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四篇 民進黨大陸政策的方向與前景

  黃輝珍:開場白

  各位評論員先生,今天論壇的題目是“民進黨大陸政策的方向與前景”。這個題目最近各方面討論較多,意見也相當多元,是現階段兩岸關係一個重要的新焦點。

  我們瞭解,從2008年到2012年,兩岸關係發展翻開了歷史的新頁,明顯進入新的情勢,主要因素在於兩岸執政黨共同促成了新的兩岸關係,形成臺灣社會的新現實。概括來説,臺灣社會已然出現“兩岸化”的新現象:不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層面,都逐步注入新的兩岸因素,搆成臺灣整個社會“兩岸化”的新現實。

  民進黨作爲曾經執政過的主要在野黨,如何理解、因應臺灣社會“兩岸化”的新現實,意義重大。作爲依靠選舉起家的民主政黨,民進黨應當會瞭解,民主的真義就是黨必須隨時隨刻體現社會最新的現實,黨與社會必須維持緊密互動,統整民情、民意、民心形成黨的基本思維與政策。當臺灣社會全面注入新的兩岸因素後,民進黨究竟將會如何因應,自然很受關注。

  民進黨與大陸要不要接觸?應不應交往?這個問題現在已經不再成爲問題了。當前,民進黨上上下下幾乎沒有人反對民共接觸交往,都肯定要接觸、要交往。但關鍵在於如何接觸?如何交往?如何突破雙方的歷史歧見、政治癥結和關係障礙,進而取得一定的共同基礎?

  現階段民共兩黨關係的基本態勢是,個别交往不成問題,但具代表性、組織性的接觸交往,還沒有正式展開。在這樣的態勢下,解析民進黨下一步大陸政策的方向與前景,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各位評論員都是民進黨內年輕的青壯代,都有相當豐富的歷練和經驗,而且也很有理論素養。今天的座談一定精彩可期。

  邱志偉:

  民進黨應務實面對

  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

  首先,民進黨如何理解、因應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有新就會有舊,臺灣新、舊社會到底哪裏不同?新、舊社會都會衍生出對中國的思維,與臺灣當時所存在的政治、社會、經濟狀況有很大的關係。

  臺灣舊社會大概從1980年開始談兩岸互動與兩岸關係,其時代背景是政治開始走向民主化、經濟自由化,特别在對外貿易上,經濟實力取得很大的成就,外匯存底提昇、國民所得增加,是四小龍之首,臺灣成果豐碩。相對於中國大陸,中共政治改革開放才開始,經濟正要進行重整。臺灣在政治上有絶對的民主,社會制度上比中國大陸優越許多,經濟上的實力也取得絶對性的優勢。

  因此,臺灣舊社會以絶對優勢的態度,去面對中國大陸、理解中國大陸。他們認爲中國大陸是落後的,經濟上是需要臺灣去投資的,在政經上需要臺灣去改造的。那時,也或多或少受到傳統大中國主義的思維牽絆,以臺灣政治上的民主、經濟的優越、制度的成就,認爲到最後還是要統一中國。

  舊社會的觀念就是上對下,優勢主宰弱勢的思維,那時臺灣人去中國大陸也受到一定的禮遇。臺灣舊社會産生對中國大陸的看法,兩岸政策就是國統綱領,社會也未出現一中一臺的思維,認爲中國大陸有一天會分崩離析,臺灣可再次取代中國。

  2000年之後隨著全球化趨勢,臺灣在這波浪潮中沒有把握契機。而由全球化浪潮催生下的臺灣新社會,競爭力退步,經濟表現不佳,政治上民主效能弱化,社會制度保障停滯不前。在此情況下,政治上政黨惡鬥形成不穩定的狀態,經濟上也不再享有80年代經濟起飛的優勢。所以,2000年之後,臺灣面對全球化所産生的新社會,基本上是從優勢轉變爲劣勢的過程,臺灣的經濟成就不再有過去的信心,産業結構調整也面臨許多大瓶頸。臺灣在全球化過程中偏向於中國化,沒有做好全球化的布局;全球化淪爲口號,事實上是在實行中國化的過程。

  中國化取代全球化的結果,就是臺灣對中國大陸的依賴愈來愈深,特别是經濟上的依賴。臺灣新社會對中國大陸的看法,已無絶對的優勢,從優勢到平起平坐,甚至到2010年開始變成相對劣勢。不管在經濟上的成就、資金上的充裕;中國大陸也正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思考,但相對於臺灣民主制度的功能不彰,政黨惡鬥。臺灣經濟喪失優勢,政治也令人失望,社會制度保障也無多大成就。

  所以臺灣新社會面對中國大陸,相對缺乏信心,産生的政策就隱含著部分投降主義與妥協主義的思考,被逼得不得不采取這樣的政策,例如所謂的九二共識、一個中國,這與臺灣新社會整體思維、整體信心不足有很大的關係。

  兩岸化的概念則是相對於國際化,臺灣作爲國際社會的一分子,爲甚麼今天的主題設定是兩岸化?兩岸化不等於國際化,兩岸化是從國際化衍生出的另一個特殊國與國關係。兩岸化的基本內涵是,經濟上一體化,政治上特殊關係;從過去國統綱領,到民進黨主政時的一中一臺,到馬政府的一個中國原則。政治關係再加上歷史與血源的聯結,包括文化的類似性與重疊性,所以從各種面向來看,兩岸變成一個特殊的互動關係,才有今日所謂的兩岸化。這與臺灣與日本、美國不同,臺日或臺美可能有經濟上的一體化、政治上的相似性,但是沒有歷史、血源、文化的連結。

  臺灣社會兩岸化是一種現象,也是現在進行式;而其未來的趨勢是,兩岸化會愈來愈深,中國大陸的一舉一動,不管是政治上的改革或經濟上的表現,都會制約或影響臺灣人民的生活,甚而臺灣的制度。當臺灣受中國大陸制約程度加深、加快的情況益加明顯之下,民進黨作爲一個曾經執政過的政黨,如何去思考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我認爲應該從總結2012、面對2016這個角度思考。

  2012年總統大選前,民進黨認爲內政問題大於兩岸關係的影響,內政就是經濟上的表現與執政效能,馬政府執政效能爲人詬病,經濟承諾也多跳票;在執政黨內政表現不及格的情況下,照理説,民進黨應該有很高的勝選機會,爲甚麼最後功敗垂成,輸了80萬票?其中大概就是兩岸的因素。

  雖然面臨全球化時代,但兩岸關係、兩岸化程度、兩岸化現象愈來愈明顯,當然凸顯臺灣全球化的失敗。所以在一般庶民思維中,還是存在著和與戰的思維、存在著穩定與衝突的思維、存在著信任或不信任的思維。這三個思維影響到選民投票意向,影響其對政黨的認知。

  民進黨過去有臺獨黨綱,蔡英文擔任主席時提到臺灣共識,並沒有清楚擘畫兩岸關係內涵,以及執政後會如何規劃設計控制兩岸關係。民眾因爲民進黨臺灣共識的模糊、臺獨黨綱的鮮明,停留在標準和與戰、穩定與衝突、信賴或不信賴的對立思維,被國民黨巧妙運用於選舉策略,最後竟然是兩岸關係主道選舉結果。

  臺灣在中國大陸的大企業,在中國大陸就業、投資的臺灣人保守估計有100萬到200萬,加上他們在臺的眷屬起碼500萬以上。國民黨替民進黨冠上大帽子,説民進黨執政可能發生不穩定、發生戰爭,兩岸關係倒退意味著臺灣在中國大陸的投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等等,使得兩岸關係主道了最後選舉的結果。這是總結2012選舉。

  民進黨必須作好徹底轉型的準備

  面對2016,當然內政還是一個重要指標,馬英九第二任的成績也不會太好。加上國民黨接班梯隊彼此也廝殺得很厲害,情況比第一任更糟也説不定。那麼兩岸關係會不會如同2012一樣成爲主道2016選舉結果的重要關鍵?我認爲現在看不出來,還需要觀察中共十八大之後的演變。大陸政治、經濟、社會的變化,如果持續在經濟上成長,政治上支持一定程度的改革,社會上維持一定的穩定,整體的兩岸關係結構會步入社會兩岸化更嚴重的階段。

  在此情況下,民進黨作爲臺灣主要政黨,一定要拿出具體的對策。當十八大之後,大陸政經社會持續一定穩定狀態時,兩岸化程度也會成爲穩定的現象或趨勢,民進黨勢必要做徹底思考轉型,去面對檢討對大陸的關係。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應由務虛走向務實

  我認爲,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是相對務虛的政黨,我們只著重在政治面的考量,如兩岸政治統合、兩岸政治談判,兩岸經濟關係的主張並沒有讓臺灣民眾有完整的圖像。針對這個部分,我認爲民進黨應該從務虛走向務實思考,更多對兩岸經貿關係的著墨與研究。過去,我們花很多時間研究中國大陸的外交和兩岸政治關係,民進黨在兩岸經貿關係的人才還有成長的空間。只要對兩岸經貿關係有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主張可以獲得選民的信賴,轉變爲在兩岸政策上務實的政黨。

  另外一方面,是經濟政綱的優先性,包括全球化的經濟綱領與兩岸的經濟綱領。面對2016,在兩岸關係大架構沒有改變的情況之下,經濟政綱要取代政治政綱,即由務實取代務虛。面對全球,要更明確、深刻地提出全球化思維與做法,來取代兩岸思維。

  轉型部分也應持續推展,民進黨被認爲是非都會區的政黨,這種形象已經相當深刻。只要在南部,任何艱困選區都有可能勝選;在北部,任何樂觀的選區都有可能會輸,造成南緑北藍的現象。在此情況下,民進黨如何從非都會區政黨、南部政黨,轉變爲全方位的政黨?加强對都會區選民整體的政策,如何取得都會區選民的信賴?這部分很重要。

  總結2012、面向2016,我們還是要瞭解臺灣在兩岸關係架構下角色的變化,由此角色變化看出臺灣在2016可能的優勢與劣勢,可能的機會在哪裏?活路是甚麼?而且明白整個大環境趨勢之後,明白臺灣在大環境之下的定位、能力與實力,才能衍生出比較符合實際的兩岸政策。

  洪耀南:

  對兩岸化臺灣新社會的理解

  所謂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一般都以2008年直航開始,這四年來增加陸配、陸生、及陸客甚至未來的陸資入臺等因素,讓臺灣面對很多新問題。這些新問題都是因兩岸交流所帶來或延伸而來,但吊詭的是,2008年之前民進黨大打族群牌,不管任何層級的選舉,都以愛臺灣族群動員爲主訴求,但自認臺灣人或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兩者皆是)呈現麻花狀,尤其是2004年大選五五波,但自認臺灣人411%,而兩者皆是卻高達477%。2008年之後,自認是臺灣人屢創新高達537%,而兩者皆是走低到396%。

  民進黨應該如何應對這樣的新社會呢?民進黨自2008年敗選以來,選舉路線上已從過去族群動員企圖轉型到階級動員,過去四年在野面對任何選舉或補選,沒有强烈訴以愛臺灣爲唯一訴求,强調分配問題、公平正義問題,可以看出民進黨的務實轉型,但在轉型過程碰到兩岸問題,族群意識型態就會超越階級意識。這是一個過程與陣痛階段,民進黨應該以過去的價值與理念落實中間偏左的路線,以此面對兩岸化所帶來的臺灣新社會,所帶來的新問題。

  民進黨態度開放

  沒有人反對兩岸交流

  對於民進黨的大陸政策取向,現在的情況與上個世紀九○年代不同。外界很多以民進黨是否要進行大辯論當成觀察民進黨兩岸政策改變與否的指標,但就交流方面應該沒有人站在反對方,這跟九○年代大辯論是否要西進的主張不同;民進黨主流意見是主張堅持主體立場、態度開放交流、積極務實面對。這應該沒有人會反對。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受媒體的影響甚大,主要問題是民進黨在兩岸議題上沒有話語權,容易被媒體用父子騎驢來評論,或昨是今非、或昨非今是、或派系間的矛盾問題等不斷來挑戰。

  內部方面:民進黨還沒有形成內部論述的平臺,所以應該在內部討論的議題,都變成在對外部媒體發表或放話,容易被媒體或中國大陸以鬥爭角度或競爭的因素來分析。

  民進黨要做好虛實兩手準備

  民進黨的虛實兩手都要,在虛方面處理兩岸問題的形象塑造與管理能力;在實方面,是三度空間:溫度持續加溫、層度加大不同階層層級的交流交換意見、廣度深入中國大陸各領域與地方,不能只局限北京上海等沿海地區,或談論只限政治與經濟問題,中國大陸區域落差大,社會問題復雜,民進黨要培養知中各層面問題的專家。

  外部方面:中共面對國民黨是以一中框架,用九二共識框入一中原則;面對民進黨是以反對臺獨黨綱爲框架,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是建立在擱置爭議,但面對民進黨卻不能擱置爭議。面對國民黨可以先經後政,面對民進黨直接訴求政治面。民共的門檻是在中國大陸,共産黨面對民進黨除了考慮中國共産黨內部問題,也要考慮中國國民黨的問題,畢竟國、民兩黨是競爭的關係,而國、共、民三黨出現戰略競合關係。

  民進黨應該反守爲攻,針對中共的矛盾或國共的矛盾提出質疑或反問,主動丟問題是在野黨應該要做的事,回答問題是兩岸執政黨需要去處理,但現在反而是國、共兩黨在質問民進黨,而民進黨需要提出做法與政策。中共總書記胡錦濤2011年訪問美國提出“相向而行、和而不同”,卻不能接受2012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和就是和平發展”,所以如何面對中國大陸,民進黨要有一套標準論述,不能隨國共的步伐而自亂陣腳。

  陳淞山:

  處理大陸民在臺碰到的問題

  民進黨目前既無原則也無規劃

  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是個新生議題。這幾年兩岸日趨頻密的交流,對生活、價值觀的互動融合,都産生根本性的影響。就臺灣來説,臺灣民主、人權、自由等普世價值,對大陸朋友也有鮮明的衝擊。雙方各自在生活觀、價值觀,還有就學、就職權益問題上,都已經互相融合。

  綜合來看,兩岸關係變化,從生活到經濟上的融合,可能産生價值觀融合的變化,這樣的變化會産生政治上的融合?或是未來産生政治上更大的分歧或分裂?這兩項可能性與變化值得我們觀察。

  就民進黨來説,從處理大陸學生來臺健保問題而産生的影響變化,蘇貞昌主席跳到第一線,自己直接回答問題,甚至從剛開始的關切、研究,到最後采取全盤否定,只有短短三天采取這樣的轉折變化,道致黨內本來對這些議題可以有一些理性與討論配套措施的想法,都因此而打亂、打散,無疾而終,也引發所謂的中國熱是不是冷卻的議論與印象。

  所以民進黨對大陸民眾來臺,包括就讀、旅遊,以及陸配與第二代在臺灣就學、就業、就養問題的情況,事實上,民進黨並無一個中心思想或原則去處理相關議題,也未全面性地去瞭解這些問題,再提出較務實、理性看待這些問題的方向與規劃。

  民進黨目前在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中,似乎沒有從其原來基本人權、民主、自由價值等理念,貫穿到兩岸議題上面。兩岸關係上還是充斥著政治意識形態、保守思維,牽制住其對兩岸問題上,從人道、民主、人權出發的大陸人士在臺問題處理。這是民進黨在此一部分面臨的問題。

  事實上,這個問題對民進黨來説,並不是那麼大的問題,因爲這不是政治根本問題,也沒有牽涉到任何統獨意識形態。但是民進黨因長期在政治上保守、反中、仇中情緒,反映在其政策表現上,當然就會有一些氣氛,沒有辦法正常看待大陸人士在臺問題。黨內對目前現狀可以做更深入的瞭解。我相信,對大陸配偶、陸配第二代、陸生、大陸觀光客,甚至大陸人士登陸就職上的利益衝突問題,兩岸經貿、文化、就業權益等爭執問題,因兩岸密切往來都將在臺灣新社會中開始引爆。民進黨應及早面對、準備,這些不是政治化議題;但是民進黨過去的政治包袱應有化解過程,在此一階段誠實面對這些問題。

  民進黨對兩岸問題

  還是采取以拖待變的鴕鳥心態

  其次,民進黨對大陸政策內部主流意見的挑戰,在總統大選前,民進黨是刻意避重就輕,忽略兩岸問題的政治殺傷力;選後雖然意識到兩岸問題的重要性,在敗選報告中也提出與兩岸相連結的經濟因素,但是後續處理方式,黨中央沒有誠實面對此一執政關鍵門檻,全黨上下現在是采取以拖待變的鴕鳥心態。面對兩岸問題,民進黨覺得不急著處理、不急著面對,先打贏2014的七合一選舉,就有下一關2016的勝選機會。

  就眼前情況來看,民進黨不利用國民黨現階段內亂、內耗,馬政府主政無能失衡的狀況,趁勢翻轉此一局面。因爲國民兩黨相較,只有在兩岸事務處理上,國民黨享有較遙遠的領先距離,其他議題都處劣勢局面。民進黨不利用國民黨正空虛的時候,馬英九不急於處理兩岸政治問題空檔階段,趁勢處理與大陸對話,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這對民進黨最弱勢的臺北市、新北市都會選區,也有根本性的影響,對七合一選舉有影響、對2016大選、立委選舉,也會有根本性的影響。

  我與目前民進黨主流比較不同的想法是,我認爲民進黨應該及早面對、處理兩岸的實質問題;而不是只注重形象包裝、兩岸政治行銷工程的管理問題。目前黨內主流看法是,現階段不急於處理民共對話政治僵局的解套,兩岸議題是安內重於攘外,只要維持現狀,黨內不要出現雜音、不要有激烈爭吵。整個中國政策議題,都要等到2014後才要做大範圍的處裏。

  我認爲目前民進黨面對兩岸問題的挑戰中,主要是安於現狀,寄望馬政府無能執政讓民進黨獲利,以鴕鳥心態,不願面對此一最大的執政障礙。內部也受到某些基本教義派的政治牽制,而拖住兩岸政治轉型的契機。這是黨內對大陸政策的問題與挑戰。這些問題與挑戰,黨內現今較大的共識是,現在不急於處理兩岸問題,不急於面對兩岸政治核心問題,而傾向於面對兩岸經貿性議題。

  在2014年之前

  民進黨不會大幅調整兩岸政策

  據我瞭解,目前黨內中國事務部幹部,大部分是兩岸財金專家,負責蒐集兩岸經濟政策、情報資訊等幕僚工作。由此可知,第一步在現狀來看,在2014年之前,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不會有大幅度的調整。

  擬成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

  對內整合優於對兩岸政策處理

  未來,可能在幾個月之內就會設立的中國事務委員會,當然要做黨內政治上的整合,這是比較大的一步,大家對此有較高的期待。因爲在民進黨內,現在的中國事務部被定位成完全的幕僚單位,以前的中國事務部主任還有獨當一面的政治發言空間,現在則幾乎沒有發言空間。所以中國事務委員會形成比較重要的決策體系,在黨內當然會結合各大派系的政治領道人與重要政治幕僚,以及民進黨執政時期在兩岸國安方面的一些政務官、專家,可以共聚一堂討論民進黨下一步的中國政策定位與發展方向。

  大家都很期待,我也很期待。可是這個期待本身沒有辦法突破民進黨2014只針對七合一選舉政治上的處理,所以在委員會成立之後,我相信對內部的整合會優於對外政策處理。在蘇主席目前較保守的定位處理之下,這個委員會應會流於任務編組、定期開一次會的政治大拜拜。這是我不樂意看到的情況,可是似乎這樣的情況愈來愈可能發生。屆時由誰來當主委也已經不重要了,即便謝長廷來擔任此主委的政治價值也降低了。

  在可預期的2年內民共對話前景不樂觀

  在可預期的未來2年內,民進黨對兩岸現狀大概不會有大突破,政策不會有大處理。在此保守政治氛圍體系之下的兩岸關係,民共對話僵局的解套似乎都不樂觀。黨內贊成務實開放少數聲音者,則希望可以借由個案突破,借由民進黨本土智庫與大陸智庫的互動,開啓一些對話門窗,包括借由任何機會,形成民共拉近距離、展開互動的空間,這些都需要創造。

  就我所知,民進黨內立委、重要幹部到大陸對談,事實上也沒有刻意做任何政治要求或安排;大陸方面則用降低層級方式,處理與臺對話空間,以地方層級的對臺幹部、專家學者與緑營人士接觸。這也是大陸有意冷卻民進黨目前保守對待兩岸政治事務的處理方式,可是這樣的情況並不是不能突破。

  因爲大陸也相當清楚,以國民黨的現狀,兩年內大陸想要在臺灣推動和平發展的一些政策目標任務,應該是會停滯不前。ECFA後續協商的服務、貨物貿易協議等等,只有這些兩岸經貿交流有進展,其他從兩岸和平發展大局方面上的實質進展很難突破。在國民兩黨同時采取比較保守的對大陸政策下,當然會形成這樣的結果,這也是北京當局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如果大陸涉臺部門的工作、任務,在未來2年內沒有太大進展,這也是他們要面對的困境。若大陸對民進黨,能采取某種程度的務實對待,或開放性的處理空間,譬如選派一些涉臺官員或幹部來參加與民進黨有關的智庫座談會,有互動對話情況;在個别單點突破的機會,形成更大的開放空間。這是我認爲北京當局可以考慮的務實調整方向。

  賴怡忠:

  有關臺灣社會兩岸化問題

  先針對淞山兄説,我擔任中國事務部主任時有獨立發言的空間,某種程度來説應該是我僭越了。照理講,中國事務部本來就是黨主席的幕僚單位,不是獨立於黨、可隨意發言的單位,所以我要深自檢討。

  有關兩岸化新社會,實際上現在看到的兩岸化的狀況,主要是臺灣各行業中、經貿場域裏面,和中國大陸的依賴與交流程度,可能遠高於其他國家,這是兩岸化的現象。另一方面,馬執政4年多來,特别是連任後,臺灣社會也發現到,兩岸化不是臺灣走出去的良方,反而出現非常多的問題。臺灣與大陸關係變得這麼緊密,可是我們的經濟愈走愈差,變成亞洲最後一名。我們的國際交往能力也在逐步下降,並沒有因爲與大陸關係的良好而獲得進一步的發展。

  所以,現在有趣的狀況是,因爲兩岸化的關係,使得過去社會一面倒地抨擊民進黨鎖國的指控,反而情緒有點翻轉。翻轉的意思是,現在臺灣與大陸關係這麼好,與大陸經貿各方面交流這麼密切,但臺灣發展的轉機卻未出現,反而狀況一直在往下走。當兩岸化臺灣新社會關係的反思出現這樣的勢頭,代表著兩岸化不是臺灣發展的資産,而是成爲要去解決的問題。

  最後大家會問到最本質的問題,在金融海嘯之後,臺灣要能夠自主發展、增加交往能力的策略是甚麼?我們要如何昇級至臺灣20?民眾對於馬政府的不滿也是在這個地方,但是這個不滿沒有轉成對民進黨的支持,也是在這個原因。從蔡英文選舉到蘇貞昌成爲主席,在臺灣如何往上走的策略發展,似乎沒有提出令人信服的願景,關鍵在此。

  蔡英文在2012選舉上的問題,現在回過頭來反证,與其説當時有關於兩岸政策無法處理是因,還不如説是沒有提出臺灣整體對外發展、自體向上發展政策的總體戰略。所以,在沒有最上位的思考與方向下,人家自然會追問下一層的問題;沒有總體戰略,如何處理兩岸關係等等現狀?

  換句話説,現在的狀況服膺了民進黨2012大選的失敗。所謂的沒有兩岸政策,或兩岸政策上的問題,是一個不必然隨之發生的問題。作爲一個總統候選人,你沒有提出一個終極臺灣要往上發展的總體戰略,或者提出令人信服的願景,以致在兩岸議題上被人追著打。

  民進黨內主流意見

  主張要加强與大陸接觸

  由此來看,民進黨黨內現在面對這樣的新發展,評論其主流意見或大陸政策取向,可以説“接觸絶對是王道”,沒有人會反對接觸,反而是要加强接觸。另一方面,對於與共産黨接觸的看法,民進黨説得很清楚,即不預設任何立場;更精確地説,民進黨從來沒有要求大陸調整甚麼樣的立場才會與其接觸。

  講極端一點,你拿1千顆飛彈對著我,我還願意跟你談,不要求你撤飛彈才跟你談;也不會因爲共産黨主張一中原則而不談,任何時間、地點、議題都可以,這是民進黨的主張。但是這個主張反而被曲解爲民進黨拿無預設前提當成前提,這個説法很奇怪。因爲我不對你做任何要求,這個叫作我的前提?這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指控!

  回過頭來,共産黨對民進黨的接觸,包括今年229全國對臺工作會議結論、國臺辦幾次發言,依其所言,他們也出現新的務實面,現在的做法是,與民進黨接觸時把黨與人分開,中央與地方分開。黨與人分的意思是,他認爲民進黨還不接受九二共識、不承認一中原則,在沒有兩前提下,不可能進行黨對黨的對話,這是大陸設下的條件。

  而相對於黨,對於民進黨基層幹部、個人到大陸去,打著民進黨的旗號則不在此限。受限的是民進黨中央的高級幹部,包括若干指標性人物,要求要有“適當身份”。繼而,王毅又提到要有“適當氣氛”,這是甚麼意思?這邊就有很多很有趣的思考。

  目前大陸對民進黨的看法都集中在統獨認知,但是他們也知道,民進黨再怎麼轉也不可能轉到與國民黨一樣,民進黨從臺灣的土壤出來,不可能變成國民黨化。大陸與臺灣交往,一個是已經離開臺灣土壤的國民黨,如果你也想要把民進黨拔離臺灣土壤,難道大陸要派人來臺直接指揮嗎?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呀!那大陸到底要怎麼辦?

  民進黨是深植臺灣本土的政黨,這個政黨如果願意與大陸合作,其對臺政策才有可能成功。

  但是目前的情況是,大陸認爲民進黨是兩岸之間交流整合的障礙,對國民黨、共産黨都是一個方便性,因爲所有的問題都推給民進黨,認爲這是兩岸交流的問題,只要拼命打,任何的失敗就是民進黨的問題。但是如果民進黨開始與大陸接觸交流,本質發生改變的時候,那大陸要怎麼解釋臺灣還是不願統一的狀況?因此,相當程度來説,是不是有些東西民進黨再怎麼做,他也不一定有辦法改變。當然你可以説這是民進黨本身的一廂情願,或有意在模糊焦點,可這個問題是要去面對的。

  再來,就剛才的討論,淞山説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具財金背景,沒有面對未來要處理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先進説民進黨經貿務虛,這兩個是互相對立的觀點。經貿上面務虛,所以要著重經貿;可是現在派一個經貿出身的專家擔任中國事務部主任的時候,又説沒有要面對即將來臨的政治對話的問題。那民進黨該怎麼辦呢?

  其實所謂民進黨在經貿上務虛,在2000到2008年完全不是這個樣,就是在那個時候扭轉戒急用忍的策略,臺灣對大陸經貿投資大幅增加,可是現在民進黨受攻擊最厲害的地方,反而是當時的大幅開放,但是卻沒有相對提昇臺灣本土的新的策略,或是沒有執行好相關配套,道致臺灣資金大幅流入大陸,我們工資沒有提昇、産業發展沒有新的作爲。民進黨現在被人攻擊,不是因爲鎖中,而是因爲那時大量的開放,道致臺灣經濟水流流向大陸,臺灣水位變低、實力降低的結果。

  臺灣社會兩岸化

  有機會但也隱含非常多問題

  現在的問題回到最初,兩岸化現象在臺灣社會中已經不是向上發展的資産,是有機會但也隱含非常多的問題,特别是臺灣沒有辦法透過大幅的放寬、和緩的兩岸關係,達到臺灣經濟翻轉的機會。我們還是要靠自己,內部的改革提昇;不管任何政黨,南進、西進都沒有用,還是要靠臺灣上進。

  如果民進黨想要重新執政,要記取2012的教訓,就是要把握住臺灣上進策略。我們獨立國際交往的能力,當時蔡英文説要從全球的角度面對中國,就是希望我們與全世界同步之外,也要瞭解在臺灣發展中,要把中國放在甚麼位置,才會知道其中的機會和挑戰,並適切地利用他。

  在此策略之下,民進黨要做的是,一方面掌握大陸內部經貿未來的發展情形,當然其中有非常多的問題。當全世界都對中國經貿發展充滿高度不確定狀態時,我們還是一昧地以爲中國機會很多,在認知方面是滯後的。因爲包括臺商在大陸碰到的問題,不是在於如何利用機會,而是需要幫助處理其中的危機與挑戰。

  另一方面,當全世界與中國交往策略,是要求中國更開放、市場更透明,進行結構性的改革,但是臺灣所想的,若還是過去傳統的政治上面交換關係,換取我們在經貿上面的利益,這與全世界經貿趨勢是完全不合的。最後的結果是,不僅臺灣與大陸的經貿會綁得更緊;更重要的是,會因爲這樣的策略,使得臺灣與其他國家經貿策略完全背道而馳。到時候,大陸與其他國家的經貿爭議,臺灣馬上就會被直接卷進去,這是我們要做的事情嗎?絶對不是。

  最後,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在蔡英文部分,現在有小英基金會,就是要把當時沒有講清楚的部分説出來。臺灣如何與世界同步面對中國?在全球化角度中臺灣的發展策略爲何?制定一套論述,説出來之後我們才有辯論基準。

  在民進黨中,討論大陸政策也有個很大的問題:只要與我意見不合,就指責對方沒有務實面對,這樣不太好;應該是提出自己認爲面對大陸問題的策略,作爲辯論依據,這樣對於討論會比較實際,也比較容易瞭解各方優劣得失。

  羅致政:

  臺灣社會兩岸化

  精準抓到目前兩岸局勢變化

  這個議題真的很重要,也值得民進黨去思考。今天提到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這個名詞,精準抓到目前兩岸局勢的變化。我認爲兩岸關係發展,或者説臺灣的戰略有三個層次:一是國際化,二是現在的兩岸化,我擔心第三個會是內地化。

  這三個概念是不同的,國際化是從國民黨李登輝到民進黨執政時期,都是以國際化爲重要目標,中國大陸只是臺灣對外關係的一個因素。現在慢慢拉到兩岸化。換句話説,中國大陸變成相當重要的因素,兩岸化至少很中性,看起來是比較平等的關係。下一步會不會走向內地化?這是我們臺灣內部要面對的問題。

  AIT某官員離職前,我們座談聊天,他問到馬英九主政四年來臺美關係最大的變化是甚麼?我説是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是思考模式的大轉變。在2008年之前,你問所有臺灣人,對臺灣最重要、影響最大的國家是哪一國?絶大多數人會認爲是美國。可是2008年之後,你問臺灣包括緑營的人同樣的問題,答案會是中國大陸。所以美國已經退位到第二或第幾,甚至已經不在圖像之中,中國大陸變成一個非去面對不可的問題。

  你現在隨便問個路人,甚麼國家對臺灣影響最大?不見得最重要或友好,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會講中國。因此,臺灣在看問題的角度上,美國慢慢變成不重要的國家。當然有很多因素造成,一方面是馬政府上任後推動許多政策的結果;另一方面,美國也促成這樣的思考方向轉換,都需要檢討。這是主客觀因素的結果。

  陸生、陸配、陸客問題

  遲早會變成臺灣的政治議題

  當然兩岸的問題已經內化到臺灣社會種種面向。我們可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量變帶來質變。剛才提到陸配的問題,遲早會變成臺灣的政治議題。所謂的三陸“陸生、陸配、陸客”,這三個部分已經對臺灣新社會的形成做出很大的推進力量。但是這個力量不見得是中國大陸希望看到的,可是會復雜化臺灣內部政治、甚至是選舉政治的發展,這就是量變帶來質變。

  陸生大量入臺,會不會影響臺灣內部學術風氣?甚至上課內容?至少我知道有些學校老師已經開始用簡體字做投影片,甚至考試有一些不同的版本,南部大學某課程陸生占多數,搞不好上課內容就不一樣。所以量變帶來質變是很多面向的,我們馬上可以看到陸生、陸配是如此,更不要説一般的經貿交流。

  第二,所謂的擴散效果(spill-over

  effect)。從某個角度來講,功能性議題會慢慢擴散至政治性議題,最明顯的問題,就是我們檢討2012選舉的結果。到底大陸省市採買虱目魚有沒有影響那個地區選票的變動?更不要説陸客最多的日月潭、阿裏山等觀光景點,當地選票是否發生變化?我只能説有,幅度還不夠明顯。但是長此以往下去,效果搞不好會更明顯、更大。當然往哪個方向我們可以再討論,至少政治效果會擴大出來。

  而擴散效果也不見得只有政治性,最明顯的,陸生到臺就讀,我們培養這樣的人才,那他們可不可以在臺就業?包括陸客來臺採買,慢慢地很多商家就直接用人民幣交易,雖然我們知道公開使用人民幣是違法的,這個問題也要面對,更不要説人民幣清算機制問題,一定會擴散到很多新的面向。換句話説,民進黨不可能不面對這些問題,因爲臺灣社會每天在發生。

  這些面向可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經濟面向,二是認同問題。

  日前經濟部長説“我們要努力分散市場”,我聽到嚇了一跳,這不是民進黨的講法嗎?民進黨過去不斷强調ECFA這類經濟整合,會讓臺灣過度集中於中國大陸市場,要想辦法分散市場。當時國民黨不聽,現在發現被中國大陸牢牢套住,只要中國大陸經濟往下掉一點點,對臺灣經濟的影響是乘倍的效果。當臺灣面臨更大衝擊的時候,現在才講要分散市場。沒有錯,兩岸經貿的整合會帶動中國大陸影響臺灣的力量,可是也讓一些負面效果出現。以前簽ECFA之前,很多人罵民進黨鎖國,現在很多人開始檢討是否過度集中中國大陸市場。

  第二個認同問題。剛才耀南也提到對臺灣的認同增加,最近指標民調公司公佈8月份的民調,我認爲不只是認同問題,他問到兩岸是否要走向統一?贊同的是186%,反對的66%。兩岸最終是否要走向獨立?贊成是554%,反對是292%。最後有趣的是,兩岸如果變成一個國家,中國或中華民國,你同不同意?同意的是31%,反對的455%;意即就算不叫中華人民共和國,我也不要跟你統一。換句話説,兩岸不斷整合的結果,不論是方向或是對統獨的看法,不完全照中國大陸的意思走。

  包括深緑民都認爲

  中國是一個不可不面對的問題

  有關民進黨兩岸政策未來主流意見與挑戰。怡忠剛剛説接觸是王道,我覺得從某個角度來説是對,但是我會用另一個字眼,黨內支持者包括基層深緑民眾的説法是“中國是一個不可不面對的問題”,是不是要接觸是另一回事,但至少是不可不面對的問題。這也扣合我剛才説的,對所有人來説,中國是一個重要的國家。至於怎麼接觸?要不要接觸?的確有不同程度的看法與主張。

  有兩個基本面向:一是非接觸不可;二是經貿上盡可能接觸交往,政治議題上可能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有各方不同的看法。從民進黨角度來説,盡可能還是要政經分離。或者至少政的方面不要讓步太多,做一切可以讓中國大陸滿意,彼此可以下臺階,但是不可以放掉民進黨的神主牌,包括臺獨黨綱、臺灣前途決議文等等。更不用説,民進黨是不可能接受所謂的九二共識或一中原則政策。所以民進黨的最大挑戰,是找到一個讓自己、大陸與臺灣社會的下臺階,但不會太大的改變其原來政治上的基本價值。這是務實接觸版本。

  坦白説,當民進黨放掉最基本那塊的時候,不要以爲那個鐵板一塊的深緑選民是不會走的。總統選舉可能跑不掉,但在立委選舉,他們多了一個臺聯的選項,或是地方議員這一塊,臺聯也蠢蠢欲動。所以我們黨公職會不會顧慮到所謂的基本盤?要看哪一個階段,若是地方型選舉,容易被綁架;到了中央層級選舉,這些人或許會支持你,但是有沒有動力催出更多的票?

  蘇貞昌最大的挑戰是2014年

  2014年前是處理內政問題

  至於未來兩岸經貿接觸怎麼做?未來蘇主席最大的挑戰是2014年,不是2016年。他可能還沒想到處理2016年的兩岸問題,2014年是處理內政問題,尤其是經濟議題。因此,我不認爲兩岸議題會是2014年的選戰主軸,因爲2014就是地方選舉,關注的是經濟、失業、物價膨脹問題。所以兩岸問題對民進黨來説,不急著處理。我們跑基層,幾乎很少人提九二共識,大多數民眾關心的還是自己的生活這一塊。

  民進黨只要能夠適度切割兩岸與經濟的連結,把重點打在經濟與就業,那對蘇主席來説,2014選舉的席次、選票的進展,他可能就安全地得到一張歷史的門票,而不是讓自己提早出局。蘇主席有可能因太早處理兩岸問題,疲於處理兩岸問題,而忽略內部經濟這一塊。

  坦白説,國民黨很樂意看到此,從媒體版面來講,如果每天都在討論中國事務委員會,誰誰誰要不要去中國大陸訪問,頭版一、二、三都是兩岸新聞的話,反而正中國民黨下懷,因爲不用處理經貿、失業等等問題。所以民進黨不急著去搶這一塊的版面。但是這是一塊遲早要面對的問題,蘇主席也好、蔡前主席也好,可以不用在這個時間點提出這個議題,但一定要做好準備,因爲到2015、2016這是不可迴避的問題。經濟之外,政治上必須要有一套論述出來。

  2014之後的民進黨

  要有三方都可下臺階的論述

  我同意怡忠説小英要把2012沒説清楚的部分講清楚,因爲選舉期間很多是講不清楚的,但是她必須要有這樣的準備。2014之後,民進黨一定要有一套三方都可以下臺階的論述。我還是强調,民進黨的中國論述不是要講給中國大陸聽的,而是要講給選民聽的;但是選民也很聰明,如果中國大陸聽不進去,臺灣選民也會覺得大概沒有用,所以這兩塊都要照顧到。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論述

  還不能消弭臺灣民疑慮

  另外,我不認爲民進黨或蔡英文在2012選舉,兩岸論述是失敗的;失敗代表錯誤或不夠好,我認爲只是差一點。回到2008年的時候,誰又想過民進黨2012年還有機會?所以2012年我們差一點,80萬真的不多。

  某個程度來説,民進黨的兩岸論述是某些人認爲還有道理的。我必須强調一點,如果我們看所有的民調而且去仔細解讀的話,民進黨的基本立場與臺灣主流民意是一致的:在經濟上要交往接觸,在政治上最好不要碰,不要馬上提到統獨認同,先擱置一下,對外找個方法混過去。只是民進黨的説法還不能説服主流民眾,還不能夠説服民眾相信民進黨的立場與他們一致,尤其是所謂的臺獨那一塊。

  民進黨1999年的臺灣前途決議文是反映當時的民意,因爲你要是把臺灣前途決議文做民調的話,絶對是主流民意。是不是要進一步有經濟的政綱,我覺得是有必要的,而且要不斷地論述、宣傳。所以民進黨不要失去信心,我們還是與主流民意站在一起;只不過論述的方法或主張,還不能消弭臺灣民眾的疑慮,因爲後面還有更大的臺獨黨綱等。

  兩岸政策主道權

  蘇貞昌不可能讓給謝長廷

  再來對於蘇主席的建議,我認爲他不要太提高人民對他的期待,譬如他很早就説要恢復中國事務委員會,昇高民眾的期待,覺得你馬上就有新的東西出來,甚至有不切實際的期待。最後等中國事務委員會出來的時候,大家覺得不是想像中的那個樣子,就認爲你也變不出甚麼把戲。這是很糟糕的情況。所謂不切實際的期待,比如説中國事務這一塊給謝長廷,蘇真的願意把兩岸政策通通交給謝主道嗎?顯然不可能,因爲你是黨主席。若謝只是當個樣板,那也沒意義啊!所以對於中國事務委員會,真的不要給予太高的期待,因爲反而會讓選民覺得雷聲大雨點小。

  包括駐美代表處也是,蘇主席在還沒就任前就宣佈,要恢復駐美代表處。現在搞不好連人都找不出來,當然也有錢的問題。我坦白説,這個時間點派去美國最重要,因爲美國正在選舉,很多人還沒當官,有很多機會與這些人互動;等到這些人都進入政府部門,就都沒辦法啦!可是蘇在5月就講要設立駐美代表處,如果沒錢,當初做這樣的宣示也很奇怪!所以蘇主席不要塑造太多、太高的期待,甚至把焦點轉移到中國這一塊。

  民進黨沒有明文限制不能去大陸

  有關民進黨指標性人物訪問大陸的部分,我最近聽到一個有趣的説法,即“國民黨有交情,民進黨有行情”。國民黨現在訪陸,把酒言歡,交情好得不得了;而民進黨有行情,現在大陸的邀訪,幾乎是以民進黨爲重點。大家也都很清楚,他們有時候讓你去,有時候不讓你去,我們永遠都不知道那個章法何在。但是我不認爲大陸方面是極度再冷卻,表面是冷卻,實際上是很熱。私底下還是很積極去邀訪緑營人物,緑營人士去讀書等等,甚至往下扎根到市民代表、鄉民代表。

  我舉個例子,我們新北市有個緑營市民代表要去念大陸有名大學的MBA,請我寫推薦信,我説有沒有搞錯?他説就是我寫才有用,我就説好吧!既然你希望我就寫。後來他録取了,他跟我説他們那一屆在職專班,有十多個臺灣人應徵,只有2個人録取,其中一人就是他,而且他認爲自己的條件沒有那麼好。所以就某個程度來説緑營的行情,中國大陸現階段真的以爭取緑營人士爲主,只是表面要降溫,媒體要降溫,可是私下動作還是非常多。這個行情對我們來説是好還是不好是另一回事,但是正因爲對方主動來,所以你就要有個統一因應的做法。

  雖然我不是發言人,但我必須澄清一下,民進黨幾乎從來不限制有黨籍的人士去中國大陸訪問,黨沒有明文限制不能去。縣市議員要去就去了,你自己不要講就好了,很多人都是這樣去的。但也有人覺得自己沒有行情,要請示黨中央能不能去,或報備一下。當然就是你身份的問題嘛!還是你是用甚麼名義去,旅行、進香都不是問題。

  坦白説私下去的非常多,所以民進黨事實上是沒有一個禁止的條文,那指標性人物要不要去,是個人要去承擔政治後果。謝長廷要去,也可以去,就看大陸要不要讓你去而已!你不跟黨中央請示,黨中央也沒甚麼,因爲政治上的問題是自己要去承擔;像蔡英文要不要去也是自己的事情,黨中央能限制甚麼?無法限制。甚至你向黨中央報備了,黨中央也不敢説你不能去。

  因此,能否赴陸訪問不是黨中央政策的問題,是個别政治人物要不要承擔可能的政治後果問題。問題不在臺灣這邊,而是在對岸;同時民進黨個别政治人物要不要面對政治後果,不是黨中央政策的問題。我還要强調,黨中央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力擋謝長廷,也擋不了蔡英文。當然蘇自己是不可能去,我也知道有幾個這次參選黨主席的人想去,中間有一些問題,後來也去不了。所以對岸問題遠大於臺灣內部,而臺灣內部不是黨的問題,是個别政治人物的問題,這不太一樣。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應該改爲“以拖帶變”

  最後,民進黨面對這樣的情勢,有何策略?剛才淞山説民進黨現在的政策是“以拖待變”,我覺得目前感覺上是這樣沒有錯。但是,我認爲民進黨應該是“以拖帶變”,是“帶動”的“帶”,不是“等待”的“待”。拖的目的是,盡量拉長兩岸交流的時間,讓臺灣有爭取更多時間的可能性;但是要想辦法帶動大陸轉變,而非等待轉變。

  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大陸學生那麼多在臺就讀,民進黨可以甚麼都不做,但是民進黨的主事者或黨員,有沒有想過帶動這些人改變的可能性?不説别的,去年我在選舉,東吳大學有許多陸生上課,他們來找我想要參觀臺灣選舉,我説好啊!就叫幾個臺灣學生,帶他們從北到南跑一個禮拜,甚至我也帶他們參觀call-in節目,他們高興的不得了,也接觸到臺灣政治、民主的變化。

  民進黨要有更積極的政策,帶動大陸的轉變,而不是等待轉變。最近林佳龍辦了一個陸生的營隊,讓臺灣大陸學生與臺灣學生有一些對話。甚至我認爲民進黨可以公開歡迎大陸學者到民進黨參觀,他們來不來是他們的事情;黨中央每年辦個寒、暑假的營隊,讓大陸學生來參加我們的青年營,也讓兩岸的學生有更多交流。

  兩岸交流互相影響才是真正的兩岸化,不是內地化。最重要的,臺灣還要想辦法國際化,國際化包括經濟、文化等等。馬英九最近一直强調,臺灣獲得多少國家的免簽证,可是你要知道,免簽证是出去。民進黨的主張應該是,臺灣要給多少國家免簽证,讓這些國家可以非常自由地來臺灣。

  從緑的立場來説,不要只有兩岸化,國際化還是要走。同樣地,我認爲民進黨該擴大的不是中國事務部,而是國際事務部。國際事務部應該想出一套讓臺灣務實、可行的國際化策略;而不是批評過度傾中,因爲那樣人家會問你的替代方案是甚麼?所以,我還蠻期待國際事務部擴編,網羅更多國際事務專家,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以拖待變”的結果,民進黨未來會面臨很多沒有辦法處理的事情;要是“以拖帶變”的話,或許還有一點機會。當然不可能誇大自己一黨帶動整個轉變,但至少還是要有因應策略,盡可能去帶動必要的改變。

  黃輝珍:第一輪小結

  經過第一輪的討論,每位評論員都做了深刻的論述,我初步集中幾個重點,供大家第二輪繼續深論。

  大家都認識到,目前臺灣社會確實存在著兩岸化態勢,不論喜歡與否,都是一個擺在我們眼前的現實。正如我開頭所説的,2008年開始,在兩岸執政黨共同推動促成下,逐步形成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當然2008年以前就打造了相當的基礎,但2008年是比較明顯的分水嶺。面對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大家都不否認這是新現實,站在民進黨立場,這是新問題新考驗,是臺灣未來發展極其重大的根本性議題。

  怡忠兄提到,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讓臺灣國際化相對降低,整體經濟競爭力減弱,未來的出路並不會比過去好,甚至可能産生更大的問題。志偉兄也提到,兩岸化讓臺灣對未來信心下降,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從過去的優越感變成今天的弱勢感,帶給臺灣許多新的問題與挑戰,對比於中國大陸,是一種實力的落後。當然,這幾年中國崛起,中國的實力不只對比於臺灣,即使對比於全世界,都在大幅上昇。怎麼面對兩岸化臺灣新社會?主題很鮮明,意義很深刻,任務很沉重。

  因此,大家基本認爲:兩岸化是客觀現實,但臺灣不能只是被動接受,停留在這裏,應該進一步推動國際化,用國際化來平衡兩岸化,這是臺灣未來必定要走的路。

  對於兩岸化的現實,是否必須反映在民進黨政治思維與兩岸政策上,各位認爲黨內主流看法是,在2014年之前,兩岸議題不是蘇貞昌主席的最優先議程;面對2014大選,主要還是在內政上與國民黨競爭。即便是社會現實會帶動民進黨政策思維轉變,但就臺灣政黨競爭來看,2014年地方選舉的主軸是內政議題,特别是在馬政府施政績效持續低落的情況下,內政問題必是主要戰場,兩岸問題並不那麼直接、迫切。因此,在2014年之前,要民進黨大幅調整中國政策,可能性並不大。但大家有共識,2016年大選,民進黨無論如何都要面對這個問題。以兩岸化的新社會爲基礎,調整民進黨對中國大陸的政策,或者形成新的思維綱領,比較可能出現的時機是2014年之後、2016年之前。

  在發展兩岸民共關係上,剛才也有若干討論。怡忠兄提到,現階段民共關係,是大陸方面有冷卻的味道。致政兄則認爲,是表面上冷卻,但臺面下積極推動。何以有這樣分歧的感受,也許是因爲民共之間歷史隔閡、互信不足、思維落差,等等因素,以致在基層黨員的交流方面完全不是問題,但在正式交往、高層交往方面,現在則處於十分微妙的狀態,還沒有能夠展開。

  民共的交往未來一定會突破,但在將突破而未突破之際,雙方面都在觀察、思考、策劃與調適,尋求有利於自己的設想和機會,在目前這個醖釀過渡階段,必然會出現比較復雜的矛盾與表象。因而在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現象。但無論如何,民共交往是一定要開始、一定會開始的。只是如何開始,還要具體運作具體決定。而怡忠兄特别强調,民共交往,民進黨再調整也不可能變成另外一個國民黨。也就是,民共交往絶不同於國共交往,民共交往一定會有新的創意、新的過程、新的模式。

  在議題上,民進黨固然有包袱、有內部牽制的因素,必須考量與處理,需要一個過程,不是那麼容易。但可以想像,中共方面處理與民進黨交往的問題,也有自己的難題。譬如,中共一旦正式與民進黨交往,將如何處理它與國民黨的關係?這是一個大問題。在民進黨基本政策、臺獨黨綱都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共産黨與民進黨開始交往,是否會削弱國民黨堅持九二共識?國民黨反對臺獨的正當性是否會受到影響?國民黨是否會喪失與民進黨競爭的兩岸牌獨佔優勢?國民黨如果受到衝擊而不惜弱化或放棄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對大陸來説,後果很嚴重。正是你有你的難處,我也有我的難爲。

  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中共堅持的政治基礎,這個基礎如果動搖,中共怎麼辦?特别是,相當時期以來,大陸學界有一種觀點,在統獨思維上,臺灣藍營好像常常被緑營拉著走,馬政府歷史視野不寬,自信不足,常會偏向緑營論述的邏輯軌道,又吸納、又搖擺、又傾斜。如果民共高層開始正式交往,民進黨基本政策又沒有調整,馬政府是否會認爲不一定要繼續堅持有别於民進黨的政策?執政黨立場一旦鬆動,對中共是根本的衝擊,是兩岸和平發展政策防線的潰堤。中共權衡利害,大概不會爲了與民進黨接觸交往,而甘冒這麼大的風險。

  當然,啓動了民共交往關係,國民黨唯恐喪失兩岸牌獨佔優勢,也可能態度丕變,更進一步加緊加速推進兩岸政治議程,希望能夠借此繼續確保兩岸牌獨佔優勢,讓民進黨永遠追趕不及。這麼一來,兩岸情勢就必然會超越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階段,更加快速躍進了。

  民共開展正式接觸交往,民進黨有民進黨的翻轉機會,但也有自己的歷史包袱;共産黨有共産黨的投鼠忌器,但也同時存在著戰略機遇。各有矛盾,各自克服,才能開動起來,發展下去。這是非常敏感、復雜、吊詭、艱巨,而又十分重要、迫切的課題。

  就中共的立場來説,相較於國共關係,民共關係實質上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矛盾的核心。也才有所謂“國共有交情,民共有行情”之語。行情是怎麼來的?正因爲民共關係是兩岸關係矛盾的核心這一事實。中共歷來善於運用辯證思維、辯證方法,去觀察和駕馭復雜的大問題,同時又有豐富的大國政治縱橫捭闔經驗,預料,民共關係這個議題,未來在兩岸紅藍緑三黨三方復雜連動的不斷反覆撞擊下,一定會再進一步將兩岸情勢推上更加動態、多變、新奇的前所未見的新局面。

  我對大家第一輪的發言先做這樣的整理詮釋。各位還有未盡之意,第二輪進一步申論。

  邱志偉:

  未來兩岸化會更全面深入

  民進黨如何因應是大問題

  今天的主題環繞在兩岸與民進黨的關係。提到民進黨的中國政策,一定要對當前兩岸關係有深刻的理解與正確的判斷,纔可能規劃出合理、貼近民情的兩岸政策。兩岸關係現狀,確實兩岸化已取代國際化;由現狀衍生出的趨勢,我個人比較悲觀,未來兩岸化的程度會更全面、深入。

  針對一個可能更全面的兩岸化結構,民進黨應如何設定自己的角色?兩岸化的關係與趨勢是不可逆的,但可以管理、控制。在可以管理、控制的情況下,我們去思考民進黨期待自己可以建構甚麼樣的角色。過去的角色,一般會認爲堅守臺獨黨綱,不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人家會認爲民進黨是阻撓者與破壞者的角色;如果針對深化、全面化的兩岸關係問題,我們提出管理政策方案,展現管控能力,重新建立起臺灣民眾對於民進黨中國政策的認識與理解。

  民進黨若能在政治上做到主權的確保,經濟上做到自主性的確保、獲益的確保,社會上做到安全的確保,中國政策能完全做到這四個確保,有助於民進黨在臺灣人民心目中建立起值得期待的兩岸關係角色。如何在兩岸政策上突顯我們的控制能力與管理能力,這點非常重要。

  任何政策都需要戰略目標,民進黨中國政策亦然。兩岸政治關係與兩岸經濟關係,我認爲兩岸的政治關係是上位,或者説民進黨對中國的政治政策是上位,會嚴重影響或干預到民進黨經貿政策的效度與信度。如果沒有辦法解決兩岸關係定位問題、一中原則問題或是九二共識問題,我想會影響到任何有效率的、有思維的全面性兩岸經貿政策。

  在此情況之下,剛才羅教授提到民進黨2008年大選,提出完整的兩岸經貿政策,“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也在全盤的經濟脈絡下來思考,這部分沒有被彰顯。沒有被彰顯的原因,就是因爲我們的政治主張是上位,所以嚴重干預處於下位的經濟主張的思考。未來民進黨要擬定中國政策大戰略,可能要虛化在上位的政治戰略,或者在某種程度上,不要與經濟戰略形成上下位的關係。

  如果民進黨沒有辦法處理九二共識、臺獨黨綱等問題,我們可以從某個角度去强調國家大政方針的延續性與穩定性,不需要去否定ECFA的價值或江陳會八次的會談結果,也不需要對九二共識有太多的著墨。就像過去對國統綱領一樣,存而不廢,但實際上也沒有任何功能。虛化政治上較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全力鞏固經貿關係這區塊。這是我對整個大環境的看法。

  對於民進黨大環境的戰略主張,在兩岸經貿環境上,從1980年代到2001年,還處於紅利的階段;但對中國的投資,慢慢地從超額紅利變成一般紅利。2001年之後,中國大陸開始緊縮,經濟情況也開始不穩定,每年經濟成長能否保八也一直有問題。所以臺灣在中國大陸的經貿利益,可能從紅利階段變成損益平衡,愈來愈多臺商回流或撤出中國大陸市場。在此情況下,中國大陸利用其經濟實力來影響臺灣的選舉,其效果全面弱化。在此情況下,民進黨應提出全球性、全面性的經貿戰略,來分散中國大陸市場的經濟限制。

  而我對兩岸政治環境的判斷是,兩岸化的危機,因爲民進黨不可能逆轉兩岸化現狀,只能控制管理兩岸化的現狀。對於一些比較爭議性的問題,當然是用比較虛化的方法去忽略它,不要讓政治議題成爲影響經貿效度的原因。

  針對此戰略環境,民進黨的戰略目標是,在內政戰場加强力道,提出更全面、更宏觀、更有效能的治理,凸顯馬政府執政的無能,把民進黨相對優勢變成絶對優勢。在兩岸戰場,民進黨的戰略目標則是,從過去絶對弱勢變成相對弱勢,到最後是均勢。民進黨盡量不在兩岸戰場失分,或者説最起碼要與國民黨打成平手。所以,從過去的麻煩製造者、和平的破壞者的既定印象,轉變爲主權的確保者、守護者。

  而從戰略目標衍生出的戰術性問題,我認爲對中國政策,以九二共識來説,就不否定也不肯定;以强調國家政策的穩定性與持續性來確保中華民國的主權;淡化純然的統一與獨立思維,把麻煩製造者的角色變成主權守護者的角色。對經貿政策具體的做法是,我們對ECFA的態度要明確,是要肯定、還是有條件地支持、或是否定;能否提出更全方位的主張,譬如加强與東協與歐盟的經貿關係,這點也很重要。民進黨對中國政策也提出十點主張,這些主張也很重要。

  2014七合一選舉

  兩岸關係不是關鍵因素

  我相當同意羅教授的説法,2014七合一選舉完全是地方選舉,强調的是治理能力與政黨形象,兩岸關係不會是重要關鍵因素。但中國政策論述主張這部分,在2014選舉之前可以慢慢形成;黨內中國政策戰略共識建立也要在2014之前就提出來。在具體的論述方面,我認爲2014沒有太大意外的話,民進黨政治版圖會有所成長,政黨的支持度也會增加。在大環境有利於民進黨情況之下,我認爲再提出一個能夠切合當時兩岸環境的政治主張相當重要。

  民共交流可以慢慢從個案變成制度化交流

  最後,有關緑營公職登陸問題,這是個新聞議題,對民共政黨交流不是一個重要因素。緑營執政縣市首長、民意代表也常常去;黨內對民共交往的原則也規範在那邊,爲甚麼會成爲一個新聞性議題?因爲大家將其視爲破窗口、敲門磚,是啓動民共交流的第一步。我7月初本來也想去,但媒體一登,雖然沒寫名字,但我就接到很多關切電話,感受到不小的壓力;壓力當然是屬於政治生態的問題,雖然我不以連任爲考量,但因爲不想被罵、成爲議題,因而取消。

  民共交流是大趨勢,我們無法逆轉。其第一步當然是公職人員登陸,做某種程度的接觸與交流,這是必然的。但是基於政治現實考量,我建議從北臺灣開始做起。南部緑營人物,前立委葉宜津先生在中國大陸唸書,就被質疑,所以在南臺灣的公職,不管你登陸的企圖、目的、動機爲何,都會或多或少面臨到這些狀況,或是受到負面因素的干擾。

  所以我認爲民共交流,可以慢慢從個案變成制度化交流,并且從北臺灣開始做起。當民共走向全面化、制度化交流的時候,南臺灣公職才會比較有信心登陸。我認爲這部分不用視爲特殊事件,兩岸交流也是國際交流的一部分,用平常心即可。但現在因爲有現實考量的問題,還無法做到平常心,但現實環境總是會改變。

  陳淞山:

  民進黨優先處理內政問題

  但要及早準備規劃民共交流問題

  目前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上的政策脈動與走向,的確有很多問題是北京的問題,不是民進黨的問題,包括指標性人物到大陸訪問的情況,大部分的問題也都出在北京當局身上。

  但我們把整個問題拉回來,民進黨面對如此政治困境,當然時間的先後次序處理、內政優於兩岸經濟的考慮,這些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黨內主流思維;可是在此同時,民進黨也要去面對、準備處理兩岸問題,絶對不是2014這一仗打完以後才要正式與大陸對話、開始民共交流、思考新的民共政策。2014選後才去做,事實上更難調整黨內的處理空間。2014之後,任何黨內有志於總統之位的候選人政策路線已經要攤牌了,內部初選戰開打,處於相當政治、情緒化的狀況,也可能因爲初選輸贏之間的爭議,更容易激化問題。

  因此,我認爲民進黨應該提早做準備,這不是中國熱的問題,民進黨本身要趕快去因應民共制度性交流的準備與規劃。在這些過程中,如臺商服務中心等要開始去做,進而走向更多面向交流。據我所知,除了雙方智庫交流外,大陸做決策的涉臺官員也願意與民進黨交流。民進黨可以主動開門,展現善意,就能營造一些比較好的情況,讓民眾瞭解民進黨有能力面對處理兩岸問題,這也是最好的政黨行銷。在處理兩岸議題上面,借由每一次的交流擴大接觸面,加强民眾的信賴度與支持,這些都是準備的一環。

  兩岸化的臺灣新社會所面臨的議題,包括近日民進黨處理像陸生是否納入健保這一個政策性議題,也變成意識形態的爭議,在黨中央、立法院黨團都還未討論之下,黨主席就站出來講話,壓縮了討論機會與空間。如果民進黨在一個這麼小的議題上,展現出這樣處理的心態,臺灣民眾當然無法對民進黨有所期待;以爲在未來兩岸事務處理方式上,就是如此政治化、情緒化,無法進行正常基本的處理。

  民共正常關係要靠一點一滴建立

  不能爲了選舉才開始處理

  民共正常關係,也要靠一點一滴建立起來;不是爲了選舉、不是爲了2014以後要打2016大選才開始做兩岸問題處理的政黨形象工程、兩岸政治轉型的工程。民進黨必須現在就做、廣泛去做,尤其在中央黨部、立法院黨團上,可以努力於兩岸政策的處理空間、務實對待處理的機會。當然,最後形塑出一套比較政治性的政策定位,可以等到2014之後再去處理。

  因爲若沒有累積這些過程,沒有做好努力與準備,我相信民進黨要在兩岸戰場上不失分,並與國民黨打成均勢的狀況很困難。這部分雖然不是最主要的,但需要黨內努力、負責任花功夫積極面對,才會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期許民進黨正面看待兩岸關係發展情況,不要因選舉才考慮兩岸議題、大陸政策定位問題。

  賴怡忠:

  現在不是民進黨兩岸政策定調時機

  有關在2014年七合一選舉之前,是否要針對兩岸問題定調或做明確處理,有兩種判斷:

  第一種説法是,鑒於兩岸社會狀況,兩岸關係並不是人民首要關心的問題,現在重要的是經濟民生與就業生存問題;2014年本質上也是地方選舉,是對馬英九治理能力的考驗。若把兩岸關係拉進來,基本上是不智的。

  第二種出現於2012大選後、也蠻常聽到的判斷是,從2012到2014年,期間有將近3年的時間沒有選舉,反而是一些議題好好討論的時機;爲了避免兩岸議題在選舉砲火中被湮滅,所以應現在就開始討論兩岸政策。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判斷,那你要如何處理?我在這邊無法説哪一種比較好,因爲各有道理。但我認爲,就現況來説,與其説要爲兩岸問題定調,可能一些基礎工程要先做,例如黨內如何研究?有無發聲的平臺?

  民進黨如果要對此預先準備規劃,勢必牽涉到中國事務委員會,但也會面臨到的問題是,如果要進行討論,主席就不一定要擔任主委,因爲主席若要做決策,其他人怎麼可能討論?但是外界又會評論説,如果主席都不擔任中國事務委員會主委,是不是代表你不重視中國政策?各方會有多種解讀。換句話説,在處理的時候,各種預期與期待有彼此衝突的考量,相對來説,加深外界對民進黨做決策的解讀,以及産生落差效果的情況。

  從整體外部環境來講,第一,中國大陸對臺政策,基本上從馬英九提出一國兩區回應兩岸一國的時候,現今進入兩岸一國的時代。對大陸來説,推動新的兩岸關係,如今重點會是在如何落實兩岸一國,而不是如何要民進黨接受九二共識,問題點是在這個地方。當大陸對臺政策的主軸在此,民進黨要面對的,包括未來在國際、文化、教育交流各種場合,是北京要求臺灣如何展現落實兩岸一國的狀況,例如歷史教科書的解釋等等。民進黨面臨政治面向上相關的議題,會是在這些場域裏面,而比較不是要不要接受一中、九二共識等宣示性的部分,這是民進黨要去思考的。

  第二,年底中共十八大之後,新領道人的體制出現,在2014年之前,實際上中國大陸也有一個內部過渡階段。在這樣的時機,民進黨要提出明確對大陸方向的定位或主張,都可能産生中國大陸新領道者上臺後內部的不確定性。其不確定性不一定展現於其對臺政策上,而是操作模式上,原來之前重視的東西,在方向與作法上會出現何種微調?對你的語言會如何理解與期待?

  當然我同意民進黨要有一個更好的、更明確的對大陸研究,因爲這是基本功,需要經過長期階段處理。但同樣的,這樣研究的結果與處理方向,是不是要在2014年之前做出明確定位?透過各種政策討論定調?這部分又有諸多不同的判斷,到底要如何處理,我本身還沒有答案,但我認爲這是要進一步精密討論的問題。

  最後,剛才提到臺灣方面陸生、陸資、陸配問題,最近有關陸生問題,很可惜的一點是,問題不在於蘇貞昌主席如何封閉討論,而是某程度來説幫助民進黨形象轉型的議題,爲甚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擺明是因爲互相競爭關係,希望先講先贏,大家又附會到是不是主席想做這樣的操作,産生不小餘波。

  種種現象顯示,大家一開始就提昇到價值議題的方式處理,意味著在這個議題上抱持懷疑者,就是在價值上與你對立。例如不給陸生健康保險是否違反人權?若想要針對此議題討論者,是不是就是違反人權?當初提出這樣的主張的時候,是不是也馬上封閉掉其他討論空間?因此反彈强烈可以理解。再回應到剛才所説的內部討論平臺,在還沒有內部討論之下,不曉得該用甚麼方法做的時候,一下子丟出這個議題,造成很大的反彈。

  大陸應鼓勵赴臺交流的官員

  與民進黨人士接觸交流

  最後一點是對中國大陸的建議,既然民進黨並沒有法規限制黨員赴陸,只關切或對部分論壇有所保留,但是並不是説不能去大陸,而是説盡量避免參加國共、海峽論壇,其他沒有限制。但是反過來想,現在大陸官員來臺者眾,請問有多少人利用來臺機會到民進黨黨部與民進黨前官員對話?如果認爲到黨部有點敏感,總是可以在其他地方會面,那有沒有這樣的對話與見面機會呢?善意就是要這樣展現出來的,民進黨人到大陸,只因爲不參加國共論壇,就説民進黨鎖國;可是大陸官員都來到臺灣了,就在臺北的中央黨部都不進來,這是甚麼態度?會造成甚麼樣的效果?

  當然大陸方面有自己的顧忌,但是已經來臺的人,本來就應該擴展更彈性的作法,大陸資深官員爲何不能與民進黨高層對話?私下坦承一點?這樣的接觸多一點,甚至公開也沒有關係,對民進黨基層、對臺灣社會、對大陸來説都有好處。而且會鼓勵更多省市官員與民進黨交流,譬如説民進黨更瞭解臺商某些認知與需求,省市官員如果要服務臺商的話,也可以比較瞭解應提甚麼樣的議題來面對,這是我的建議。

  羅致政:

  不僅民進黨要務實面對大陸

  大陸也要務實面對民進黨

  大家今日願意討論民進黨大陸政策,第一,代表民進黨是有重返執政可能,普遍來説這是基本的判斷,因爲我們不會討論臺聯黨、親民黨的大陸政策。第二,就算民進黨短期內無法重返執政,在臺灣政治版圖上一定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力量。就如同剛才主席提到,民進黨會牽制整個臺灣內部民意與國民黨的作爲。

  所以中共還是要面對一個事實,你不可不正視民進黨的客觀存在,甚至民進黨未來執政的可能性。剛才志偉兄也提到,就算2016民進黨還無法重返執政,在2014的藍緑地方版圖也會有很大的變化。換句話説,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也不是不可能出現。所以不僅民進黨要務實面對大陸,大陸也要務實面對臺灣政治版圖客觀的存在,民進黨是不可忽視、隨時可能重返執政的力量。

  蘇貞昌不急著處理兩岸政策的原因

  但有一個殘酷的現實是,民進黨除了臺獨黨綱、臺灣前途決議文這類綱領性東西之外,在過去十多年來,黨內大陸政策會隨著黨領道人的變化而出現變化。就算今天蘇貞昌講了半天、做了很多事情,萬一他不是2016總統候選人,可能突然之間大家都會忘記蘇曾經講的話、做的事,眼光會放在未來的領道人身上,轉而去討論他(她)在想甚麼、做甚麼。這是民進黨自己要檢討的問題,黨內大陸政策很容易隨著領道人的變化而出現新的變化。

  所以,蘇貞昌不急著處理兩岸政策問題理由很簡單。除非黨內今天有一個新的共識,要通過新的決議文成爲黨的政綱,否則蘇貞昌今天説的話,二年後他不是代表民進黨的候選人,這個議題就不見了。

  就此而論,民進黨可能的確要有可預測性或框架,當然領道人會有新的小變化,但如果現今客觀環境與1999年提出臺灣前途決議文的時候,已産生很大的變化,在新的客觀現實之下,黨內是否有一個新的共識,能夠有一個新的框架出來,以黨綱或決議文等形式呈現。否則的話,民眾對民進黨的看法還是會有疑慮,因爲不可預測性是有的。就這一點,可能民進黨自己要作檢討。當然黨內要有辯論,不是一個人説了算。

  第二,民進黨要在兩岸上得分的政策不多,尤其在選舉上,但是至少不要失分,如果能夠拉到均勢更好。但是基本上,我認爲是少失分就好,不太容易得分。就兩岸政治現實來講,打分數的是中共,不管怎麼打,國民黨的分數一定比民進黨高。從北京的角度來看,民進黨再怎麼調整,國民黨表現得一定比你更好一點點,所以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要得分的機會真的不大,我們能做的就是至少不要失分,或是從選民角度來看,不要大大減分。就這一點,民進黨要有自我認知,不要把兩岸政策得分標準拉得太高,少失分就可以了。不太可能出現民共兩岸問題一下子解決了,黨內可以專心處理內部政治問題,不可能。

  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失分少,也回到民意那塊。不可否認的,政黨都是世俗化政黨,所謂世俗化就是要選舉、要錢;而要能夠選贏的方式,即是能夠精準解讀臺灣的民意,提出回應民意的論述。大家不要忘了,民進黨現在是反對黨,我們任何主張不必然變成政策,也無法被驗证。即便民進黨提出陸生納入健保,國民黨馬上跟進,政策就變成他們的,得分的就是國民黨,民進黨頂多就是讓人有一個“不反”的印象,得分很難,但是不要失分。

  坦白説,最近看黨中央處理兩岸議題,在政策的呈現與提出上有一些大問題,包括吳秉叡提出陸生納入健保議題,如果這是一個好的論述,你提出的方式或測試風向的方式不應該是如此,甚至論述都有問題。大家可能都不敢相信,前主席游錫堃是贊成陸生要納入健保的,但游的主張很簡單,陸生都是外國人,既然外國學生都可以納入健保,爲甚麼陸生有特殊待遇,我們就等同視之。

  游錫堃這套論述方式,搞不好獨派可以接受!緑營也可以接受。當時陸生健保議題鬧出來時,隔了一個禮拜的中常會上,游主席反而支持這個主張。所以回過頭來講,黨內政策出現、論述與包裝都有很大的問題。如果以另一套方式論述,通通把陸生視爲外國人,既然所有外國學生都有,爲何中國大陸學生要有特殊待遇?搞不好辯論焦點又不太一樣。

  所以,民進黨內部操作處理兩岸交流這塊,可以再細膩一些;民進黨除了戰略問題要詳細規劃之外,操作面也要更細膩一點。

  我最後釐清一點,我不是説民進黨兩岸政治問題在2014年前通通不用處理。在兩岸交流上,我們的確要塑造形象─務實的形象;但是開不開放這個字眼,民進黨內部會有爭議。而在務實接觸兩岸交往上,民進黨有最基本立場的堅持,與國民黨不同。也的確如淞山兄所説的,形象建立是靠點點滴滴,不是2014選完了才開始討論。

  這陣子以來,所有關於兩岸議題的辯論討論,都可以看出民進黨在選民心中代表甚麼,所以在未來兩岸攻防上,會讓民進黨的本性被看到,但民進黨要去面對這些從過去以來的質疑。因此,2014前還是要有形象的塑造,要提出比較大的主張,尤其是任何有心於總統選舉的人。當然主席是一回事,代表黨的總統候選人也許會有不同看法,他們現在更要好好準備比較大的戰略規劃。

  洪耀南:

  經過陸生納保事件之後

  蘇貞昌處理兩岸議題會更加穩健

  蘇貞昌主席所領道的民進黨現階段想呈現理性、務實、積極的態度來面對兩岸問題,但畢竟是在野黨,兩岸議題沒有主道權,加上民進黨過去長其揹負兩岸問題的破壞者的角色,甚至麻煩製造者,但是事實是如此嗎?在兩岸關係發展上民進黨一直是啞巴吃黃連,國共兩黨不能做或不敢做的全推給民進黨這一個因素。雖然民進黨在2012敗選之後對兩岸政策出現急躁性,加上蘇貞昌主席上臺之後媒體喜歡見縫插針,但經過陸生納保事件之後,蘇貞昌主席在處理兩岸議題會更加穩健與成熟。

  民進黨不急於出臺新的大陸政策

  今年是民進黨學習與觀察準備中國大陸政策的一年,畢竟今年是中美兩大國的換屆年,新的領道人的對臺政策雖然有延續性,但也有獨特性的發展,比如説習近平是中國領道人中對臺最瞭解或最多臺灣朋友的總書記,知臺是否就是友臺?尚待觀察。美國重返亞洲的布局與臺灣的角色爲何?都要等兩大國家新政府的穩定之後,臺灣或民進黨再出爐政策也不遲。

  其次蘇貞昌主席面臨2014地方選舉,兩岸政治議題層次較低,但是兩岸互動經濟所帶來影響較大,兩岸關係愈來愈有經濟化的趨勢,所以兩岸政策大戰略不用急於2014之前提出,但處理兩岸問題的態度形象管理必須持續鋪成。

  民共交流可以不限在大陸

  也可在臺灣公開座談與交換意見

  過去有民進黨內部因初選競爭互貼標籤的問題,本屆立委改全民調,加上蔡英文主席卸任前鼓勵交流有點除罪化、加上蘇貞昌主席務實面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對民進黨指標性人物訪問中國大陸問題不大。最大問題還是在中國大陸在不同階段有不同條件,除了臺獨黨綱、適當身份,最近又加上適當氣氛等等。民進黨的內部指標性人物訪問中國大陸,需要一些時間,更多交流,等媒體關注的熱度過後,才會恢復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民共交流可以不限在中國大陸,大陸高層來臺密集與頻繁,可以在臺灣公開座談與交換意見,沒有接觸與交流任何對媒體宣示或條件説都是阻礙兩岸發展最大障礙,唯有開誠佈公、真正做到擱置爭議,化解差異,才能達到真正和平。

  黃輝珍:結語

  經過兩輪的討論,基本上可以歸納形成以下幾點觀察:

  一、大家對兩岸化臺灣新社會這個新現實都有共同認知,感受到這是新課題、新挑戰,也都各自提出應對的思維、策略、作法。同時,對於發展民共正式接觸交往關係,大家都有期待,而且往積極方向思考,希望能夠以實際作爲,證明民進黨不是沒有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

  二、大家也都認爲,民進黨中央推動兩岸政策,2014年地方首長大選是分界線,之前要先做好基礎工作、形象管理與微幅調整,與時俱進適應兩岸化新社會新現實。而一個全盤性、總結性的新的積極大陸政策,應該是2014到2016之間,才有提出的可能性。

  三、對於兩岸關係未來大勢,大家認爲中共十八大是觀察重點。不過,近來中共相關領道人一再發言强調,兩岸關係一定有其連續性與穩定性,和平發展路線絶對不會改變。宏觀大局,证之實際,這是可以確信的。中共十八大不至於成爲兩岸關係發展的變數。

  四、民共關係,雙方都在實踐中探索,在微妙情況下尋求改變。基層性、個别性的往來不成問題,但正式的、體制的、組織的交往與對談,現在條件還沒有成熟,困難度高,民共雙方應該持續努力,發揮智慧,克服難題。但民進黨現階段不需急迫。

  五、民進黨處理兩岸問題的能力,如果能夠受到普遍認同,藍緑之間的競爭態勢就會出現消長。但這不是完全操之在己,涉及民共雙方,也涉及國共雙方,三角關係呈現復雜連動,只能在情勢發展和主觀實踐中,積極探索,創造條件,不失時機,盡力而爲。

  今天座談,到這裏整個告一段落。謝謝大家!

  評論員簡介:

  黃輝珍:臺灣政治大學法律係畢業,美國華府政府運作研究;曾任中國時報副總編輯兼副總主筆,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中央日報》發行人兼社長,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主任、總統府國家統一委員會委員、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行政院政務委員等;現爲臺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

  邱志偉: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法學碩士、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碩士、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社會科學博士;曾任高雄市府民政局長,高雄縣府民政處長,修憲國民大會代表,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講座教授,愛沙尼亞塔圖大學講座教授,南華大學旅遊係助理教授,英國劍橋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比利時魯汶大學歐洲研究所等;現爲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羅致政:政治大學外交係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碩士、博士;曾任民進黨發言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國際關係研究員,臺灣政治學會秘書長,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主委,國策研究院執行長,陸委會諮詢委員,東吳大學政治係主任,臺灣智庫執行委員,臺灣社秘書長,新臺灣國策智庫執行長,以及多家媒體主持人等;現爲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

  陳淞山:臺灣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曾任陳水扁國會辦公室主任、跨世紀國會辦公室執行長、考試院保訓會委員、陳水扁辦公室主任;現爲時事評論員。

  賴怡忠:臺灣成功大學物理係畢業,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博士;曾任北美洲臺灣研究學會副會長、民進黨駐美代表處主任、民進黨中央黨部中國事務部主任、臺灣智庫國際部主任等;現爲臺灣智庫執行委員、馬偕護校助理教授。

  洪耀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臺灣大學國家發展所碩士班、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博士班;現爲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理事、決策民調公司總經理。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