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單仁平:別了駱家輝,昔日爭議已成插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21 10:45:22


駱家輝讓我們看到,中美之間今天的距離有多近,美國元素深度影響中國社會如今是多麼方便。
  美國駐中國大使駱家輝20日宣布辭職,將在明年初卸任回國,與家人團聚。他的突然辭職引來種種猜測,我們權且按照他所說的理由,把他的辭職看成是正常的。

  駱家輝一共在華任職不到兩年半,但他在中國媒體上受到的關注超過了他的任何前任。他的華裔身份具有天然吸引力,蜂擁而至的關注幫助發現了許多細節,這些細節通過互聯網被放大,引來層層解讀和爭論,駱家輝因此成了中國輿論場上的特殊公眾人物。

  直到駱家輝即將離職時,回過頭看,他更像是一位“正常的”美國駐華大使,公眾看到的他的不尋常姿態和形象,至少有部分源自我們自己的敏感和期待。在接觸了這位大使兩年多之後,中國輿論應當多幾分成熟。

  首先,中國公眾應該對國家利益的含義有更深一層理解。駱家輝剛來時,他的華裔身份和面孔帶給很多人親切感,這些人忍不住將這位美國大使當成“中國人”。然而駱很快表現出他對美國國家利益的堅守和忠誠,他的華裔出身沒對此有任何影響。他自己也不得不反覆通過中國媒體提醒,不要因為他的面孔對他的身份產生錯覺。

  駱家輝在任期間,中美關係呈向前發展的趨勢,其間出了王立軍和陳光誠“意外事件”,也有兩國高層訪問和中美討論新型大國關係等重大時刻。此外駱本人強調,他縮短了中國人辦理赴美簽證的等待時間,任職期間中國人赴美人數和美國對華出口都有增加。總體看,他的任職無論從美國方面還是從中國方面,評分都不應該低。

  駱家輝引起的最大爭議,是他“平民化”的工作和生活細節多次走上中國媒體,另外這期間美國駐華使館的PM2.5監測流向中國社會,引發轟動。在這些報道和事件中,美國使館和駱家輝本人受到中國網上輿論的追捧,這些追捧直接成為對中國國內部分做法不滿的宣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