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鲍盛刚:目前世界动荡的根源

http://www.CRNTT.com   2012-09-22 09:04:12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訊/“当今世界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正陷于困境,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又导致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內财富分配不平等的加剧,由此导致国家之间与国家內部不同阶层之间矛盾的激化,民族主义与右翼势力迅速发展蔓延,将世界推入大动荡、大调整、大变革的前夜。”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登载鲍盛刚的文章“目前世界动荡的根源”如是说。详论如下:

  全球化还是反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发展趋势和主要矛盾,並由此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变化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是全球化的支持者,在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中他们成为製造和加工基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並成为国际舞台上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从全球化的倡导者转变为全球化的反对者,经济上退回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经济增长陷入停滞,政治上趋于守成与保守。

  全球化依据的是市场逻辑,市场逻辑以利润为导向,而利润是一种信号,它告诉我们,为了满足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的需求,我们必须干什麼,人类正是通过追求利润而从利己主义者成为利他主义者。同时利润也是一种信号,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在哪裡研发,哪裡生产,哪裡销售,从而使收益大于成本,人类正是通过追求利润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使人类达到充分繁荣和富裕。

  毫无疑问,市场规则这一看不见的手正在依照自己的逻辑塑造着我们的世界,並成为指导和约束各国行为的准则。冷战后,美国和西方国家主导的政治全球化打开了经济全球化这个潘多拉盒子,饥渴的资本纷纷从美国和西方涌向地球的另一边,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因为那裡有巨大的市场和充足的廉价劳动力。

  与此相比,美国和西方因为发展,趋于饱和,投资回报空间越来越稀薄。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资本超越国界,把全球作为一体,对资源加以整合配置以求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润的最大化,从而改变了以往以国家为主体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中心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中国与新兴经济体国家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製造业与加工基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在过去的三十年中获得了5000亿美元的外来投资,成为仅次於美国的第二大世界投资中心。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5%以上,是美国经济增长率的三倍,製造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並由此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並且根据预测中国国內生产总值(GDP)总额将于2019年超越美国。经济的成功正在推动中国和新兴经济体国家政治的醒悟,他们要求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多的话语权,要求改变现有国际体系,使之更加民主化和具有包容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