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楊恒均:打擊造謠勿成庇護貪官

http://www.CRNTT.com   2013-09-06 12:13:54  


  中評社北京9月7日訊/搜狐評論日前登載楊恒均的文章《打擊造謠是在庇護貪官》,文章說,自從有了互聯網,網絡很快就變成了中國反腐的主戰場;這次全國範圍內展開的打擊網絡造謠、傳謠,如果嚴格依法辦事,其實是與網民利用網絡反腐並不衝突的,然而,現在的問題是,由於一些地方執法官員擴大了打擊對象,甚至出現了有些官員憋足了勁頭,試圖利用中央下決心打擊造謠、傳謠的指示精神,來對付網絡反腐與網民的基本自由言論權的勢頭。全文內容如下:

  最近,政府做的兩件事頗值得關注。一件是打擊網絡謠言,強力對付微博傳謠、造謠;第二件是加大反腐力度,高調介入網絡反腐。中紀委監察部開通網站,接受網民反腐意見與舉報,王岐山親臨現場調研。這兩件在很多網友眼中互相矛盾的措施,其實是相互關聯的。

  自從有了互聯網,網絡很快就變成了中國反腐的主戰場。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據,但從新聞可知,過去五年落馬的貪官,可能高達80%以上是由網絡曝光引發的。網絡反腐的主力雖然是普通網友尤其是遭受貪官欺負的一些底層民眾,但在傳播過程中,網絡意見領袖與微博大V 、公知等起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這次全國範圍內展開的打擊網絡造謠、傳謠,如果嚴格依法辦事,其實是與網民利用網絡反腐並不衝突的。那些對依法管理網絡、打擊造謠者不太能理解的網友必須明白,一個老鼠壞一鍋湯,一些急於出名、要賺快錢的人和少數不法分子,利用中國民眾中普遍彌漫的仇官仇富的民粹情緒來散布謠言、打擊政敵與競爭對手,謀財圖利,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受損的是整個網絡的誠信,受害的是大量被蒙騙的網友。只有依法管理網絡,打擊造謠傳謠,營造一個真實、和諧的網絡環境,網絡才能更好地造福社會,有利商業,也便於公民利用網絡反腐,並享有自己的言論自由。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由於一些地方執法官員擴大了打擊對象,甚至出現了有些官員憋足了勁頭,試圖利用中央下決心打擊造謠、傳謠的指示精神,來對付網絡反腐與網民的基本自由言論權的勢頭,這就讓人不解、擔憂甚至憤怒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