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準確把握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四個新變化

http://www.CRNTT.com   2014-01-23 09:03:42  


中央新近提出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既保持了必要的穩定性、連續性,又有新的發展。
  中評社北京1月23日訊/2013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要求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明確提出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國家糧食安全新目標。這是綜合考慮中國未來糧食供求格局、農業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以及保持政策穩定性、連續性等因素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中國發展觀察》雜誌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文章表示,1996年發布的《中國的糧食問題》白皮書首次明確提出,“立足國內資源,實現糧食基本自給,是中國解決糧食供需問題的基本方針”,“中國將努力促進國內糧食增產,在正常情況下,糧食自給率不低於95%,淨進口量不超過國內消費量的5%”。2008年國務院審議批准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重申,“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農業部制定發布的《全國種植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提出,“確保自給率95%以上”,“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自給率達到100%”。 

  文章分析,“糧食自給率95%以上”,是主導中國糧食生產政策乃至耕地保護政策近二十年的重大方針。與這個方針相比,中央新近提出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既保持了必要的穩定性、連續性,又有新的發展。

  第一,“保”的範圍有收縮。長期以來,中國統計口徑中的“糧食”和我們所講的糧食安全中的“糧食”,是包括穀物、豆類、薯類在內的較為寬泛的概念。按這個口徑,中國糧食自給率(國內產量占國內產量與淨進口量之和的比率)2012年已下降到89%。這主要是由大豆進口快速增長造成的。中國大豆進口量,2001年為1394萬噸,2012年達到5838.5萬噸。在95%以上的糧食自給率目標已經失守且難以恢復的情況下繼續宣稱這一目標,有損政府公信力。因此,中央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明確糧食安全的工作重點,合理配置資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做到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相比以前籠統地要求糧食基本自給,這次收縮為要求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體現了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精神。

  第二,“保”的要求有提高。中央明確提出了兩個新要求:一是堅持數量質量並重。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做到“量”上足夠,還要做到“質”上讓人放心。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發生,“鎘大米”等事件造成較大社會影響。在今後的穀物和其他農產品生產過程中,要更加注重質量和安全,注重生產源頭治理和產銷全程監管。二是堅持當前長遠兼顧。這意味著,我們不僅要努力提高當前的農業生產能力,還要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過去那種為了增加農業生產而不惜陡坡開荒、超采地下水、侵占濕地、大量施用化肥農藥等做法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必須注重永續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節水農業、循環農業。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