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杜平:“習式外交”的策略與能量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 09:50:44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杜平的文章《“習式外交”的策略與能量》,文章說,不管是“剛性”、“進取”,還是“主動”、“強硬”,這些詞匯還不足以概括“習式外交”的全部。回望2013年,我們可以憑直覺得出這樣的結論:“習式外交”以大國思維運籌大國謀略,顯得自信、沉穩而大氣;“習式外交”順勢謀事,不以成規為戒,不被舊律所縛,因而顯得靈活主動,剛柔並濟,有時候甚至出其不意。
 
  2013年10月,距離年底還有兩個月,美國《福布斯》雜誌就選出了該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位居前三名的分別是俄羅斯總統普京、美國總統奧巴馬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最令人注目之處,就是習近平的位置突飛猛進。2012年,他位居第九,可轉眼之間便躍入三甲。前後不到一年時間,評審們為何如此刮目相看?

  《福布斯》雜誌在人物簡介的內容中,並沒有解釋習近平的影響力究竟何在。作為旁觀者,我們不妨嘗試做出這樣的補充,那就是,在過去一年裡,外界之所以如此明顯地感受到習近平的影響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更加明顯地感受到了中國的存在。

  在很大程度上,外界的這種新感受來自於中國在外交事務中的新變化。論外交理念和原則,中國依然秉持著柔韌低調的“和為貴”。但是,過去一年的外交新作為和新風格,使這一傳統的處世哲學變得更具剛性,更為進取,更加積極,更為主動,從而令外界耳目一新。

  這種變化的最早跡象,是習近平在去年年初發表的一番言論。2013年1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一次集體學習會上,習近平就外交事務發表講話說,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怕的就是動蕩,求的就是穩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中國正在謀求發展,但絕不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而任何外國也不要指望中國會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中國會吞下損害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苦果。

  這番言論的鮮明立場和個性,被外界視為中國強硬外交路線的開始。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說,這是中國新領導人發出的“刺耳的聲音”,意味著習近平將在國際事務中採取比過去更加強硬的姿態。無論如何解讀,外界似乎已經感覺到“習式外交”的到來。而在國內,中國網民們一片叫好,他們期待著習近平能一掃被長期詬病的“外交軟骨病”,在國際舞台上一展大國領袖的威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