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民主的危機及其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4-05-13 09:18:45  


 
  非西方世界面臨著不同的民主問題。民主從西方擴散到非西方世界,也就是說,非西方世界的民主往往不是內生的。在非西方世界,民主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和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等因素不相吻合。很多國家的民主問題,都是因為簡單照搬西方模式。民主往往是低度的。儘管存在著各種西方式的制度,例如多黨制、三權分立、自由媒體等等,但從來就沒有運作良好。沒有任何制度可以制約得了政治精英,民粹主義泛濫。同時,也沒有政治精英來關注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一直處於低水平。多黨之間的競爭實際上淪落為黨爭,各自挾持自己的支持者,不是為了國家和社會的前途,而是為了多分一塊本來並不是很大的經濟蛋糕。因此,腐敗、政治激進化、無政府、暴力和貧窮都是這些民主的常見現象。

  很多發展中民主已經深深陷入低度發展和低度民主的惡性循環之中。無論是從西方的經驗還是從後發展中社會(例如亞洲“四小龍”)的一些成功經驗來看,要逃避這個循環,政治精英還是關鍵。這些國家的民主本來就是由政治精英引入,民主所面臨的問題還是得由政治精英來解決。政治精英之間不僅要對權力分配方式達成共識,更應對國家發展道路的選擇達成共識。人們必須意識到,民主從來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不能欺騙老百姓,說只要有了民主,經濟和社會好處都會隨之而來。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基本國家制度建設,都是一個運作良好的民主所需要的。沒有這些,民主便會走向反面。不過,這些已經陷入低度發展和低度民主惡性循環的發展中國家,要跳出這個惡性循環並不容易。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很多國家已經長期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在過去的數十年間,沒有發生任何具有實質性意義的變化,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些國家很快能夠跳出這個循環。

中國須建設自己的模式

  因此,在非西方世界,更為重要的是那些還沒有步入西方民主的國家的政治選擇。這裡,中國占據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國必須發展和建設自己的模式,而不是簡單地像很多發展中國家那樣,去照抄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中國必須給自己一個機會,同時也給其他國家一個不一樣的選擇。不過,要強調的是中國模式不是反民主模式,而應當是一個民主改善模式。西方很多學者和政治人物,視中國模式和西方模式為對立面,好像中國是“反西方”的。這種觀點還是《歷史的終結》的觀點,即認為西方自由主義民主是人類歷史最後的政體形式。中國不學西方模式並不表明中國是“反西方的”,而只是意味著中國要確立自己的民主模式。再者,中國模式也並非要取代“西方模式”,而只是意味著“中國模式”可以成為西方之外的另外一種選擇。

  儘管中國模式仍然是一種發展中的模式,也面臨巨大的挑戰,但總體來說,這個模式已經成形。概括地說,如果說西方多黨制是外部多元主義,中國開放的一黨制便是內部多元主義。內部多元主義具有幾個特點。在政治層面,這是一種精英政治,不同類型的精英都可以進入現存體制,分享政治權力。政治過程是開放的。因此,黨內民主變得非常重要。同時,這種內部多元主義不要求政治人物訴諸於選票,因為領導人的產生更多的是依靠選拔,即任人唯賢制度。這就可以避免極端的民粹主義。內部多元主義也能產生對權力的有效制約,例如通過內部的分權和制衡、主要領導人領導職務的限任制、年齡限制等等。從經濟社會層面來看,內部多元主義首先是把諸多的社會利益內部化,讓它們進入現存體制內部,來協商解決。它不僅要考慮到一般意義上的人口的利益,而且要考慮到不同社會經濟功能界別的利益。反映到體制層面,內部多元主義不僅要類似西方的人口比例代表制,還要反映功能界別利益的制度(在中國表現為政協等制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