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美國在獲得亞洲還是失去亞洲?

http://www.CRNTT.com   2014-06-03 09:26:49  


 
美國並沒有完全思考清楚

  對“再平衡”政策,美國並沒有完全思考清楚。從國際關係的歷史看,從前所有的平衡都是在兩大敵對集團之間,例如古希臘的雅典和斯巴達、一戰和二戰的歐洲聯盟之間、冷戰時期的美國和蘇聯等。但現在的中美兩國關係,根本不是兩個對立集團的關係。兩國各方面的互相依賴程度,已經高到使一些學者稱兩國關係為“中美國”。並且,美國有聯盟,中國沒有。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對中國的平衡似乎越來越難。中國對美國不構成任何威脅,美國如何平衡中國?太平洋對中國沒有那麼重要,其象徵性遠遠多於實質性。能夠跨越人們所說的“島鏈”,只是中國力量的象徵,中國不會跨越太平洋而去叫戰美國。美國也知道這點,因為中國的情況和蘇聯完全不同。所以,美國在強化其和同盟關係時,盡量想折中,一方面公開站在其聯盟這邊,另一方面又要強調這不是為了圍堵中國。美國的這種行為越來越難。

  更為重要的是中國近年來對美國可能圍堵的態度,發生很大變化。中國如果恐懼於美國的圍堵,就會改變政策。前些年,中國的確把美國所做的一切都視為威脅。但現在中國對美國的圍堵話語變得不那麼在意了。中國已經成長到不可被圍堵的程度,也不害怕被圍堵了。這表明,中國已經開始走出處處“回應”美國政策的被動階段,走上了“自主”政策的積極階段。

  如果中美兩國繼續合作,亞洲國家可以繼續整合,甚至是更大的整合。但如果中美兩國交惡,亞洲國家就會很快分化。一些靠向美國,一些靠向中國。這也就是為什麼人們擔憂東亞和東南亞,是否會再次進入類似美蘇冷戰那樣的國際關係格局。

  不過,中美關係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根據美國自己的說法,“重返亞洲”來“再平衡”中國是為了保護國際法的尊嚴、確保航行自由、確保安全穩定等等。但所有這些何嘗不是中國的最大利益呢?作為崛起中的大國和最大貿易國,沒有比這些對中國更具重要性了。再者,美國在亞洲的再平衡,除了承諾保護其同盟外,最根本的還是對中國的深刻恐懼感。隨著中國的繼續崛起,和美國冷戰式聯盟對美國所帶來的代價的快速遞增,美國的對華政策也有可能有重大的調整,從“再平衡”轉化到前些年的G2方式,即中美兩國以合作的方式而非對抗的方式,來解決亞太國際秩序問題。G2方式和今天中國所提倡的“新型大國關係”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

  G2方式並不是說中國會變成今天西方媒體所描述的“惡霸”;相反,中國的文明自信會促成中國在有能力保護自己地緣政治利益的同時,建構一個包容美國的和平的亞太國際關係。對美國來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G2的方式對美國所能產生的利益,遠大於“再平衡”的方式。美國的“再平衡”不僅已經在很短時間裡導致了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失衡,也使得美國在失去亞洲。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從“再平衡”到G2的轉換也不是不可能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