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周恩來翻譯回憶中日建交談判內幕

http://www.CRNTT.com   2014-01-01 09:43:11  


 
會談中爭論的場面也很多,需要求同存異

  我記得在最後一次會談快結束的時候,田中向周總理提起了釣魚島問題。因為當時在釣魚島附近發現了石油,這點周總理是知道的。當時周總理回答:“我們現在首要的是解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是這次要談的主題,以後再說吧。”總理的回答非常簡單,田中也沒有糾纏。

  當時談判有好幾輪,焦點是中國台灣問題。因為日本要先跟台灣斷交,才能和我們建交。當時我們的一個妥協點是發布的公報中不明講這一點,在《中日聯合聲明》發布後,日本外相即宣布廢除《日台條約》,以這種方式宣布和台灣斷交。

  會談中爭論的場面也很多。日本當時有一位條約局長,叫高島益郎,總是以法律程序、條約為借口來嚇唬人,好幾次與姬鵬飛外長發生爭執。周總理知道後非常生氣。那時候有不同的意見都在談判桌上說。總理和田中談,起草文件時姬鵬飛和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談,這裡面就不斷有磨合和爭論,需要求同存異。

  周總理很欣賞田中角榮的決斷能力和超凡勇氣。的確,從田中上台到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僅僅用了84天,這種勢如破竹的態勢,就連日本國內也有“迅雷不及掩耳”的評價。

  事後,周總理經常對我們講,一個歷史人物就是要有勇氣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才會名垂青史,我們要永遠記住他們。要不是田中,別人當首相就不一定有這個勇氣,敢超在美國之前跟中國建交。周總理後來在會見日本客人時也高度評價田中:“田中先生一上任就立即作出決斷,恢復中日邦交,這是了不起的,是值得稱讚的,他比尼克松更勇敢。”

對話

和平不易,友誼難得

  解放周末記者 徐蓓

  解放周末:如今釣魚島爭端不斷,中日關係也因此蒙上了陰影,作為中日建交的見證者和親歷者,您的心情一定很沉重吧?

  林麗韞:是的。我長期從事中日民間友好交流,從1972年中日建交到現在,40多年過去了,中日關係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我怎麼能不難受?近幾年,日本國內有些人對中國漸漸崛起產生了一種心理落差,加上日本經濟發展緩慢,一些日本民眾可能被右翼政治家誤導了;但是我覺得大多數日本人對中國還是友好的,前不久我到日本去,接觸到的大多數日本朋友對我們都很友好。

  解放周末:您有沒有了解過日本國內對釣魚島問題是怎麼看的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