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五篇 如何評估謝長廷訪問大陸的影響

  黃輝珍:開場白

  各位評論員,今天思想者論壇主題是“如何評估謝長廷訪問大陸的影響”。這個議題最近備受臺海兩岸與國際社會矚目,各方面討論相當多。謝長廷訪問大陸,影響了民進黨與大陸的關係;更宏觀來看,影響了臺灣與大陸的關係。這顯然對兩岸關係産生了連動性的影響,所謂一石激起千重浪,漣漪效應逐漸擴散也必將擴散,現實作用力與潛在後續力皆不可小覷。

  謝長廷的登陸訪問,雖然不是兩岸重大政策的具體突破,但其政治效應之深遠已無疑義,甚至可以定位爲兩岸關係的歷史轉折點。究其背景,其實是兩岸近年來所累積了的一定的潛在能量與相關條件因素的進一步發展,才有這次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與飛躍。如何看待這次謝的所謂開展之旅,這個問題正在持續地深化當中,今天在各位評論員豐富的經驗與高度的智慧激盪交流下,必有全面性的探討與解析。第一位先請謝敏捷教授,謝教授是謝長廷先生訪問大陸代表團重要成員之一,我們先聽聽您的意見。

  謝敏捷:

  “開展之旅”得到高度肯定

  兩岸關係須有美中臺三方的最大共識,才能有穩健持久的兩岸關係,可以自此三個面向來分析“開展之旅”和“憲法各表”。

  臺灣方面:“開展之旅”得到臺灣民調約6比1的壓倒性支持,臺灣的媒體評論和主要意見領袖,絶大多數相當肯定。包括李登輝、許信良和陳菊,目前民進黨最高行政公職的高雄市長陳菊認爲是:“重要且重大的一步”、“正面展現關心臺灣未來的雍容和自信”。20年來兩岸議題常有爭議,此次則從意見領袖到民意調查,均給予高度的肯定。

  大陸方面:“開展之旅”成行表示不同意見可以面對,訪問期間大陸親切禮遇接待。之前民共互不信任長期對立,此次則是打開僵局開始交往。

  美國方面:美國在臺協會臺北辦事處處長馬啓思對“開展之旅”的評論是:“非常樂觀其成、歡迎、對兩岸的長期穩定有非常大的幫助”,這是十年來美國給予民進黨高層的最高評價。美國熟悉臺灣事務的卜睿哲、李侃如也都相當稱贊。

  從陳水扁時期的“麻煩製造者”,現在是“穩定貢獻者”。

  從這三個面向分析,“開展之旅”非常成功。

  “憲法各表”正視歷史與現狀

  2000年謝院長擔任高雄市長龢民進黨主席時,即提出以中華民國憲法回應兩岸關係,2005年擔任行政院長時持續主張,去年提出“憲法各表”,此次在北京公開再提出,憲法主張是謝院長十二年來一貫的、穩定的主張。

  “憲法各表”的核心是:以1949以來的臺海現狀爲基礎,主張中華民國憲法治理臺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治理大陸,中華民國憲法是1946年在南京制定,七次在臺灣修憲,有大陸聯繫,有深厚的臺灣內涵,兩岸經由憲法是特殊關係。

  臺灣方面:“憲法各表”兼顧主流民意非常關心的“對等、互不隸屬、臺灣主體性,且憲法本身即有高度主權意涵”,以及以憲法的“最高層次”和“民主條文”的超穩定結構(修憲須超高門檻),保障臺灣各種意願的人民,讓大家有安全感,也讓大陸、美國有安全感。

  憲法保障臺灣人民對未來的“民主選擇”,2300萬人民可以決定未來,也就是有各種可能,不排除任何選項,但改變現狀的門檻很高,須立法委員四分之一提議,四分之三出席,出席代表四分之三同意,提出憲法修正案交由選舉人復決,須選舉人總額二分之一同意(不論投票率多寡)才能改變,以目前選舉人數,約須825萬,臺灣迄今從未有任何投票超過此數,此門檻確保了對內對外的穩定性。

  “憲法各表”已經得到包括許信良在內的相當多意見領袖的贊賞,對比之下批評並無説服力,局限在少數個人,也未能提出絶大多數人民能接受的方案。相信“憲法各表”將能得到民進黨多數支持者,以及臺灣絶大多數民眾的支持。

  大陸方面:“開展之旅”訪問後國臺辦發言人楊毅對記者問及“憲法各表”,在論述大陸的立場後表示:“我們也願意認真聽取——理性、積極、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曾指出“現狀即是見之於臺灣現行規定及文件的現狀”,所指的主要是憲法。從2005大陸正視抗戰歷史,可以看出未來發展的方向,抗戰的論述包括“中國國民黨領道的正面戰場、中國共産黨領道的敵後戰場”。

  對於中華民國政府,大陸一向論述中華民國政府像明朝清朝,是中國的一個朝代,自1912至1949,已經結束。但是改革開放後兩岸交流密切,大陸人民來臺或到其他國家者愈來愈多,知道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的存在。同時大陸隨著經濟的傑出成就,國際地位蒸蒸日上,對自己愈來愈有信心,現在雖沒有接受“憲法各表”,但也沒有公開反對,有理由相信將來會像正視抗戰一樣,務實地正視兩岸現狀及中華民國政府存在的事實。

  美國方面:六十年來美國在東亞的政策主軸就是維持現狀架構,美國政治學者Kenneth

  NWaltz的結構現實主義認爲“國際結搆制約個别國家行爲”,最典型的實例就是東亞,包括過去三次臺海危機,美國阻止共軍武力攻臺、防止國軍反攻大陸或臺灣往獨立方向前進。1979年華府外交轉向,美國外交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後,也事實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臺灣,基本上都是維持現狀架構。

  之前2010年3月美國在臺協會理事卜道維(David

  Brown)曾撰文指出: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但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對華府和北京非常重要,謝長廷的“憲法一中”(以中華民國憲法回應兩岸議題)可以作爲替代選擇。去年蔡英文訪美時,美方也曾提出,但是蔡英文未接受。

  鄭運鵬:

  蘇貞昌展現兩岸交流善意

  12年前,謝長廷院長擔任民進黨主席,同時兼任高雄市長,我擔任當時的民進黨文宣部主任。這次與院長同行赴陸的趙天麟委員,當時被傳出到廈門,進行後來被定位成尋求“一國兩市”下交流的可能;後來此訊息釋放後,這個交流即中止了。此外,被簡化成“一國兩市”的論述,因爲謝是黨主席的身份,也曾經掀起不小風波。黨內有中常委揚言要罷免謝,他們認爲黨主席在處理兩岸關係上有爭議,癥結就在於所謂“一國兩市”的論點,其實相當類似於現在“憲法各表”,這樣的概念在當時無法被部分中常委接受。

  對比當初的背景,在12年之後,我的觀察是,民進黨經歷再次政黨輪替,期間總共有一次連任成功、兩次總統大選失敗。不管從各界對民進黨勝敗分析,或是黨內自己私下的討論,很顯然地都指向,民進黨可能要對兩岸關係做些調整。我要强調是做調整,而非改變。這個調整可能包括,在文本上有新的決議文出來,或是在黨內兩岸主張不動情況下,在態度上做出改變。以此獲得選民的信任,甚至是國際的信任,這些都是民進黨可以努力的方向。

  12年前擔任黨主席的謝長廷,因提出不同的看法而面臨被罷免狀況,再對照現在處境,我們可以嗅出黨內氣氛有很大的不同。當然這十幾年中有其他的變化,蘇貞昌主席上臺後的作法也與之前不同。在5月黨主席選舉中,五位黨主席候選人都一致認爲,對於兩岸交流方面可以有更大彈性與善意。這也是蘇主席執行的方向,這個方向成不成功,從這次謝院長的大陸行,觀察黨內的氣氛可知一二。

  在我看來,現在的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是可以討論的,可以表達各種不同的意見,而且不會有過度的反對或批評,或是出現比較尖鋭對立的狀況。這是蘇主席這幾個月與各個系統做了相當程度的處理,或者彼此有了相當程度的信任,形成黨內應該要好好討論兩岸政策,這是蘇主席努力下的成果。這次謝院長“訪陸”,或許在各種不同媒體、個人發言、新聞上看到不同的聲音,但不至於失控,這是與過去比較不一樣的狀況,也是整個黨的努力。

  謝大陸行意義正面

  開啓民進黨兩岸政策討論

  現在民進黨談兩岸關係,氣氛上較容易有多元的討論,而且説不定謝院長的大陸行只是討論的開端而已,還不是結果。這個開端對民進黨來説,我認爲意義正面。此正面意義不在於民進黨有了新的結論或方向,而是在於給各界的觀感上,包括國際的觀感,美國、日本等關心臺灣的國家,他們可以嗅出,現在的民進黨在這方面是可以討論的。

  但是可以討論到甚麼程度?用甚麼形式討論?會不會有甚麼樣的結論或行動?目前爲止都是未明的。所以蘇主席10月12日被訪問到中國事務部成立之後有沒有中國事務委員會?中國事務委員會的主委是誰?要如何運作?蘇主席認爲不急。我認爲不急反而是好的,不急可以讓黨內還是很和諧的狀態之下,看看有甚麼不同的角度或聲音。透過OPEN

  STUDIO相對學術性座談、私下討論、對媒體的發言等等,讓大家提出不同意見,之後再來做爲黨內要如何進行的搭建舞臺。

  從這一點來説,蘇主席上任4個多月來的黨務運作,“桶箍”的角色做得不錯。我的形容是,一個“桶箍”好不好,要看裏面有幾個木片,如果只有一個木片,那也沒甚麼好箍的,現在看起來是黨內的確有各種不同的木片,但顔色不同的木片也可以平和進行討論。就個人觀察,甚至與謝院長“憲法各表”論述對立極端的主張,也會參與討論。由此可見,整個黨在氣氛維持上做得不錯,在沒有中國事務委員會平臺架構下,就可以維持相對理性的討論,我認爲光是這一步,對黨就很有幫助。

  所以,大家評論謝院長這次的中國行,對他個人、對黨是好是壞?對他個人我是不曉得,我相信謝院長有相當的智慧來做這樣的行動,對他來説,其判斷成果應該是正面的。但是對黨來説,我個人認爲,正面意義一定大於負面意義。至少黨內可控制住因不同理想主張而互相攻訐的場面,不會偏向某一邊,壓抑另一邊。

  簡言之,對於整個社會看待民進黨的運作,黨內可理性探討公共政策、兩岸政策,光這點就非常不容易。謝院長這次大陸行,是民進黨兩岸政策討論的開始,這個開始很成功。而後續的討論平臺、行動方案、結論如何等等,到目前爲止還沒有定案。

  邱志偉:

  謝以私人名義登陸

  也代表部分黨的意志

  謝院長這次雖以個人名義去大陸,但他是前總統候選人、前主席、前院長、也是派系領道者,他本身的個人意義,某種程度有黨的意志在裏面,代表部分民進黨人的想法與思維,所以不能完全視爲民間或個人行爲。當然對外論述,他當然强調是個人名義,但是他的想法與論述,事實上包含部分民進黨同志的看法。

  謝此行獲得評價兩極,當然論述會紛歧,因爲謝的主張沒有經過黨內的正常程序。如果要形成黨內共識,要經過中執會、中常會,或某種程度辯論形式。但是謝所發表的論述,沒有經過這樣的程序,也未經過討論,所以不能視爲黨的立場與政策。但是如我開頭所强調的,謝代表部分民進黨思維。

  論條件、意願、企圖

  謝是最佳破冰人選

  民進黨四大天王中謝蘇蔡游,再加上呂,我認爲謝最有個人條件,來進行這一次民共交流的破冰之旅。因爲謝在擔任高雄市長時,提出“一個國家兩個城市”主張,其他的天王沒有這樣的積極性論述。謝這次提到的“憲法各表”,基本上也是一脈相承擔任市長時的邏輯,所以他有此論述能力與條件。

  謝也最有主觀意願,他的政治性格相當務實、相對具有調整性。謝接受媒體訪問也説,民進黨的中國政策要更務實、更具調整性。據個人觀察,謝的政治性格也偏向這樣的型式,相較於其他天王,較具務實與調整彈性,因此在主觀意願上,謝有更强烈的主觀意願。

  謝也最有企圖心,對兩岸有使命感,而且其對未來有期待,認爲還是大有可爲。不管是對個人、對民進黨、或者對2016再次執政,他都認爲大有可爲,所以在此歷史關鍵點,謝展現其企圖心來營造他個人新階段的高度與聲望。這部分,此行最大收穫大概就是謝院長本身。

  兩岸交流不可逆

  民進黨須做好準備

  而要論述此行背後民進黨整體的心理狀態與氛圍,我們要從檢討2012敗選原因,以及爲2016可能重返執政的準備談起。臺灣在親美、友日、和中大戰略環境之下,民進黨不能迴避與中國大陸的互動與交往;兩岸交流經過20、30年,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任何政黨執政,都不可能終止兩岸交流,也不可能摧毀兩岸交流架構。即便民進黨執政,對於建構兩岸戰略上,基本上不會有太大變化,最起碼會維持架構,只是速度會減緩,質量可能受到影響。

  所以,當兩岸交流、互動已經完成階段性任務,江陳八會後接著處理深水區的問題,在此由簡到繁,由容易到困難的階段。民進黨作爲未來可能執政的政黨,必須從現在開始就做好相關準備,這是目前黨內的氛圍。依據民調,2012大選約有575%臺灣選民,即使討厭馬英九,但還是投給馬。因爲擔心蔡英文上臺之後會影響兩岸關係,代表有爲數不少民眾,對於民進黨大陸政策、或者對民進黨執政下的兩岸關係,充滿憂心。這部分必須透過民共交流來改變民眾印象,展現民進黨對於兩岸交流具有一定的能力。

  强化處理兩岸關係能力

  民進黨著眼2016

  民進黨現階段沒辦法强化主權,能做的只有鞏固主權。過去4年的討論,這部分論述大概有“臺灣共識”、“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等論述,都是以比較抽象的概念來與選民溝通,效果有限。我們必須拿出具體的作爲與主張,若是沒有主張,可以先有作爲;所謂的作爲就是民共開始交流,讓民眾知道民進黨上臺之後,還是可以維持既有的兩岸架構,還是可以在親美、友日、和中大戰略架構下,推展兩岸關係。

  如果能夠扭轉這575%的選民,對2016是很好的利基。我想對於執政的準備,民眾對於民進黨固守主權的信心絶對夠,不會疑慮喪失任何臺灣主權;但是對於民進黨執政後,有無能力處理兩岸關係、有無能力維持兩岸關係交流上不具信心。所以,民進黨必須在這部分展現能力,民眾對於民進黨2016執政才有信心。

  國民黨過去5年來,在兩岸互動上的成果,已達成2005連胡會五點共識其中的四點,包括建立國共交流平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協商、給予臺灣適度的國際空間。只剩下“終止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未完成。很多人擔心若繼續讓國民黨執政,第五點恐怕很快就會實現。這深水區一踩下去,可能不只是深水,也有可能溺斃。所以,最好的做法是2016年民進黨拿回執政權,重新檢討兩岸關係執政順序,對大戰略做一些調整與修正。因爲和平協議對臺灣來説,就是準亡國的狀態,陷入一國兩制的邏輯之下,對臺相當不利。

  民進黨整體氛圍是焦慮、是擔心,但是也充滿期待,借由新的作爲來展現民進黨還有一定能力處理兩岸關係。所以謝本身這趟行程,先不論其主張,黨內基本上具有高度共識,去中國大陸參訪,不管個人條件、正當性、時間點如何,民進黨思維、氛圍都給予謝極大的支持。

  對於謝大陸行

  美中臺三方都在看

  謝此行也可從四個面向來看,民進黨之外,國民黨、共産黨與美國都在看,美國可以代表國際社會。先講國民黨,從一開始的樂觀其成,到後來黨發言人問謝“黑臉還是白臉”的酸言酸語,顯示其很擔心民共有初步交流之後,兩岸不再是國民黨的獨佔市場。民共交流量增加,質也會改變,若有制度化交流之後,兩岸交流的專利不再專屬於國民黨。某種程度上國民黨表現出憂慮,因爲其就是靠兩岸關係强項來維係政權。兩岸關係不是國民黨强項之後,2016可能面臨更大的挑戰。

  對於中共來説,他們基本上定位民進黨有重新執政的可能性。馬英九執政效能低、民調滿意度也低,我想民進黨2016重返執政的可能性相當大,這是現實、也是趨勢。所以中共也要預做準備。萬一民進黨上臺之後,兩岸關係如何維係?架構如何存續?如何面對其對臺政策的崩盤?甚至是如何面對內部民意的挑戰與壓力?如果中共不從現在開始與民進黨有一些交流理解,2016民進黨若上臺,那大陸對臺政策要整個重來,所以它必須開始與民進黨接觸。

  這也代表中共對45%臺灣民眾的重視,他不能只顧慮到55%的藍營支持者。民進黨在國會與輿論上,對兩岸關係還是有一定的制衡力,中共不能不與民進黨對話。不管是擔心民進黨以後會重返執政,或是爲了民進黨對於兩岸政策有一定的影響力與參與力,所以中共這次派戴秉國、王毅、陳雲林見謝,維持一定的規格。這也説明中共對謝這次訪問,其判斷具有一定試驗與破冰性質,所以他們很謹慎。

  在美國方面,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兩位學者,卜睿哲(Richard

  Bush)認爲雖然謝的主張不是現在才提出,但最起碼是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提;而且謝堅持沒有九二共識,必須用“憲法共識”取代,比照過去“臺灣共識”與“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相對虛幻抽象論述,謝的論述具體,卜睿哲給予正面評價。另外,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也認爲中共不敢忽略民進黨重返執政的可能性,所以顯示出中共具有戰略觀,必須與民進黨開始制度性、秩序性的交流。否則,民進黨一夕之間上臺,會危及其政權。

  鄭文燦:

  民進黨最後一哩路尚未準備好

  但正面看待兩岸交流

  謝長廷登陸破冰的效果,不管是兩岸媒體與後續討論,基本上多正面肯定。民進黨內的總體反應是:肯定登陸、對其主張持保留態度、推遲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這代表黨內有一些不同的意見,兩岸政策的決策架構也無法在短時間內確立。雖説如此,整體而言,民進黨在2012總統選舉前後,態度是一致的,希望能夠走比較務實、開放的兩岸路線。

  蔡英文本人在選舉之前發表《十年政綱》,《十年政綱》中並沒有提到一邊一國、正名制憲或公投入聯等主張。蔡的幾個重點,包括“臺灣共識”,希望用民主原則建立起兩岸互動架構;再來是“中華民國等於臺灣,臺灣等於中華民國”,某些程度上代表新的轉向;最後就是比較抽象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敗選後,黨內、黨外的檢討,也都認爲民進黨最後一哩路是兩岸因素,雖然對如何解決還沒有共識,但是正面看待兩岸交流,應該是共同的看法。

  這次謝長廷登陸破冰,如果發生在2012年之前,恐怕會引起很大的爭議;2012年之後,雖然有一些不同評價、主張,但也沒有人扣帽子或惡意攻訐。代表民進黨在這個議題上,雖然還沒準備好,但是態度開放,也會正面面對兩岸關係的重要性。

  民進黨的轉變有兩個原因,第一,美中互動大國的架構,民進黨有無可能堅持傳統的主張?對於國際社會希望兩岸能夠積極交流對話,這個大路線很難拒絶。第二,則與執政可能性有很大的關係。從民調來看,5%到10%的選民,非常重視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治理能力,會用兩岸關係衡量哪一個政黨執政對其有利。不管是民調也好,評估也好,兩岸關係的處理能力是一個重點。黨內在2012年敗選檢討中,很重要的一點也是,民眾擔心民進黨執政會帶來對抗、衰退,對經濟與安定不利。這最後一哩路如何克服,黨內確實應該好好討論。謝長廷訪問大陸,其基本定位是代表個人、不代表政黨,代表黨內還沒準備好,也未整合好。

  謝開展之旅

  民共對話之始

  從創黨至今,謝長廷長期以來都是思想型、哲學型的政治家,對兩岸事務有其見解;這次提“憲法共識”、“憲法各表”,其實也在他長期的主張之下。謝主張和解共生,不管在政黨之間、兩岸之間,他的看法一致,就是希望可以在衝突中,找出模糊地帶、找出下臺階、找出相處方式,這是“謝式風格”。

  一方面,謝有思想上、路線上的意義;二方面,他也是實力派政治人物。在黨內是謝係,這次大陸行成員也多半是謝係子弟兵。因爲謝有一定的政治實力,有些評論説他不會成爲第二個許信良。但是他會不會成爲民進黨中如同連戰的角色問題,我認爲因爲這次謝訪陸並沒有黨的授權、或者某程度上的背書,所以定位不在民共架構的建立,而是民共對話的開始,謝傳達正面善意的訊息,這點北京也做了明確的回應。

  雙方傳遞的訊息當中,有幾點可以參考。比如謝長廷説東山島的祭祖,祭祖在臺灣是很自然、平常的事,但是北京方面看到的是文化認同,賦予高度政治意義,認爲這是認祖歸宗,是文化根源的認同,這部分媒體也有很多的報導。再者,謝談“憲法共識”、“憲法各表”與“憲法一中”的問題。對北京來説,不談臺獨、可談一中,這是個開始,北京認爲具有戰略意義。所以在十八大之前,北京非預期的讓謝登陸,雖然在意料之外,但他們處理事情有條不紊,非常謹慎回應謝長廷訪陸問題。

  當謝長廷談一中,北京回應,他們瞭解臺獨形成的背景,也認爲九二共識不能放棄。因此,其基本立場是,不能放棄國共達成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這兩點原則。雖然謝否認九二共識,希望用“憲法共識”取代,並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大陸劃出底線,只要在這問題上不談臺獨、可談一中,基本上就是正面的。

  我認爲,北京也在看謝所提的“處理差異、超越差異”。兩岸之間有很多差異,謝長廷只談到這部分,讓他們看到民進黨願意超越差異,比國民黨往前走一步。但比較可惜的一點是,謝的“差異論”,要超越差異就要把差異講出來,討論兩岸之間的基本差異;例如民主與威權的差異、自由市場與特權經濟的差異、多元與社會控制的差異、有無人權法制理念的差異等等。北京看到謝要超越差益,但是也要讓臺灣人民聽到差異在哪裏,未來互動上才有比較大的空間。

  謝“憲法共識”

  具一中背景民主內涵

  那謝長廷又如何設定民共互動架構?基本上,謝認爲民進黨要追求執政,假如因爲兩岸因素,民進黨的執政變成傳説、變成過去式的歷史,沒有執政就無法保護民進黨人所希望追求的價值。謝的“憲法各表”,雖然大陸看到的是其中有一中的背景,認爲民進黨回到中華民國憲法是可以鼓勵與肯定。憲法是保護傘,代表中華民國的實質存在與合法性;也是個盾牌,北京要想否認也很難否認。如果北京可以接受國民黨“一國兩區”的主張,爲甚麼不能接受民進黨對憲法的主張?謝長廷的核心觀念在此。

  但謝回臺之後,有做了一些調整與詮釋。中華民國憲法固然有一中背景;但是經過7次修憲後,這部憲法也有臺灣民主內涵,要變動這部憲法須經過2300萬人同意。這是中華民國憲法的兩面性,我認爲用憲法各表取代九二共識或一中各表,值得深入討論。

  民進黨兩岸路線大概分三種,第一是臺獨黨綱路線,强調要追求法理臺獨與國家正常化;第二是所謂臺灣前途決議文路線,務實臺獨,接受中華民國體制,保護現狀、臺灣實質主權地位,并且强調改變現狀要經由公投決定;第三是謝長廷的路線,不否定憲法當中藴含一中架構,以民進黨版的模糊一中來與北京互動。

  對未來影響方面,在兩岸路線親中與反中之外,謝長廷要走出和中這第三條路線,要花很多精力去討論。民進黨內還沒共識,藍緑之間也沒有共識,臺灣社會也沒有共識,提出高度缺乏共識下的主張,回來之後當然要面對不同評價,這很正常。在短時間內,黨內各方多持保留意見,需要更多的討論。

  謝和中路線非主流

  須充分討論

  至於黨中央,似乎是以比較冷卻的態度處理,包括推遲兩岸事務決策架構的成立。我認爲不管如何總是要面對,縱使黨內的整合溝通重要,但未來民進黨可能需要在兩岸關係上表達正面、積極、務實態度。對於臺灣人民所關切的問題,展現民進黨有無兩岸關係的溝通、處理、協商能力。

  在此高度兩岸化的臺灣社會,我們有陸生、陸資、陸客、陸配“四陸問題”;在大陸有臺商、臺生問題;國際政治上又有這麼多復雜嚴肅的政治、軍事、外交問題,民進黨在新階段,必須展現出强大深度思考。尤其是美中大國互動架構,臺灣如何突破。對民進黨來説,我們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是希望成爲臺灣人民最好的選擇、最好的依靠,就要有能力把這些問題處理好。

  謝長廷的路線雖非目前黨內主流共識,我認爲應該給予更大討論空間。民進黨是一個民主政黨,任何政治路線,經過反覆辯證之後,其優點、缺點、如何調整,都會找出一條更好的路。黨內不會爲此形成强烈派系對立,不會從權力鬥爭角度看待這個問題。離下次選舉還有一段時間,民進黨有更充分空間來討論未來兩岸關係該如何走下去,從這個角度來看,謝長廷的登陸很有價值。

  陳淞山:

  兩岸爲緑營重返執政門檻

  這次謝長廷登陸,只引發不同意見的爭議,並沒有民進黨內部派系對抗情況,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對民進黨來説,也是一個重要的機會與價值。爲甚麼沒有派系化的對抗?除了蘇主席的領道之外,我想各個派系領道人在這部分都相當節制,都知道民進黨的政治困境。在兩岸問題上,如何證明民進黨有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是攸關重返執政的重要門檻。所以大家都肯定謝到大陸交流、互動、溝通,建立互信過程,但是未必對其主張有一致性的共識。我認爲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如果這個開端是在2014到2016,已經形成民進黨內部必須開始爲總統初選、大選做準備的時候,纔來研擬內部共識的大陸政策定位或中國政策定位,情況可能完全不同。因爲會牽扯到權力派系路線鬥爭,黨內無法如同現在,以理性、務實面對謝的大陸行。由此推論,民進黨應在七合一選舉前,研擬出大陸政策的定位與政治方向;對之後進行2016大選挑戰,會有更好的開始。我的想法是,2013年年底前就要完成黨內處理臺灣共識或新中國政策定位的共識工作,證明我們有處理兩岸的能力,絶不能等到選完才面對。

  謝登陸開啓民共對話

  2013年進一步開展新局

  爲何謝這次能順利登陸訪問?北京當局固然重要,民進黨與北京此時都有實際需要讓謝長廷走這一趟。在十八大前夕,北京當局決定讓謝長廷出席調酒大賽的場合,就是很不容易的事。這表示大陸很需要與民進黨有個新的開始,這個新開始是新的突破。在胡錦濤卸任之前,能夠完成與民進黨開始對話,此政治價值非常重要。這對胡錦濤兩岸和平發展宣示,有正面幫助。

  大陸這一代領道人完成與民進黨重要領道人的政治對話,而且是與具有八年執政經驗的民進黨對話,而不是只是十幾年前見到在野黨的陳水扁、呂秀蓮等人。這次大陸與謝長廷展開新互動,讓謝登陸、進行會談,包括派出戴秉國政治層級的人物。大陸皆經過政治計算衡量,有其政治思考;這也代表,在十八大新體制之後,他們願意與民進黨展開更進一步的交流。雖然還不至於黨對黨,但是不排除比謝長廷層次更高的活動交流,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未來政治發展的新局。

  兩岸和平發展

  紅藍緑三角新關係

  對國民黨而言,他們當然很吃味,因爲國民黨在選舉中,最害怕民進黨與共産黨可以交流、溝通、互動,這對其選舉殺傷力很大。連邱毅都指出,如果民進黨與大陸交流持續發展,國民黨執政的優勢至少要減半。這是事實,只要民進黨向臺灣人民證明有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與大陸有正式溝通對話的管道的時候,國民黨不再擁有所謂兩岸紅利執政的優勢;若要靠內政民生問題與民進黨一較高下,藍軍很難在2016拿到繼續執政的機會。

  對民進黨來説,謝長廷登陸訪問,意味對民共政治僵局帶來積極性進展,進而影響國民黨的布局。對於國共合作的兩岸話語權,將出現新的衝擊與變化。國民黨、民進黨與共産黨的平衡三角關係,將逐漸建立,這部分是一個好的開始。北京當局也意識到,謝長延的登陸,對國民黨、民進黨、臺灣、對兩岸和平發展具有新的正面意義,所以大家共同促成這樣的開始。

  事實上,民進黨內部對謝的訪問,很多人對其祭祖流淚、“憲法共識”主張有一些不同意見,但是這些爭議沒有擴大延燒,大家理性探討,這也是一個好的開始。這些好的開始,從謝建立與大陸互動溝通模式中,自信交往、不承認九二共識,提出“憲法共識”、“憲法各表”,願意與大陸有新互動的作法。在黨內大家有共識肯定謝的大陸行,其政治價值與政治意義,遠高於內部對其政治主張的爭議。我認爲民進黨不但要正面看待,更要鼓勵謝以後有機會與大陸做更多的互動。

  民進黨應有機制

  讓訪陸資源共享

  謝回臺向蘇、蔡説明此行成果之後,更重要的是,民進黨要統合內部機制,讓訪陸經驗、互動模式、溝通的管道等等,能夠成爲黨的共同資源,讓資源共享。黨員去大陸接觸互動,黨也應提供資訊,包括大陸重要智庫領道或者政治人物地位、其政治立場、想法、思維邏輯等等,不要讓黨內同志到大陸單打獨鬥,回來以後由個人自負責任這樣的結果。

  只要立場一致,人民對民進黨的看法就會不同。民進黨人去大陸訪問,回來經驗共享,蒐集這些訪問的資源,瞭解如何與大陸打交道,把個人財變成黨的公共財。讓民進黨成爲整合的力量,如此才會消除黨內對很多同志到大陸訪問的不信任問題,黨內也會更務實,對兩岸有更好的具體作法。民進黨該做的努力與準備,現在可以做的就要趕快做,這個方向很重要。

  最後,謝此行就是想要證明民進黨有處理兩岸事務的能力與價值。民進黨應借此帶動黨內兩岸路線轉型,從內部開始整合共識,面對兩岸的民生、經濟、事務交流議題,到政治談判準備,這些都是民進黨要開始努力的方向,若只是爲了2016贏得政權,但沒辦法處理兩岸事務,縱使執政也會下臺。因此,民進黨要及早做準備,長期耕耘贏得臺灣人民的信賴,做深遠的展望。

  黃輝珍:第一輪小結

  第一輪初步討論,大家提出深刻觀察,內容相當豐富,有幾項共同觀點,我扼要做以下歸納:

  第一,民共交流的形成,是2012大選之後,民進黨領道層對臺灣政治情勢與兩岸關係大局的判斷;認知到應與中國大陸交流,進一步相互瞭解,改善民共兩黨關係,否則民進黨的重返執政,終將永無可能,終將成爲所謂的傳説。也就是,民進黨從2012大選經驗教訓中,看到了民共交流的必要性與重要性,黨有責任推動民共關係的交流與改善。這一項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

  第二,謝長廷的登陸,雖然緑營內部有批判、檢討的聲音,但這些負面意見基本上屬於個别化、單一化現象,而非派系對抗或集體鬥爭。整個看來,民進黨對待謝登陸之行的態度是正面的,也大體認同肯定。至於針對謝相關主張的爭論,是在可控制範圍內,可接受、可容忍,不會影響黨的大局,沒有迫切的內部矛盾危機。

  第三,謝長廷在民進黨內有深厚資歷,是指標性的政治人物,他的登陸實質上絶對不只是個人性的,具有濃厚的黨代表性。而這次在蘇貞昌主席主道下,黨內給予理性看待,討論與思考也大體維持平和穩健氣氛,這有利於事態的後續發展。對此重大曆史事件,蘇主席維護大局,張弛適度。整體而言,謝這次登陸之行,對民進黨的外在形象、社會觀感,都是正面的、加分的。

  第四,這次的主角謝長廷先生,以他的政治背景、思想傾向、人格特質、論辯能力等條件,民共高層交流破冰的歷史課題終於以他爲突破口,是相對適當的,也是比較自然的。此行對謝來説,維持他個人在緑營的政治影響力,也具積極意義。特别是在黨內蘇貞昌蔡英文兩個太陽底下,他透過登陸,另辟蹊徑,在兩强中硬闖出一條新路,未嘗不能重新經營他的政治生命。

  第五,雖然緑營多肯定謝的登陸之行,但對他表現的政治動作與提出的政治主張,在輿論上是有保留的。有關“憲法共識”、“憲法各表”與“一中各表”的關係,爭論還很多,特别是與民進黨基本立場之間的差距很大。但一般認爲這本來就是民進黨的基本難題,無法一下子得到明確的共識與答案,應該留待黨內繼續討論,不急於一時解決。

  緑營內部之所以贊同、支持發展民共關係,最重要的考慮點是,民進黨如何能有重新執政的機會,特别是2016年。這是黨內看待民共交流的核心思考點。包括謝本人都説,他推動民共交流的重要成果,就是要證明民進黨有處理兩岸關係能力;如果能夠克服2012大選的最後一哩路,2016民進黨就有機會重返執政。

  值得探究的是,謝長廷提到“憲法共識”與“憲法各表”,與北京堅持的“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兩者之間是否相容?或者與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差别性如何?假設民進黨接受“憲法共識”、“憲法各表”;而國民黨是“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北京是“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三者之間最終比對的結果,到底是國共接近?抑或是民共比較親近?

  如果民共之間的距離仍然相對較遠,民共關係如何能夠達到緑營最關切的證明自己“有處理兩岸關係能力”?因爲,今天有沒有處理兩岸關係能力,不是民進黨自己説了算,重點在北京怎麼看、怎麼做、怎麼回應。僅僅因爲謝的登陸、謝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就斷言民進黨有處理兩岸關係能力,未免把問題太簡單化了、片面化了,言之過早。後續還有一段較長的觀察期,這恐怕是民進黨謝長廷路線未來的重大考驗。

  第六,民共交流已經破冰,塵封之門已經打開,趨勢所向,不可逆轉,這對未來的國共關係有何影響?民共交流會否影響國共關係?國民黨在民共交流情況下,又會做出甚麼調整與轉變?其轉變也將影響國共關係、甚至民共關係。國民共三黨連動關係已經形成,未來兩岸關係新的戰略形勢如何?民進黨內謝長廷路線者,如何掌握新的形勢?如何真正證明民進黨有處理兩岸關係能力?進而在2016選舉,達到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不失分的目標,這是艱難的現實考驗!

  以上綜合大家發言,形成六點歸納,提供大家下一輪參考,現在我們進行第二輪。

  謝敏捷:

  “憲法各表”將成爲最大共識

  “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主張:臺灣説中華民國代表中國,大陸説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1971年之後,得到聯合國、各國際組織、172個國家承認代表中國,現在世界包括臺灣的人民、媒體提及中國時,很自然想到北京。中華民國代表中國,明顯不符國際現實與世人常識。

  且“一中各表”的排他性,互不正視對方存在(只是“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包括臺北不正視北京存在,卻要求北京正視中華民國存在,邏輯上無法講得通,無法成爲臺灣內部的廣泛共識。“憲法各表”反應現實,正視雙方存在,正視有兩部憲法存在,各有憲政秩序,在多元社會才能得到廣泛堅强的支持。政策不易有100分的支持,但應致力最多支持、最少反對,反對者不至於太不安,目前的情況是:“一中各表”民進黨不接受,“憲法各表”只有民進黨基本教義派不接受。

  2007之前大陸也曾多次批評“一中各表”,2008之後默認,過去四年多兩岸達成十八項協議,“一中各表”有其階段性貢獻。可是兩岸要進入深水區發展,需要一個非常堅强、有現狀支持,有各方最大共識的架構,才能有穩健的兩岸關係。“憲法各表”有中華民國憲法治理臺灣的現實基礎,又有與大陸的聯結性,大陸未曾公開批評,相信未來大陸將可接受。

  從學術與實務分析,“憲法各表”能團結臺灣、穩定兩岸、維護現狀,將成爲美中臺的最大共識。

  交往或談判,很重要的是提出務實合理的主張,然後全力爭取支持。1971在聯合國,當時美國曾提出雙重代表案,就是“北京進入聯合國並取得安全理事會席位,臺北保留作爲普通會員國”,現在大家會認爲很務實合理,可是當時臺北先是反對,後要安理會席位、後對雙重代表案“可以接受、不能支持”,終至失敗造成之後的外交困境。當年如果全力支持務實合理主張,今日對外關係可能完全不同。現在我們希望兩岸穩健繁榮的發展,也要有務實合理的主張。

  歷史性訪問

  歷史的轉折點

  領道人的重要在於:要有遠見和勇氣,能洞察問題拿出辦法,不畏困難開創新局。兩岸曾先對立40年,後爭議20年,謝長廷院長的“開展之旅”和“憲法各表”是歷史的轉折點,將兩岸關係轉爲務實理性、正向積極的方向。兩岸若能在政治方面,建立各方都覺得很安全很穩定的互動架構,讓經濟、社會、文化的交往回歸正常化發展,有合作有競爭,對臺灣大陸和東亞的長期穩定和活力繁榮將有深遠的貢獻。

  鄭運鵬:

  不認同民共不交流

  執政成爲傳説之言

  我做幾點回應,第一,我個人不認同“如果國共交流變成國民黨專利,民進黨執政會變成傳説”説法,這樣説太過理想性。在統獨立場不一情況下,國、民兩黨都有可能執政。在中國大陸對臺還有企圖的前提下,國民黨是大陸相對可以接受的選擇,但對臺灣人民來説則不一定。如果透過各種方式,想讓民共與國共關係等距,我認爲只是讓共産黨多了一項武器,而把民進黨當成與國民黨談判的籌碼。

  如果民共關係與國共關係有可能等距,其中一定需要相當高的智慧,我們樂觀其成;但就民進黨輔選幹部立場來説,不能夠以此當成短期或中期可以達到的目標,以免對選舉産生誤判。在兩岸上,若國共合作是前提的話,民進黨還是必須獲得臺灣人民、以及國際社會的信任,這才是我們要努力的目標,也才利於對大局的判斷。

  民進黨兩岸政策行穩致遠

  第二,以目前狀況來説,謝提出“憲法共識”,不管緑營、藍營甚至在大陸都有不同的看法,這很正常。舉例來説,馬總統連任之後,大膽提出一國兩區的講法,當時謝院長説,一國兩區是適用於中華民國憲法在國內的解釋,所以才有陸委會等架構,但不能對國際説我們是一國兩區。同樣的道理,當謝提“憲法各表”時,這與之前的一國兩區到底有何不同?我認爲謝可以就這點再多做説明。

  至於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民進黨質疑的是,中國大陸從來沒有提起各自表述,只談一中。這是現實上的矛盾,未必是理論上、法理上的矛盾,這也是有問題的。所以,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像ECFA一樣,變成民進黨以後要去概括承受的概念之一。

  我個人反而比較認同,蘇蔡兩人在選舉時提到的“臺灣共識”,也就是1999年的臺灣前途決議文。意即臺灣依照目前的憲法叫作中華民國,如果要改變此現狀,必須要公民投票決定,中華民國臺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個概念應是民調中的公約數。現行要提出一套完全沒有矛盾、完全符合現實、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理論架構,的確不容易。這一點大家要共同努力。

  第三,回應淞山建議,黨中央確實應具備整合黨內人士訪陸經驗、提供必要資訊的能力。但謝院長的案子是個案,他也自己定位爲個人行程,不代表黨;因此是否要黨中央提供交流互訪的資訊,也要視當事人的意願。我認爲黨內中國事務部單位,能夠服務黨員、提供必要資訊,但目前還沒有辦法變成一個正式確定的做法。因爲,也有可能因中央黨部提供資訊,反而造成共産黨不願放行。

  最後,謝院長因其個人特質背景,是一位合適的民共交流代表。但是如同剛才所説,國民黨是共産黨更好的選擇,很多因素不是由民進黨、臺灣方面掌握。從黨中央的角度分析,我認爲還是保守一點比較好。所謂行穩致遠,一是民共與國共有沒有可以有等距關係?二是,是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主張,就可以得到中國大陸相當程度的承認?我認爲這些都不應該被民進黨設定爲前提,而是民進黨應該走出一條相對穩健的路,獲得臺灣人民支持。民眾相信民進黨的執政能力、穩健處理兩岸能力,這才比較符合我們的利益。

  邱志偉:

  謝想三面討好風險大

  謝長廷是具有開創性、突破性,能夠與時俱進,能夠調整策略、具戰略觀點的政治工作者。他訪廈門的切入點,訴諸於戰爭的悲劇、親情血緣,心靈要開放、實事求是。謝用軟的一面踏出第一步,民進黨的代表人物受共産黨歡迎、擁護,這是過去從來不會發生的狀況。謝也建立起中國大陸民眾對他的好印象,正面印象會外擴到對民進黨整體觀感的改變:民進黨不再萬惡不赦,民進黨還是有可愛、可以交流的一面。

  謝長廷“憲法共識”、“憲法各表”,則屬於戰略觀的陳述,有機會也有風險。我個人觀察,他提出“憲法共識”,基本上是想三面討好:一是對黨內,第二是對臺灣社會,第三是對中國共産黨。一憲三表或者稱一憲三種解讀,三面討好是他最高的戰略目標,不可能達到三面討好。因此,其次要的戰略目標則爲,三方都不滿意,但三方都勉强接受,不讓結構惡化。我認爲謝已經達到次要的戰略目標。

  所謂三面討好,第一面他要面對黨內,黨內否定國民黨的九二共識,因爲其以承認一中作爲開展兩岸關係的前提。謝提出“憲法共識”替代性方案,對黨內要做某種程度交代,謝有交代,但是有點勉强,也引發部分人士的强烈質疑。

  因爲九二共識不處理主權問題,主權及於全中國,治權是分治的,分爲所謂大陸地區與自由地區。而謝的看法是,中華民國憲法經過增修後,現實的治權與主權皆只及於臺澎金馬,限制大陸地區憲法的義務與權力。在此情況下,現在的中華民國憲法就等於臺灣,排除一中的疑慮。謝從憲法增修條文的精神,向黨內群眾交代,認爲中華民國就是臺灣。

  對理性的臺獨主義者,謝之説有一定的説服力;但對於激進臺獨或者基本教義派者,他們就大力抨擊,認爲所謂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就是一中共識、一中各表。事實上,我做爲民進黨理性務實的臺獨者,從憲法增修條文中,我不滿意但是可以有條件的接受。這是第一部分,謝對黨內的交代。

  第二面,對臺灣社會的交代是,因憲法具有高度的主權意含,中華民國憲法代表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以“憲法共識”與大陸交往,師出有名。臺灣社會害怕主權被弱化,如果民進黨凸顯、强化主權,對臺灣主流社會更具説服力。最起碼對比一中原則九二共識、不談主權只談治權的國民黨主張,更容易被接受。

  第三面,對中共來説是相對性比較。中共認爲民進黨以前主張臺獨,精神脈絡一致,未來都是要追求獨立。但是謝提出“憲法共識”之後,中共覺得除了臺獨之外,出現新的論述。雖然王毅和戴秉國都沒有辦法同意,但是基本上也沒有强烈表示反對。中共認爲民進黨已經往前一步。

  站在中共的立場,中華民國憲法是一個大中國法統的憲法,還是隱含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不是兩國的概念,看你從哪個角度切入,所以中共認爲民主進步黨不再提臺獨黨綱、不再提臺灣前途決議文;現在提中華民國憲法,就是一個大中國的思想,隱含一國兩區的概念、對中國統一的想像。

  風險一:民進黨內派系

  我認爲“憲法共識”有戰略觀,其風險來自黨內各派系,黨內有激進者,對國家定位、主權論述都有不同的主張,甚至會醖釀成茶壺裏的風暴。這就看謝如何做風險管制,蘇主席如何危機管控,不要讓不同意見互相攻擊、制肘。所以謝要堅持其主張,就要加强黨內溝通對話,這部分要持續努力。謝也舉辦“新文化國政班”,加强對基層黨員的論述,既然兩岸已經進入深水區,兩岸關係差異擴大,如果民進黨再不調整,臺灣的處境會愈來愈惡劣。

  風險二:中共如何解讀?

  其次的風險則來自於中共如何解讀“憲法共識”。中共的底線是九二共識、一中原則。若中共認爲“憲法共識”就是所謂的獨臺,就是中華民國等於臺灣。主動權是在中共手上,非操之在我。我認爲中共很難支持憲法共識,因爲他們退讓即代表支持獨臺;但因十八大新舊交班,其對臺戰略還不是那麼清楚,須持續觀察中共的反應。若中共片面與你終止兩岸交流,技術杯葛不讓陸客來臺觀光,全部取消在臺投資項目,逼得民進黨一定要接受一中原則。面對中共後續反應,我們也要思考民進黨下一步如何處理。

  臺灣任何政黨執政都應服膺“親美、友日、和中”大戰略,也在此之下發展兩岸互動次要戰略。國共談兩岸互動已經進入深水區,對民進黨來説難度更高。未來如果“憲法共識”不是民進黨內中國共識,那黨內的中國政策到底是甚麼?包括兩岸政治定位、對兩岸主權的主張、主權怎麼安排?黨的論述是甚麼?接下來,中國事務委員會要不要成立?成立性質如何?是諮詢單位,還是決策單位?人選是誰?定位清楚後就開始運作,開始安排下一階段中國政策大辯論,凝聚下一階段、執政前民進黨中央的政策。民進黨馬上就要進入下一階段執政的準備,這些都應該馬上去處理。

  鄭文燦:

  兩岸長期差異短期難解

  謝長廷回來,會面對短、中、長期的考驗點,第一是黨內反應,主席與中常會如何評價,當然現在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屆時中常會的看法會很具體的表現出來。第二個觀察點是,民進黨兩岸事務決策架構即將要成立,雖然説要推遲,總是要面對,最後是否如同外界預期,由謝來出任主委?第三個考驗點是,謝在媒體上形塑了一個新的開放派,會不會形成黨內的謝長廷路線與其他派系路線之爭?其他派系采取甚麼態度面對?這三點是觀察指標。

  兩岸關係微妙,長期的問題沒有辦法短期解決。北京這麼復雜的國家,其兩岸政策決策是長期穩定、一貫的;民進黨的社會基礎也是長期問題,緑營支持者有非常堅定的意識形態,他們對臺灣的認同、民主的價值深信不疑。個人即使是有實力的派系,也無法扭轉民進黨成立的基礎。一次登陸破冰是否就起航?沒有辦法靠個人勇氣達成。

  兩岸社會經過百年來不同時期發展,有很多基本價值觀不同。謝長廷説要處理差異、超越差異,不是個人可以處理。胡六點中也認識到兩岸文化認同的差異、臺灣意識與臺獨意識的差異。兩岸社會基本的差異是長期的問題,也是民共兩黨各自存在的社會基礎;復雜的問題也無法用簡單的方式解決,不管抱持哪一種主張,這些差異都始終存在。

  謝長廷的開展之旅,從調酒變政治對話,轉折很大。北京各種政治上的安排,步步爲營,安排得有條不紊、不失禮貌,大國外交很有一套。這次謝丟球,丟球的人要知道别人會怎麼接球,不是丟了就好。我們愈小要愈謹慎,有勇也要有謀,大戰略要配合細緻的安排,對臺灣的安全保障才有幫助。

  民共交流

  民主爲保護傘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同於國民黨,謝的大陸行獲重視,中共抓住機會破冰,破的當然是民進黨的冰。謝用的是民進黨的籌碼,盈虧不是個人自負,黨也要去評估。在這個問題上,我認爲要表達民進黨的特色,希望中國大陸對臺灣多一點瞭解,多認識民進黨;中國社會與人民也要重新認識民進黨。

  兩岸交流重要,民進黨就是要把民主當作武器,把民主當作是防衛,把民主當作是保護傘。將來要討論兩岸關係任何選項,只要是經由民主的中國大陸與民主的臺灣對話,一定會找出一條路;威權的中國大陸與民主的臺灣,總是會有不相容的地方。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絶對不要自我放棄民主價值,要對大陸民間喊話,爭取中國大陸人民對民進黨的認識,强調民主是我們最堅持的價值。

  在兩岸互動上,民進黨要采取不同於國民黨的做法。大陸有知臺派,民進黨也需要有知中派,深入的瞭解纔可以做更正確的判斷,這需長期努力。謝的訪問只是一個開端,我們認識不足、準備不足的地方要改進;同時善意也要持續,所謂善意或開放的態度,不只限於與政府對話,也要與民間對話,效果才會顯著。

  陳淞山:

  未來更多人訪陸

  民進黨要做準備

  謝登陸的重要性,對整個兩岸、大陸,事實上是一個很大的衝擊開端。謝的訪問不是個人行爲,其效果也不是個人自負評價,對黨有一定的影響。民共交流不會因爲謝而中止,但民共不是延續國共合作模式,民進黨的價值在於,民進黨每個人的性格本來就會主動表達不同的想法與思維,不是光講大陸愛聽的話。謝長廷敢説九二共識不存在,一方面守住民進黨的立場,也提出自己的主張、嘗試與大陸有新的對話基礎或開展模式。民進黨的價值在此,所以要更多人敢去談,有更多成群結隊的整合力量去談。

  民進黨中央則要面對謝訪陸引發內部不同的聲音,並重視黨員同志與大陸互動過程的經驗;靠互動去瞭解同志、瞭解敵人,瞭解可以創造新機會的能力。民進黨的中共學、北京學嚴重不足,黨中央要做好準備;如果不做,真的會被各個擊破。我們努力建立起能夠處理大陸事務這樣的能力,讓人民放心,也讓民進黨有更大的執政機會。

  黃輝珍:結語

  今天,大家暢所欲言,每一位觀察都非常深刻。總體來講,對謝長廷先生的登陸,大家都正面看待,謝與中國大陸官方負責人直接對話,也獲得各方面多數肯定,即使藍營也未否定。這個結論非常明確。

  同時,大家也都認爲,未來民共關係的對應、交流,不要期待過高,畢竟過去多年累積的矛盾無法一夕化解。在正面看待的大氣候下,民進黨應該有穩健、審慎、持重的態度。并且,大家也强調要堅持認同臺灣、認同民主的基本價值。最根本的,還是要訴求臺灣人民的支持。在目前民共交流的破冰氛圍中,要冷靜下來,要保持清醒頭腦,要有更全面看法。

  至於剛剛討論中有提到,謝長廷的“憲法共識”三面討好,戰略高明。這有必要做進一步分析:

  “憲法各表”在表述上産生“一中”的涵義,而且謝説他不是反對“九二共識”,他是説“九二共識”四個字不存在;他只是反對這個符號、反對“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不反對內涵。他贊成“九二共識”的精神,並以“憲法共識”、“憲法各表”另外給予“九二共識”一個新的符號。有人解讀謝的“憲法各表”其實就是“一中各表”。在此意義上,也有其合理性。

  但謝回到臺灣,提到七度修憲後的憲法增修條文,認爲主權已經不及於中國大陸;這樣,謝的解釋又變成“兩個中國”,與“兩國論”、“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並無不同。這麼一來,“三面討好”就露出了破綻,你不可能到大陸傾向“一中”,回到臺灣變成傾向“兩中”,“一中”與“兩中”雖然都有“中”字,但主權分割並立,本質差異很大。

  中共一向把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臺”、“臺灣獨立”並列;你反對臺獨,卻主張“兩個中國”,拿“兩個中國”交換臺獨,中共怎麼可能讓你“有處理兩岸關係能力”?

  作爲一個有志開創時代的政治領道人,在基本的原則立場上必須鮮明,容不得模糊閃爍,也不存在各方討好的空間,最終還是一定要向社會大眾清楚表達。政治主張誠實、明確,而且持續、一貫,支持你的人,會更支持你,反對你的人,你也要有勇氣和自覺接受他的反對,并且盡最大的本事給予説服。

  政治上基本的原則立場,都是簡單明白的,不需要太復雜的邏輯來反覆解釋,邏輯太復雜、解釋太繁多,就蒼白無力,矛盾叢生,起不了號召作用。當然,民進黨作爲一個臺獨傾向的政黨,謝突然要揚棄臺獨色彩,這中間的轉身換位是高難度的,暫時出現一些講不清、理不順、行不通的矛盾,是可以理解的。

  以中共的立場來看,謝能夠擺脫臺獨意識形態,就是臺獨陣營的鬆動,代表其對臺政策的成功,即使謝的主張與他們立場還不合致,但中共仍然會視爲好事一件,暫時可以被容忍,被歡迎。只要謝不動搖,中共還是會樂於繼續和他往來互動,雙方交流之門不會關閉。不過,這一切都還無法道致中共爲謝“有處理兩岸關係能力”背書認可。中共的主要往來對象仍然將繼續鎖定國民黨。

  中國大陸的崛起,綜合國力的擴大,國際地位的顯著提昇,越來越壓縮臺獨的發展空間。民進黨的臺獨傾向色彩,越來越使自己陷於被動。坦率地説,民進黨今日的處境是十分艱難的。你要放棄臺獨,黨就必然分裂;你不放棄臺獨,想證明你“有處理兩岸關係能力”就做不到。至於像謝長廷“憲法各表”接近於“一中各表”這樣與國民黨趨同的主張,也只能成爲國民黨跟隨者,沒有主體性也沒有優越性,取代不了國民黨。而美國長期對兩岸政策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一個中國、和平解決”,民進黨主張和平,但反對“一國”,與此存在基本差異。

  世界巨變,中國巨變,臺灣巨變,謝長廷個人也如此巨變,并且走出了民共交流艱難的一步,促動了民進黨生態的潛在改變,但他改變得了臺獨因素的千絲萬縷、盤根錯節嗎?選舉一向是臺灣政治發展、政治改變的總驗收,平時兩岸關係的討論百家爭鳴、風雲變幻,但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大選中做出結論,定出方向。決定未來民進黨性質和方向的關鍵,最後也只能依靠選舉,依靠各種力量尖鋭交鋒的總較量做出終局裁定!

  綜合各位意見,引申這些思路。今天座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評論員簡介:

  黃輝珍:臺灣政治大學法律係畢業,美國華府國會運作研究;曾任國家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中央日報》發行人兼社長、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主任、中華文化復興總會秘書長、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行政院政務委員等;現爲臺灣綜合研究院董事長。

  邱志偉:臺灣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社會科學博士,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法學碩士,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法學碩士;曾任南華大學助理教授、愛沙尼亞塔圖大學講座教授、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講座教授、修憲國民大會代表、高雄縣政府民政處長、高雄市政府民政局長。現爲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陳淞山:臺灣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曾任陳水扁國會辦公室主任、跨世紀國會辦公室執行長、考試院保訓會委員、陳水扁辦公室主任;現爲時事評論員。

  鄭文燦:臺灣大學社會學係畢業,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班;曾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兼行政院發言人,海基會副秘書長、民進黨文宣部主任,臺灣大學學生會副會長、學生報社社長、臺灣研究社社長,野百合學運決策小組召集人等;現爲民主進步黨桃園縣黨部主委、臺灣新社會智庫理事長。

  鄭運鵬:臺灣大學土木工程係學士;曾任謝長廷時期民進黨中央黨部文宣部主任,高雄市長競選總部助理、新聞部及政策部主任兼發言人,高雄市政府工務局機要秘書,陳水扁競選總統競選總部文宣部主任,立法委員等;現爲民進黨中央黨部網路發展部主任。

  謝敏捷: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國際暨區域研究所博士;曾任職於臺灣外交部及駐美國舊金山辦事處、中正大學政治學係主任、政治學研究所所長;現爲環球科技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所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