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記協新聞茶座:邢廣程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http://www.CRNTT.com   2023-07-25 00:26:55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出席中國記協舉辦的新聞茶座(中評社 劉翔宇攝)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實習記者 劉翔宇)7月24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所長邢廣程出席中國記協舉辦的新聞茶座,圍繞“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主題與境內外記者進行交流,並回答問題。邢廣程對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的主要講話內容和精神做了詳細的介紹和闡釋。他認為連續性側重時間維度,統一性側重疆域空間,兩者構成了中華文化的時空觀,創新性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內在動力源泉,包容性決定了中華民族有它的韌性,和平性決定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連續性。

  邢廣程首先介紹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的主要講話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核心觀點:一是中華文明具有五個突出性的特性,即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二是“兩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

  在媒體提問環節,邢廣程分別就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文明和文化的衝突、大陸和台灣地區文化和歷史傳承的統一性、全球文明倡議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關係等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邢廣程指出,如果要向外國朋友介紹什麼是中華文明,我們可以說中華文明具有這五個突出的特性,這些特性使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相區別,這五個突出特性加在一起就是中華文明。連續性側重時間維度,古代中國、現代中國、未來中國構成完整的時間軸,統一性側重疆域空間,強調國土不可分,兩者構成了中華文化的時空觀;創新性就是尊古不復古,守正不守舊,它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內在動力源泉;包容性決定了中華民族有它的韌性;和平性決定了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連續性。

  邢廣程認為,中華文明是由中華民族各民族共同創造的,不僅包括現在的五十六個民族,也包括中國五千年歷史上曾盛極一時而後又銷聲匿跡的民族。邊疆和內地之間的關係不是對立的,而是有統一文化認同的。這種認同是歷史傳承賦予的,中華民族共同生活的這個空間,在這個空間基礎上,我們形成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國在歷史的各個時期都強調民族的多元共存,但中國共產黨特別強調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平等和互助,中華民族是一家人。

  邢廣程表示,一種文明與另一種文明相處的最高境界是和平共處,和平共處背後蘊含的是尊重;另一種方式就是征服,征服背後蘊含的是你死我活。縱觀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歷史,分分合合,但統一是大趨勢。中國文化有一種“內聚力”,這種“內聚力”阻止著中華民族的戰爭和分裂,所以中華文明能延續下來。

  邢廣程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文明的統一性必然涉及到台灣地區。習近平總書記在論及統一性的時候講,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從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角度講統一性,按照中華文明連續性的規定,也決定了我們和台灣必須是一起的。

  邢廣程說,現階段全球治理出現了一大堆問題,根源在於對文明的理解上出了問題。提世界文明倡議的重點就在於解決如何對待其他文明的問題,一個文明對另外一個文明的最高境界就是和平共處,而不是消滅它。中國要走一條什麼路呢?我們要通過內斂式的發展,和國際上其他國家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從而實現中國的強大,歷史上還沒有國家能做到這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