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歷史沉思:如何變成一個你恨的人(一)

http://www.CRNTT.com   2013-06-02 08:26:09  


圖注:五四運動現場。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青年反叛運動,但反叛的青年們長大了,未必不變成他們當年所恨的人。(圖片來自網絡。)
  中評社北京6月2日訊/歷史學者端木賜香日前撰文〈如何變成一個你恨的人(一)—— 許廣平叛逆與蛻變的舊事〉,內容如下:
 
  1926年8月26日,在北京女師大為期一年“驅楊風潮”中大顯身手的許廣平與魯迅一同離京,前往廣州就任廣東女子師範學校訓育主任。被楊蔭榆斥為學生中的“害群之馬”的她開始為人師表,但是她的表現跟楊蔭榆並無二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做學生,她罵楊蔭榆是惡婆婆;做老師,她又嘆自己乃童養媳。如果把許廣平做學生的一面定作A面的話,那麼做訓導主任就可稱作B面了。觀察許廣平的A、B兩面及面與面之間的切換路徑及心理歷程,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文章很長,分期載發,讀者諸君要有些耐心呵。

  1925年3月11日,許廣平致魯迅的第一封信發出,事情就這樣開始了。

  在這封信中,許廣平談到了她對於學校的困惑:“有人以為學校場所,能愈隔離城市的塵紛、政潮的影響,愈是效果佳些,的確!這是否有一部分的理由呢?記得在中學時代,那時也未常不有攻擊教員反對校長的事情發生,然而無論反與正的二方面總是偏重在人的方面權衡它,從沒遇過在利的方面去取過,先生!這是受都市政潮的影響呢,還是年齡的繼續增長戕害了他呢?先生!你請看看吧!現在北京學界中發生了驅逐校長的事,同時反對的,贊成的,立刻就各標旗幟,校長以留學、留堂——畢業留本校任職——謀優良位置為餅餌,學生以權利得失為去取,今日收買一個,明日收買一個……今日被買一個,明日被買一個……在買者蠅營狗苟,凡足以固位戀棧的無所不用其極,有洞皆鑽,無門不入。被買者也廉恥喪盡,人格破產。似此情形,出於清潔之教育界人物,有同豬仔行徑其尤可憤恨的,這種含多量細菌的空氣,乃播於名為受高等教育之女校長女學生身上。做女校長的,如其確有謀該校教育發展的幹材的偉大教育高見,及其年來經過成績,何妨公開的布告,而乃‘昏暮乞憐,醜態百出,嘖嘖在人耳口’。嗚呼!中國教育之前途。但是女校長或者因環境種種關係,支配了她不能不如此!而何以校中學生,對於該事乃日見軟化,明明今日好好的出席,提出種種反對條件,轉眼就掉過頭來噤若寒蟬,或者明示其變態行動。嗚呼!此中國女子教育之前途!或者此政潮影響教育之前途!!!情形是一天天的惡化了!五四以後的青年是很可以悲觀痛哭的了。”[1](p1-2)

  我們得先談談這封信的背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