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金磚國家”合作迎來第三個節點

http://www.CRNTT.com   2014-07-16 09:16:04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訊/巴西世界杯足球賽剛剛謝幕,“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六次會晤又於7月15日在巴西福塔萊薩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此次峰會,並訪問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古巴拉美四國,出席中拉領導人會晤。

  新京報發表媒體評論人徐立凡文章表示,在全球所有重要的多邊機制中,“金磚國家”組織具有諸多獨特性。一方面,橫跨四大洲,覆蓋面積最廣,市場人口最多,發展速度最快,成員國經濟發展水平接近,有改革全球治理體系的共同意願,這使其甫一誕生即成為全球治理不可忽視的現實力量;另一方面,從2009年葉卡捷琳堡峰會到福塔萊薩峰會,“金磚國家”組織至今只有6歲,在組織機制化、實心化方面經驗不足。此外,成員國之間仍有傳統博弈問題待解。如何求同存異,讓“金磚”的合作模塊化,並將合作利益擴大到“金磚國家”以外的區域,是年輕的“金磚國家”組織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

  而在福塔萊薩峰會召開之時,“金磚國家”還面臨著“成色”考驗。去年以來,隨著美國QE退出預期的強化,一些“金磚國家”出現了美元回流潮,導致市嘗本幣匯率急劇動蕩。儘管自5月以來美元重新流回主要以“金磚國家”為方向的新興經濟體,但是威脅仍未消除。今年底美元加息是否會引發更大規模的市場動蕩,仍將考驗“金磚國家”。在這種情況下,“金磚國家”是否還能擔當全球經濟的主要貢獻者,如何保持在全球經濟和政治領域的上升勢頭,需要“金磚國家”作出回答。

  文章稱,這也是福塔萊薩峰會的主要命題。而信息表明,福塔萊薩峰會準備對改革全球治理體系,加強組織內合作作出更具“金磚”特性的回答,而答案就是“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基金”。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動議已有兩年,儘管期間對於成員國出資額、投票權分配、總部所在地直至行長人選都有爭議,但各成員國在戰略上並無分歧。無論“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基金”的規模多大,其意義都將是歷史性的:自二戰以來,全球金融的“最後貸款人”都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這也賦予了這兩個機構國際金融秩序維護者的地位。“金磚國家”成立相應機構,與其說是“去美元化”,不如說是對國際金融秩序已經顯現的短板進行彌補。當然,基於“金磚國家”特別是中國的外匯儲備能力,“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和“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基金”對於包括南南合作在內的全球事務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 第1頁 第2頁 】