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青年文教交流在兩岸融合發展中的作用——以北京大學台生交流爲案例的調研報告(節選)

  一、北大台生的基本情况與社會管理

  在多種形式的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中,高校交流的地位和作用尤爲突出。至2012年,在大陸就讀台生已經達到7346人,可以招收台生的學校達到219所。在2012~2015年間,陸生報考台校人數逐年攀昇,從1905人增加至2015年的5094人,2015年當年的實際註册率也達到了3019人。馮寧默:“十八大以來的兩岸高校交流”,華廣網,網址:https://www.sohu.com/a/199241300_267719

  本章選取的案例是北大台生,主要關注的是其學業發展和社會適應狀况。選取北京大學作爲案例,除了研究的便利性之外,更是因爲北京大學“承太學正統,立大學祖庭”,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發源地,擁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地位和象徵資源。北京大學“人文立校、文理兼容”的學科布局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校園環境比較適合兩岸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一直是大陸高校對台交流的標杆,與台灣的許多高校、民間協會、財團法人和基金會合作,舉行了多層次、多形式和卓有成效的交流合作項目,成果顯著。

  (一)北大台生群體概况

  1.分佈情况

  北京大學是一所高水平綜合性大學,也是内地名校吸納台生的重鎮。我們可以從地理分佈、院係分佈和學位分佈三個角度來分析,台灣學生來大陸求學的選擇和北京大學的政經資源、學術資源和象徵資源對台灣社會的吸引力。

  從地理分布上看,多校區辦學模式開拓瞭高校教育新的發展空間,彌補了教育資源的不足,增强瞭高校的競争優勢,促進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嚴曙光:《高校新校區建設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頁。根據本文的統計,北大校本部是台生分佈最多的校區(370),占到台生總數的50%以上。隨後,是軟件與微電子學院(206人)、醫學部(119人)和深圳研究院(24人)。以上數據來自北京大學港澳台辦公室,圖表由筆者自行繪製。具體分佈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校本部作爲北京大學的主體部分,擁有最爲完整的學科建制並承載了大多數北大校史上的象徵資源,因此吸引了大多數來北大學習的台生。可見,這些台生對於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北京大學的學術地位有着較高的認同。相比之下,深圳研究院雖然是北大建設國際化校區的樣板,但台灣長期與西方社會(特别是美國)保持着非常緊密的盟友關係,因此來大陸求學時對於“國際化”的需求不是很强烈。

  吸引台生人數第二的軟微學院憑藉的則是就業前景的優勢。近十年來,中國互聯網産業的良好前景形成了人才的“虹吸效應”。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估的排名中,北京大學計算機和軟件工程專業均名列前茅。學生的就業去向在各院係中位列前三名,具體包括IBM、微軟、谷歌和百度、騰訊、網易等國内外互聯網企業,各大金融機構的技術部門。大量台灣學生前往軟微學院求學,體現了大陸高新技術産業的發展對兩岸經濟互融、民心相通的巨大推動作用。

  醫學部吸引的台生數量也相當可觀。台灣的醫療衛生領域在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上師承日本。一直以來,台灣社會對島内的醫療衛生水平一直非常自信。近年來,隨着大陸醫療衛生水平的快速提昇,也有許多台灣學子選擇申請北大醫學部。這説明在社會主義體制下,我國充分做到的發展惠及人民發展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

  學生的學位分佈體現了一所大學教育層次的完整性。北大港澳台辦公室的數據顯示:北大台生以碩士生爲主,佔據了2/3左右的份額;本科生和博士生數量相對較少,但也佔據了一定份額。以上數據來自北京大學港澳台辦公室,圖表由筆者自行繪製。具體情况如下圖所示:

  如上文所述,全校台生分佈的整體情况主要是由北大校本部所决定的。目前,北大校本部的台生群體以碩士研究生爲主,共有222人;本科和博士研究生也有相當份額,分别爲51人和97人。同前。

  上述學位分佈體現了台灣社會(特别是學生和家長)對大陸高等教育發展的認可。由於台灣本島相對狹小,仍然是一個地域社會,大多數普通家庭出身的學生除去台北求學或者出國留學之外,仍然會選擇在家鄉附近的高校完成本科學業。而北京大學的碩士學位則成爲了他們在完成本科學業之後的進階學歷。這説明,近年來北京大學國際認可度的提昇改變了島内社會對大陸高等教育的傳統觀感。許多台灣學生願意將來大陸名校攻讀研究生學位作爲來大陸發展的探路石、敲門磚。

  院係布局是一所大學學科建制完整性的最直接體現;學生的院係分佈則體現了社會的整體求學和就業傾向,以及對該校不同學科發展狀况的認知。目前,台生在北京大學的主要選項是人文社科類和經濟管理類院係。從静態視角觀察,我們可以發現:位居台生招録人數前5名的院係分别是光華管理學院(36人)、國際關係學院(35人)、法學院(27人)、中文系(22人)、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1人),台灣學生群體主要集中於社科人文類院係。同前。

  從動態視角觀察,我們可以發現兩個現象:(1)近年來台灣學生規模增加的主要群體爲軟件與微電子學院的碩士學生;(2)優質生源比例在逐年提高。後者主要體現爲本科生入學學測成績。2018年,北京大學録取台灣學生的分數綫爲73分,超過了多數台灣高校的録取成績。2019年台灣高校録取學測成績政策調整之後,北大要求面試台生學測成績基礎爲3+1門頂標,録取分數綫爲59分。

  2.北大台生管理的整體特點

  來大陸交流的台生,若以交流時間爲區别基準,可將交流以半年爲期,區分爲短期交流及長期交流兩個類型。

  短期交流的部分可以歸類爲旅遊、短期交换與“交流團”,由大陸各級政府部門或當地台生協會提供機會,以訪問、交流爲名義所組織的參訪團,對象以大專青年學生爲主,舉辦時間常在寒暑假期間同時也會走訪交流地周邊的名勝古迹。目前,有諸多台灣民間團體協會組織在開展兩岸交流,如在北京活動的兩岸文化交流協會、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海峽兩岸青年雙創智庫等,或是較具組織規模的夏潮聯合會辦理(同時協助台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業務)。

  長期交流部分是近年來中國大陸對台青年交流促進融合政策的主要受衆群體,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希望從“留陸到融陸”。然而根據多項研究表明,目前台灣同胞在大陸還是以制度層面的問題爲大宗。舉例來説,根據中國大陸法規,台灣同胞雖在理論上屬於中國公民却不屬於境内人士,在大陸實際享有的權利、義務時常却被等同外國人,因此難以建構與大陸同胞身份一致的政治認同感。

  在招收和培養港澳台學生政策的長期實踐中,北京大學堅持推進港澳台學生的“趨同管理”方向,逐步建立了“以領導小組爲核心,以院係單位爲主體,以職能部門爲紐帶,以學生社團爲依託”的港澳台學生工作機制。關於這一機制的闡述,來自北京大學國際合作部/港澳台辦公室。這一機制的具體含義如下:

  1、以領導小組爲核心。2006年11月,北京大學在原有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及台灣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合併成立港澳台工作領導小組,由書記和校長親自掛帥。2015年12月,北京大學正式成立了港澳台學生工作小組,由主管對外交流和學生工作的校領導分别擔任正、副組長,設立工作小組辦公室,並設置學生事務、招生教學、課外活動、公寓服務及綜合事務5個小組,推動港澳台學生工作有序開展。

  2、以院係單位爲主體;充分發揮院係單位的主體作用,是做好港澳台學生教育培養工作的關鍵。十餘年來,學校逐漸將港澳台學生培養的各環節納入院係學生管理體系,涵蓋了招生入學、住宿分配、學籍管理、教學培養、奬學金評審以及實習就業等工作。

  學校將港澳台學生工作納入院係學工副書記工作框架,在港澳台學生較多的院係設置輔導員。港澳台辦公室與學生工作部開設“港澳台學生工作交流坊”,由校領導帶隊,帶領院係一綫幹部赴港澳台地區對口高校,進行學生事務專項調研。

  3、以職能部門爲紐帶:港澳台辦公室作爲港澳台學生教育培養的統籌管理部門,在招生工作、教學培養、學生工作、就業指導、社團管理等方面,與學生工作部、教務部、研究生院、校團委等相關部門及院係,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溝通與合作,建立起了通暢的溝通機制以及合理的工作流程。

  4、以學生社團爲依託。依託學生社團,培養優秀、可靠的優秀學生骨幹,是港澳台學生教育培養工作的必要補充。目前,北京大學活躍着6個涉港澳台事務的學生社團,香港文化會、澳門文化交流協會、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台灣研究會、交换生之家及南粤發展與人才促進協會,註册的港澳台籍會員人數約320人,並有10多位港澳台同學擔任社長、理事長等負責人職務。港澳台辦公室和課外活動指導中心積極完善社團管理服務制度體系,助力各社團品牌活動,並在活動開展、經費場地、合作交流等方面予以支持。

  二、完善台生工作的措施與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重大政策舉措,將擴大兩岸交流作爲是今後對台工作的重點方向。我們應該以此爲依循方向,作爲開展對台青年工作最高指導原則,和改進高校涉台工作的具體指導方針。下面結合北大台生工作調研情况,總結改善我國高校涉台工作的具體措施。

  (一)政策建言的總體方向

  第一,堅持以習近平五點主張爲最高指導原則,創新思維,循序漸進,逐步實現兩岸青年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台灣青年政治認同尚處於形成過程之中,存在着導正、重構的可能。從社會學角度看,民衆意識的形成、持續與變遷,是個人政治學習與社會環境互動的結果。相較於成年人在統“獨”問題上的立場已經根深蒂固,台灣青年的政治認同觀是會變化發展的,將隨着自身社會閲歷的增加及社會政治文化的發展不斷做出修正,盡管可能會需要較長一個時期。

  在兩岸青年交往中應引導大陸青年樹立“求同尊异”的觀念,尊重並理解台灣學生不同的意識形態和政治觀念。在國家認同方面,大陸方面應該以戰略高度,理解台灣青年的國家認同,建構雙重認同,這樣可以减少矛盾、避免衝突,從而拉近彼此間的情感距離,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台灣青年的政治認同感。

  第二,結合青年世代的特點,深化兩岸青年交流的共有主題,創新交流形式、提昇交流效果。

  交流溝通能够加深彼此理解和包容,是解决兩岸認同問題的必經之路。當前兩岸的政治互信雖有所增强,但總的來説還不够充分。我們應當采取舉措,强化兩岸青年共同主導交流活動,打造“與時俱進、形式創新、内容豐富、價值導向”的交流新模式。

  一是彼此尊重、换位思考,包容多元、增强互信。由於不同的成長環境、特殊的社會氛圍以及兩岸不斷擴大的實力差距,台灣青年在交流中表現出敏感性、自尊心强的性格。對於這些特點,我們應予理解並做到充分尊重。要充分照顧其心理變化和需求,多傾聽他們的訴求和想法。

  二是創新青年交流方式,提昇交流效果。年青一代較崇尚開放、喜歡自由、思維活躍。對此多增加符合年輕人興趣的主題交流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應該設置互動環節、思考環節,提高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和樂趣。交流形式不能單一化、簡單化,要將參觀、求學、創業、學習等有機整合起來。建議現階段高校應以“兩岸姊妹校交换學生計劃”爲代表的學伴計劃以及“兩岸趴趴走”此類文化探索活動,讓大量青年學子在步入社會前,擁有兩岸學習生活、結交兩岸青年朋友的體驗,增進台灣青年對祖國大陸的認識,改變以往在島内接收錯誤消息而形成的偏差觀念;還可以嘗試以民族節日龢民族文化爲契機,創新交流形式、提昇交流效果。構建共同的歷史記憶和集體記憶,例如抗戰歷史、東海保釣、南海維權運動,在構建認同的過程中,是近現代不能忽視記憶的作用。

  第三,跨越數字鴻溝,善用新媒體,創新兩岸青年交流新渠道。現今網絡科技普及,但是,兩岸數字鴻溝,依稀可見。台灣學生會使用LINE、Facebook等作爲日常聯絡方式,僅少數與大陸朋友聯繫時才會使用微信;瀏覽新聞和論壇時偏向於使用歐美社交網站或台灣本土網站,如Facebook、YouTube、Instagram、LINE、PTT等,極少會瀏覽網易、騰訊、微博、知乎等新聞類及社交平台。

  兩岸青年交流工作應善用網絡平台,網絡的普及應用讓溝通更加高效快捷,創造便利條件讓雙方通過line、Facebook、微博、微信等工具學習和交流,同時將祖國大陸的相關政策、發展變化等信息正面傳遞給台灣青年,既能及時溝通,又能防止惡劣媒體扭曲事實、壟斷信息。事實上許多台籍學生以及對兩岸交流有興趣的大陸同學們,也開始通過Facebook與微信等社群平台,定期推廣兩岸交流活動,發佈兩岸相關信息,如惠台31條政策或主題性研討會内容等等,兩岸青年學者在網絡社群中各抒己見,共享資源,加深瞭解,增進感情,傳播祖國的“正能量”。

  第四,對政治議題適度規避,多些就業創業的切實利益相關主題;先行先試,以北清兩校爲範例,以馬雲“兩岸青創園”計劃爲榜樣,建立和推廣青年融合發展與就業創業的基地。在此,建議將北上廣深等沿海城市作爲台灣青年全面瞭解大陸的窗口。北上廣深等沿海城市經濟發達、文化繁榮、開放程度較高的國際化大都市,在政治文明、社會秩序、公民素質和城市管理等軟實力方面優勢明顯,在台灣學生中廣受歡迎。北大、清華等大陸知名高校建立兩岸青年融合發展先行先試的樣板。最好的例子就是馬雲的“兩岸青創園”計劃。爲兩岸青年創業提供更好的空間與機會。把台灣青年的就業創業、發展和期待願望,納入到兩岸利益共同體中,既能給台灣青年實在的經濟利益和物質利益,也更能拉近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增進兩岸青年的心靈契合。

  第五,發揮學生志願者和涉台科教機構的協調與引領作用。在策劃兩岸交流活動時,發揮高校學生志願者和涉台科教單位的協調與引領作用,事半功倍。近年來,北大、清華台灣學生成立并發起了“北大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及“清華大學台生組”等社團組織。提供台灣青年從報考前至畢業就業等一系列服務;在學期間的“學伴計劃”、中華文化研習活動、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北台雲交流項目參訪交流活動等等;於即將畢業前,舉辦台灣青年生涯發展講座及實習就業招聘會。在這些兩岸交流活動的安排下,不僅能使台灣學生融入大陸生活,還能催生他們認同祖國大陸,逐步實現雙重認同。因此,建議以高校港澳台辦、共青團、學生會爲主導,鼓勵台灣青年來大陸學習、交流、生活、創業等,在此過程中更加全面而深入地認識中國大陸,深化對祖國大陸的全方位瞭解。

  (二)趨同管理的具體措施

  高校台生學生工作與大陸學生工作的趨同管理,是落實兩岸一家人的具體措施,乃大勢所趨。具體而言,在學籍管理、教務教學、奬學金以及就業與創業指導、人事檔案五個方面給予平等待遇,讓他們感受到赴大陸學習就業,融入祖國的發展,是其人生的正確的選擇。

  第一,在學籍管理方面的趨同管理,避免踢皮球現象。

  北大在學費標準、學業要求以及畢業標準等方面上對中國學生、留學生與台籍學生的管理已經趨於一致,但是在涉及有關院係轉换、休學申請、延期申請以及服兵役等内容時,留學生與台籍學生還是需要到相關部門進行申請與審核,并且還需要時間等待通知。一般行政部門並不熟悉這些涉台事務具體作業程序,這一系列繁瑣的作業程序,没能讓台籍同學享受如同中國大陸同學般的便利,因此當台籍同學遇到同樣的問題時,更傾向於詢問有經驗的台籍學長學姐,長此以往,留學生以及台籍學生雙方就很容易形成各自的封閉圈子,很難融入到學校生活當中。此外,大部分高校院係將港澳台學生與留學生事務同劃爲涉外國際事務部門處理。我們認爲如同北京大學的各大院校應該對學生學籍進行統一管理。不應該在機構以及作業程序上將中國學生與台籍學生、華僑隔離開來,不應該將港澳台辦當作一個獨立的機構,而是將台籍學生、具有華僑身份的學生的相關學籍事務與中國學生一樣,交由學工辦處理。由此讓學生們感受到平等對待。實現設置學工辦的真正意義,讓兩岸三地來華留學的青年順利融入中國大陸的生活,從心理上真正願意形成對中國大陸的認同。

  第二,在教務教學課程設置方面,既要有趨同管理,還要適度有别;適時開設“認識祖國”國情教育課程。

  在目前高校課程設置上,院係教務部在教學手册的相關規定中將留學生、台籍學生以及中國學生的課程區别開來,明確標明留學生必須或可以選修哪些課程,而有些課程就不可以選,并且不讓留學生以及境外學生學習中國的思政課程。課程設置上還是以歐美國家歷史、東南亞歷史、政治理論等課程爲主,而開設的國情教育課程却十分少,這也使得台籍同學在赴大陸學習的學習過程中,很難與中國同學進行深入交流。因此要促進兩岸三地青年的心理認同就在於在教學管理上應采取趨同管理。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加强陸生與留學生以及台籍學生的課堂互動交流。外籍生及台籍學生在課堂過程中留學生與台籍學生都很難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長此以往,留學生與台籍學生對自己失去信心,而當他們長期不能融入這種學習環境的情况下,可能對大陸學習生活産生負面情緒,從而减少赴大陸的學習的熱情。

  第三,高校奬學金的評奬機制與過程,尤其應當趨同管理。

  兩岸三地青年學生奬學金類别與金額,涉及同學切身利益,不應該對其申請奬學金的種類和金額,内外有别,加以限制。北大雖然在有關台籍同學申請奬學金以及奬勵上與中國同學趨於一致,但在申請奬學金的流程上與留學生一樣需要到相應的網站進行申請,等待官網的審核,如果遇到什麽問題,還得到留辦或是港澳台辦進行諮詢,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工作。而且在辦理的過程中還需要對你的身份進行審核,這不免讓我們感到有些麻煩,同樣是學生却需要分别處理,没有受到同等的待遇,無法真正體會到院校釋放的誠意。因此院校應該在助學金以及奬學金方面給予兩岸三地青年同等的保障,應該一視同仁,讓他們順利地在北大進行學習。

  第四,台生畢業就業指導方面的趨同管理。

  隨着中國大陸經濟的突飛猛進,兩岸三地青年在大陸的學習過程中,留在大陸就業與創業的意願越發强烈,但畢業後却没能在中國大陸得到就業機會,多數只好回望祖國,感嘆無限。因此,中國各大院校在促進兩岸三地青年的融合的過程中就應該給予他們同等的就業與創業機會與待遇。留學生或台籍學生一方面是推動兩岸三地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是推動市場創新,促進國際市場經濟交流的主力,不應該因其身份而忽視對他們的就業指導,這不僅關乎到他們往後在大陸的發展,而且關乎到他們對中國大陸的認同。同時也可以積極引導一些非公制的企業或組織,創新創業的方式吸納更多的台生,幫助台生靈活就業靈活發展。

  第五,後勤服務與人事檔案方面的趨同管理。

  隨着科學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達,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平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與消費習慣,人們依靠這些平台進行消費,商家都利用這些平台進行買賣。但是留學生以及台籍學生來到中國大陸在使用支付寶,微信等平台時受限於其身份證件,與陸生不同,無法對接。需要進行一系列資料的審核,甚至無法進行註册。因此,也應當注重頂層設計將諸多服務類的涉台管理部分統一於更加高效的一處,增進台生權益,讓台灣同胞也能分享到大陸發展的機遇。應該在社會生活領域也應該放寬政策,讓他們感受到在大陸生活的好處,進而促進他們對中國的認同。


  作者張植榮係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立齊、侯泰宇、任建宇均爲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碩學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