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裙帶資本主義指數”昭示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4-05-25 10:02:41  


 
  文章表示,與發達國家私人資本和政府相結合的“裙帶資本主義”不同,在中國和一些亞洲國家,“抱團式”腐敗表現為上下級同事或親戚朋友結成利益共盟,利用職權放手權錢交易和利益輸送。在我國,由於政府控制了大部分的銀行和自然資源,這些尋租的重要來源難以大量落入個人之手。但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競爭缺失、監管不力等現實,為權錢交易、貪污、低價轉移國有資產等尋租行為打開了方便之門,並使這類“抱團式腐敗”形式更為多樣,涉及面也更大。例如,擁有權力的管理者通過向關係戶發放有利可圖的執照、許可證或簽訂公共工程合同牟利,或在企業和基金會兼任職務獲取經濟利益,土地審批、交易、開發等過程中的暗箱操作使開發商致富;一些私有化措施讓少數人榨取壟斷利益或低價獲取資產;外國投資者通過與國內有勢力的人或其親友合夥,獲得更多投資協議和經營上的便利,等等。一段時間來陸續披露的蔣潔敏等“石油幫”落馬及其子女依靠父輩資源非法獲取壟斷資源之利案,無錢無色的丁書苗憑借善處關係搞定鐵路界大人物劉志軍的嫡系羅金寶,從而搭上劉志軍,為其買官和撈人行賄案,四川省原省委副書記李春城涉嫌其弟李春明、緊隨他到成都的“哈爾濱幫”和本地商人低價拿地受賄案等,都是突出案例。

  文章指出,建立在權力尋租基礎上的“抱團式”腐敗,踐踏了公平競爭的原則,瓦解了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導致資源無法有效配置,降低整個社會的經濟效率,由此產生的腐敗行為還會加深社會矛盾,破壞社會和政治的穩定。一些人通過權勢和關係網尋租致富,成為既得利益者後,不僅會阻撓市場化改革,而且傾向與“造租運動”——製造更多權錢交易的可能性。在我國,由於幾千年專制社會遺留的裙帶關係和觀念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反“抱團式”腐敗注定會更艱巨,過程會更漫長。

  文章認為,“抱團式”腐敗源於公權的“私用”,而公權“私用”源於體制上的諸多缺陷和道德的淪落。因而,要從源頭上鏟除“抱團腐敗”滋生的土壤,加快市場化改革,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促進競爭,讓市場運轉更有效,無疑是最有效的途徑。由此,推進全面配套的公司和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切實提高透明度,構造公平的監管和法律框架,培育良性有序的行業競爭格局。而要遏制並並嚴懲各種權力尋租行為,防止政府官員及國有企業高層管理者違反職業操守,尤其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