菜地裡砍下幾棵芥菜或菜花,在芥菜頭上飄一圈紅紙,而後擺上香案,齋蔬,茶果,燒香敬神。立春時辰一到,點燭、焚香、燒紙、放鞭炮,這叫做迎春接福。有些地方則在立春之日時辰一到,用準備好的“青菜、蔥、蒜”作供品擺放當空進行燒香敬天神,祈求一年四季平平安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立春這天,不能講髒話,不能罵人,否則一年到頭都

  不吉利。

  永定農村歷來有迎春的習俗。高陂鎮西陂村和下洋鎮中川村的迎春牛活動最

  有特色。 

  第二節  驚 蟄

  驚蟄以後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震響,蟄伏在泥土裡的各種冬眠的動物將蘇醒,並開始活動,所以叫驚蟄。這個時期過冬的蟲卵已開始孵化,永定縣進入春耕季

  節。諺語雲:“朦朦懂懂,驚蟄播種。”“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雷打驚蟄前,四十九個陰雨天。” 

  每逢驚蟄的日子,各家農戶都會拿出自產的豆類(如南瓜籽、黃豆、黑豆等)放進鍋裡炒熟,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吃瓜子,邊叨念著“炒蟲炒絲,炒到江西”, 意思就是炒蟲、炒蟻,將所有的害蟲一鍋炒死,期盼一年農作物豐收,不受蟲害侵食。

  第三節  清 明

  清明節,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節日,早在盛唐時期,著名詩人杜牧就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家喻戶曉的詩句。

  清明節,在西曆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清明節含有兩層意思:一是節氣,二是節日。從節氣來說,清明是24節氣之一。清明一到,氣溫回升,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季節。

  舊時,永定客家人有“清明前,掃墓完”的規矩。立春後,一般在正月初五(開小正)後便開始陸陸續續進行祭祖活動,稱為春祭;如果是3代以內的血親故去,有些地方在中秋節前後幾天還要進行一次祭祀,稱為秋祭。許多地方掃墓的次序是先私墓後公墓,即血緣關係密切的祖墓先祭掃,也有一些地方則從上到下,先公墓後私墓,逐日開祭(有的每年選在固定日子祭公墓)。在清明以前,所有墓都要祭祀完畢。傳說清明日過後“關墓門”了,要等農曆八月十五才會墓門開。

  清明節這一天,掃墓的人最多,同宗族的各家各戶派出代表去為老祖宗掃墓。不管路途再遠、再難走,天氣再惡劣,他們也樂意按約定日期參加。在他們看來,這是義不容辭的義務。有些宗族由輩份較高的宗親牽頭主辦,負責集資、購買所需供品,如全豬、全羊等等。祭祀儀式結束後,眾人在現場煮飯菜,共進午餐。

  有些地方祭祀老祖宗的日子不在清明節這一天,而是定在清明之前或之後的某一天。這段時間,他們需要祭祀的祖墳不止一個,而是有若干個。祖墳太多,只能選擇較有代表性的祖墳,隔幾年輪換一次。某天祭祀某個祖墳,具體時間一般是約定俗成的,世世代代沿襲下來,大家都記得清清楚楚。

  清明節也是給那些沒有人祭掃的“無主魂”施捨的時候。永定每家每戶用鮮艾或苧葉或者白頭翁草與大米、糯米磨成粉面,做成綠色的米粄,送到每個固定的清明坪或在河邊、三岔路口去擺在地上,燒起香燭、紙,祭祀那些“孤魂野鬼”(沒有後人祭掃的先人),以求保佑鄉村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一路打銅鑼、插線香、召引那些無人祭掛的鬼魂到清明坪。有的地方還請來道士做道場,給“孤魂野鬼”超度靈魂。有的人還撒些大米、紙錢在地,供那些“遊鬼”受用。有的地方組織“清明會”或動用“清明田”(專用於清明節的出租公田)集資公祭,目的是給那些沒有親人的鬼予以施捨,以免它們給世人帶來災難。清明節這天人們都要做些米板、豬肉、3牲、香紙燭炮到清明坪祭鬼魂(施清明)。

  湖坑鎮奧杳下黃村清明祭鬼習俗與其他地方不同。清明前當地人都祭祀上祖,清明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艾板”,待下午太陽將要下山時到固定地點去祭拜那些無人祭祀的鬼魂,謂之慰藉餓鬼。

  仙師鄉三壩村舊時青壯年都以撐船為業,在水運輸中死亡人數不少,為紀念亡靈,祈求平安,至今沿習清明節村民在村口至河邊路口擺上祭品、悼念袓輩外出亡故之靈魂,祈求保佑後代出門平安掙錢,完後拖著據說能避邪的桃條才回家。

  仙師鄉新僑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前,每年清明節進行送山神惡鬼活動,以保佑全村人無災無難,很隆重,全村男、女老人參加,小孩不可參加。全村男女老人在村中水口河壩地上擺上米粄(要紅的),還有幾十籮紙錢,及紙做關刀、鐵鍊,有些好像古時戰具、五果。從下午4點開始活動,參加人不許講話叫姓名,全部由和尚念經化神,然後參加人員回家後不許講話,洗澡完後馬上睡覺。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永定也漸漸有了在清明節掃墓的風俗,不少人家選定在這一天掃墓,不過大多是祭掃宗族的祖墓。新中國成立後,每年清明這一天,機關幹部職工、學校師生都要排成整齊的隊伍,前往烈士墓或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花籃,默默致哀,表示對革命先烈的深切懷念。

  也有個別在清明後祭掃祖墓的例子。如高頭鄉江姓開基祖百八郎公太,傳說他生前攜妻帶子來到陌生地開基創業,既要迎合當時的士紳豪傑,又要和睦當地土著民族(原住民)兄弟,他為人謙虛謹慎,待人和靄可親,奉行“和為貴”的處世哲學,很受人尊敬。他在臨終前諄諄囑咐後代,“他死後也要與平民兄弟‘無主魂’同甘共苦,個人祭掃選在清明節後……”於是後人遵照他的遺願,於每年清明節後十日江百八郎公太墓。這一天,各地裔孫絡繹不絕來到高頭村“文馨塔”邊的大屻崗上,在江百八郎公太墓地,吹喇叭放土銃,鑼鼓喧天,緬懷先祖高風亮節,為後輩立下先人後已、平易待人的良好風範。

  隨著社會變遷,原土葬的陋俗,現已改為火葬,設有專門的公墓地。

  第四節  立 夏

  立夏是夏天的開始,萬物旺盛,氣溫顯著升高,炎熱降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生長旺盛的重要節氣,永定民間非常重視。諺語雲:“立夏日晴,蓑衣斗笠隨身行。”

  立夏,正在田間做牛事,勞動強度大,因此要吃狗肉,有“立夏狗,吃了滿山走”的俗語,意思是吃了狗肉,身體更健壯;有些地方還要吃雞腸面,有“立夏面,吃了健”的俗語,意思是吃了雞腸面以後,幹活更有勁頭。

  藥飯,每年四月初一,天氣進入伏暑,悶熱,人們要在田間山上找一些草藥做成藥飯,吃了這種飯可以清涼解毒。

  第五節  夏 至

  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為夏至日。夏至這天,是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但並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時夏至日,人們通過祭神以祈求災消年豐。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3天,遼代則是“夏至日謂之‘朝節’,婦女進彩扇,以粉脂囊相贈遺”(《遼史》),清朝又是“夏至日為交時,日頭時、二時、末時,謂之‘三時’,居人慎起居、禁詛咒、戒剃頭,多所忌諱……”(《清嘉錄》)。

  過了夏至,人容易得病。永定有“夏至狗,沒路走”的俗語,意思是夏至這天,許多狗被殺掉,沒路可逃。民間說法是,狗肉性溫,大補元氣,屬性燥熱,僅適宜秋冬季節食用,夏天吃狗肉會上火,外熱加上內熱,對身體不利。但夏至這天例外,夏至這天吃了狗肉,反而對身體有益,能祛邪補身,抵禦瘟疫等,能抵抗西風惡雨的入侵,少感冒,身體好。因此,夏至吃狗肉的習俗至今依然如故。 

  夏至後天氣炎熱,人們食欲不振,開始消瘦,即“枯夏”。民間開始偷閒消夏,注意飲食補養、防暑,多吃清補涼湯、冷食、涼食、瓜果。西瓜、苦瓜都是清熱消暑食品,是夏至季節的重要佳品。

  第六節  七 夕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是我國傳統乞巧節,也稱七巧節,又稱七夕節。

  乞巧節源於古代神話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故事。傳說在遠古時候,有一個勤勞聰明的年輕農民,會吹一口好笛子。只要他一吹笛,空中的飛鳥、樹林裡的走獸,都會被他優美的笛聲所打動,天上的神牛,也會被引誘。那時,據說地上沒有牛,神牛被笛聲引誘下凡來幫中國年輕的農民耕地,所以人們叫他牛郎。

  牛郎的笛聲被一隻仙鶴聽見了,它就到天庭把牛郎的事情告訴了玉皇大帝的孫女。天女聽了,就愛上了牛郎,便下凡與牛郎結為夫妻。美麗的天女還能織出漂亮的錦緞和沒有縫的天衣。她到牛郎家後,成天在家紡紗織布,還把織布刺繡的技術教給人們。因此,大家都叫她織女。

  牛郎織女夫妻恩愛,並生了一男一女。後被王母娘娘知道,王母娘娘硬把他們拆散了。織女被迫返回天庭時,牛郎挑著兒女追趕。狠心的王母娘娘用梳子在他們中間一劃,劃成一條天河。於是,牛郎只能隔著天河望織女。織女養的那只白鶴,苦苦向玉皇大帝求情,天帝才允許他們每年七月初七日相會一次。到了這天,白鶴就召集天上的鵲鳥,給這對夫妻在銀河堤岸搭起一座橋,讓他們過河團圓,這就叫“鵲橋會”。

  乞巧也是永定在七巧節時盛行的一種風俗。因為織女在民間時,她無私地把繡花的技術傳授給別人,所以到了七夕時,婦女們都趁著她和牛郎團圓之際,向她乞求繡花技術。永定有的地方在乞巧節的晚上,擺著香案,婦女們在月光下,用7支針、7根線穿針,誰穿得愈多愈快,乞到的巧就愈多,繡花技術就更精益求精。

  七巧節這天晚上,永定民間有在樓外觀天象的習俗。

  第七節  立 秋

  立秋的到來意味著秋天的來臨。每年的立秋,正是夏糧收成、晚稻種完之後的第一個節氣,永定客家人普遍有在這一天“過秋”的習俗。經過一段時間緊張的辛勤勞作之後,該收的收了,穀子進倉了,該種的也種了,此時相對比較清閒,應當休息幾天,有“牛玩清明人玩秋”的俗語。除了進行一些祭祀活動外,家家戶戶還特意用剛收成的糯米製作糍粑、湯圓、米粄(有甜的、鹹的),讓全家人大飽口福,讓給鄰居分享他們的勞動成果和手藝。其實,永定客家人過秋,還有慶豐收的意義;從養生的角度講,農忙之後體力消耗大,已十分疲憊,利用立秋的機會進行必要的補充、休整。立秋這一天,還有許多農民用一些清涼解毒的中草藥(如金銀花等)與大米碾成粉,做成條狀的米粿,煮湯放糖,作為主食,有清涼解毒之功效。

  第八節  冬 至

  冬至這一天,黑夜最長,故稱“日短至”。冬至起九,開始進入數九寒天。諺語雲:“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古代人認為過冬至就是過了一個年,所以有“冬至大如年”俗語。永定民間將冬至叫冬至節,又叫過冬年,要敬神、做米粄、做湯圓、吃線面。冬至以後開始釀酒,為春節作準備。

  冬至是一年中夜間時間最長的一天,所以冬至晚上要美美地睡一覺。如老年人吃了冬年飯後辭世,在寫訃聞時都要加一歲。

  虎崗、高陂、坎市和培豐等鄉鎮過冬至的習俗與別的地方有所不同,家家戶戶有4樣東西必不可少:禾爆、湯圓、齋子和餃粄。禾爆,即爆米花,寓意冬年後一家人能夠像禾爆一樣掛滿笑容,四季發財,發富發貴。齋子是用大米做的粄,像小燒餅,蒸熟後用來祭祀吃素的神鬼,讓吃素的神鬼保佑家人來年消災(齋)平安。觀音菩薩也是吃素的,齋子既可以用來敬奉觀音菩薩,又可以供妖魔鬼怪享用。因此,在冬至這一天,他們會做特別多的齋子。

  冬至之夜,全家人歡聚一堂共吃湯圓(有甜的、鹹的)。甜的湯圓中放入適量紅糖、芝麻和酒糟,寓意紅紅順順、甜甜蜜蜜。餃粄又叫送客粄,以粳米粉加糯米粉製成餃皮,以青菜、肉絲、豐魚(比目魚)、香油、鹽等為餡,有一字形的,也有人字形的,蒸熟後送給客人,祝願自家一帆風順,客人一路平安。

  虎崗鄉灌洋村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用大米做糖丸子,用來敬神,包括灶君老爺,而後全家人食糖丸子,謂之“冬至吃糖丸,一家團團圓”。

  高陂鎮西陂村過冬年最為隆重。這一天,家家戶戶宰雞殺鴨,備足各種供品,紛紛到坐落在村內、全國獨一無二的塔式天妃宮——西陂天后宮進香祭祀媽祖、關帝等神,鞭炮聲不絕於耳。四面八方的親朋好友也紛紛到該村共度冬年,整個村落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午餐、晚餐,每戶人家少則擺上10桌8桌,多則擺上二三十桌熱情款待賓客,其盛況由此可見一斑。在他們看來,來的賓客越多則越體面、風光。個中緣由,與他們引以為自豪、在他們心中佔有崇高位置的西陂天后宮密切相關。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