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人類文明新形態”思想對兩岸和平統一之路的啓示

  八十多年前的1940年1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我們共産黨人,多年以來,不但爲中國的政治革命和經濟革命而奮鬥,而且爲中國的文化革命而奮鬥;一切這些的目的,在於建設一個中華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在這個新社會和新國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經濟,而且有新文化。這就是説,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剥削的中國,變成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後的中國,變爲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頁。

  八十年後,這個目標推進得怎麽樣了?現在,答案出來了!這就是中華民族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提出的重要命題和論斷。中國共産黨領導全體中華兒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客户端2021年7月1日。2022年10月16日,中國共産黨二十大政治報告進一步提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文化與文明意義上,中華民族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對近代以來中國内部長期的中西之争、佔據優勢的西方文明既有形態受到越來越大國際性質疑的有力回答,是解决人類文明何去何從“世紀之問”的中國方案。所以,也可以説,中國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也是中國模式的另一種表達形式,是新中國建立特别是進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以來所創造的全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偉大成就的結晶。

  這些年來,隨着國際經濟金融危機、戰争衝突、恐怖主義、氣候變化、自然灾害、病毒傳染以及内部階層矛盾、群體衝突、發展瓶頸、治理弊端等問題愈演愈烈、積弊日重,一度引領人類文明數百年的西方文明、資本主義制度、“人類文明舊形態”的弊端再次凸顯,人類進入新的仿徨時代,如何找到適合自己國家、民族以及整個人類社會的文化與文明進步之路,解决人類社會所面臨的“無所適從”問題,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中華文明在過往的歷史中曾經對全人類的文明進步起到過巨大而持續的啓發、引領和推動作用,進入新的時期、新的時代,這種啓發、引領和推動作用也已經復蘇並再次强勁起來。中華民族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不但將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部分,也勢必深刻地影響當今和未來世界歷史進程。海峽兩岸同文同種,理應携起手來,摒棄相互對立、對抗思維,共同豐富和發展本民族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包括用更文明的方式解决日益緊迫的國家統一問題,爲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做出新的榜樣。

  一、“人類文明舊形態”的慣性作用是當前兩岸關係風高浪急的重要思想根源

  中華民族所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爲主導,平等看世界,尊重每個國家民族的特殊性格,推動普遍惠及的發展模式,依靠世界發展中國、動員世界互助發展、帶動世界共同發展。諸如“一帶一路”以及海峽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等,就是其生動體現和實踐載體,其中没有任何“戰略競争”、軍事霸權、强權政治成分。而西方世界長期和强推的文明形態,以優勢唯我獨享爲主導,推動價值統一、“尊卑”有序、主從有别的發展模式,試圖永續維持自身政治、經濟、外交、戰略和安全壟斷地位,價值觀聯盟和超級軍事强權成爲其維護不平等國際秩序的最强有力且常用的手段,爲了自身壟斷地位,他們可以不擇手段、不惜損害其他國家民族任何利益。從俄烏衝突到台海危機,無一不是鮮明的實证。特别是美國,不允許後來者超過自己,不允許“和而不同”。對宿敵前蘇聯竭力打壓,對盟友日本打得“永世不得翻身”,而當中國大陸經濟實力逐步逼近並達到其所謂60%的歷史性“忍耐極限”時,對華政策迅速變臉,果斷發起戰略競争,全力以赴“擊敗中國”。拜登政府的對華“護欄”,目前僅建立在軍事衝突這個門檻前。在此門檻以外,一切政治的、經濟的、科技的、外交的、軍事上限制、打壓、圍堵、孤立手段的運用都没有底綫,期望美國政客最終會回心轉意“歡迎中國的繁榮和强大”是不可能的。戰争與衝突是政治的繼續,誰能保证美式單方面“護欄”的有效性和持續性?

  近代以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所推動的文明,固然一度給人類社會帶來史無前例的發展進步,但也帶來過史無前例的兩次世界大戰、一輪輪波及全球的經濟金融危機、不公不義而社會結構、諸多發展中國家難以逾越發展瓶頸以及恐怖主義蔓延、核擴散、傳染病大流行等一系列問題。這是“人類文明舊形態”的思想和社會運轉底層邏輯使然。“自由”的核心訴求實際上是“唯我”,“競争”的深層次目標實際上是“獨享”,“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的旋律演奏到歇斯底裏便是“自由放任”、“弱肉强食”。换言之,當我們深入推理“人類文明舊形態”的事物發展變化規律時,很容易發現叢林法則這只“狐狸的尾巴”。叢林法則之於群體,是少數人搶佔生存金字塔頂端的有限席位;於國家民族,是對資源、市場、技術和高額利潤的壟斷。唯我獨尊、唯我獨享、唯我獨裁以及絶對安全、絶對地位、不許任何後來者居上甚至接近,是“人類文明舊形態”的天然追求,叢林法則的盡頭除了戰争與衝突之外别無其他。在這種文明的世界裏,蘇格拉底、柏拉圖對人類真理和美德的追求被抛到一邊,剩下的只有亞裏士多德、霍布斯主義……异化是文明變化的普遍規律,對於不懂得從根子上自我糾偏、自我革命的文明而言,异化更難以避免。也在“人類文明舊形態”的慣性驅動下,美國發起的對華戰略競争,頑固以意識形態强分陣營、地緣霸權戰略導向、同而不和思維施策、唯我獨尊心態視人,台灣問題則成爲美國在意識形態、地緣戰略、軍事安全等層面遏制、打壓中國大陸的頭號抓手。

  原本海峽兩岸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起,逐步從軍事對峙走向開放。政治冰雪持續消融,瞭解理解持續增加,認同鴻溝持續淡化。特别是大陸方面,頂住了“台獨”分裂和國際干預勢力發起的李登輝訪美、“兩國論”、“法理台獨”等一系列挑戰下“打”的壓力,始終堅持和平統一基本政策不動摇,努力維護兩岸和平,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放棄。到2012年11月,中共新一届領導集體接班,明確表示繼續堅持和平統一基本政策,兩岸關係進入在融合中發展的新階段。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面,這是極其激動人心的突破。但是,到2016年5月20日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走馬上任那一刻起,這一大好局面迅速被破壞,台海局勢跌墜入空前不確定狀態。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與美國等干預勢力沆瀣一氣、同頻共振,妄圖借戰略競争之“東風”推動“台獨”分裂進程,導致大陸方面不得不采取有力舉措堅决回擊,台海地區風高浪急、戰雲密佈,成爲“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雖然俄烏衝突爆發在前,但台灣當局與美國等外部勢力繼續玩火,台灣問題與俄烏衝突聯動運作,導致台海戰争與衝突風險繼續上昇,直至發生佩羅西竄台等重大挑釁逼迫事件,大陸方面被迫進行更强有力的戰略和軍事反制。迄今,台海地區作爲俄烏衝突後“地球上下一個最危險的地方”的警報尚無解除迹象。

  在台海地區的這一輪重大危機中,我們很容易抓住“人類文明舊形態”這一只“黑手”,看得見、明晃晃!美國策動操作,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分裂勢力借力使力。民進黨和“台獨”分裂勢力秉持零和思維,以非中國人、中華文化自居,打着“民主自由”的旗號,行“台獨”分裂之實;罔顧民族大義,甘當西方反華手,謀求其“台獨戰略機遇”;無視兩岸同文同種、命運與共的事實,大肆投機冒險,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底綫,不惜把兩岸關係向戰争衝突深淵推動。在台灣内部,他們推行叢林法則,省籍、階層、地域、朝野矛盾再次激化。當民進黨主導的“轉型正義”以屠刀的形式對向在野黨以及“中國”、“中國人”身份認同時,“轉型”不但不能成爲島内緩和社會關係、解决社會矛盾的正義工具,反而成爲進一步加深舊矛盾、製造新矛盾的霸凌手段。在顧立雄殺向國民黨的“轉型正義”的砍刀上,明晃晃地閃爍着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無差别轟炸”、不擇手段等等這一系列既有文明元素的陰森光芒。

  二、中華民族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給兩岸關係復歸平衡並走向統一提供了强大推動力

  中華民族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以中國共産黨統一領導爲最高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爲根本方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爲深厚基礎,中國式現代化理念爲創新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爲時代精神,實現了對西方中心主義文明觀的大突破,内容包羅萬象,其中對兩岸關係産生更直接正面影響的元素,在過去進程中和未來發展中已經並將進一步展現出來。

  一是“人類文明新形態”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共同智慧和奮鬥的結晶,文明與進步的力量是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持久動力。1979年之前,兩岸盡管處於相互隔絶、軍事對峙狀態,但各自也在探索着中華文明發展及民族富强、社會進步的道路。1979年兩岸關係逐步解凍發展,其間雙方的政治對立、分歧和競争,也體現在對中華文明發展及其普世影響方面。從這個意義上説,海峽兩岸對中華民族結束屈辱、實現現代化的共同探索,是兩岸關係由戰向和、由亂趨治、由分向統的第一推動力,中華民族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也凝結着台灣島内願意做中國人、爲身爲中華民族一份子而自豪的台灣同胞的心血。二是“和而不同”“和爲貴”的精神的是解决當今世界重大争端的先進理念,更有力維護着兩岸和平大局。霸權主義和强權政治依然是戰争、衝突與動盪的根源,如火如荼的俄烏衝突是西方零和思維之花結出的戰争之果。中華文明崇尚和平、包容、慎戰,中華民族是愛好和珍惜和平的民族,歷來主張和平解决政治争端,把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視爲全人類共同價值。中華民族這種海納百川、包容天下的古老文明傳統及其現代化内涵,在俄烏衝突昇級、溢出風險昇高的時下,再一次凸顯其難能可貴的現實價值。古老性與先進性本不是對立的,“螺旋式上昇”是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在台灣問題上,“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也是這種先進文明傳統的天然産物,大陸歷代領導人反復强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有其深厚的文化和文明根源。毛澤東指出兩岸“和爲貴”,鄧小平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江澤民提出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胡錦濤强調争取和平統一的努力决不放棄,習近平多次呼吁“中國人不打中國人”。1979年以來兩岸之間爲什麽没有打起來、兩岸關係爲什麽能持續克難前行的道理?一言以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中華文明優良基因起了决定性作用。如果大陸真的全盤西化,采取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維理念,“台獨”分裂和國際干預勢力一次次挑釁逼迫所激發出來的14億人一波波排山倒海的民意,早就把台海戰火引燃了。三是命運與共、合作發展、共享共贏的發展理念日顯其普世價值,更頑强推動着海峽兩岸融合發展。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國際觀,兩岸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重要兩岸觀。民進黨再次執政以來,盡管兩岸關係全方位震盪,戰争衝突風險居高不下,但兩岸經濟合作還有發展、社會交流没有中斷、對和平的期望没有放棄,特别是台灣同胞對兩岸融合發展政策的關心没有淡化。整體看,兩岸依然没有脱離共圓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大軌道。這就是文明的力量在起作用。海峽兩岸是命運共同體,融合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造福兩岸同胞、實現兩岸統一的人間正道。兩岸命運共同體不但是客觀事實,也被七十餘年來兩岸關係正反兩方面的實踐所證明,在台灣社會也是深入人心的。極少數“台獨”分裂勢力用“反共”激發“反中”、用“反中”塑造“抗中”、用“抗中”培植分裂的圖謀,違背文明價值,違背中華倫理,違背客觀事實,違背歷史潮流,也違背兩岸人民的共同意願龢利益,終會走到盡頭的那一天。“台獨”分裂越是猖狂,那一天便會離得越近。四是人類道義、浩然正氣、民族大義是各國普遍推崇的文明取向,必有效鉗制“台獨”分裂和國際干預勢力輕舉妄動。無論人類文明發展到何種形態,道義始終至高無上。道義之於國家民族,即包括反對分裂、維護統一。孫中山先生指出:“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經牢牢地印在我們的歷史意識之中……”“能够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中國任何政權的合法性,都建立在維護國家統一這一基礎之上。正如鄧小平所指出的,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就意味着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中國的完全統一是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全體中華兒女始終對“台獨”分裂勢力和國際干預勢力的挑釁逼迫同讎敵愾,一致對中國政府堅决有力的反制行動堅决支持,對於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積極參與。這是“台獨”分裂勢力和國際干預勢力始終不敢越過雷池一步的根本原因。中國所主張的統一觀不但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這一統一觀有利於反對霸權主義和强權政治對弱小國家的侵略和干預,有利於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相互理解和尊重,有利於各國家龢民族内部團結和穩定。動輒策動“自决”、“獨立”、劃分陣營和族群,只能徒致自身内耗、世界戰亂。五是“一國兩制”是人類制度文明進步的地標工程,始終提供着台灣問題和平解决的積極想象空間。“一國兩制”的文化底色是包容海納,制度底色是和而不同,治理底色是寬鬆和諧,是中華文明自古以來便優於西方既有文明並延續至今的一大文明精華,是處理國家内部對立統一矛盾的成功模式,歷史上曾經有效避免了許多可能發生的戰争、衝突與矛盾對立,今天,我們完全有理由爲之自豪。大陸方面提出的“一國兩制”主張與實踐,是和平解决歷史遺留問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壯舉,成功避免了有關方面兵戎相見;是中華文明海納百川博大胸懷的典型範例,有效整合了貌似不可調和的兩種制度關係;是國家統一的最佳形式、統一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爲港澳台同胞真正實現當家作主提供了現實可行方案。與此同時,“一國兩制”也是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取長補短的積極探索,提供了人類制度文明的嶄新範式。相較之下,美西方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强行西方文明、西方制度,却遭遇嚴重的“水土不服”,形成一系列“占城爛尾工程”,孰是孰非、孰成孰敗,一目了然。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製造的一個個“爛尾工程”啓示世界,人類需要跳脱西方臆造的“文明優越論”、“文明終結論”框架,實現文明發展的新跨越。包括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體中華兒女,完全有理由爲“一國兩制”而自豪,也完全有責任爲以“一國兩制”方式解决中國統一的終極問題——台灣問題持續努力,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决不放棄,“但凡有一綫和平解决可能我們將付出百倍努力,非和平方式將是不得已情况下做出的最後選擇。”“孫業禮回應涉台提問:但凡有一綫和平解决可能將付出百倍努力”,中國新聞網2022年10月15日。六是“人類文明新形態”跨越西方文明的前景可期,終會推動台灣部分受“台獨”和“西化”歧途誤導的民衆回心轉意。中華民族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是在西方既有文明弊端問題空前嚴重而難解的歷史時期,建立在對既有西方文明反思和自身取得舉世矚目並引發全球贊賞的各項建設發展、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全球發展一系列光輝成就及光明前景基礎之上的,因而具備强大説服力,也因之對海峽對岸具備强大感召力。台灣同胞終究會在人類文明與進步層面,在兩岸共同的文明進步探索中,進一步體認中華民族之偉大、中華文明之先進、“人類文明新形態”之偉大。文化與文明是認同的根基,中華民族認同的核心和底藴是中華文化與文明,中華文化與文明將在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中日益彰顯其勢如破竹的時代威力!

  三、海峽兩岸應當進一步携手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2月28日在聯合國日内瓦總部《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旨演講中指出,“文明差异不應該成爲世界衝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爲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把這樣的論斷放之海峽兩岸,是不是可以這樣認識:兩岸差异不應該成爲彼此衝突的根源,而應該成爲共同推進文明進步、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動力。兩岸這樣的携手合作,不但有利於對兩岸關係行穩致遠、和平統一,也有利於中華文明在全世界的深入影響、廣泛弘揚。

  一是弘揚中華文化,豐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兩岸分離七十餘年來,各自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内外部環境下探索現代化,創造發展業績,弘揚中華文化,促進中華文明,都是中華文明現代化的組成部分,都是視彌足珍貴的實踐成果,應該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形成共同財富。特别是台灣的資本主義制度恰恰可以其各方面建設的實踐、發展的實踐、轉型的實踐,揭示西方文明與中華文明之短長,爲中華民族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輸入特有内容。可以建立兩岸“人類文明新形態”高端論壇和相應不同領域、議題的交流機制,吸引全世界參加,成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特色渠道。

  二是堅持仁心耐心,遠離西方極端民粹。對和平解决台灣問題,大陸方面有足够的仁心和耐心,台灣方面不能無視。應當善意看待大陸反“獨”促統政策舉措、理性把握台灣現實和未來,用中華文化和文明的力量推動兩岸同胞逐步實現心靈契合。正告台灣某些勢力,不能把自己的極端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思維套用到對大陸對台政策的認知戰和政策操弄上,以此揣度、抹黑大陸,激發台灣内部“反中”、“抗中”情緒。這種一黨一己之私至上的行徑,與中華文明背道而馳,必將給兩岸帶來灾禍。切不可以爲美國發起對華戰略競争,就有了“台獨”分裂的“戰略機遇期”,就迫不及待地貼上去。更不要以爲中華民族實現復興之前還有“最後的機會窗口”,非要走極端做“最後一搏”。歷來物極必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脚是常態。海峽兩岸要把西方文明激盪出的俄烏衝突作爲反面教材,在文明進步的層面正確認知和處理彼此關係。俄烏矛盾畢竟走到了戰争衝突的境地,地緣戰略利益超越人類和平共處、人民安居樂業的需求占了上風,這是人類文明的一場倒退,海峽兩岸不應走到這一步!我們是循着近代以來一度横掃世界的西方地緣戰略、文明衝突、意識形態偏執思維處理兩岸關係,還是從中華文明那裏尋找智慧,决定着台海局勢的終極結果。兩岸要努力在同文同種、命運與共、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排除外部干預的認知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和平相處、和平統一之道,現在到了請回孔子、孟子、莊子來歸正方向的時候了。

  三是努力求同存异,進而實現求同化异。由於歷史的原因,兩岸固然發展出了諸多不同和差异,集中體現在意識形態、政治體制、歷史認知、涉外關係以及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一方面要認識到,在共同的國家民族認同基礎上,這些差异只是枝節,不是主幹,不應成爲分裂國家的條件和藉口。另一方面,要正視這些差异,弘揚中華文明的包容精神,在中國歷朝歷代國家民族融合、族群差别治理、團結和睦相處的成功經驗中汲取養分,涵養新時代兩岸一家親的氛圍。努力在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發展中華文明、推進民族復興的進程中逐步淡化差异、累積共識、消除心理隔閡和情感距離,久久爲融合之功,必結心靈契合、和平統一之果。要堅决與夸大差异、製造分歧、臆想“出中華記”等倒行逆施作堅决的鬥争,在中國歷史上,分裂主義、分裂勢力、分裂分子從來都没有好下場,必然粉身碎骨、子孫蒙羞。這也是文明的力量!

  四是秉持民族大義,不斷增進兩岸民衆情感認同。民族大義是對國家民族和文化文明的認同、歸屬、尊崇和榮譽感的統一。民族大義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選擇,是個人或集體在順應時勢還是倒行逆施之間的選擇。特别當國家民族出現危難、個體與整體利益之間出現矛盾的時候,這種選擇更顯得意義非凡。中華文明重氣節、講道義、追求大一統,崇尚浩然正氣,爲氣節可以犧牲一切,舍身而取義也。新時代海峽兩岸最高的民族大義就是國家統一、民族復興。1986年9月2日,鄧小平回答美國記者華萊士關於爲什麽要統一的問題時,極爲嚴肅地指出:“這首先是個民族問題,是民族的感情問題。凡是中華民族子孫,都希望中國能統一,分裂狀况是違背民族意志的。”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第五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第430頁。1987年4月16日,鄧小平會見香港特别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委員時强調,“中國統一……不是哪個黨哪個派,而是中國各民族的願望。”《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9頁。在中華民族的感情和大義之中,没有分裂國家、挾洋自重的容身之處,世界上絶大多數國家民族亦如此。堅守民族大義,就是認同海峽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唾棄那些到南洋島國認祖歸宗、鼓吹“混血雜種論”製造的“古惑仔”;堅守民族大義,就是認同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領土主權不可分割、中國的完全統一必須實現,遠離那些打着各種旗號和話語的“台獨”分裂分子;堅守民族大義,就是維護國家民族整體利益,與那些到曾經并且還在欺侮着本民族的西方國家中找温暖、尋靠山的行徑作堅决鬥争;堅守民族大義,就是共同追求中華文化與文明的偉大復興,與那些貶損中華民族,膜拜給包括中華民族在内的世界諸多民族帶來深重灾難、不能平等對待各種國家、打壓即將追趕上他們領先地位的國家民族的敗類們劃清界限;堅守民族大義,就是凝聚智慧,發揮創意,聚同化异,早日解决政治對立,實現台海持久和平,達成國家統一願景,讓中華子孫後代在祥和、安寧、繁榮、尊嚴的共同家園中生活成長,共同享受作爲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世界大國的無上榮光!


  作者係厦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