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對當前台海形勢的思考

  近年,世界形勢發生深刻變化。大國關係日趨復雜,中美博弈持續走深,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疫情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依然嚴峻,傳統地緣政治安全問題因俄烏衝突等變得突出,國際社會對台灣問題的關注度不斷上昇,台海形勢變得嚴峻。在新的形勢下,爲更好推進國家統一,需在深入理解貫徹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基礎上,統籌好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關係、安全與發展的關係,以及中美博弈與兩岸關係。

  一、台海形勢面臨新情况

  完成國家統一是中國共産黨和中國政府矢志不渝的任務。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中國政府既需要妥善應對外部挑戰,又需要積極處理内部存在的各種問題。台灣問題作爲重要内部問題之一,面臨前所未有復雜局面。

  (一)台海問題“國際化”態勢

  台灣問題從一開始就有外國勢力的介入,美國是其中最大的外部力量。2017年,時任總統特朗普發佈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直接把中國定性爲美國的“挑戰者”,“搆成的挑戰涵蓋政治、經濟和軍事領域”,“想塑造的世界與美國的價值觀龢利益對立”。NationalSecurity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2017,https://trumpwhitehouse.archives.gov/wp-content/uploads/2017/12/NSS-Final-12-18-2017-0905.pdf.這一定性意味着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來,雖數度經歷波折但大體上維持良好關係的狀態開始發生“質變”。拜登政府上台後,國務卿布林肯2021年3月在國務院首次發表外交政策演説,强調拜登政府的對華政策“與特朗普没有分歧”,認爲中國對美國搆成本世紀“最大地緣政治考驗”,與中國將在“應該競争的時候”競争,“可以合作的時候”合作,“必須對抗的時候”對抗。SecretaryBlinken’sSpeechonU.S.ForeignPolicy,https://video.state.gov/detail/videos/top-stories/video/6236953880001/secretary-blinken-s-speech-on-u.s.-foreign-policy.同月,白宫國家安全委員會發佈《臨時國家安全戰略指南》http://www.uscnpm.com/Uploads/kindeditor/file/20210306/Interim%20National%20Security%20Strategic%20Guidance.pdf.,把中國定義爲美國的頭號競争對手。無論是“競争、合作、對抗”的“三分法”,還是2022年5月布林肯在對華政策演講中提出的“投資、結盟、競争”的“三點論”,AntonyJ.Blinke,TheAdministration’sApproachto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2022,https://www.state.gov/the-administrations-approach-to-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競争都已是美對華政策的核心。預計美正式推出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時,面對“中國帶來的挑戰”,對華競争仍將是其外交優先事項。

  對華關係的競争性决定了美對台政策的“激進性”。美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實質性提昇與台灣關係。2022年5月,美國務院網站更新“與台灣關係事實清單”U.S.RelationsWithTaiwanFact,2022,https://www.state.gov/u-s-relations-with-taiwan/.,删除“美國不支持‘台獨’”、“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重要表述,後在中國反對下,恢復不支持“台獨”的表述,但不再提“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拜登政府更是迄今四度“口誤”,表示將“協防台灣”,“對台灣有承諾”等。拜登分别在2021年8月、10月,2022年5月和9月,在接受美國記者提問、訪問東京期間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新聞發佈會以及接受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電視節目《60分鐘》訪問時談到美國會“協防台灣”。白宫發言人會在拜登講過後重申“美國對台政策没有改變”。2022年8月,衆議院議長佩洛西成爲繼1997年時任衆議院議長金裏奇之後,25年來到訪台灣最高級别的美國政客。美國議員訪台正變得“常態化”,國會也不斷推出涉台立法,如當前推動中的“2022年台灣政策法”正試圖實質性支持“台獨”、“重構”美對台政策。

  美從政治、經濟、軍事、對外交往等多個領域操弄台灣問題。經濟上,與台灣進行“21世紀經貿倡議”談判,加强與台灣在産業鏈、供應鏈等方面的合作;軍事上,拜登上台以來已六次對台軍售,2022年9月最近的一次價值11.6億美元,是迄今最大的一筆,美宣稱奉行“豪猪策略”,助台發展不對稱戰力和“以武拒統”能力,還把台灣納入其印太地區“伙伴”;國際上,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聯合國體系”,2022年9月,拜登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中首提“台海和平穩定”,RemarksbyPresidentBidenBeforethe77thSessionoftheUnitedNationsGeneralAssembly-U.S.Embassy&ConsulatesinChina(usembassy-china.org.cn),https://china.usembassy-china.org.cn/remarks-by-president-biden-before-the-77th-session-of-the-united-nations-general-assembly/.美運輸部長也首次在國際民航組織發言中支持台灣的參與。美國還積極幫助台灣穩定其“邦交國”,“呼吁”盟友及伙伴關注台灣問題和台海形勢等。出於自身國内政治考量及對美戰略回應,美盟友及伙伴也加大對台海局勢的“關注”。台灣問題呈現一定程度“國際化”態勢。

  美日、美韓及七國集團聲明中不斷提及“台海穩定”,如2022年8月,G7聲明稱,致力於“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台灣海峽兩岸和其他地區的和平與穩定”。http://www.g7.utoronto.ca/foreign/220803-taiwan.html,https://china.usembassy-china.org.cn/g7-foreign-ministers-statement-on-preserving-peace-and-stability-across-the-taiwan-strait/.9月22日,G7聯合聲明中再提台灣,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决兩岸問題”。http://www.g7.utoronto.ca/foreign/220922-chair-statement.html,https://www.state.gov/statement-by-foreign-minister-baerbock-in-her-capacity-as-chair-of-the-g7-foreign-ministers-meeting-at-the-high-level-week-of-the-un-general-assembly/。歐洲尤其是中東歐國家對台灣的“關注”日益增加。如2020年捷克二號政治人物、參議院議長訪台,2021年立陶宛允許台當局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等。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日本。2021年4月,日本首相與美國總統舉行首次面對面首腦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直接提及台灣問題,“我們强調台海和平和穩定的重要性,鼓勵和平解决兩岸問題。”這是日美首腦相隔52年後再次提及台灣問題。1969年,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和美國總統尼克鬆在會晤後發表聯合聲明,當時對於台灣問題的表述爲“首相表示,維護台灣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對日本的和平與安全同樣重要。”1972年2月尼克鬆訪華,同年6月,日本政府在回復在野黨議員質詢時表示“對於支撑台灣條款存在的地域形勢的認識已經改變”。1972年9月,中日邦交實現正常化。此後52年,美日首腦聯合聲明中都不再直接提及台灣問題。2021年12月,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表示日本無法容許台灣遭武力侵犯,“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等同日美同盟有事”。2022年日本防衛白皮書宣稱,“對我國而言,台灣是共享自由、民主主義等基本價值的極爲重要的合作伙伴,台灣周邊局勢穩定對我國的安全保障也非常重要,我們必須保持警惕繼續關注。”https://www.mod.go.jp/en/publ/w_paper/wp2022/DOJ2022_Digest_CH.pdf,上網時間:2022年9月10日。2022年8月,日本防衛省出台2023年度軍費預算報告,首次確立了爲具備區域外打擊能力而加速配置中遠程導彈等新領域作戰裝備。日本借台海問題擴軍備戰意味明顯。台灣問題“國際化”已然成勢。

  (二)國内涉台形勢深刻變化

  隨着國際形勢的發展,國内涉台形勢也發生深刻變化。對大陸而言,在涉台問題上采取了剛柔並濟、軟硬兼施的手法,硬的更硬,軟的更軟。對極少數“台獨”勢力,用“剛”用“强”,從輿論宣傳到實際操作,語氣均比較强硬,如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六個任何”,近年分兩批對頑固“台獨”分子進行制裁國台辦:“依法對蘇貞昌、游錫堃、吴釗燮等極少數‘台獨’頑固分子實施懲戒”,新華網,www.news.cn/tw/2021-11/05/c_1128035554.htm;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www.gwytb.gov.cn/xwdt/zwyw/202208/t20220816_12462610.htm。等;對廣大台灣同胞,用“柔”用“軟”,强調“兩岸一家親”,注重融合發展、共同發展,力争增進對和平統一的認識,夯實和平統一的基礎,實現兩岸同胞在國家民族大義問題上的心靈契合。大陸方面,不僅對廣大台胞温情喊話,還願意做得更多。2019年初,提出要探索“兩制”台灣方案,並願意就此平等協商、共議統一。習近平:“爲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新華網,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1/02/c_1123937757.htm。希冀兩岸雙方本着對民族、對後世負責的態度,凝聚智慧,發揮創意,聚同化异,争取早日解决政治對立,實現台海持久和平,達成祖國統一願景,並表示願意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與台灣任何政黨、團體進行交往、交流,共商和平統一大計。習近平:“爲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新華網,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1/02/c_1123937757.htm。

  然而,與大陸一方想不斷邁出統一步伐的情况相比,2016年上台的民進黨當局却不願意共商統一,甚至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不斷製造障礙,圖謀搞“兩國論”,借疫情“以疫謀獨”,渲染大陸“武統”而加强“國防建設”,並大肆從美購買武器,“以武謀獨”,爲一黨私利,與外部勢力勾結損害整個台灣民衆的利益。在大陸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後,蔡英文視之爲大陸的“威脅”,“拒絶‘一國兩制’,是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不分黨派、不分立場,彼此間最大的共識”,並宣稱“‘中華民國台灣’是整個社會最大的共識”。“2019年蔡英文‘國慶演説’”,台灣新聞,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37408。民進黨當局通過强調“台灣自由民主價值觀”、修“國安五法”“台‘國安五法’修法重點”,大公報2020年7月9日。、出台“反滲透法”“反滲透法”,維基文庫,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s/反滲透法。,利用疫情搞“口罩外交”,推進“新南向政策”、與美加强經濟合作、參與區域乃至全球的産業鏈重組等,圖謀在政治、經濟、對外交往、文化價值塑造等多方面建立“台灣共識”,與大陸進行徹底的區隔。這種赤裸裸的謀“獨”行徑,給兩岸關係造成很大困難。

   二、統籌三對關係持續推進國家統一事業

  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國家統一,需要中國共産黨解决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對台大政方針的指引,也需要扎扎實實持續推進兩岸的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還需要從戰略高度統籌好三對關係。

  一是統籌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關係。2022年8月發佈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延續十九大提法,指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實現民族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也是中國共産黨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强國。這一“强國夢”是國家的,也是所有中國人的,當然包括台灣同胞在内。中央政府堅持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來實現國家統一,主張和平、民主應成爲兩岸共同堅持的價值理念,通過和平、民主的協商方式達成政治共識,最有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也最有利於民族復興目標的實現。雖然面對“台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中央政府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包括適度的武力,但這種非和平的方式是不得已情况下做出的最後的選擇。國家統一龢民族復興並不是互相矛盾、非此即彼的,而是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的兩個目標。實現統一,當然會助力民族復興,而民族復興的過程中,是建設强大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也必然有助於實現國家的盡早統一。

  二是統籌發展與安全的關係。台灣問題是涉及我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重大問題。在促進國家統一進程中,要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係。黨的十九届五中全會首次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並列專章作出戰略部署。“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既通過發展提昇國家安全實力,又深入推進國家安全思路、體制、手段創新,營造有利於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在發展中更多考慮安全因素,努力實現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全面提高國家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習近平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要點”,新華社2020年12月11日。這一辯證理念體現在解决台灣問題上,就是要在發展中促進國家統一,維護國家的統一本質上就是維護國家的安全。在推進國家統一的實際工作中,要争取廣大台灣同胞的理解與支持,尊重、關愛台胞的長遠發展利益,不斷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建立最廣泛的促進國家統一陣綫;面對“台獨”分裂勢力,則要采取有效的阻嚇和反制手段,將其對國家發展與安全的危害降至最低。

  三是統籌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台灣問題是國家内戰的遺留問題,這一特殊的情况决定了兩岸關係是國家發展與安全中的一對重要關係。兩岸關係近年取得多項突破性成就,但面對“台獨”勢力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斷操弄“台獨”議題,“倚美謀獨”等做法,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兩岸正常交流受到嚴重干擾。待疫情緩和,要盡快恢復並擴大兩岸交流。兩岸交流不斷密切、深化,和平實現國家統一就更有保障。然而,兩岸關係不是在真空中發展,而是受到各種内外因素的影響,其中,中美關係是影響兩岸關係的一大因素。當中美關係較爲和順,兩岸關係發展所受阻力就較小,部分原因是島内“台獨”勢力在美國制約下有所收斂;當中美關係出現波折,美“以台制華”,變相鼓動“台獨”勢力“抗中拒統”,給中國政府製造困難,令兩岸關係發展面臨更多阻力。

  當前中美關係中的競争面突出,且競争將長期存在。有效管控中美分歧,尤其是在台灣問題上的“分歧”,設立戰略性“護欄”,避免出現正面衝突,是兩個大國應擔負的責任。在處理中美關係時,兼思台灣問題的妥善解决;在處理兩岸關係時,美是繞不開的因素,要化解、抑制其消極面,令其成爲積極力量,而非破壞性力量。


  作者係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所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