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低碳發展模式是提高核心競爭力必經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10-10-22 08:27:29  


  中評社北京10月22日訊/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形勢推動下,世界範圍內正在經歷發展理念的變革,發展路徑的更新。人民日報發表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主任、國家能源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何建坤文章指出,其核心內容是:發展低碳能源技術,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低碳發展模式和低碳消費模式。

  兩大重心

  文章表示,今年兩會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中國要努力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方式。這是中國在可持續發展框架下應對氣候變化、減緩碳排放的基本戰略思路,其核心內涵就是在保障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前提下,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較高的自然資源利用率,實現較高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較高的生活質量。其關鍵衡量指標就是較大幅度降低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碳強度)。

  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階段,在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節能減排力度世界最大。但由於GDP增長較快,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大、增長快的趨勢短期內仍難以改變。因此,控制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上升幅度,任務十分艱巨。同時必須明確,中國承諾碳強度下降的相對減排指標作為中近期減緩氣候變化的主要目標,是中國國情和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符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關於“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要求。

  促進單位GDP二氧化碳強度下降,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節能所導致的單位GDP能源強度下降,二是能源結構優化導致能源構成中含碳率下降。由於中國以煤為主的資源禀賦,決定了能源結構調整不可能在短期內大幅度實現。因此,以能源效率提高為核心的技術節能和產業與消費結構調整升級所產生的結構節能,是建設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產業體系和消費方式的基本方向和工作重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