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如何改變南台灣與大陸的互動關係

  南台灣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一個政治概念,在台灣政治光譜“北藍南緑”的格局下,南台灣不僅經濟發展滯後,而且是所謂的“緑營大票倉”,是民進黨執政縣市最集中的地方。這一格局制約了南台灣與大陸關係的發展,形成南台灣與大陸經貿關係不够密切,文化交流不够頻繁,人員往來不够龐大,進一步阻礙了南台灣區域優勢的發揮與經濟的發展以及南台灣在兩岸關係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發揮南台灣的經濟資源優勢與在兩岸關係中的獨特政治作用?如何加强南台灣與大陸的互動、合作關係?不僅關係到南台灣經濟發展與振興,而且關係到南台灣甚至民進黨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角色與定位。 

  一、南台灣與大陸經貿文化往來關係滯後 

  目前台灣社會的現實是“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即南台灣與北台灣不論在社會經濟發展,還是政治光譜,都存在顯著差异,也造成南台灣在兩岸關係發展中處於邊緣化地位,南台灣與大陸的經貿關係、人員往來與文化交流等均不够密切,也影響到南台灣的經濟發展。 

  在歷史上,台灣的開發與經濟發展是由南向北推移,台灣人口的變動趨勢也呈現由南向北移動轉移的發展格局。台灣中南部地區開發早,早期人口較爲密集,即使在20世紀50年代初,中南部地區人口合計占了總人口的66%,北部地方只占29%。此後,隨着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形成與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迅速向北轉移,到60年代中期北部人口首次超過南部地區,到90年代末,北部地方人口占了台灣總人口的43%,而南部地區降到14%左右〔1〕。可見,今天的台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北台灣,在台北市,但歷史上的台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南台灣,在台南市。這也决定了南台灣在歷史上是與大陸經貿與文化往來關係最密切的地區。 

  然而,在近30年兩岸關係發展中,南台灣在海峽兩岸交流與發展中的歷史文化優勢没有得到充分發揮與挖掘,與海峽兩岸總體交流形勢不相稱。海峽兩岸人員往來規模龐大,但更多的是北台灣民衆到大陸與大陸民衆到北台灣,相對南台灣民衆到大陸旅遊、探親、參訪與經商活動較少。在兩岸人員往來方面,台灣民衆赴大陸人數連續五年(2005-2009年)超過400萬人次,歷年累計超過6000萬人次,但以北台灣與中台灣民衆居多,南台灣相對較少,尤其是南台灣的農民漁民與基層勞工到大陸的機會更少,這也是南台灣民衆對大陸瞭解相對不多及較爲排斥大陸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陸民衆赴台人數相對較少,2000年以前一年在10萬人次以下,2001-2008年在20萬至35萬人次之間。2008年6月台灣正式開放大陸民衆赴台旅遊後,大陸居民赴台人數迅速增加,2009年達到97萬人次,但多數集中在北台灣與中部地區,到南台灣的人數相對較少,且停留時間較短。其中,受張銘清被推打事件及民進黨南部縣市長邀請達賴訪台事件的影響,一度引起大陸扺制,公務團隊繞道不到高雄旅遊,對南部旅遊業尤其是對高雄旅遊業造成重大影響。同樣,兩岸文化交流日益頻繁,一年有成千上萬項文化交流活動,但主要集中在北台灣,大陸與南台灣的交流與互動較少,估計80%的文化交流活動在北台灣與中台灣,南台灣不超過20%。 

  海峽兩岸貿易額巨大,一年超過1000億美元,但主要是北台灣(包括中台灣)與大陸沿海地區的貿易,估計占兩岸貿易總額的80%,南台灣與大陸的貿易比重很低,不超過20%。台商對大陸投資主要是北台灣企業對大陸投資,南台灣企業對大陸投資相對較少。不過,在農産品貿易方面,南台灣與大陸的貿易比重較高,大陸從台灣進口的農産品主要來自中南部地區,北台灣較少。 

  在兩岸通航、經貿合作安排中,因南台灣經濟、人口劣勢,獲得的利益分配也大於低於北台灣。兩岸航運協議中有關海上航運港口的安排,台灣對大陸開放基隆(含台北)、高雄(含安平)、台中、花蓮、麥寮與布袋等六個港口,其中南台灣只有一個高雄港(包括安平港)。在兩岸直航運輸航點與航班安排中,南台灣獲得的份額也非常少。台灣一共對大陸開放8個直航機場,但南台灣也只有高雄一個小港機場;在航班安排上,80%的兩岸直航航班在北台灣,尤其是桃園國際機場,高雄小港機場的兩岸直航航班相當少。目前,高雄小港機場與大陸的直航機場只有8個(上海、杭州、廣州、成都、厦門、福州、深圳與寧波),每周航班只有14個(計劃新增天津、青島,每周航班增至32班)。甚至目前還没有高雄到北京等大陸重要城市的航班,使得許多到南台灣或高雄觀光旅遊的遊客還要乘坐高鐵到北台灣的桃園機場返回大陸。這種局面自然不利南台灣經濟發展,高雄市更難以發展成爲國際大都會。不過,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與大陸民衆赴台旅遊的持續增加,讓航空公司對未來南部的發展信心有所增加,開始加快在南部的布局。2010年8月,長榮航空公司正式設立高雄辦事處,長榮與立榮在高雄計劃在原有8條國際直航班機及目前每周24個班次基礎上增加直飛天津、青島與南京等地新航綫,希望高雄成爲長榮航空南部地區國際航綫的重要樞紐,以加强與南部觀光、旅遊業的合作,全力推動南部地區國際航綫及兩岸直航業務,促進南部觀光産業與經濟的發展〔2〕。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還需要兩岸的協商。 

  由於台灣方面的政策限制及不够重視南台灣在兩岸經濟合作中的作用,南台灣在兩岸經濟合作中出現邊緣化趨勢,影響了南台灣的經濟發展,尤其是高雄港與高雄國際機場的衰落。 

  南台灣的高雄港與小港機場是南台灣最重要的對外交通運輸樞紐,也是觀察南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高雄港是台灣、也是亞太地區最好的優良港口〔3〕,本應以高雄港與高雄市成爲台灣經濟的發展重陣,成爲南台灣的經濟重心,但近十年來高雄港發展滯後,集裝箱裝卸在2007年達到高峰(1026個標準箱)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與2009年連續兩年下降,2009年降爲8581個標準箱,世界排名更從曾居全球第3位(1993-1999年)一路下滑,目前已降到10位之外(第13位),這是高雄經濟甚至是台灣經濟衰落的重要象徵。 

  高雄機場是台灣南部的對外空中門户,航空客運量於1997年之後呈現明顯的衰退趨勢,不論是起降班次,還是客運量,均出現較大下降。1997年到2009年,高雄國際機場的起降班次從14.3萬班次降至4萬班次,12年時間掉了10萬人次;旅客人數從1216萬人次降至366萬人次,同期减少了800多萬人次;貨運量在2000年達到歷史高峰,超過10萬噸,此後開始出現下降趨勢,2009年降至5.4萬噸〔4〕。與北台灣的桃園國際機場營運規模差距越來越大。2009年,桃園國際機場飛機起降次數近14萬架次,客運量爲2162萬人次,貨運量爲136萬噸,分别是高雄國際機場的3.5倍、6倍與25倍。 

  二、南台灣與大陸互動不良 

  近年來,大陸非常重視與南台灣的互動,在政策上積極向南台灣傾斜,但總體與南台灣的互動、合作、往來依然偏少,造成南台灣與大陸的互動關係不良,關係不够密切,南台灣民衆對大陸的認知仍有偏差。 

  南台灣主要是民進黨執政的縣市(總計八個縣市中有七個執政縣市),因此南台灣與大陸的互動在一定程度上講具有民進黨與大陸互動的意義。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關係發展受到很多限制,南台灣與大陸互動很少,没有公開與正式的往來管道。國民黨重新執政後,采取積極務實的兩岸政策,大力加强兩岸經濟合作,盡管民進黨反對馬當局的兩岸經貿政策,批評馬當局與大陸關係走得太快,但南台灣民進黨執政縣市首長在考慮選民利益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情况下,加快了與大陸的互動,先後有雲林縣長蘇治芬、高雄市長陳菊、台南縣長許添財等到大陸推銷農産品與高雄世運會,在某種意義上成爲民進黨與大陸互動關係的重要突破。尤其是,南台灣民進黨執政縣市的局處級官員到大陸的參訪活動越來越多,體現了其務實與低調的一面。另一方面,大陸地方政府官員到南台灣民進黨執政縣市的參訪活動也開始增多,以增進相互瞭解,同時加强與民進黨執政縣市的經濟、旅遊、農業合作,近年來也簽署不少地方經濟合作協議。但總體上講,南台灣民進黨縣市首長到大陸參訪仍被視爲個案,采取特别處理辦法,民進黨中央仍有諸多限制,未建立起南台灣民進黨執政縣市與大陸的長效互動機制。 

  三、南台灣應以務實、開放的思維看待兩岸經濟合作 

  目前南台灣與大陸互動不足,仍呈現一種非正常的關係。南台灣需要調整與改變兩岸思維,重新審視兩岸關係發展與兩岸經濟合作,在“擱置争議”、“放棄讎恨”、“淡化政治”、“經濟優先”與“互利雙贏”的五項原則下,努力推進南台灣與大陸的聯繫與合作,建立南台灣與大陸互動平台,發揮南台灣在兩岸關係的獨特作用,讓南台灣民衆充分瞭解大陸,認識大陸,支持兩岸關係發展,爲南台灣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 

  南台灣要在兩岸關係中扮演應有的或重要的甚至獨特的角色,關鍵取决於南部政治精英與南部民衆對大陸的立場與看法,以更務實與開放的思維正視大陸,正視兩岸經濟合作,正視兩岸關係發展。目前南部部分緑營政治人物開始政治覺醒,强調兩岸經濟合作的重要性,肯定或支持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其中,最近以來,台南縣長許添財、台南市長蘇焕智與宣佈退黨參選大高雄市長的高雄縣長楊秋興等對兩岸經濟合作及ECFA的態度有明顯轉變。尤其是楊秋興表示,大陸崛起是既定事實,民進黨不能再用舊思維讎視對方,必須調整、修正心態,而且認爲ECFA給高雄一個很好的機會,是提昇高雄争取國際大廠投資的利基之一〔8〕。我們希望這種轉變或調整是建立在理性思維基礎之上的,而不是選舉的權宜之計。目前南台灣緑營政治人物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就是在兩岸問題上的表態摇擺不定,無法獲得大陸信任,無法建立起雙方良性互動機制。這種局面需要逐步改變,大陸不迫切需要南台灣民進黨執政縣市首長放棄其政治立場,但期望在“擱置政治争議”的基礎上,在兩岸經濟合作上立場堅定,積極推動兩岸或雙方的交流與合作。

  四、正確定位南台灣在兩岸經濟關係中的角色 

  南台灣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於南台灣在兩岸經濟關係中的角色定位。民進黨執政後,試圖改變國民黨執政時的“重北輕南”經濟發展戰略,積極發展南部産業與南部經濟,采取包括設立南部科學園區等多種措施,但由於兩岸經濟政策的錯位與兩岸不能直接三通,未能改變南台灣經濟發展滯後的局面,而且有進一步衰落趨勢。其中,1996年以後,高雄市與高雄縣的失業率一直是南部地區最多及次多的縣市〔9〕。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努力發展南部經濟,將南部經濟發展定位爲:“國際港都及文化與海洋雙核心國際都會”與“製造業、物流及工業發展重鎮”。其中强調高雄市是中南部經貿及行政中心,具有火車頭帶動地位,國際海空雙港門户城市,南部核心都市,製造工業重鎮。然而,不論如何定位,關鍵在於如何定位南台灣與大陸的經濟關係,如何加强南台灣與大陸的經濟合作。這一問題不能妥善解决,要實現南台灣的經濟發展與所確立目標是非常困難的。 

  高雄港與南台灣要實現重新崛起,要在兩岸經濟關係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要有一個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健康發展的大環境。然而,民進黨仍是一個堅决“反中”的政黨,對兩岸經濟合作與ECFA持强烈的反對態度,這是影響與阻礙南台灣與大陸經濟關係發展與雙方經濟合作的重要政治障礙,不利南台灣分享大陸經濟發展紅利。南台灣民進黨執政縣市需要跳出這種政治掛帥的兩岸思維,務實推進與大陸的經濟合作。 

  要發揮南台灣在兩岸關係尤其是在兩岸經濟關係中的重要角色,可采取南台灣的“地方政府支持,民間組織先行”的模式,這樣政治敏感度較低,容易推動。2010年8月10日,由高雄地區40多家上市上櫃企業組成的港都會,結合15個企業組織,成立大高雄工商團體聯盟,旨在連接更多中小企業,扮演“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平台及兩岸事務平台尤其是兩岸經貿平台,並争取“第六次兩會會談”在高雄舉辦〔10〕。這是一個積極的作爲,南台灣地方政府尤其是民進黨執政縣市應積極支持,發揮民間組織在推動南台灣與大陸經濟合作的重要作用。 

  五、南台灣需要充分利用ECFA振興經濟 

  近十多年來,台灣當局一直在積極改變“重北輕南”政策,大力發展南部經濟,南台灣也在積極致力於經濟發展,但效果不明顯,關鍵之一在於未能充分利用兩岸經濟合作的大好時機。兩岸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對南台灣經濟發展絶對是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機會。但民進黨對ECFA一直持反對與扺制態度,極力逥避ECFA對台灣經濟的積極意義,而片面擴大ECFA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對中南部的衝擊,製造經濟與政治恐慌。在這種情况下,南台灣民進黨執政地方當局,最初對ECFA也没有客觀看待與評價,多有批評,攻擊ECFA對南台灣農業與傳統産業的衝擊。其實,這些地方執政者應該是瞭解ECFA對南台灣經濟發展機會的,甚至在内心是肯定的,但在政治正確思維與選舉壓力下還是進行政治操作〔11〕。這將會影響到南台灣在ECFA時代與大陸的經濟合作、將會錯失實現振興南台灣經濟的機會。在ECFA簽署過程中,大陸充分看到了台灣尤其是南台灣的擔憂,因此在ECFA早期收穫清單中就充分考慮到中南部地區的民衆利益,盡可能地照顧到農業與中小企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的困難,希望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南台灣應客觀看待ECFA,目前南台灣民進黨執政的部分縣市首長已有所覺醒,開始肯定ECFA,這是一個好的開始,要充分利用好ECFA賦予的權力與機會,争取更多的商機,擴大經濟合作,積極拓展大陸市場,增加出口,讓ECFA成爲促進南台灣經濟發展的一大平台。 

  六、加强南台灣與海西的區域性經濟合作 

  南台灣是最早建立加工出口區的地方,開創了台灣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發展模式,這一經驗不僅在台灣實踐與發展,而且也在大陸等地得到推廣。台灣在此基礎上又建立了新的經貿園區,但發展緩慢,未能帶動南台灣經濟的發展。如果南台灣能够與大陸區域經濟尤其是海西進行園區對接、産業對接,實現加工外包,海空聯運,發揮南台灣與大陸海西地區的優勢互補,是振興南台灣的重要途經。 

  海西是一個有多重園區交叉的特殊經貿區域,有擴大化的厦門特區、有台商投資區、有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有台灣農民創業園、有平潭綜合試驗區、有高科技工業園區、有保税區、有範圍更大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等。海西及其他特殊經濟區均賦予兩岸經濟合作的多種政策優惠與“先行先試”政策,這爲南台灣與海西的合作創造了良好的政策條件。南台灣應與海西建立産業創新合作平台、建立南台灣-海西旅遊圈、建立南台灣與海西航運合作體系等,增進南台灣與海西的經濟緊密度,並最終形成閩東南海西與南台灣的區域經濟整合體。 

  南台灣可思考將高雄建設成爲一個新的經貿特區,也争取采取“先行先試”政策,與對岸的海西對接與合作,將是南台灣的一個發展方向。最近,台灣經濟學者馬凱提出在高雄設立ECFA的“自由貿易專區”,讓高雄成爲台灣經濟發展的領頭羊〔12〕。高雄縣縣長楊秋興在宣佈參選高雄市長時表示,若他當選,將仿傚新加坡的發展經驗,將大高雄建成第二個新加坡。其實,吴濟華教授在香港回歸前就曾提出高雄“境内香港”概念,希望把高雄變成一個高度自由的自由貿易港區〔13〕。這些設想與台灣當局對高雄港自由貿易港區或“高雄海空經貿城”的發展思維基本一致。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是,如何加强高雄與大陸經濟合作,尤其是高雄與海西經濟區的合作。若仍排拒大陸,不以大陸(海西)爲腹地與發展重心,將無法實現預期目標。 

  七、讓陸資成爲帶動南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南台灣經濟發展滯後,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投資不足。近十多年來,台灣吸引外資主要集中在北台灣,集中在以北台灣爲中心的高科技産業與現代服務業,南台灣吸引的外資有限。島内重大民間投資甚至政府投資也集中在北台灣,在南台灣的投資相對較少。現在台灣開放大陸企業赴台投資,並積極對外、對大陸進行招商,這是一個南台灣争取大陸企業投資的好機會。大陸經濟發展快速,尤其是大陸對外直接投資(FDI)發展迅速,2009年達到480億美元,2010年上半年爲178億美元,遍佈全球111個國家或地區,已成爲全球新興的最大對外投資者,躍居全球第6位。如果能够在台灣當局持續開放陸資政策的基礎上,南台灣積極主動,不是排斥陸資,拒絶陸資,而是正面看待陸資,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大力吸引陸資,讓陸資成爲促進南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南台灣可以考慮,讓陸資在南部科學園區或自由貿易港區等經貿園區,享受與外資、本地企業相同的待遇,則會吸引更多的陸資進入南台灣,不僅有利帶動南台灣投資,促進經濟發展,而且助於增加就業,解决南台灣嚴重的失業問題。 

  南台灣要在兩岸經濟合作中扮演重要角色及實現南台灣經濟的振興,需要與大陸進行産業領域的廣泛合作。 

  一是推進南台灣與大陸農業合作。南台灣是台灣農業相對集中與發達地區,尤其是盛産水果與經濟作物,與大陸合作潜力巨大。一方面,大陸可持續擴大對台農産品采購,日前廣東經貿考察團對雲林縣采購1億美元的農産品,同時計劃增加對其他中南部縣市農産品的采購〔14〕。未來可考慮建立大陸對南台灣水果采購的常態化合作機制。另一方面,通過ECFA的降税措施擴大南台灣對大陸農産品的出口,帶動南台灣農業發展。爲實現南台灣與大陸農業的合作,南台灣農業縣可以與大陸不同地區簽署農業合作協定,加强農業制度化、契約化合作。 

  二是加强重化工業合作。南台灣重化工業發達,但受到環境保護因素的制約,面臨新的困難。南台灣可以加强與大陸在重化工業技術、研發、産業布局與銷售通路等方面的合作。尤其兩岸加强在南台灣的環保産業合作,對重化工業進行技術改造,减少污染,發展新型重化工業,大力發展緑能産業與低碳産業的合作。

  三是加强旅遊服務業合作。南台灣旅遊資源豐富,包括台南的文化、嘉義的歷史、屏東的海洋、高雄的港口等,較北台灣有更多的獨特優勢,但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南台灣緑色執政“反中”情緒與政治操作仍然影響大陸民衆赴南台灣旅遊的積極性,對南台灣有一種擔憂與排拒心理,造成目前大陸民衆赴台旅遊到南部人數、停留時間與消費相對較少,對南台灣的經濟貢獻不如北台灣大,這是值得思考與改進的。現在南台灣已經意識到加强兩岸旅遊合作的重要性,已展開初步的與大陸多個地方進行旅遊合作,但落實仍不到位。南台灣執政縣市政府應“多點經濟,少點政治”,將經濟發展放在首位,大力發展與大陸地區的經濟合作,尤其是旅遊與服務業合作,將南台灣建成一個新的兩岸旅遊地帶。 

  四是進行航運合作。高雄是南台灣國際海港與空港的雙港城市,有良好的兩岸運輸合作條件。高高屏觀光産業聯盟積極争取擴大高雄機場與大陸的航點與航班,方便兩岸人民往來。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及航運、空運企業與高雄合作的意願强烈。繼2010年5月厦門港與高雄港簽署合作意向協定後,日前廣州港與高雄港也簽署合作意向協定,就人才、資訊、物流、經驗、文化與互設辦事處等領域進行合作〔15〕。另外,廣東東莞市副市長江凌表示,提出希望與高雄市洽談兩港共建轉運平台的合作構想,即通過搭建平台,開拓虎門國際航綫,也可將東莞台商貨物從高雄港轉運世界各地,降低物流成本〔16〕。 

  八、南台灣應成爲民進黨改善兩岸關係的起點 

  南台灣在政治特點是緑色光譜,是以民進黨執政爲主的地方。這既是南台灣與大陸發展關係的困難,但同時也是機會,有着獨特的價值。民進黨要調整兩岸政策,改善兩岸關係,建立與大陸互動的新模式,不妨從南台灣開始,讓南台灣成爲民進黨改變兩岸關係的起點與平台。 

  目前民進黨開始思考如何與大陸進行互動,如何與大陸發展關係,以增强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並正在争取建立新的兩岸智庫互動平台,避免國民黨主導兩岸關係的發展。但受制於民進黨的“台獨”神主牌與大陸的“一個中國”神主牌,民進黨與大陸的互動還無法獲得重要突破。在這種情况下,最好的辦法就是民進黨可以充分發揮南台灣民進黨執政地方政府平台,持續開放南台灣執政首長與大陸的密切互動,加强南台灣與大陸的合作,推進與大陸發展關係。過去兩年,民進黨在這方面已做出積極努力,陳菊、蘇治芬、許添財等均以推薦高雄世運會或推銷農産品等名義到大陸參訪,開創了民進黨或南台灣與大陸互動的新模式。但民進黨的政治思維仍舊保守,不够開放,限制仍多,没有充分利用好這一平台。 

  民進黨從南台灣開始推進兩岸互動有多重意義。南台灣以民進黨地方執政爲主,政治敏感度低,可與大陸建立地方政府互動平台。南台灣執政首長是民進黨的重要政治精英,能够代表民進黨與大陸進行互動,有一定的位階與影響力,而非單純的事務性或參訪活動。三是通過南台灣與大陸的互動,可逐步化解深緑選民對民進黨發展兩岸關係的政策牽制,讓民進黨有進一步調整兩岸政策的基礎與空間。民進黨是否可以考慮,建立南台灣(高雄)兩岸關係和平論壇,宣傳南台灣,將高雄打造成爲兩岸關係活動的中心之一。 

  九、大陸應加强與南台灣的互動與合作 

  大陸對台政策之一就是一直希望争取台灣人民,積極做台灣人民的工作,重點又是争取做南台灣人民的工作,甚至做民進黨的工作,以化解雙方的尖鋭對立與矛盾,爲兩岸關係長期、穩定健康發展創造條件。但長期以來,由於南台灣是民進黨主要執政縣市,是緑營大票倉,因此南台灣與大陸有較多的隔閡,互動有限,大陸與南台灣關係改善效果不彰。在新的形勢下,大陸可以將對台基層工作的重點轉向南台灣,可以從經濟開始,從文化交流開始,逐步化解南台灣民衆對大陸的誤解與曲解,增進他們對大陸的重新認知與認識。 

  南台灣經濟發展滯後,面臨諸多困難,這是大陸争取改善與南台灣關係的最好時機。大陸在處理與發展兩岸關係問題上,不應再“重北輕南”或“重國輕民”,而應更多的重視與南台灣的互動,支持南台灣的經濟建設。在條件成熟時,大陸可以考慮設立50億至100億美元的“南台灣經濟振興基金”,重點支持南台灣中小企業、支持南台灣傳統産業昇級轉型,支持南台灣新興科技産業,支持南台灣公益事業的發展。經過長期努力,通過經濟合作與民間廣泛往來,南台灣民衆會逐步改變對大陸的敵對情緒,改變對大陸的疑慮,有利於改善南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有利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總之,南台灣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先從經濟合作做起,從基層交流做起,建立互信基礎,厚植共同利益,爲兩岸關係的改善與發展發揮積極的推進作用。 

  注釋:

  〔1〕王建民、畢福臣,《台灣省地理》,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版。 

  〔2〕蕭仲廷,“長榮高雄辦事處成立”,《台灣新生報》,2010年8月10日,第3版。 

  〔3〕高雄港與亞太主要港口之間的平均航行時間爲52小時,是亞太各主要港口中時間最短的。 

  〔4〕《“中華民國”交通統計月報》,台灣“交通部統計處”編印,第499期,2009年12月,第192-193頁。 

  〔5〕廖珪如,“楊秋興脱黨參選,有條件支持ECFA”,台灣《旺報》,2010年8月10日。A16版。 

  〔6〕胡宗風等,“楊秋興:兩岸别再對抗”,台灣《聯合報》,2010年8月10日,頭版與A2版。 

  〔7〕洪肇君,“蘇焕智:附條件贊成ECFA”,《旺報》,2010年8月14日,A13版。 

  〔8〕胡宗風等,“楊秋興:兩岸别再對抗”,台灣《聯合報》,2010年8月10日,頭版。 

  〔9〕台灣“經建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打造高雄,啓動南台灣經貿火車頭--高雄海空經貿城整體發展綱要計劃”,《台灣經濟論衡》,2010年5月,第15-47頁。 

  〔10〕顔瑞田,“大高雄工商聯盟,邀陸商采購”,台灣《工商時報》,2010年8月11日,A17版。 

  〔11〕許添財、蘇治芬等民進黨執政縣市首長對ECFA一直抱有矛盾的心態。蘇治芬一方面講不到大陸,不知台灣的競争力在哪,又在聯合報撰文攻擊ECFA。台南縣長許添財在2010年3月反對ECFA,後來又承諾ECFA對台灣經濟有幫助;高雄縣長楊秋興在决定參選高雄市長時又表示有條件支持ECFA。 

  〔12〕中國網,2010年7月30日。 

  〔13〕李政菁,“設立自由貿易區,重烯高雄成長動能--專訪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吴濟華教授”,《台灣經濟論衡》,2010年5月,第48-51頁。 

  〔14〕韓化宇、鄭惠元,“廣東采購近2200億台幣創紀録”,《旺報》,2010年8月18日,A10。 

  〔15〕中國評論網,2010年8月21日。 

  〔16〕林美姿,“東莞擬與高雄港共建轉運平台”,《旺報》,2010年7月29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0年10月號,總第154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