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2004年選舉透視台灣的“中間選民”

  在研究分析台灣選舉形勢時常常提到“中間選民”這個概念。所謂“中間選民”主要是指在島内藍緑兩大陣營基本支持者之外的一部分選民。觀察2004年台灣“大選”的整個過程,可以看出,在藍緑兩大陣營對壘、雙方“基本盤”勢均力敵且相對穩固的情况下,約占選民總數20-30%的“中間選民”不僅是藍緑雙方全力争取的對象,其最終流向更成爲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對這一部分選民的成分、分佈、特點及投票心理進行深入分析,對於觀察台灣的選民結構以及今後的各種選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間選民”的概念界定

  西方政治學意義上的“中間選民”主要是指其政治立場處於全體選民的中間位置的選民,他們往往無特殊政治偏好,自主性高,理性而不偏激,主要根據候選人的競選政見、執政績效投票。

  但在台灣,媒體以及學者通常所説的“中間選民”,與西方政治學理論上的“中間選民”並不完全相同,主要是指在島内藍緑兩大陣營基本支持者之外的那一部分選民,尤其是指接受選舉民調詢問時不表明其投票意向的選民。這並不是西方政治學中真正意義的“中間選民”,稱其爲“未表態選民”更爲確切。對此,島内多位學者都有相近似的觀點。

  爲了行文方便,本文在以下的論述中仍使用“中間選民”這一概念,但將其明確界定爲在島内選舉民調中回答“大選時將會去投票”,但並未表明其未來投票意向的選民,實際上是“未表態選民”或“未决定選民”。這是一個成份復雜且不斷處於變化游移狀態的群體,分佈於台灣社會各個階層、行業和地區。這部分人的政黨傾向、省籍情結以及統獨意識都不十分强烈,是可以因時、地、人事等多種因素而改變投票意向的“未决定選民”或“游離選民”。

  這一群體主要包括五類選民:一是内心已有明確的政黨支持傾向,但接受民調訪問時不願意表明立場的選民;二是正在觀望的“西瓜偎大邊”者;三是受教育程較低,對政治相對無知,等待政黨動員的選民;四是比較中立、自主、理性的選民,可以説是西方政治學意義上的真正的中間選民;五是對政治疏離、冷漠的選民,他們也可能最終不會投票,但由於各種原因在民調時稱“會去投票”者。中間選民與明確表態的選民之間没有明顯的界綫,會隨選舉情勢的變化而“出左入右”,因而中間選民人數會時有起伏;中間選民内部的五類人之間,也會隨着選舉議題的變化而變化。

  二、“中間選民”的分佈

  各種資料顯示,我們所要討論的“中間選民”是一個成分復雜、分佈廣泛且處於不斷變化的群體,需要從多個角度對其進行辯識。

  (一)“中間選民”所占的比例及其變化情况

  在一定的時期内,選民結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隨着選情的發展,會産生增加或减少的變化,台灣的中間選民亦然。以下將結合台灣近幾年來歷次選舉的結果及2004年選舉期間台灣幾家主要媒體的多次選民結構調查資料(主要是《中國時報》《聯合報》、TVBS電視台所公佈的系列民調),對台灣中間選民的分佈情况做一基本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民調結果與實際情况會有相當程度的落差,因此,僅能從中做出基本趨勢的分析。

  根據台灣歷次選舉情况來看,包括歷届“立委”選舉、“縣市長”選舉和1996、2000、2004年三次“總統”選舉,選舉的投票率基本在60%到80%之間浮動(最高一次是2000年“大選”的82.77%)。這基本上可以分析認爲;台灣選民中大約有60%對政治關心程度較高,20%左右屬於熱情不高、偶爾參與,還有20%左右則對政治冷漠。結合民調資料進一步分析發現,20%左右參與熱情不高的選民往往就是在回答支持與否時,稱“未决定”“不知道”或不願表態等不確定性回答的主體,而另外20%左右不關心政治的選民則大多乾脆拒絶配合民調訪問。在不同機構的多次民調中或同一機構不同時期的民調中,不確定性回答的比例時有起伏,正是這兩者之間時有變動所造成的。因此一般認爲,目前從民調上呈現出來的中間選民的比例大致在20%到30%之間。

  從2004年2月14日“連宋配”成局以來至今,在發生影響選情的重事件後或與2004年大選相關的時間點上,各大民調機構均公佈了選民對兩組候選人的支持度以及對重大事件的態度,結果顯示,其中“未决定”或“未表態”的這一部分選民所占比例基本上在20%-30%之間浮動,這與學界和媒體通常認爲“中間選民”的比例基本相符。從民調顯示的比例變化趨勢還可以看出,這一部分選民的變化起伏較大。總體而言,隨着選舉日的臨近,未表態的中間選民比例一般呈縮小的趨勢,但在某些特定議題被過分炒作後未明確表態選民的比例會有較明顯的起伏,説明有部分選民的投票意向受這些議題因素的影響,這基本是指“中間選民中可動員的那一部分選民”。

  2004年選舉期間台灣幾家重要媒體公佈民調顯示,“未表態”中間選民的比例變化呈下列趨勢(如下圖所示):

  (二)中間選民的具體分佈情况

  影響選舉投票率龢民調表態率的因素是相當復雜的,對於台灣的中間選民來説,其所處地區信息開放的强度、所受政策影響的强度、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所從事的職業、經濟地位、省籍等因素都對其選舉行爲産生一定的影響,以下將從這幾個方面對現有民調中顯示的有關中間選民的一些基本情况進行分析。

  1.省籍分佈

  台灣現有居民中,閩南籍約占70%以上,客家籍約占15%,外省籍約占13%,原住民約占2%。從選舉期間各家不同的民調來看,客家籍選民中回答“未表態”或“未决定”的中間選民比例最高,約占20%-25%;閩南籍選民中回答“未表態”或“未决定”的比例次之,約18%-20%左右;外省籍選民中回答“未表態”或“未决定”的比例較低,約爲10%-15%左右(原住民因占人口總數最少,許多民調忽略不計)。雖然民調所顯示的比例浮動較大,但總體上看,在台灣現有的政治生態與族群背景下,受歷史和文化等因素影響,外省籍選民的支持對象最明確,表態率最高,閩南籍選民次之,客家籍選民的表態率最低,其所支持的對象較不明確,或最不願意表態。

  2.性别分佈

  從各大民調的情况來看,未明確表態的中間選民中,女性的比例占60%以上,男性的比例大多不到40%。女性的未表態比例明顯高於男性,這與兩性所受教育程度、從事職業等有所差别密切相關。

  3.年齡分佈

  以每10歲爲一個階梯來對選民進行分析,台媒體公佈的民調顯示,20-29歲選民中未表態率”最低,約爲10%左右;30-39歲選民中“未表態率”約爲18%左右;40-49歲選民中“未表態率”約爲22%-25%;50-59歲選民中的未表態率約爲25%-28%;60歲以上選民“未表態率”最高,超過30%。也就是説,就年齡分佈而言,選民的表態率與年齡基本成反比,年輕選民的表態率高,中高齡者表態率較低,其中60歲以上的高齡者表態率最低。

  4.學歷分佈

  依據選民所受的教育程度來看,台《聯合報》民調顯示,小學或以下學歷選民中的“未表態率”達39%,初中學歷選民中的“未表態率”爲26%,高中和高職學歷選民中的“未表態率”爲16%,專科學歷選民的“未表態率”爲14%,大學以上學歷選民中的“未表態率”在12%左右。台TVBS電視台公佈的民調則顯示,初中以下學歷的選民中,回答“未决定”的比例爲35%左右,高中及高職學歷選民回答“未决定”的爲13%-15%,專科及大學以上學歷選民回答“未决定”的爲9%-12%。從中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較低的選民中“未表態率”較高,受教育程度較高的選民中“未表態率”則較低。

  5.地區分佈

  就台灣選舉研究龢民調通常劃分的六大選區來看,各民調所顯示的未明確表態的選民在地區分布上的比例不盡相同但基本上有一共同的趨勢,即:位於中台灣的中彰投地區因位於南緑、北藍對峙的中間地帶,“未表態”中間選民的比例也較高,一般在20%-25%之間;桃竹苗地區爲客家族群聚居地,中間選民的比例也相對較高,大多在20%左右;北基宜、雲嘉南、高屏澎地區略低,在15%-20%之間,宜花東地區相對較低,一般在10%左右。

  6.政黨傾向

  從台灣特殊的政治生態來分析未做出明確回答的中間選民的政黨傾向,發現這部分選民中:傾向民進黨的約占10%-15%;傾向泛藍的也在10%-15%之間(這其中傾向國民黨的所占比重大,約有90%以上,傾向親民黨的僅約不到10%):無政黨傾向的約在70%-80%之間。統計分析顯示,在中間選民中無政黨傾向的占了大多數,這其中有一部分人是可以被動員而争取到的選民。在這種情况下,候選人及其所屬政黨所擁有的資源、所提出的選舉政策及議題將會發揮影響力,處於執政地位的一方有明顯的優勢。此外,還有一點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根據民進黨上台前歷次選舉的經驗顯示,在聲稱“無政黨傾向”的選民中,有相當一部分實際上是泛緑的隱性選民,這部分人在特殊的心態驅使下,不願意表明自己的政黨支持立場,這部分人在最後關頭被“危機動員”出來投票的可能性也較高。

  三、“中間選民”的分類及投票行爲特徵

  對於台灣“中間選民”來説,其個人的省籍背景、經濟地位、職業、受教育程度以及所居住地區的都市化、接受政策與信息的强度等因素都會對其投票行爲産生一定影響。“中間選民”大致可分爲以下五大類。

  (一)具有高知識水準的理性選民,這是真正嚴格意義上的中間選民。

  這部分選民的主要特點有:一是大多爲50歲以下、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社會地位較高且居住在都市地區的中産階層;二是政治敏感度强,具有獨立的思考及判斷能力,較一般選民更珍視手中的選票,並期望能對選舉結果發揮一定的作用:三是没有特定的政黨傾向,對藍緑兩大陣營也没有特别的偏好與成見;四是他們雖然存有或多或少的統“獨”意識。但大多希望維持兩岸現狀,要求穩定和發展兩岸關係;五是具有高度理想性,反對黑金、要求改革。六是關心社會發展,對台灣未來的前途、命運、走向,經濟形勢、社會發展等問題極爲關心。這部分選民是真正嚴格意義上的中間選民。

  這部分選民在乎的不只是候選人的政治立場或意識形態,通常會審慎評估各黨及其候選人的綜合情况後,再决定投票意向。影響他們投票行爲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候選人個人形象,包括人品、操守、魄力、專業素養等;二是執政者的施政能力、政績以及危機處理能力;三是候選人及所屬政黨的競選政綱,以及有關經濟、民生、兩岸、改革等議題的政策訴求;四是厭惡無中生有的抹黑、謾駡、“口水戰”等低俗惡劣的負面選風。在2000年“總統”選舉中,這部分選民因不滿國民黨長期的“獨裁專制”,大多支持打着“反黑金”改革旗號的陳水扁及宋楚瑜陣營。在2004年“大選”中,他們一方面對陳水扁上台4年來的施政能力及績效極爲不滿,另一方面對形象保守、揹負沉重“黑金”包袱的“連宋配”也不甚滿意,投票意願有所下降。

  (二)根據選情進展和氣勢决定支持對象的“游離觀望選民”或“西瓜偎大邊選民”。

  主要分爲三部分:一是依據氣勢或重大事件而隨機投票的“游離觀望選民”。這部分選民進行投票的隨機性較大,大多會根據選前的形勢發展和競選雙方的氣勢來决定最後的投票意向,他們通常將選票投給競選聲勢較高、勝選機率較大的一方。此外,他們也極容易受重大突發事件或家人、友人的遊説而改變投票意向。

  二是隨機而動的地方“樁脚”。所謂地方“樁脚”也即手中握有部分死忠支持者或對某些特定選民的投票取向具有决定性影響力的鄉鎮市長、村里長以及地方大老等基層政治人物,他們曾是國民黨在基層進行選舉動員的主要依靠力量。民進黨上台後,他們爲維護自身及追隨者的政經利益,或向民進黨靠攏,或游走於藍緑之間、待價而沽。在2004年“大選”中,因藍緑陣營實力旗鼓相當、選情膠着,爲謀取自身最大的政治利益,並爲日後的政治前途累積籌碼,他們在台面上大多選擇兩邊交好、互不得罪,台面下却密切跟踪、研判形勢,隨機而動。

  三是“永遠與執政黨站在一起”的工商界人士。工商界人士爲謀取自身的政經利益,通常選擇向執政黨靠攏。在國民黨執政時期,大部分大企業、大財團都與國民黨關係密切。民進黨上台後,他們或疏遠國民黨、向民進黨靠攏,或游走在藍緑兩大陣營之間。在2004年“大選”中,願意跳上台面並明確表態支持藍、緑的大企業、大財團並不多,大多在暗中操作、“兩邊押寶”。

  (三)等待被動員的“政治無知型”選民。

  這部分選民主要特點有:一是受教育程度低。八成五以上教育程度在小學以下,八成以上爲收人比較低的中南部的農林漁牧民及家庭婦女,四分之三爲60歲以上老人四分之三爲女性,八成不看報,三成不看電視。二是對政治瞭解甚少,敏感度較低,平時很少和其他人談論政治。三是政黨認同以及統“獨”意識觀念薄弱,對藍緑政黨没有特别的偏好。這部分選民約占台灣總體選民的5%左右,但這類選民的投票率並不低,屬於可以被動員的一群,只要政黨努力去動員就會有票。

  選舉中這部分選民的投票行爲主要受以下幾種動員方式影響:一是“買票”,如發放各式各樣的所謂“走路工”“茶水費”禮物,提供各種“流水席”及免費飯局,利用執政資源進行“政策買票”等等。二是利用血緣、地緣、宗親等各種傳統的人際關係網絡發動人情攻勢,或通過地方派系以及鄉鎮市長、村里長等地方“樁脚”進行遊説、動員。三是勤跑基層、“挨户拜票”,所謂“見面三分情”只要候選人密集到地方基層“走透透”,直接面對面與基層民衆“博感情”,就有可能動員這部分選民出來投票。四是散佈各種黑函、耳語,由於這部分選民對時局不甚解,也不會費力去瞭解各種資訊,因而以傳播小道消息的方式在地方上散佈各種耳語、黑函將對他們産生一定的影響。在2004年“大選”中,長期“親緑”的地下電台不斷在中南部散播放“中國人投連宋、台灣人投陳水扁”“連宋當選、台灣將被賣掉”等耳語,對中南部選民産生了一定影響。

  2000年“政黨輪替”前這部分選民曾是國民黨的重要支持力量。民進黨上台後,隨着陳水扁加大“政策買票”的力度,這部分選民開始向泛緑靠攏。

  (四)内心已有明確的支持對象,但在民調中拒絶表態的選民。

  這部分選民對於在選舉時應投票給哪位或哪一組候選人已有定見,但在接受民調采訪時却回答“不清楚、不知道”,不願輕易透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不信任民調機構。部分受訪者在接受不同的民調機構采訪時,常會根據其對該機構屬性的認知進行選擇性作答。如有些心理上較傾向泛緑的受訪者,當面對其認爲屬性親藍的民調機構的訪問時,很可能會拒絶透露支持對象,反之亦然;二是特殊心態使然。由於民進黨長期給予外界“台獨黨”“暴力黨”的印象,加之陳水扁上台後因政績不彰、經濟不景氣而飽受外界攻詰,故長期以來,部分傾向民進黨的支持者習慣在民調中隱藏自己的投票意向。而國民黨近年來不斷被外界“妖魔化”爲“外來政權”“舊黑金勢力”等等,更有不少年輕人認爲支持是國民黨是一件不太光彩,丢臉的事,導致部分傾向泛藍的選民開始在民調中拒絶表態。三是受島内統“獨”矛盾加劇的影響。在特殊的歷史、現實因素的影響下,島内一直存有一定的省籍、族群以及統“獨”矛盾,而“台獨”勢力每逢選舉便大肆炒作統“獨”議題不僅加劇了族群間的分化與對立,也加深了選民間的矛盾與嫌隙。爲避免帶來生活上的困擾與不便,某些選民習慣在民調中隱藏自己的投票傾向。國民黨“立委”黄德福指出“泛緑的隱性支持者多於泛藍,尤其是在北部地區,他們大多會投票給民進黨,但在民調中不會表明自己的支持意向”。

  (五)對政治冷漠、疏離的選民。

  這部分選民雖然在接受民調機構采訪時回答可能會去投票,但實際上最後可能會放棄投票或投廢票。主要分爲二種:一是對政治毫無興趣的“政治冷漠型”選民。認爲泛藍、泛緑誰當選都一樣,並不缺他這一票,而且他這一票對選舉結果也起不了作用。二是對藍緑兩組候選人都不滿意的“政治疏離者”。他們既對陳水扁上台後經濟景氣惡化、政績不彰、迅速走向腐化極不滿意,也對國民黨下台後未鋭意改革、全面革新極爲失望。在2004年“大選”中,由前民進黨“立委”簡錫階爲首的社運界人士籌組的“泛紫聯盟”以及由工運團體組成的“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便紛紛號召選民通過投“廢票”或“不投票"來表達對藍緑陣營的不滿與憤慨。

  在以上五類選民中,第四類和第五類選民的投票意願較低,比較不容易被動員或争取,而前三類選民則是可通過各種方式和手段能争取到的。

  四、2004年選舉中民進黨争取“中間選民”的策略及其效果

  陳水扁雖然在2004年“總統”選舉中將主要精力放在鞏固“基本盤”上,但在拉攏“中間選民”方面也不遺餘力,並取得一定成效,成爲民進黨選票版圖比2000年有明顯擴張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陳水扁炒作省籍議題催化了“本土效應”、吸引了大量中間選民中的閩南籍選票。

  民進黨陣營評估,只要在占人口絶對優勢的閩南籍選民中獲得65%的選票,陳水扁就可能贏得連任,因而將搶奪選票的重點鎖定在搶攻閩南籍中間選票上。而對於大多數的閩南籍中間選民而言,他們的統“獨”意識雖然比較淡,但“台灣優先意識”、“本土認同情結”仍是他們共同的心理特徵。陳水扁抓住這一點,以“愛台與賣台”、“本土與非本土”爲選戰劃綫,一方面竭力把自己標榜爲“愛台灣”的代表,以“台灣之子”、“本土代言人”自居;另一方面製造龢利用一切機會將泛藍污爲“賣台集團”、“外來政權”、“中共同路人”,通過大肆挑撥省籍矛盾、昇高族群對立,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了閩南籍選票。與此同時,陳水扁還拉高了“台獨”聲勢,抛出“一邊一國”、“台灣正名”、“公投制憲”等“激進台獨”主張,叫囂要展開所謂的“拼中共、拼主權”的“聖戰”,並通過“二二八牽手護台灣”等造勢活動,在島内竭力煽動起“反中仇共”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部分中間選民,催化了“本土效應”。2004年3月的投票結果顯示,陳水扁的閩南籍選票由2000年的約55%上昇至61%左右,在南部地區的得票率則由2000年的近50%的相對優勢大幅上昇至60%左右的絶對優勢。

  (二)積極拉攏客家選票,並取得一定成果。

  長期以來,客家選民一直是國民黨的傳統支持者,2000年民進黨上台前,客家族群對藍緑雙方的支持比例大致爲藍七緑三。陳水扁上台後,爲彌補這一弱勢,便充分利用執政資源拉攏客家選票。一方面擺出一副保護、發揚客家文化的姿態,宣稱要推動所謂的“新客家文化運動”,如於2001年6月4日成立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自2001年起陸續在全島各地設立客家文化區,在“中央”大學及交通大學成立“客家學院”並於2003年7月1日開通了“客家電視台”等等。另一方面在客家地區投注大量資源,短短幾個月中撒下數十億新台幣的重金,大力營造加强客家地方建設,還頻頻深入桃竹苗等客家人聚集地區“走透透、搏感情”,騙取了不少客家選民的認同。2004年選舉結果顯示,客家籍選票版塊出現了明顯的鬆動和轉移,陳在客家族群的得票率由4年前的31%昇到43%,增加了約12個百分點。

  (三)“槍擊案”極大催化了“同情票”。

  “319槍擊案”發生後,泛藍陣營基於“人道主義”停止了當晚所有的競選造勢活動,但陳水扁陣營却一方面反復播放陳、吕受傷的畫面,以營造所謂“天佑台灣”的“悲情”。另一方面則利用地下電台不斷在全島各地散播“連宋聯合中共暗殺陳水扁”、“槍擊案是中共與國親聯手策劃”、“阿扁是在幫台灣擋子彈”的耳語,騙得了部分中間選民的“同情心”,不僅拉高了他們的投票意願,更促使他們改變投票意向。據《聯合晚報》所做的即時調查顯示,約4%的選民“由不投票轉爲投票”,其中絶大多數流向了陳水扁陣營:約有4%的選民改變投票意向,其中2.2%改投陳吕,1.3%改投連宋,以1291萬張有效票來看,陳水扁在一夕之間直接獲利近12萬票,成爲影響選舉結果的關鍵性因素。而選舉結果也顯示,在民進黨的“大票倉”台灣南部,因“槍擊案”催化的“悲識意識”迅速發酵,投票率平均冲高至80%以上,成爲全島投票率最高的地區。

  (四)通過勤跑基層、“政策買票”全力動員“無感型”中間選民。

  爲全力動員這部分選民,陳水扁一方面推出一系列增加社會福利的支票,對特定族群進行“政策買票”。如將“老農津貼”由每月3000元提到4000元,將中低收入的身心障礙者的每月生活補助增加1000元,承諾要給約10萬名左右的短期勞工每人發放5000元的春節補助金等等。另一方面則親自在全台319個鄉鎮“走透透”,與選民直接面對面“搏感情”,同時在全台各地成立了近3000個“後援會組織”在基層細心經營。據指出,陳水扁經營地方的手法十分細膩,只要地方上有紅、白喜事,以陳水扁爲名義的喜貼就同步送到。上述措施不僅有助於安撫低收入階層與特定群體因經濟不景氣而産生的不滿情緒,也可騙取部分選民的好感。不少中南部老農就公開宣稱“阿扁每月給我三千元,比兒子還孝順,當然要支持他”。而《中國時報》TVBS電視台等民調機構所做的民調也顯示,60歲以上選民支持陳水扁的比例已由2000年落後泛藍約10個百分點,變爲領先“連宋配”約10個百分點。

  (五)打着“民主改革”、“掃黑除弊”的旗號騙取理想型中間選民的支持。

  民進黨上台後,不僅政績不彰、經濟景氣復蘇乏力、“改革除弊”成績乏善可陳,而且快速走向腐化,雖然民進黨上台後快速走向腐化,令2000年曾對“政黨輪替”寄予厚望而支持陳水扁的理想型選民大失所望、大幅流失。爲争取其回流,陳水扁在2003年初便打着“拼經濟、大改革”的旗號,一方面抛出一系列見效快的大手筆“拼經濟”措施,營造經濟景氣回昇假象;另一方面虚張聲勢地追查“新瑞都開發弊案”、“拉法葉艦軍購弊案”、“國安局密賬弊案”等大案,營造大力“掃黑除弊”的聲勢。與此同時,陳水扁黨還不斷將“公投”、“制憲”美化爲“台灣民主改革深化的重要里程碑”,將自己包裝成“深化民主”、“追求人權”的化身,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部分中間選民要求“改革”、“進一步行使民主權利”的心理,尤其是重新點燃了“求新求變”的理想型年輕選民對民進黨的希望與熱情。此外,陳水扁還千方百計將連宋抹黑爲“老人政治”、“黑金復辟”、“專制獨裁”,使泛藍陷人被動。

  此外,陳水扁上台後,通過釋出執政資源拉攏,或利用司法工具恫嚇等“威逼利誘”手段,争取到不少地方“樁脚”的投靠,這也是導致其在中南部地區選票增長的原因之一。

  五、泛藍争取“中間選民”的主要策略及其效果

  面對陳水扁充分利用執政資源大力搶攻中間選票,尤其是蠶食部分原屬泛藍傳統票源的中間選票,給泛藍帶來强大威脅與壓力。爲此,連宋在競選中一方面勤走基層大力“固樁”,另一方面則調整兩岸政策立場,以開拓本土中間選票,但在緑營搶票無所不用其極的攻勢下,固盤、拓票的效果並不明顯。

  (一)泛藍調整兩岸政策立場,淡化傾統色彩,但未能争取到本土“中間選民”的認同。

  在陳水扁主打“本土牌”、“台獨牌”、“公投牌”的攻勢下,泛藍在選戰中一直被污爲“外來政權復辟”、“聯共賣台集團”,增加了泛藍争取島内尤其是中南部本土選民認同的難度。爲扭轉被動局面,争取本土中間選民的支持,泛藍在選戰中主要采取以下策略:一是調整兩岸政策立場,竭力淡化“傾統”色彩。如在競選中避談過去一貫主張的“一中各表”、“一中屋頂”、“九二共識”等主張,並宣稱“若當選任内不推動統一”、“不排除把‘台獨’作爲未來選項”等等,以向選民宣示“泛藍是不統不獨派”。二是抛出所謂新的“本土論述”,宣稱稱“國民黨是最正統的本土政權”,“愛台灣不是民進黨的專利”,連宋甚至親自跪倒在地,意圖通過“親吻台灣”的方式向選民傳達“比陳水扁更愛台灣”的信息,以争取本土選民的認同。然而,泛藍不僅在兩岸問題、統“獨”立場上因轉向太快令中間選民感到太過功利,且其提出的“本土論述”過於空洞、粗糙,因未能提出一套超越緑營的“本土論”,而無法吸引“中間選民”,反被陳水扁嘲弄“拿香跟着拜”。

  (二)大打“施政能力牌”,主攻財經、民生議題,但吸引“中間選民”的效果不明顯。

  針對陳水扁經濟衰退、政績不佳的“罩門”,泛藍陣營一直在努力設法主打經濟、民生議題。其主要策略:一是不斷向選民宣揚,泛藍“具有豐富的執政能力”、擁有高效率的“財經團隊”,强調只有讓國民黨重新執政才能有效地“拼經濟”,才能“遠離貧窮、回歸榮景”;二是提出一系列提振經濟、降低失業率、縮短貧富差距、終結教育亂象以及讓社會重歸安定的方案,爲選民描繪出一幅“幸福遠景”;三是唤起選民對國民黨執政時期經濟榮景的回憶,以打動、吸引對陳水扁政績不滿的中間選民。但在民進黨和陳水扁的强勢炒作下,對泛藍不利的統“獨”、“公投”等議題始終成爲牽引選戰的焦點,國親主張的民生、經濟議題自始至終既未能引起選民和媒體的關注,更没有引起較大的反響,當然也未成轉化成爲切實的選票利益。

  (三)大力鞏固客家選票,但成效不佳。

  陳水扁推出一連串旨在討好客家族群的重大措施後,泛藍客家選票出現大幅流失的傾向。爲鞏固客家票,宋楚瑜多次密集走訪全省客家莊,寄望以省長任内的政績唤起客家選民的支持熱情與政治情誼。連戰則承諾當選後設立客家文化節,並通過宣揚“孫中山是客家人,國民黨是客家人所創”、民進黨是“河洛黨”、搞“閩南沙文主義欺壓客家人”等與客家選民“搏感情”。但終因缺少資源作爲後盾,泛藍的固票努力未能阻止客家票源的流失。

  (四)在吸引年輕選民方面輸給緑營。

  對於20-29歲的年輕選民而言,他們較具理想性,比較看重候選個人的魅力、魄力與能力,並希望進行改革,易被一些虚幻的口號所迷惑。由於陳水扁在競選過程中不斷將泛藍污爲“老人政治”、“分贜政治”、“專制黑金”,加之泛藍的選舉策略與手法古板老套,對年輕選民缺乏吸引力。雖然連宋爲吸引年輕選民的支持采取了不少新的手法,並推出“募兵制”争取年輕學生,但效果有限,未能成功改寫年輕選民“緑大藍小”的票源版圖。

  今後民進黨爲了能够長期執政,勢必會利用手中的執政資源,繼續加强對中間選民的影響,在年底的“立委”選舉中加大拉攏、吸引中間選民的力度。總體上説,在台灣擁有執政優勢的政黨,在争取中間選民上會佔據較有利的地位。

  (作者與吴宜等合著發表於《台灣研究》2004年第4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